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当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6725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鲜当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当归制剂特别是鲜当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归含有中性油α-蒎烯、藁本内酯等[方洪钜,药学学报,1979,(1)67],酸性油,邻苯二甲酸酐、壬二酸等,当归还含有多糖类化合物[陈耀祖,高等化学学报,1984,5(1)125]当归多糖由D-半乳糖、L-阿拉伯D-木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等组成,当归多糖占原干燥药材的8.5%[吴燕成,中成药,1983,926]。
当归挥发油对动物未孕、早孕、晚孕、产后的离体子宫均有直接抑制作用,使节律性收缩逐渐变小甚至消失,呈弛缓状态。并且对抗垂体后叶素、组胺、肾上腺素及乙酰胆碱等引起的子宫收缩[吕富华,中华医学杂志,1954,40(9)670][皮西萍,中华医学杂志,1955,41(10)967][刘绍光,中华医学杂志,1935,21(6)611][Ozaki,Y,chem.Pham Bull,1990,38(6)1620]。
当归多糖对正常小鼠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股骨有核细胞总数无明显影响,对贫血性小鼠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股骨有核细胞数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王亚平,中华血液学会重庆分会成立大会会议资料,1988]当归多糖还可以防止强的松龙引起的外周血液百细胞减少[李明峰,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87,8(6)433]当归多糖具有直接激活参与抗体反应的T淋巴细胞,而不诱导正常的腺性细胞和抗氢化可的松胸腺细胞的增殖[Kumazawa Y et al.Immunol,1982;4775]当归多糖对正常小鼠、肿瘤小鼠和X线照射的肿瘤小鼠的外周血T、B淋巴细胞数量有明显影响[顾远锡,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6,10(6)401][顾远锡,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7,11(2)84]上述实验说明了不同的病症起效成分不同,针对不同的适应症当归的有效成分不同,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了为了提高当归药效对适应症的针对性发明03118481.2(当归多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采用水提取乙醇醇沉的沉淀物添加赋形剂的制备方法,其缺点是在乙醇溶解液中的许多水溶性药效成分未能被提取,其次该发明采用干燥的当归饮片为原料,忽略了当归药材采挖后需要采用烘干的炮制过程加热对药材中的药效成分的破坏,特别是当归含油率、含糖类较高,属较难干燥的物质,需要烘烤很长时间才能达到不易霉变的干燥程度,过长时间的烘烤导致大量热敏物质变性,实验表明中药的炮制和干燥的过程中所含的化合物含量产生变化,以生地黄和熟地黄为例,生地黄含有5种氨基酸,而熟地黄只含有微量水溶性氨基酸[冯宝麟,《古今中药炮制初探》,第一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68][川口义夫,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4;(5)44],鲜地黄梓醇含量是干地黄的一倍左右[罗燕燕等,鲜地黄与干地黄中梓醇的含量,中国中药杂志,1994,29(1);38]鲜地黄药材还原糖是地黄干品的一倍左右、多糖含量地黄干品三倍左右[孙秀杰等,关于熟地中还原糖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中国药学学报,1989,(1);39],上述研究成果说明了如以当归多糖为药效成分采用鲜当归为原料可获得更高的有效成分收率,有发明根据当归鲜品与干品的药效差异采用了鲜品当归为原料制备保健品的技术方案如专利权局公开的发明98120496.1(鲜当归保健制剂及其制备),该发明的缺陷是将鲜品当归药材浸泡在乙醇或丙酮、乙醇、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溶剂中20天,该技术方案主要缺陷是制备周期长,难于在大生产中实施,其次该工艺还采用了有毒溶剂丙酮和三氯甲烷溶出工艺未给出如何置换有毒溶剂保证制剂的安全性,该发明方案还存在仅采用静态浸泡工艺,静态浸泡传质系数低难于将药材中的成分完全溶出至溶液中被提取。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提出以当归水溶性成分为药效成分的一种鲜品当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针对当归水溶性成分脂溶性成分的药效作用差异,将当归水溶性成分脂溶性成分分离,选取当归水溶性成分制备颗粒、胶囊、片剂、即溶即饮冲剂。
制备工艺如下1、将鲜当归切碎片。
2、将当归碎片绞碎至小于1MM的长度尺寸的粒状。
3、将小于1MM的长度尺寸的粒状的当归碎粒浸泡于含乙醇水溶液溶媒中。
4、将当归碎粒与含乙醇水溶液至球磨机中球磨使当归碎粒与磨球的相对撞击、磨球与当归碎粒撞击即形成磨球给当归碎粒施加了压强,在球磨交变压力作用使当归碎粒交变受压,受压时当归细胞组织体积减小、当归细胞组织非受压时体积变大,当归细胞组织体积减小时细胞内压力增大、当归细胞组织非受压时体积变大时细胞内压力减小,当归细胞内压力交变使细胞壁通透性增加,当归细胞内压力交变使细胞壁两侧的溶媒形成强制对流,细胞外溶媒进入细胞内使细胞内成分被溶解形成混合溶液,组织体积减小时细胞内压力增大混合溶液从细胞内逸出细胞外,在研磨机研磨作用下当归细胞组织处于反复受压和非受压状态,细胞两侧的压力即处于交变状态,细胞两侧的压力即处于交变状态两侧的溶媒对流于细胞壁两侧,细胞内外溶媒反复的对流使细胞内成分被置换于细胞外的溶媒中。
5、球磨后的混合溶液用离心机离心分离固性物取液性物;6、离心液减压至4Pa使乙醇在(控温35℃)常温下沸腾蒸馏、蒸馏分离回收溶媒,浓缩至稠浸膏。
7、在稠浸膏中加入同等体积的乙酸乙酯搅拌。
8、将搅拌后的混合液至5℃环境静置24小时。
9、将静置的混合液分离乙酸乙酯层(通过乙酸乙酯萃取,当归所含脂溶性成分被除去)。
10、将分离乙酸乙酯层的药液至减压至4Pa控温35℃使溶媒蒸发,蒸发至浸膏状。
11、将浸膏加入90%乙醇溶解,搅拌均匀。
12、将溶解的药液至减压至4Pa使溶媒蒸发,蒸发过程将残留在药液中的乙酸乙酯蒸除干净(通过90%乙醇溶解蒸发将乙酸乙酯置换)。
13、将蒸出溶媒之后继续减压使浸膏干燥得鲜当归水溶组分。
14、将干燥的鲜当归水溶组分干法制粒。
15、将干法制粒的鲜当归水溶组分填充空心胶囊即鲜当归胶囊。
16、将干法制粒的鲜当归水溶组分压片即鲜当归片。
17、将干法制粒的鲜当归水溶组分分装每包3克即鲜当归冲剂。
18、将干法制粒的鲜当归水溶组分置同一容器分室封装,使用时即时混合溶解,即为鲜当归即溶即饮口服液。
本工序的步骤4可以采用绞切式机械设备代用球磨机。
提取过程避免了高温受热,有效克服了当归热敏成分受热引起异构化、氧化等问题。
实施例1鲜当归胶囊的制备第一步取鲜当归药材1000克切片。
第二步将切片的鲜当归绞碎至小于1MM的长度尺寸的粒状。
第三步将当绞碎的鲜当归碎粒浸泡于5000毫升含乙醇30~95%水溶液(优选含50%乙醇水溶液)。
第四步将浸泡于含乙醇水溶液与鲜当归碎粒混合液至球磨机中球磨、球磨两小时(或绞切机械绞切两小时)。
第五步将球磨两小时之后的乙醇与鲜当归碎粒混合液至离心机离心分离固性物、取离心液。
第六步将离心液减压至4Pa控温35℃使乙醇沸腾被蒸馏、蒸馏至稠浸膏。
第七步在稠浸膏中加入同等体积的乙酸乙酯搅拌。
第八步将搅拌后的混合液至5℃环境静置24小时。
第九步将静置的混合液分离乙酸乙酯层(通过乙酸乙酯萃取,当归所含脂溶性成分被除去)。
第十步将分离乙酸乙酯层的药液至减压至4Pa控温35℃使溶媒蒸发,蒸发至浸膏状。
第十一步将浸膏加入90%乙醇溶解,搅拌均匀。
第十二步将溶解的药液至减压至4Pa控温35℃使溶媒蒸发,蒸发过程将残留在药液中的乙酸乙酯蒸除干净(通过90%乙醇溶解蒸发将乙酸乙酯置换)。
第十三步将蒸出溶媒之后继续减压使浸膏干燥得鲜当归水溶组分。
第十四步将干燥的鲜当归水溶组分干法制粒。
第十五步将干法制粒的鲜当归水溶组分填充空心胶囊即鲜当归胶囊。
实施例2
鲜当归即溶即饮口服液第一步取当鲜归药材1000克切片。
第二步将切片的鲜当归绞碎至小于1MM的长度尺寸的粒状。
第三步将当绞碎的鲜当归碎粒浸泡于5000毫升含乙醇30~95%水溶液(优选含50%乙醇水溶液)。
第四步将浸泡于含乙醇水溶液与鲜当归碎粒混合液至球磨机中球磨、球磨两小时(或绞切机械绞切两小时)。
第五步将球磨两小时之后的乙醇与鲜当归碎粒混合液至离心机离心分离固性物、取离心液。
第六步将离心液减压至4Pa控温35℃使乙醇沸腾被蒸馏、蒸馏至稠浸膏。
第七步在稠浸膏中加入同等体积的乙酸乙酯搅拌。
第八步将搅拌后的混合液至5℃环境静置24小时。
第九步将静置的混合液分离乙酸乙酯层(通过乙酸乙酯萃取,当归所含脂溶性成分被除去)。
第十步将分离乙酸乙酯层的药液至减压至4Pa控温35℃使溶媒蒸发,蒸发至浸膏状。
第十一步将浸膏加入90%乙醇溶解,搅拌均匀。
第十二步将溶解的药液至减压至4Pa控温35℃使溶媒蒸发,蒸发过程将残留在药液中的乙酸乙酯蒸除干净(通过90%乙醇溶解蒸发将乙酸乙酯置换)。
第十三步将蒸出溶媒之后继续减压使浸膏干燥得鲜当归水溶组分。
第十四步将干燥的鲜当归水溶组分干法制粒。
第十五步将干法制粒的鲜当归水溶组分灌装至固液分室包装瓶中分室密封,(固体室装填鲜当归水溶组分,液体室灌装水溶液)即为鲜当归即溶即饮口服液。
权利要求
1,鲜当归制剂,其特征在于使用鲜当归为原料。
2,按权利1所述的鲜当归制剂其特征是剂型为胶囊、片剂、即溶即饮口服液、颗粒冲剂。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鲜当归制剂制备方法由剪切,乙醇混合溶液浸泡,球磨(或绞切),固液分离,减压蒸馏浓缩,乙酸乙酯溶解,冷沉析,分离乙酸乙酯层取沉淀物,乙醇洗脱残留乙酸乙酯,减压蒸馏回收乙醇,减压干燥组成。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鲜当归制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将绞碎的当归碎粒浸泡于含乙醇30~95%水溶液(优选含50%乙醇水溶液)。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鲜当归制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步将浸泡于含乙醇水溶液与鲜当归碎粒混合液至球磨机中球磨、球磨两小时(或绞切机械绞切两小时)。
6,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鲜当归制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七步在稠浸膏中加入同等体积的乙酸乙酯搅拌。
7,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鲜当归制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十一步将浸膏加入90%乙醇溶解,搅拌均匀。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鲜当归制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十二步将溶解的药液至减压至4Pa控温35℃使溶媒蒸发,蒸发过程将残留在药液中的乙酸乙酯蒸除干净。
9,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鲜当归制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十四步将干燥的鲜当归水溶组分干法制粒。
10,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鲜当归制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十五步将干法制粒的鲜当归水溶组分灌装至固液分室包装瓶中分室密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鲜当归的水溶组分为药效成分的鲜当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以鲜当归为原料,采用剪切,乙醇混合溶液浸泡,球磨(或绞切),固液分离,减压蒸馏浓缩,乙酸乙酯溶解,冷沉析,分离乙酸乙酯层取沉淀物,乙醇洗脱残留乙酸乙酯,减压蒸馏回收乙醇,减压干燥,干法制粒工序提取,制备胶囊、片剂、颗粒冲剂、共容器分室分装包装的即溶即饮口服液。
文档编号A61K9/16GK1876001SQ20051007820
公开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7日
发明者邓昌沪 申请人:苏少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