咽喉气动喷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8673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咽喉气动喷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药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咽喉气动喷药器。
背景技术
咽喉肿痛或扁桃体发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在治疗过程中,除服药治疗外,医生常给患者开一些粉末剂或液剂,直接作用于咽喉患处,以帮助消炎止痛,减轻患者痛苦。目前,所用药器具,有的用一直管吹入患处,有的采用带喷管的塑料小瓶,将药盛于塑料小瓶内,喷管的端部对准咽喉部位,进行喷洒患处,以上用药器具的缺点是一是喷管为直管,对咽喉使用不方便;二是压力小,喷出的药物射程达不到患处;三是无过滤装置,喷出的药物颗粒不均匀,影响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可准确均匀的将药物喷洒在咽喉病变部位,且药物颗粒大小一致,能提高治疗效果的咽喉气动喷药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咽喉气动喷药器,由盛药瓶、瓶盖、手把、喷管构成,盛药瓶为透明塑料制品,便于观察瓶内变化,其特征在于在瓶盖上固定上气泵和出药管,出药管下端伸入盛药瓶内,并设过滤网,上端与喷管的开关连通,喷管呈弯曲状,以利于插入咽喉,喷管的端部设有喷头;为使气泵向盛药瓶内充气密封,瓶盖和盛药瓶的口部用内、外螺纹连接,在其接触面并设密封垫圈。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气泵,包括泵筒、筒盖、塞杆、皮碗、双连阀体、手柄构成,泵筒上端设外螺纹与瓶盖和筒盖的内螺纹连接固定,下端与双连阀体相接,这样既保证了进气时良好性能,又减少药物进入泵筒内部的可能性,塞杆一端通过筒盖的通孔后,连接皮碗,装入泵筒内,然后筒盖的内螺纹与泵筒的外螺纹连接,塞杆的另一端与手柄连接,在瓶盖上还设有放气螺丝。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药物放入盛药瓶内,旋紧瓶盖,利用气泵将空气压入盛药瓶内,盛药瓶产生一定压力,药物经过滤网、出药管、开关、进入喷管内,由喷头准确的喷洒于咽喉的病变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目前使用的咽喉药器具相比,不仅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而且喷药均匀,可全部覆盖咽喉病变部位,提高治疗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局剖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制作本实用新型。该咽喉气动喷药器,由盛药瓶1、瓶盖2、手把3、喷管4构成,盛药瓶1为透明塑料制品,其特征在于在瓶盖2上固定上气泵5和出药管6,出药管6下端伸入盛药瓶1内,并设过滤网7,上端与喷管4的开关8连通,喷管4呈弯曲状,喷管4的端部设有喷头9;瓶盖2和盛药瓶1的口部用内、外螺纹连接,在其接触面并设密封垫圈10。所述的气泵5,包括泵筒5a、筒盖5b、塞杆5c、皮碗5d、双连阀体5e、手柄5f构成,泵筒5a上端设外螺纹与瓶盖2和筒盖5b的内螺纹连接固定,下端与双连阀体5e相接,塞杆5c一端通过筒盖5b的通孔后,连接皮碗5d,装入泵筒5a内,然后筒盖5b的内螺纹与泵筒5a的外螺纹连接,塞杆5c的另一端与手柄5f连接,在瓶盖2上还设有放气螺丝11。
权利要求1.一种咽喉气动喷药器,由盛药瓶(1)、瓶盖(2)、手把(3)、喷管(4)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瓶盖(2)上固定上气泵(5)和出药管(6),出药管(6)下端伸入盛药瓶(1)内,并设过滤网(7),上端与喷管(4)的开关(8)连通,喷管(4)呈弯曲状,喷管(4)的端部设有喷头(9),瓶盖(2)和盛药瓶(1)的口部用内、外螺纹连接,在其接触面并设密封垫圈(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咽喉气动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泵(5),包括泵筒(5a)、筒盖(5b)、塞杆(5c)、皮碗(5d)、双连阀体(5e)、手柄(5f)构成,泵筒(5a)上端设外螺纹与瓶盖(2)和筒盖(5b)的内螺纹连接固定,下端与双连阀体(5e)相接,塞杆(5c)一端通过筒盖(5b)的通孔后,连接皮碗(5d),装入泵筒(5a)内,然后筒盖(5b)的内螺纹与泵筒(5a)的外螺纹连接,塞杆(5c)的另一端与手柄(5f)连接,在瓶盖(2)上还设有放气螺丝(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咽喉气动喷药器,由盛药瓶1、瓶盖2、手把3、喷管4构成,盛药瓶1为透明塑料制品,其特征在于在瓶盖2上固定上气泵5和出药管6,出药管6下端伸入盛药瓶1内,并设过滤网7,上端与喷管4的开关8连通,喷管4呈弯曲状,喷管4的端部设有喷头9;瓶盖2和盛药瓶1的口部用内、外螺纹连接,在其接触面并设密封垫圈10。该咽喉气动喷药器,不仅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而且喷药均匀,可全部覆盖咽喉病变部位,提高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M11/00GK2728527SQ200420091280
公开日2005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7日
发明者张红, 李伟, 李文水 申请人:张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