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中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106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中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中风病症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中风,是中医对脑血管意外型疾病的称谓。它是一种由血管因素、血液因素和血流因素异常导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它以起病急骤、语言不利、意识障碍、口眼歪斜和半身不遂等为主要特征。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相当高,中风后的存活者中约60-80%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给社会和家庭造成重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在中风致残的群体中,85%以上为在50岁以上者,且其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这些患者多为正气不足,脑腑功能不同程度减退,甚至患有一种或多种并发症,因而在治疗时应有针对性地扶正固本,调整机体免疫力,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为此,近些年来不少医药工作者对临床应用较多的丹参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的组合疗效分别进行对比研究。
现在用于治疗中风病的治疗药物很多,如脑栓康复胶囊、脑血栓片等,临床应用中,这些药物既治疗脑出血又治疗脑瘀血,但是该类药物并不是专门治疗中风病后期(恢复期),至今也没有一个专门治疗中风病后期(恢复期)的药物,因此市场急需开发一种治疗脑中风病恢复期的药物,其治疗目的是促进功能的恢复,减少后遗症,提高病人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防止复发。所以,针对中风后遗症,尤其是脑络痹阻型中风后遗症实施标本兼治,具有活血化瘀、益气通脉功能设立的系统治疗方药是如今研制治疗中风病用药的主要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以及含有该组合物的药物,该药物可以治疗中风病症,尤其适用于中风病症的恢复期。
在前期探索性试验中,本发明人根据瘀则行之,虚则补之的治疗法则,在单味灯盏花制剂基础上,增丹参、冰片之活血,加黄芪之补气,成活血化瘀、益气通脉之复方,旨在寓补于通、宜于康复调理。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惊奇地发现,冰片的加入在提高小鼠对脑缺血缺氧的耐受作用、对不完全性脑缺血引起脑水肿的保护作用方面均有显著改善,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无法预测的,因此本发明人期望上述组方不受传统法则、方解所限,所取得的有益效果皆由药理药效实验证明。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即复方灯盏花,由灯盏细辛14-29份、丹参1-17份、黄芪8-17份和冰片0.06-0.13份制得。所述份数均以重量计。
本发明组合物中,可以选择药味直接粉碎成粉末入药,也可以相当于上述中药材生药量的提取物形式入药,还可选择部分生粉而其余组分以提取物入药。因此,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活性组成包括药材原粉、脂或水溶性提取物、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例如,所述活性组成包括1)灯盏花(灯盏细辛)全草粉末、醇提物、有效部位灯盏花素、或有效成分如灯盏花乙素、单、双咖啡酰奎宁酸;2)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粉末、或水提物、或有效部位总酚酸、或有效成分如丹参素、丹酚酸B、丹参酮IIA;3)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粉末,或水提物、或有效部位黄芪总苷、黄芪多糖、或有效成分黄芪甲苷;4)龙脑香科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的加工品(即龙脑冰片),或由樟脑、松节油等经化学合成而得的合成品(即合成龙脑或机制冰片)。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中,优选采用灯盏细辛、丹参、黄芪的提取物,和冰片的粉末(细粉)。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配比的原料制得灯盏细辛14-29份、丹参8-17份、黄芪8-17份和冰片0.06-0.13份;更优选为灯盏细辛20-23份、丹参12-14份、黄芪12-14份和冰片0.09-0.11份;和最优选为灯盏细辛1089份、丹参653份、黄芪653份和冰片5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将灯盏细辛用醇提取,浓缩,碱溶,酸沉,过滤,得沉淀和滤液;丹参用水提取,醇沉淀,得到上清液;合并滤液液和上清液,用弱极性溶剂萃取,得到萃取液清膏;黄芪用水提取,醇沉淀,溶液浓缩成浸膏;将冰片粉末与浸膏、清膏和沉淀混合、干燥和粉碎。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不同中药材的理化性质及药理作用,对上述步骤酌情改变,经分析和筛选确定的优化工艺。例如,冰片为挥发性药材,若经过加热提取势必使其药效挥发散失下降,故选择直接粉碎入药,也可经环糊精包合后入药;经过提取工艺的考察,发现灯盏细辛以乙醇提取,尤其是回流提取得到的有效成分最优,而丹参和黄芪则选择水提醇沉,考虑到工艺简化的需要,以及减少辅料用量,尤其优选40%以上(更优选60%左右)浓度的醇沉淀除杂保留上清液的工艺,药理药效学实验证明,该工艺路线的综合效果较佳。水煎煮和乙醇回流的技术条件(最佳技术参数)是以出膏率和灯盏花乙素的含量为指标,采用三因素三水平表进行正交试验来确定的。
具体地说,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灯盏细辛加乙醇(例如浓度60%)回流提取至少一次(优选两次),每次至少0.5小时(优选2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至浓缩液相对密度约1.13(优选在45℃左右),用低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优选约10%)调pH6~7,静置(优选约24小时),滤过,滤液用稀硫酸试液调pH2~3,静置(优选约48小时),滤过,沉淀用水洗(优选2次)备用,滤液备用;丹参加水煎煮(优选两次),每次至少0.5小时(优选2小时),药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大约为1.07~1.10(优选在65℃)的清膏,放置室温,搅拌下加入乙醇,使乙醇含量达40%以上(优选60%左右),静置(优选约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8(优选在50℃)清膏,调pH2~3;丹参清膏与灯盏细辛滤液合并,用水饱和乙酸乙酯萃取至少1次(优选2次以上,更优选4次),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减压回收乙酸乙酯至浓缩液相对密度约为1.12(优选在45℃),备用;黄芪加水煎煮至少一次(优选2次,每次2小时),药液合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0(优选在65℃)清膏,放置至室温,加入乙醇使乙醇含量达40%以上(优选约6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35(优选在55℃)清膏,备用;沉淀加水溶解并置水浴加热使其充分溶解,趁热过滤,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8(优选在55℃),加乙醇使乙醇含量达50%以上(优选约为80%),静置(优选12小时以上,更优选约48小时),滤过,滤液弃去,沉淀与醇沉液清膏合并;上述黄芪的沉淀与醇沉液清膏合并物一同并入灯盏细辛沉淀、乙酸乙酯清膏中,置真空干燥箱中,减压干燥,粉碎,混入冰片细粉即得到本发明组合物。
也可以将减压干燥粉碎后的混合后的三种提取物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辅料混合、制粒,再混入冰片细粉,装胶囊,内容物一般约为0.2~0.7g/粒,优选0.4~0.5g/粒。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药物组合物在治疗中风病中的用途。本发明的上述组合物是针对中风恢复期标实已祛、正虚为主的证候设立的系统治疗方药,它能对中风后遗症、尤其是脑络痹阻型中风后遗症实施标本兼治,具有活血化瘀,益气通脉的功能。
研究表明,按每千克体重口服复方灯盏花胶囊4.5g生药(即复方灯盏花胶囊4.5g生药/kg)的以上剂量连续口服给药7天,对体内血小板活性的升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复方灯盏花胶囊4.5g生药/kg以上剂量连续给药5天,可改善小鼠耳廓微静脉和微动脉管径,使微循环流速增加;复方灯盏花胶囊2.25g生药/kg以上剂量给药8天,还可降低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中、高剂量组还可降低全血低切相对黏度,表明该药对血瘀模型动物的血液流变性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复方灯盏花胶囊1.8g生药/kg以上剂量连续口服给药五天,可使大鼠局灶性脑梗塞面积显著缩小,行为障碍也相应得到明显的改善。
同时,病理学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的复方灯盏花胶囊显著减轻了动物大脑局部梗死灶的病理改变,与对照药尼莫地平平行。这种药理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进一步证明了该药对大脑局部梗死灶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歪斜,或有气短乏力等。可大大改善中风病气虚血瘀症状群,对中风病的症状及血压、血流变部分指标治疗前后也有明显改善,而且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实验证明,本发明药物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已有的中成药。以胶囊剂为例(一般1000粒胶囊的内容物相当于原药材总量2400克,即2.4g生药/粒),临床推荐剂量为3粒/次,3次/天。
可采用常规辅料,按照标准制剂工艺,将上述药物组合物制成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剂型,优选为口服剂型,其为药学意义上的所有可供口服的剂型,例如颗粒剂、硬/软胶囊剂、片剂、散剂、分散片、口崩片、丸剂、滴丸或口服液,优选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分散片、口崩片、丸剂、滴丸;更优选片剂、丸剂或硬/软胶囊剂。
本发明组合物及药物的理化鉴定灯盏细辛是本方剂中的君药,故将灯盏花乙素的含量作为本品的主要质量控制指标,因此在本发明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D)测定产品中灯盏花乙素的含量,此法灵敏,重现性好。以本发明的胶囊剂为例,本发明的产品中含有灯盏花乙素应不少于3.7mg/粒,优选为5-18mg/粒。
药理药效学试验研究本试验对实施例制得的复方灯盏花胶囊(灯盏细辛、丹参、黄芪和冰片)和同样组分比例的复方灯盏花胶囊缺味(灯盏细辛、黄芪和冰片)、复方灯盏花胶囊缺味1(灯盏细辛、丹参和黄芪)和复方灯盏花胶囊缺味2(灯盏细辛、丹参和冰片)分别进行了以下研究。结果如下1.对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1.1对大鼠颈动-静脉血流旁路术血栓形成的影响实验按文献方法进行,雄性大鼠,造成颈动-静脉旁路,灌胃给药40分钟后,开放血流15min后中断血流,迅速取出丝线,用滤纸吸去多余水份后扭力天平称重,总重量-丝线重=血栓湿重,给药组与对照组交替进行实验。
表1对大鼠颈动-静脉血流旁路术血栓形成的影响(n=10)

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均可使血栓湿重减轻,其中复方灯盏花胶囊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1.2对大鼠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将体重200g左右的大白鼠随机分组,连续ig给药10天,末次给药40分钟,动物以戊巴比妥钠50mg/kg腹腔注射麻醉,用硅化的聚乙烯塑料环中,置XSN-R型体外血栓形成及血小板粘附两用仪上进行测定,旋转10min后取下分别测定血栓湿重(用滤纸吸干后测定)及血栓干重(65℃烘20min)。结果表明,复方灯盏花胶囊各剂量组以及缺味组(灯盏细辛、黄芪和冰片)均使血栓湿重减轻,中、大剂量组可使血栓干重减轻(P<0.05),但缺味组1(灯盏细辛、丹参和黄芪)的使血栓湿重减轻的该项指标效果明显不如复方灯盏花胶囊各剂量组以及缺味组。
表2对大鼠体外血栓形成形成的影响(X±S)


*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在大鼠动脉-静脉血流旁路术血栓形成的实验中,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复方灯盏花胶囊大、中、小三个剂量组及对照组形成的血栓湿重均有减轻。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复方灯盏花胶囊1.35g生药/kg以上剂量组P<0.05;在大鼠体外血栓形成过程中,复方灯盏花胶囊各给药组及缺味组均使血栓湿重较对照组比较亦有明显差异(P<0.05),而复方灯盏花胶囊缺味1组与对照组形成的血栓湿重相比虽然有减轻,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效果与阳性对照药相似。
1.3对小鼠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复方灯盏花胶囊1.35g生药/kg以上剂量连续口服给药5天,明显抑制小鼠体内血栓,提高小鼠15分钟内的偏瘫恢复数,表明该药对体内血栓形成具有明显对抗作用。
2、对大鼠试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2.1对脑水含量的影响将体重150-180g大白鼠随机分组,于试验前9天及术前1hr每天ig(口服)给药一次,结扎双侧颈动脉造成急性实验性不完全缺血模型,处死动物,取脑称重,在110℃烤箱中烤到恒重,计算脑水含量(%)。
表3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脑水含量的影响

*P<0.05与脑血模型比较;△P<0.01脑缺血模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由结果可知,1.8g生药/kg以上剂量组与脑缺血模型组比较,脑含水量明显减少(P<0.05),表明其对不完全性脑缺血引起的脑水肿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同时,数据还还证明,不含冰片的缺味1(灯盏细辛、丹参和黄芪)和不含丹参的缺味组对不完全性脑缺血引起的脑水肿没有明显保护作用。
另外,试验证明复方灯盏花胶囊1.8g生药/kg以上剂量连续口服给药7天,能明显延长小鼠脑循环障碍存活时间,高、中剂量组分别较对照组延长了约3倍和2倍。表明该药可增加小鼠脑循环障碍的血流,从而提高了对脑缺血缺氧动物耐受作用,而复方灯盏花胶囊缺味1由于缺少冰片,以及不含丹参的缺味组由于缺少丹参,都没有显示出相关作用。
3、对正常及血瘀大鼠血小板聚集性影响3.1对正常大鼠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取体重150-200g大白鼠随机分组,给药10日,末次给药后1hr,腹主动脉取血,柠檬酸钠抗凝,分离富血小板血浆(PRP)及贫血小板血浆(PPP),用SPA-4型血小板聚集以测定血小板3min最大聚集率(以1mM的ADP为诱导剂)。
表4.对正常大鼠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X±S)

*P<0.05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给药各组对正常大鼠血小板聚集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给药大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作用明显(P<0.05),而不含冰片的缺味1(灯盏细辛、丹参和黄芪)以及不含黄芪的缺味2(灯盏细辛、丹参和冰片)作用稍弱。
3.2.对血瘀大鼠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将大鼠随机分为9组,连续ig给药8天,除第一组外其余各组动物按文献方法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1ml/只,加冰水刺激造成“瘀血”状态后,继续ig给药2天,共给药10天,末次给药后1hr处死动物取血分离PRP及PPP测定血小板聚集。
表5.对血瘀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血瘀模型组比较*P<0.05;与血瘀模型组比较***P<0.001由表5结果可知,华佗再造丸及复方灯盏花胶囊大剂量组与血瘀模型组比较均有明显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而不含丹参的缺味组(灯盏细辛、丹参和黄芪)、不含冰片的缺味1(灯盏细辛、丹参和黄芪)以及不含黄芪的缺味2(灯盏细辛、丹参和冰片)均无明显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同时,本试验还对不同组分配比的复方灯盏花胶囊(灯盏细辛、丹参、黄芪和冰片)分别进行了同样的药理药效研究,结果显示,只有灯盏细辛14-29份、丹参8-17份、黄芪8-17份和冰片0.06-0.13份的比例进行组方时,其复方胶囊的效果显著;当组方比例为灯盏细辛20-23份、丹参12-14份、黄芪12-14份和冰片0.09-0.11份时,药效明显优于其他配比的复方;当最优选为灯盏细辛1089份、丹参653份、黄芪653份和冰片5份时(即实施例1),其药理药效达到最佳。
上述药理药效实验也显示,当本发明的组方中缺少丹参、黄芪和冰片中任一味原材料时,其药效均达不到本发明的目的的要求,尤其是当缺少冰片时,其药理药效大为降低,因此,我们惊奇地发现,冰片的加入在提高小鼠对脑缺血缺氧的耐受作用、对不完全性脑缺血引起脑水肿的保护作用方面均有显著改善,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无法预测的,这也正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得到的有益效果所在。
毒理学1.小鼠急性毒性小鼠一次性口服给予复方灯盏花胶囊192g生药/kg后,连续观察7日,未见动物毒性反应及死亡发生。故复方灯盏花胶囊最大给药量为192g生药/kg,约为临床成人拟日用量的533倍,(临床成人拟日用量为0.36g生药/kg)。复方灯盏花胶囊小鼠LD50>192g生药/kg。
2.大鼠长期毒性复方灯盏花胶囊24、12、6g生药/kg三个剂量连续口服给药12周、26周和停药4周,表现高剂量组雄鼠给药16周后体重增长减慢。各给药组雌雄大鼠排尿、排便、饮水、摄料及一般体征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尿常规检查中,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在血液学测定中,仅见给药26周时高、中、低剂量组雌鼠凝血时间明显延长,停药4周各组无显著差异,此作用提示该药具有一定的抗凝作用,而并非毒性反应;生化检查中,复方灯盏花胶囊给药12周的高、低二个剂量组雄鼠谷草转氨酶低于对照组,26周高剂量组雌鼠谷草转氨酶和雄鼠的肌酐测定低于对照组,停药4周时仍可见高剂量组雌鼠谷草转氨酶测定低于对照组,故不排除该药对肝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其它各项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脏器系数检查中,复方灯盏花胶囊在给药26周时高剂量组雄鼠的心、肝、肺、肾、前列腺和脑的系数均高于对照组,但同期的上述脏器重量测定中仅见前列腺重量高于对照组,其它给药组各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此种作用可能与高剂量组雄鼠体重增长缓慢有关,但对脏器增长影响不大;病理形态学观察,大鼠主要脏器均未见与受试药物毒性相关的病理改变。故表明复方灯盏花胶囊12g生药/kg为基本安全剂量。
综上所述,复方灯盏花胶囊确实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抗血栓、改善脑缺血和局灶性脑梗塞的作用,而且该组方由于在灯盏细辛的基础上增添了丹参、黄芪和冰片,尤其是黄芪和冰片的加入,使得药效明显好于该四味药材之间的其他组合方式(例如缺味、缺味1和2),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无法预测的。此外本试验中其有效剂量为临床人日用量(0.36g生药/kg)的5-12.5倍,是小鼠最大给药量(192g生药/kg)的1/107-1/43,说明该药具备毒性低、疗效高的优点,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长期用药是安全有效的。
临床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考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共观察病人700例,其中治疗组380例,疗效愈显率37.87%,总有效率86.313%;对照组320例,愈显率25.56%,总有效率75.13%,两组中风病疗效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实施例1胶囊剂处方灯盏细辛1089份丹参653份黄芪653份冰片5份制备方法取灯盏细辛加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至浓缩液相对密度1.13(45℃),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6~7,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用稀硫酸试液调pH2~3,静置48小时,滤过,沉淀用水洗2次,备用,滤液备用;取丹参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药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7~1.10(65℃)的清膏,放置室温,搅拌下加入乙醇,使乙醇含量达6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50℃)清膏,调pH2~3,与灯盏细辛滤液合并,用水饱和乙酸乙酯萃取4次,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减压回收乙酸乙酯至浓缩液相对密度1.12(45℃),备用;黄芪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药液合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0(65℃)清膏,放置至室温,加入乙醇使乙醇含量达6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5(55℃)清膏,备用;沉淀加水溶解并置水浴加热使其充分溶解,趁热过滤,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8(55℃),加乙醇使乙醇含量达80%。静置48小时,滤过,滤液弃去,沉淀与其醇沉液清膏合并一同并入灯盏细辛沉淀、乙酸乙酯清膏中,置真空干燥箱中,减压干燥,粉碎,过筛细粉,加入适量辅料混合、制粒,混入冰片细粉,装胶囊1000粒,即得。经检测,该胶囊剂中含有灯盏花乙素5.01mg/粒。
实施例2软胶囊剂处方灯盏细辛1390份丹参453份黄芪549份冰片8份制备方法组合物的制备同实施例1;按常规软胶囊剂的制剂方法,制成软胶囊剂。经检测,该胶囊剂中含有灯盏花乙素5.68mg/粒。
实施例3片剂处方灯盏细辛1089份丹参500份黄芪653份冰片5份制备方法组合物的制备同实施例1;按照常规片剂的制剂方法,制成片剂。经检测,含有灯盏花乙素5.20mg/片。
实施例4颗粒剂处方灯盏细辛900份 丹参600份黄芪894份冰片6份。
制备方法组合物的制备同实施例1;按照常规颗粒剂的制剂方法,制成颗粒剂。经检测,含有灯盏花乙素1.54mg/g。
实施例5水丸剂处方灯盏细辛1447份丹参453.5份黄芪800份冰片3.5份制备方法组合物的制备同实施例1;按照常规水丸的制剂方法,成水丸。经检测,含有灯盏花乙素1.66mg/丸。
权利要求
1.一种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得灯盏细辛14-29份、丹参1-17份、黄芪8-17份和冰片0.06-0.13份。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灯盏细辛为20-23份、丹参为8-14份、黄芪为12-14份和冰片为0.09-0.11份。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含有灯盏细辛全草粉末、醇提物、有效部位灯盏花素、或有效成分灯盏花乙素或单、双咖啡酰奎宁酸;和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粉末、或水取物、有效部位总酚酸、或有效成分如丹参素、丹酚酸B、丹参酮IIA;和黄芪的干燥根粉末、或水取物、或有效部位黄芪总苷、黄芪多糖、或有效成分黄芪甲苷;和冰片。
4.权利要求1-3之一的药物组合物,为颗粒剂、硬/软胶囊剂、片剂、散剂、分散片、口崩片、丸剂、滴丸或口服液。
5.权利要求4的药物组合物,为片剂、丸剂或硬/软胶囊剂。。
6.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药物为颗粒剂、胶囊剂或片剂。
7.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灯盏细辛用乙醇回流提取,浓缩,碱溶,酸沉,过滤,得沉淀和滤液;2)丹参用水提取,乙醇沉淀,得上清液;3)浓缩步骤1)滤液和步骤2)上清液,合并,用乙酸乙酯萃取,得到萃取液清膏;4)黄芪用水提取,乙醇沉淀,溶液浓缩成浸膏;5)将冰片粉末与步骤所得4)浸膏、步骤3)所得清膏、步骤1)和4)所得沉淀合并,混合。
8.权利要求1-3之一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中风的药物中的应用。
9.权利要求9的应用,所述药物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以及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组合物的组分包括灯盏细辛14-29份、丹参1-17份、黄芪8-17份和冰片0.06-0.13份,所述组分的来源可以是原料药或相当于原料药生药量的提取物;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用于治疗中风病症。
文档编号A61K9/14GK1810268SQ20051000261
公开日2006年8月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24日
发明者潘锡平 申请人:深圳市生物谷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