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抗糖尿病药物的组合的制作方法
本文公开的本发明涉及药物、特别是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的制备,且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针对这种疾病具有协同作用的活性成分的组合。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种普遍的疾病且据WHO统计,在某些情况下,糖尿病已经达到了流行的比例。
它目前在工业化国家是第四位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且正在发展中国家快速增加。
据估计糖尿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从1985年的3000万患者增加到1995年的1亿3500万,预测在2001年为2亿4000万且在2025年将为3亿。
糖尿病的各种临床形式是已知的,最常见的糖尿病为1型和2型糖尿病。
胰岛自身免疫破坏引起1型糖尿病,导致胰岛素分泌缺乏。在欧洲和北美,1型糖尿病是青少年患者中第三位最常见的慢性疾病。
2型糖尿病在西方国家普遍存在,其中在中老年和肥胖人群中更为常见。据估计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约占人群的5%,在某些群体中可以达到10-20%的峰值。在发展中国家或其群体中发现了最高的2型糖尿病增加率,在这些国家中生活标准的增加与采用西方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现代化有关。在极端情况中,该病可以侵害30%以上的人群。
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病例的85%。它是具有遗传和环境组成的多因素障碍。
对该病遗传原因的了解方面的进展因其异种性和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而缓慢。尽管如此,但是对作为导致该病的候选物的基因的分析构成了广泛采用的手段且为该领域中的研究提供了指导方针。
除年龄之外,饮食类型、缺乏体育锻炼且特别是肥胖促成该病的发作,其中90%的病例与肥胖相关。
在诸如美国这类国家中,其中30%的人群属于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为7%,而在肥胖罕见的日本,据估计发病率为1%。发病率注定会随寿命延长和人口大量增长而成比例增加。
2型糖尿病的特征在于高血糖,这是因胰岛素缺乏和胰岛素抵抗导致的。在研究人员中仍然有争议的问题在于该病发病机理的起始阶段是胰岛素缺乏还是胰岛素抵抗。一般来说,认为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缺陷,构成该病与肥胖之间的联系。根据在过去几年中主要发展的假说且基于膜片钳技术,胰岛素抵抗是因脂肪酸释放增加和组织与后者过度接触导致的β细胞缺陷。
糖尿病伴随严重的临床并发症,包括大血管损害(动脉硬化、心肌梗塞、外周动脉损害)和微血管损害(视网膜病、肾病和神经病)。糖尿病晚期并发症是该病不可避免的特征且构成了对个体健康和正常生活质量的严重危害。
作为30-40%高于40岁的患者中死亡原因的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在患有糖尿病的男性和女性中比正常受试者高3倍(UK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XPDS Z-Z)。
现有技术抗糖尿病疗法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高血糖水平并控制血糖。
作为目前存在的产品,在市场上可获得的药物为老药,诸如二甲双胍和磺酰脲类,和最近引进的药物,诸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噻唑烷二酮类。正如可以理解的,目的在于控制2型糖尿病中的葡萄糖稳态的策略不同且对应于糖尿病呈现的不同异常。
磺酰脲类促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且能够增加2型糖尿病中缺乏的胰岛素急性释放,且因此能够改善对餐后葡萄糖的控制。
低血糖是磺酰脲类最常见的副作用且可能是严重和长期持续的。此外,磺酰脲类可能阻碍局部缺血情况中心脏的血管舒张且有时可能产生心律失常。
双胍类在上世纪50年代在市场上出现,这些药物中最为公知的是二甲双胍,在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的上下文中,下文将作详细讨论。
诸如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这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目的在于通过减缓碳水化合物在肠中的吸收来解决餐后高血糖的问题。这些物质是胃肠α-糖苷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所述的胃肠α-糖苷酶是将淀粉和蔗糖分解成单糖类的酶。如二甲双胍、但不同于磺酰脲类,它们不会导致低血糖和体重增加。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要求对个体患者调节剂量且该剂量必需高至足以减缓小肠中的消化,但同时低至足以确保在碳水化合物进入大肠前消化完全(以避免肠内副作用)。报导的主要副作用为肠胃气胀(19%),第二位的是腹泻(3.8%)。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不会缓解非进餐时间以及吸收完毕和禁食条件下活跃的肝糖产生。
噻唑烷二酮类(曲格列酮、匹格列酮和罗西格列酮)是最近进入市场的极为成功的口服降血清葡萄糖活性剂。在1998年,在美国曲格列酮(Rezulin)的营业额为7亿4800万美元,仅稍低于二甲双胍(Glucophage)8亿6100万美元的营业额,后者是美国市场上排名最高的口服抗糖尿病药。噻唑烷二酮类增加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它们能够减轻高血糖和部分减轻糖尿病高血脂症并且降低胰岛素水平。已经观察到这些化合物为首要存在于脂肪组织的细胞核受体PPARγ的激动剂且诱导由胰岛素控制的基因诸如脂蛋白脂酶(LPL)基因的转录。这些化合物的降血清葡萄糖作用可能是其在从血流中募集脂肪酸和甘油三酯中的活性和产生脂肪细胞因子继发的,不过,我们不能够排除这些化合物可能对肌肉组织具有直接作用的可能性。实际上,这些化合物能够改善体内和体外肌肉中葡萄糖的摄取和转运。这些化合物最令人担心的副作用在于肝损害,甚至肝衰竭的程度。这些化合物的应用还可以产生体重增加、液体潴流、因血浆容量稀释导致的贫血和各种其它副作用。
因此,磺酰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噻唑烷二酮类是目前市场上用于控制2型糖尿病葡萄糖的药物类别。
尽管在提出糖尿病有效疗法的方面作出了极为实质性的研究努力,但是仍然无法得到能够预防该病长期发展的活性成分,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因此,根据我们目前的知识状况,任何单一疗法都注定失败,使得应用联合疗法成为必需。有时因缺乏对单一疗法的足够反应而从一开始就需要联合疗法。
就二甲双胍而言,它在上世纪50年代就被引入欧洲且在1994年被引入美国并广泛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和作为与肥胖相关的2型糖尿病疗法中的选择药物。二甲双胍减少葡萄糖的肠内吸收、肝脏产生葡萄糖(Cusi和De Fronzo,《糖尿病综述》(Diatebets Rev.),689-131,1998;Hundal等,《糖尿病》(Diabetes),492063-2069,2000)并增强其在组织中的转运和利用,在受到胰岛素刺激时促进其在肌肉中的摄取(Galuska等,Diabetologia,37,826-832,1994;Bailey等《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Med.),334574--579,1996)。其作用还涉及脂质代谢,通过降低血液中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水平(Cusi等,《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J.Clin.Endocrinol.Metab.),814059-4067,1996;Kim等,《糖尿病》(Diabetes),51443-448,2002)。此外,认为二甲双胍能够恢复因长期接触脂肪酸和高水平葡萄糖而改变的正常胰岛素分泌(Patanè等,《糖尿病》(Diabetes)49735-740,2000)和抑制儿荼酚胺类刺激的脂肪组织脂酶(Flech-tner-Mors等,《糖尿病药物》(Diabetes Med.),161000-1006,1999)。迄今为止尚无对其降血清葡萄糖作用的令人满意的解释且二甲双胍的分子作用位点仍然非常不清楚(Wiernsperger和Bailey,《药物》(Drug),5831-39,1999;Hundal等《糖尿病》(Diabetes),492063-2069,2000;Musi等《糖尿病》(Diabetes),512074-2081,2002;Hawley等《糖尿病》(Diabetes),512420-2425,2002)。似乎二甲双胍减少肝糖产生与诸如葡糖-6-磷酸酶、烯醇丙酮酸磷酸羧激酶(PEPCK)和果糖-1,6-二磷酸酶这类葡萄糖生成中的关键酶的水平下降有关(Fulgencio等《生物化学与药理学》(Biochem.Pharmacol.),62439-446,2001;Song等《美国生理内分泌与代谢杂志》(Am J.Physiol.Endocrinol.Metab.),281E275-E282,2001)且部分通过抑制脂肪酸氧化介导(Perriello等《糖尿病》(Diabetes),43920-928,1994)。然而,已经证实除我们有关其机制和过程的知识空白外,二甲双胍能够改善葡萄糖的利用和脂质分布,由此减轻胰岛素抵抗(Bailey《糖尿病护理》(DiabetesCare),15755-742,1992;Cusi和De Fronzo,《糖尿病综述》(Diabetes Rev.),689-131,1998)。这也是最近对二甲双胍与现代的噻唑烷二酮类之间作比较所得出的(Kim等《糖尿病》(Diabetes),51443-448,2002;Ciaraldi等,5130-36《糖尿病》(Diabetes),2002)。通过改善脂质分布,二甲双胍由此可以降低心血管危险、特别是心肌梗塞的发生率,正如通过UKPDS对二甲双胍与磺酰脲类和胰岛素比较所证实的(UKPDS Group,《柳叶刀》(Lancet)352837-853,1998);且还降低了肥胖糖尿病患者中的总体死亡率(O′Connor等J.Fam.Pract.47 Supp15S13-S22,1998)。考虑到糖尿病中的血脂障碍可增加影响50%以上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损害的危险,这种与脂质分布改善相关的方面是主要的(Wilson等,Drug Aging,58248-251,2001)。当将二甲双胍作为饮食和体育锻炼失败后的单一疗法使用时,它将高血糖减少了20%(范围13-37%)(UKPDS II,《糖尿病》(Diabetes),34793-798,1985;De Fronzo等《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J.Clin.Endocrinol.Metab.),731294-1301,1991;Ciaraldi等《糖尿病》(Diabetes),5130-36,2002),而与磺酰脲类联用将高血糖减少了25%(Reaven等,《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J.Clin.Endocrinol.Metab.),741020-1026,1992)。
然而,二甲双胍的作用存在一定局限且由此留有改善的空间。二甲双胍疗法因其功效持续时间下降而受到限制(Guay,《药物疗法》(Pharmacotherapy),181095-1204,1998;Riddle,《美国药物杂志》(Am.J.Med.),108增刊6aS15-S22,2000;Charpentier,《糖尿病代谢研究综述》(Diab.Metab.Res..Rev.),18增刊3S70-S76,2002)。
该难题还伴随构成最重要副作用的乳酸性酸中毒。此外,患者可能发生具有高发生率(约20%)的腹泻、恶心和胃肠道障碍而减少患者对药物的接受性。
肾脏疾病、肝功能障碍和心功能不全的情况增加了乳酸性酸中毒的危险(Krentz,《药物安全性》(Drug Saf.),11223-241,1994),这是由于体内二甲双胍水平过度增加的危险所致(Jennings,DrugAging,10323-331,1997)。
然而,二甲双胍疗法具有根本的重要性,尽管其在单一疗法方案中的进行性失败及其副作用的问题仍待解决。
R-4-三甲铵基-3-(十四基氨基甲酰基)-氨基-丁酸盐(下文也称作ST1326)是能够减轻脂肪酸氧化对葡糖异生的影响的肝CPT1的可逆选择性抑制剂。脂肪酸氧化通过以增加的乙酰辅酶A水平刺激丙酮酸脱羧酶和以充足的ATP和高NADH/NAD+比促进葡萄糖合成的胞质过程而有利于葡糖异生过程。在以本申请人的名义提交的WO 99/59957中公开的该化合物不同于诸如乙莫克舍这类发现可以导致心脏肥厚的不可逆的非选择性抑制剂(Lesniak等《分子细胞生物化学》(Mol.Cell.Biochem.),14225-34,1995;Vetter等《欧洲心脏杂志》(Eur.Heart.J.),16增刊C15-19,1995)。该化合物与脂肪酸氧化相关的抗糖尿病活性特别与吸收完毕和禁食期相关。
从糖尿病发病机制一开始就异常的肝糖产生(Osei,《糖尿病》(Diabetes),39597-601,1990)在该病发展过程中大大增加,助长了frank糖尿病的患者的高血糖(De Fronzo等,《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15318-368,1992)。高血糖依次因脂肪酸氧化增加而持续(Golay等,《代谢》(Metabolism),36692-696,1987)且因胰岛素水平下降和肝胰岛素抵抗而加剧(De Fronzo等《新陈代谢》(Metabolism),338387-395,1989)。
如上所述在糖尿病疗法中采取药物组合的原因首先是疾病的复杂性,其涉及几种过程和器官;可能这正是为什么在一定百分比的患者中,不能使用目前可得到的药物令人满意地控制该病的原因(Rutten,Ned.Tijdschr.Geneeskd.1451547-1550,2001)。此外,在糖尿病患者中,最初看起来有效的口服单一疗法令人遗憾地呈现高的二次失败率(Brown等,Clin.Ther.,211678-1687,1999;Riddle,Am.J.Med.,108增刊6aS15-522,2000)。此外,在具有高血糖水平的患者中在单一疗法的开始阶段就初期无效绝非罕见(Charpentier,《糖尿病代谢研究综述》(Diabetes Metab.Res.Rev.),18增刊3S70-S76,2002)。因此,从药物治疗一开始就使用药物组合的构思正稳定地获得依据(Charpentier,《糖尿病代谢研究综述》(Diab.Metab.Res.Rev.)18增刊3S70-S76,2002)。
然而,即使在当今,在饮食和体育锻炼失败后,治疗糖尿病几乎总是由单一疗法开始且仅在晚期阶段当无法控制血糖和单一疗法不够时才求助于药物组合,添加第二种药物且有时添加第三种药物,例如二甲双胍和磺酰脲类(Riddle,《美国药物杂志》(Am.J.Med.),108增刊6aS15-S22,2000)、美格列奈和/或噻唑烷二酮类和二甲双胍以及其它类型组合。
不仅因该病的复杂性和单一疗法失败、而且寻找更高的功效(累加和/或协同作用)和因使用较低剂量而减少副作用的可能性均促动了药物组合的应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协同作用并非预先可预测到的。
发明概述现已令人意外地发现R-4-三甲铵基-3-(十四基氨基甲酰基)-氨基-丁酸盐(ST1326)和二甲双胍的组合有效地成功改善对血糖的控制持续24小时,尤其是非进餐时间、在吸收完毕状态和禁食条件下。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R-4-三甲铵基-3-(十四基氨基甲酰基)-氨基丁酸盐或其一种药物上可接受的盐与二甲双胍或其一种药物上可接受的盐的组合以及所述组合作为抗糖尿病药、特别是在制备治疗2型糖尿病的抗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药物用于控制血糖持续24小时期限、特别是非进餐时间且特别是在夜间、在吸收完毕期和禁食条件下。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不存在副作用或副作用大大减少的药物,且该药物还可以用于禁忌或不建议使用二甲双胍的患者,例如那些患有一种或多种并发症或处于这些并发症危险中的患者,所述的并发症属于肾损害、心功能不全、慢性肝损害、临床蛋白尿、外周血管损害或肺损害组成的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含有所述组合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组合已经显示出令人意外的协同作用,使得能够使用亚药理剂量的各相应成分提供有效的抗糖尿病疗法,这种组合基本上没有了副作用或仅产生减轻形式的副作用而显然对患者有利。如果需要,预期含有药理剂量的R-4-三甲铵基-3-(十四基氨基甲酰基)-氨基丁酸盐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盐之一和亚药理剂量的二甲双胍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盐之一或反过来或药理剂量的两种物质的组合的应用且它们在任何情况中在本发明中均是可能的。
上述WO99/59957中公开了化合物ST1326及其药物上可接受的盐及其制备方法和药理活性。在该参考文献中,泛泛提及了ST1326与其它抗糖尿病药、包括二甲双胍组合的可能性,但没有甚至是最低限度地涉及本发明中针对和解决的技术问题且特别是没有提及二甲双胍副作用的减轻或消失或甚至更少涉及该组合的协同作用乃至在糖尿病患者中总体治疗覆盖的改善。
现还通过实施例具体地描述了本发明。
发明详述根据上述考虑,所述的组合满足了在证明单一疗法不成功时必须采取第二种药物的应用的需求。
ST1326与二甲双胍组合的应用得到了按照协同作用机制发挥的活性增加的支持,正如在下文所述的实施例中证实的。实际上,两种化合物均参与葡糖异生,但涉及不同的过程和酶活性就二甲双胍而言,靶物看起来似乎为葡糖异生的酶,而就ST1326而言,靶物为脂肪酸氧化和转运系统的CPT1。这种不同作用使得不可能预测本发明组合的协同作用,特别是就剂量而言。
尽言本发明的发明者可能非常不希望受到任何特定理论的约束,从对结果的分析中可以归纳推定所述的协同作用可能是因二甲双胍与胰岛素敏感性有关和与脂质分布的改善相关的作用方面所致。实际可能的情况为,目的在于减少脂肪酸氧化和按照这种方式减少肝糖产生的ST1326活性受到以有利于脂解和葡糖异生起作用的反调节激素(胰高血糖素、GH、皮质酮)的调节和抵抗(Fery等《美国生理学杂志》(Am.J.Physiol.),270E822-E830,1996)。然而,这种反调节活性依次受到胰岛素和由此受到胰岛素敏感性调节总而言之,来源于二甲双胍作用的较大胰岛素敏感性″能够使″ST1326自身在组合中表现出优于单独ST1326的作用的活性。不过,这种假设并不能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获得的知识来形成。换句话说,本发明的发明者已经观察到作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的结果,反调节反应部分受到压制且ST1326对脂肪酸氧化和葡糖异生的抑制作用得到强化,这是因为其不再受到竞争性抵抗。
这种协同作用由此使得使用较低剂量成为可能且由此各成分的副作用可以得到减轻或消除。
特别通过降低二甲双胍的剂量,禁忌使用或要求谨慎使用的条件变得重要性下降,诸如肾损害、心功能不全、慢性肝损害、临床蛋白尿、外周血管损害、肺损害等。
这些疾病的发病率远非罕见。根据在英国对大学糖尿病临床诊所的患者进行的研究的回顾分析,视为二甲双胍应用禁忌症或危险因素的情况的发生率可能高至54%(Sulkin等,《糖尿病护理》(DiabetesCare),20925-928,1997)。
此外,对从1993年1月到1995年6月的期限内使用二甲双胍的苏格兰患者进行的回顾性研究发现,在24.5%患者中禁忌使用该药物(Emslie-Smith等,《糖尿病药物》(Diabet Med),18483-488,2001)。
最后,在德国,从1995年1月到1998年5月期限内,最初在家庭且然后在综合医院内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的306位患者中进行的分析中发现,作为急性损害或治疗的最佳化的结果,73%的患者在入院时存在禁忌症、危险因素或伴随疾病,需要停止使用二甲双胍(Holstein等,《糖尿病药物》(Diabet Med),16692-696,1999)。
总之,尽管乳酸性酸中毒仍然是罕见的事件(Howlett和Bailey,《药物安全性》(Drug.Saf.),20489-503,1999),但是通过联用二甲双胍与ST1326而降低治疗剂量可以减少那些禁忌或要求谨慎使用二甲双胍的情况的重要性,而这些情况在所述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是相当可观的。
出于相同的原因,与单独使用ST1326的单一疗法相比,可以获得类似的减少副作用的优点。
目前可以基于所述化合物在大鼠和小鼠中的作用推定的单独的ST1326的可能不良作用可能在于血液中的脂肪酸和肝脏中脂质沉积的增加。
然而,在猴子中获得的数据提示这类作用可能与啮齿动物代谢模型相关且由此无法按照相同方式在其它更接近人的物种中再现。
就与工业实用性相关的方面而言,可以按照常规方式将本发明的组合配制成药物组合物。该组合物可以为各活性成分的已知药物形式的简单组合,其剂量可以根据来源于应用本发明的教导的方式来确定,即诸如确保相互协同作用的减少剂量且如果需要,减轻或消除副作用,特别是二甲双胍的那些副作用。在这种情况中,本发明的组合物还可以为试剂盒形式,即含有活性成分单独剂型及其同时或依次给药说明书的药包。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在单一剂型中含有两种活性成分的新药物组合物。有利的是,该剂型含有有效量的诸如以每天最低给药次数提供治疗覆盖的活性成分。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该药物组合物还可以含有诸如确保过夜治疗覆盖的剂量单位。
本领域技术人员例如临床医师或初级护理医师可以基于其一般知识和专业知识确定剂量和给药方式。所关注剂量的一个优选实例为10mg-1g剂量的R-4-三甲铵基-3-(十四基氨基甲酰基)-氨基丁酸盐或等效剂量的其药物上可接受的盐之一与50mg-2.5g的二甲双胍剂量或等效剂量的其药物上可接受的盐之一。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完全是常规的且不需要任何特定的描述。在任何情况下,对药物组合物的描述可以在上述WO 99/59957中找到且更具体的内容可以在最新版《Remington氏药物科学》(Remington′sPharmaceutical Sciences)Mack Publishing and Co.中找到。
下列实施例进一步解释了本发明。
实施例ST1326与二甲双胍在采用高脂饮食的ob/ob小鼠、db/db小鼠和C57BL/6小鼠中的协同降血清葡萄糖活性实验室动物突变能够产生存在与肥胖、高脂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相关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并允许测试新抗糖尿病化合物功效的模型(Reed和Scribner,《糖尿病、肥胖与代谢》(Diabetes,Obesity andMetabolism),175-86,1999)。
广泛使用的遗传性糖尿病小鼠模型为ob/ob小鼠和db/db小鼠模型。这些模型的遗传基础为苗条蛋白基因(ob/ob小鼠)或苗条蛋白受体基因(db/db小鼠)中的缺陷,该缺陷可导致苗条蛋白抵抗并导致饮食过量、肥胖、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结果是高血糖(Hummel等,《科学》(Science)1531127-1128,1996;Coleman,Diabetologia14141-148,1978;Kodama等Diabetologia 37739-744,1994;Zhang等《自然》(Nature)372425-432,1994;Halaas等,《科学》(Science)269543-546,1995;Chen等《细胞》(Cell)84491-495,1996)。
由于高血糖伴随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所以ob/ob和db/db小鼠具有类似在人类受试者中的2型糖尿病的那些特征。
除糖尿病的遗传模型外,其它经常使用的模型还有包括环境因素诸如饮食类型的那些模型,这是因为其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性。
实例为C57BL/6小鼠,作为接触高脂饮食的结果,它不仅发生胰岛素抵抗,而且还出现轻度的高血糖(Surwit等,371163-1167,1988;Luo等《代谢》(Metabolism)47663-668,1998)。
用于本实验的B6.V-Lep ob/ob、C57BL/KsJ db/db和C57BL/6小鼠由Jackson Lab.提供(通过Charles River)。
用于ST1326-二甲双胍组合的ST1326剂量获自先前实验,在db/db小鼠中降血清葡萄糖方面,所述实验表明100mg/kg/天的剂量有效,40mg/kg/天的剂量无效(表1)。
所用的二甲双胍剂量获自文献(Meglasson等,《药理学实验疗法杂志》(J.Pharmacol.Exp.Ther.)2661454-1462,1993),其表明900mg/kg/天的剂量在KKAy小鼠中有效降低高血糖50%,其中该KKAy小鼠为与db/db和ob/ob小鼠模型相似的遗传性、肥胖、高胰岛素血症和高血糖糖尿病模型,而200mg/kg/天的剂量无效,且从我们的先前实验中显示出在胰岛素抑制试验(IST)中600mg/kg/天的剂量(表2)可以有效地将ob/ob小鼠中的高血糖降低22%,而该试验证实在200mg/kg/天剂量下无效。
在标准环境条件和吸收完毕条件(从8.30a.m.-4.30p.m.禁食)下借助于Jelco 22G导管(Johnson and Johnson)从采用3个月的正常饮食(4RF21,Mucedola)的ob/ob和db/db小鼠和采用3个月的高脂饮食(D-12331,Research Diets)的C57BL/6J小鼠的尾静脉采集血样。
对血液进行葡萄糖水平试验以用于治疗组中小鼠的良好配对分布目的。
在治疗开始时,测定小鼠体重并按照预定方案监测水和动物饲料的消耗。
每天两次使用30mg/kg剂量的ST1326和200mg/kg剂量的二甲双胍以单独或组合方式通过口服治疗小鼠(在8.30a.m.和6.30p.m.)。
在给药所述产品后的各不同天数时和不同营养条件下采集血样用于血清葡萄糖测定、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IST(胰岛素抑制试验Fujita等《糖尿病》(Diabetes)32804-810,1983;Meglasson等《药理学实验疗法杂志》(J.Pharm.Exp.Therap.)2661454-1462,1993;Luo等《药理学实验疗法杂志》(J.Pharm.Exp.Therap.)288529-534,1999)。
在OGTT中,在葡萄糖负荷(3g/kg)后0、30、60和120分钟时采集血样。
得到的结果揭示,单一成分在所用实验剂量下未发挥显著的降血清葡萄糖活性,而证实其组合应用能够以协同作用显著降低高血糖(表3-8)。
在IST中,在皮下负荷葡萄糖(3g/kg)、胰岛素(Humulin R.,Lilly 2U/kg)和生长抑素(0.5mg/kg)后60分钟采集血样。
表1DB/DB小鼠以20和50mg/kg的口服剂量每天两次(8.30a.m.和5.30p.m.)用ST1326或载体(去离子H2O)治疗45天的雄性db/db小鼠在吸收完毕状态(从8.00a.m.-5.30p.m.禁食)和最终治疗后8小时的血清葡萄糖水平(mg/dl)(平均值±s.e.)
每组中的例数8。
斯氏t-检验Δ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1。
表2OB/OB小鼠用二甲双胍300mg/kg或载体(去离子H2O)每天两次(8.30a.m.和6.30p.m.)口服治疗8天的雄性ob/ob小鼠在IST、吸收完毕条件(从8.30a.m.-4.30p.m.禁食)和最终治疗后8小时的血糖水平(mg/dl)(平均值±s.e.)
每组中的例数6。
斯氏t-检验□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3OB/OB小鼠用单独或组合方式的ST1326(30mg/kg)和二甲双胍(200mg/kg)每天两次治疗11天的雄性ob/ob小鼠在进食条件和最终治疗后15小时的血糖水平(mg/dl)(平均值±s.e.)
每组中的例数6。
斯氏t-检验■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2。
表4用单独或组合方式的ST1326(30mg/kg)和二甲双胍(200mg/kg)每天两次治疗18天的雄性ob/ob小鼠在IST、吸收完毕条件(从8.30a.m.-4.30p.m.禁食)和最终治疗后8小时的血糖水平(mg/dl)(平均值±s.e.)
每组中的例数6。
斯氏t-检验□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5DB/DB小鼠用单独或组合方式的ST1326(30mg/kg)和二甲双胍(200mg/kg)每天两次治疗16天的雄性db/db小鼠在吸收完毕条件(从9.00a.m.-3.00p.m.禁食)和最终治疗后6小时的血糖水平(mg/dl)(平均值±s.e.)
每组中的例数6。
斯氏t-检验■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2。
表6用单独或组合方式的ST1326(30mg/kg)和二甲双胍(200mg/kg)每天两次治疗37天的雄性db/db小鼠在OGTT、禁食条件(过夜)和最终治疗后15小时的血糖水平(mg/dl)(平均值±s.e.)
每组中的例数6。
斯氏t-检验■、Δ和▲分别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2、P<0.01和P<0.001。
表7采用高脂饮食的C57BL/6J小鼠用单独或组合方式的ST1326(30mg/kg)和二甲双胍(200mg/kg)每天两次治疗15天的采用高脂饮食的雄性C57BL/6J小鼠在吸收完毕条件(从9.00a.m.-3.00p.m.禁食)和最终治疗后6小时的血糖水平(mg/dl)(平均值±s.e.)
每组中的例数6。
斯氏t-检验□和Δ分别表示与采用高脂饮食的对照组相比P<0.05和P<0.01。
表8用单独或组合方式的ST1326(30mg/kg)和二甲双胍(200mg/kg)每天两次治疗35天的采用高脂饮食的雄性C57BL/6小鼠在OGTT、吸收完毕条件(从9.00a.m.-3.00p.m.禁食)和最终治疗后6小时的血糖水平(mg/dl)(平均值±s.e.)
每组中的例数6。
斯氏t-检验Δ和△分别表示与采用高脂饮食的对照组相比P<0.01和P<0.001。
权利要求
1.R-4-三甲铵基-3-(十四基-氨基甲酰基)-氨基丁酸盐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盐之一与二甲双胍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盐之一的组合。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作为药物的应用。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在制备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4.权利要求3的应用,用于制备具有抗糖尿病活性的用于控制血糖24小时的药物。
5.权利要求4的应用,其中所述的药物用于控制非进餐时间以及吸收完毕和禁食条件下的血糖。
6.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的用途,用于制备具有抗糖尿病活性的药物,所述的药物没有所述组合中各单独组分典型的副作用或仅具有大大减轻的该类型副作用。
7.权利要求6的应用,其中所述的药物用于治疗禁忌或不建议使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
8.权利要求6或7的应用,其中所述的药物适合于患有一种或多种并发症的患者,所述的并发症属于肾损害、心功能不全、慢性肝损害、临床蛋白尿、外周血管损害或肺损害组成的组。
9.药物组合物,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
10.权利要求9的药物组合物,分别含有亚药理学剂量的R-4-三甲铵基-3-(十四基氨基甲酰基)-氨基丁酸盐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盐之一和二甲双胍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盐之一。
11.权利要求9的药物组合物,含有药理学剂量的R-4-三甲铵基-3-(十四基氨基甲酰基)-氨基丁酸盐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盐之一与亚药理学剂量的二甲双胍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盐之一。
12.权利要求9的药物组合物,分别含有亚药理学剂量的R-4-三甲铵基-3-(十四基氨基甲酰基)-氨基丁酸盐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盐之一与药理学剂量的二甲双胍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盐之一。
13.权利要求9的药物组合物,分别含有药理学剂量的R-4-三甲铵基-3-(十四基氨基甲酰基)-氨基丁酸盐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盐之一与药理学剂量的二甲双胍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盐之一。
14.权利要求9-13中任意一项的药物组合物,在单一剂型中含有R-4-三甲铵基-3-(十四基-氨基甲酰基)-氨基丁酸盐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盐之一和二甲双胍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盐之一。
15.权利要求14的药物组合物,其中一个剂量单位适合于夜间禁食期的治疗覆盖。
16.权利要求9-15的药物组合物,其中ST 1326以10mg-1g剂量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盐之一以等效剂量存在,且二甲双胍以50mg-2.5g剂量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盐之一以等效剂量存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R-4-三甲铵基-3-(十四基氨基甲酰基)-氨基丁酸盐与二甲双胍的组合。所述抗糖尿病药的组合可以发挥协同作用且允许以诸如避免或减少副作用发生的剂量给予所述的两种药物。该组合还用于改善非进餐时间以及吸收完毕和禁食条件下的治疗覆盖。
文档编号A61P3/10GK1741799SQ200480002795
公开日2006年3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10日
发明者P·派索托, F·吉安尼斯 申请人:希格马托制药工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