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痹病的外用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31260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痹病的外用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品,更具体的讲涉及一种适用于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的利用中草药原料制成的外用膏药,本发明还涉及该外用膏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文献考证《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的“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医衡·痹证析微》曰“痹者闭也,皮肉筋骨为风寒湿气杂染、血脉闭塞而不流通也”,均明确指出痹证的诊治要领。至王清任的怪症多瘀论、朱丹溪的诸症多痰说,丰富了痹证诊疗思路。
关节痛一症属中医学痹证范畴,自《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确立“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基本病机及祛风、胜湿、散寒基本法则以来,后世医家不断有所发扬,如《医家必读》主张行痹参以补血、痛痹参以补火,着痹参以补脾益气等。外治方面,《灵枢·经筋》介绍用白酒和桂制成马膏贴治,《备急千金要方》将膏药贴法命名为“薄贴”,至《理瀹骈文》指出“内治之法,即外治之法;内治之理,即外治之理”,而丰富了治疗痹症的给药途径,形成药效直达病所的临床思路。至当代外用治痹方法成为中医临床不可残缺的常规措施,以其给药方便、毒副作用小、不干扰胃肠功能等优势,深得病家欢迎。
但传统黑膏药制备时,药材与油同时高温加热,中药有效成分损失较多,而使得该工艺基本被淘汰。现代新型外用膏剂如汇奇颈腰贴、奇正藏药等,则采取提取有效成分涂布于橡胶裱衬材料中央的方法,提高药效成分的相对浓度,但尚存在作用时间短(12~24小时)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药效高,无毒副作用的用于治疗痹病的外用膏药;目的之二是提供该外用膏药的工艺简单,可减少破坏和损失药物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该外用膏药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中草药原料制成的膏剂皂角刺1~10 黄芪1~8 当归1~8川芎1~8 川乌1~6 草乌1~6桂枝1~6 麻黄1~6 全蝎1~4生天南星1~12蜈蚣1~4 狗脊1~8续断1~8 血竭1~4 乌梢蛇1~4白芥子1~10 麝香1~4 肉桂1~8冰片1~4 乳香1~4 没药1~4灵仙1~8 白芷1~8 透骨草1~10伸筋草1~10。
皂角刺本品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iensis Lam的干燥棘刺。
黄芪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e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
续断本品为川续断植物川续断Dipsacus asperoides C.Y.Cheng et T.M.Ai的干燥根。
川芎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
当归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
血竭本品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Daemonorops draco BL。
肉桂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
川乌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块根。
草乌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的干燥块根。
麻黄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Schrenk et C.A.Mer.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枝。
全蝎本品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的干燥体。
蜈蚣本品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Koch的干燥体。
狗脊为蚌壳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狗脊Cibotium..,(L.)j.Sm.的干燥根状茎。
乌梢蛇本品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Cantor)的干燥体。芥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Sinapis alba L.的干燥成熟果实。
麝香本品为鹿科动物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Linnaeus、林麝Moschusberezovskii Flerov或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i成熟雄性腹部香囊中的分泌物。
冰片系以松节油、樟脑等为原料加工合成的龙脑。
生天南星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Wall)、异叶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ume或东北天南星Arisaema amurense Maxim的干燥块茎。
本发明的中草药原料皂角刺含有黄酮苷,黄芪含有黄芪甲苷,川乌、草乌含有生物碱,血竭含有血竭素,麝香含有易挥发的麝香酮,肉桂含有挥发油、冰片含有龙脑等。方中黄芪、当归、川芎、血竭等益气行血,与灵仙、皂角刺、麻黄、桂枝、肉桂、透骨草、伸筋草等温通经络之剂相伍,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流灌注,纠正组织缺血缺氧状态,促进局部代谢机制的重新建立;乳香、没药、生南星、白芥子、全蝎、蜈蚣、白芷等祛痰清瘀之剂,能解除局部痰瘀交阻的病理状态,即清除病理代谢产物及致炎因子,对抗血液高粘及组织变性水肿,达到打断病理环节的目的;狗脊、续断、乌梢蛇等补肝肾、强筋骨之剂,现代研究证实有促进细胞再生、组织修复作用;麝香、冰片以其“开窍”作用,能起“透皮剂”样效应,促进药物有药成份的经皮弥散,也有减轻药物的皮肤刺激的作用。诸药合用通达内外、标本兼治,而起祛风散寒、活血通络、轻坚散结、强筋健骨的作用,而对偏寒湿型关节痛一症有较好疗效。
取川乌、草乌平热,温经散寒通活络止痛,为治关节痛痹要药。川乌除表里内外之寒,伍黄芪、当归、狗脊、续断、川芎鼓舞正气,生天南星、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蜈蚣、全蝎、乌梢蛇等搜剔之物疏络脉之留瘀,皂刺、桂枝、麻黄、麝香、冰片等通窍闭、开腠理、驱风出、引药入,共奏邪者祛瘀者通,痛自愈而功能复之效。现代药研证实多数药材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部分药材有良好的局部麻醉作用,可达到中断病理反射弧、启动局部修复机制的目的。
本发明将中草药原料经过现代萃取技术提取有效成分和超微粉碎技术,将精料药材粉碎至300~320um,然后将该含有活性成分的药末直接与“去火毒”的药膏基质融合后涂布得膏药,从而克服了以上缺点,使传统黑膏药的优点得到发扬光大,同时又避免了高温对药物有效成份的破坏,经验证给药安全,疗效确切。
本发明的外用膏药适用于颈椎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使用方法与通常的膏药相同,7日一贴,每贴15克,10贴为一疗程。个别患者局部出现皮肤潮红、发痒,停药后症状自行消失。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按照上述原料配方中的各组分之规定量,a、将肉桂、白芥子、血竭、麝香、乳香、没药、冰片粉碎成300~320um的微粉,备用;b、将其余中草药原料按常规加入乙醇浸泡、加热提取、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滤液浓缩成清膏,再经干燥、粉碎成300~320um的微粉,备用;C、先常规量取食用香油加热至300~340℃,熬炼至滴水成珠,然后再按常规量加入红丹,搅匀收膏并浸泡于水中去火毒;d、将C工序的药膏加热至熔化,再将a、b工序细粉加入混匀,分摊于布上,得成品。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既可进行规模化工业生产,也可在医院制剂室配制。
病例选择本组200例,受试驵100例,对照组100例。病例来源住院病人50例,门诊病人150例,性别受试组男34例,女66例;对照组男34例,女66例;男女之比为1∶1.941。年龄最大65岁,最小45岁,受试组平均56.43岁,对照组55.87岁。部位右膝126例,左膝74例,病程受试组最短1月,最长14.1年,平均5.8年;对照组最短1月,最长13.4年,平均5.6年。病情程度,受试组轻度12例,中度53例,重度35例,对照组轻度12例,中度54例,重度34例。X线片的诊断标准,按照Kellgren的分级方法,受试组I级14例,II级18例,III级44例,IV级24例。对照组I级14例,II级16例,III级44例,IV级26例。一般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资料在治疗前有可比性。
试验方法受试组外贴复方活血膏,每张膏药贴3天,28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外贴天和骨痛贴膏,由桂林天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0980134,用药期间,均停止一切内服药、外用药及其它治疗方法。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疗效标准判定。临床控制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治疗后总积分0-2分。显效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治疗后总积分减少2/3。有效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治疗后总积分减少1/3。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治疗后总积分减少不足1/3。
资料统计计数资料用X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
表1、两组总疗效分析

受试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经ridir分析,μ=3.39,P<0.01,有显著差异,说明受试组的显愈率,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有关药效学方面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外用膏药3.0g/kg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小鼠热刺激所引起的小鼠疼痛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10.0g/kg、5.0g/kg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取体重27-30g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复方活血膏大(3.0g/kg)、中(1.5g/kg)、小(0.75g/kg)剂量组,阳性对照正清风痛宁片(100mg/kg)组及空白对照组。将复方活血膏加温后使其变软按各组剂量做成约9mm、4.5mm、2.25mm大、小不等的小薄片贴于小鼠右耳前后两面,阳性对照灌胃0.5ml/20g给药,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涂抹小鼠右耳前后两面。给药后2小时去除复方活血膏,将30ul二甲苯涂于小鼠右耳廓前后两面致炎,左耳廓作为对照。致炎后30分钟将小鼠处死,用直径9mm打孔器在相同的部位取下左、右耳片,称重,计算左、右耳片重量差为其肿胀度。
表2、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n=10)

结果表明,复方活血膏大剂量组小鼠耳廓肿胀程度明显减(P<0.05),中剂量组小鼠耳廓肿胀程度有所减轻,但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该药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取200-220g健康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复方活血膏大(10.0g/kg)、中(5.0g/kg)、小(2.5g/kg)剂量组,阳性对照正清风痛宁片(50mg/kg)组及空白对照组。将复方活血膏加温后使其变软按各组剂量做成约15mm、7.5mm、3.75mm大、小不等的小薄片贴于大鼠右足跖上下两面,阳性对照灌胃1ml/100g给药,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涂抹大鼠右足跖上下两面。给药后2小时去除复方活血膏,按各组鼠右后足跖腱膜下注射1%角叉菜胶0.1ml致炎,分别用YLS-7A足趾容积测量仪测定致炎前及致炎后1.、2.、3.、小时的足容积,计算致炎前后足容积差值作为肿胀度。
表3、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n=10,X±SD)

*P<0.05,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复方活血膏对大、中剂量组大鼠在致炎后1小时内对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
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外用膏药3.0g/kg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热板所致小鼠足趾疼痛在2小时内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10.0g/kg、5.0g/kg对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本发明的外用膏药单次涂抹给药对家兔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均无刺激作用。多次涂抹给药(1.0g/次,连续1周)对家兔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均无刺激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a、将2公斤肉桂、8公斤白芥子、2公斤血竭、3公斤麝香、1公斤乳香、4公斤没药、1公斤冰片粉碎成300~320um的微粉,备用;
b、将3公斤皂角刺、8公斤黄芪、2公斤当归、7公斤川芎、2公斤川乌、6公斤草乌、2公斤桂枝、5公斤麻黄、2公斤全蝎、10公斤生天南星、1公斤蜈蚣、8公斤狗脊、2公斤续断、4公斤乌梢蛇、2公斤灵仙、7公斤白芷、2公斤透骨草、10公斤伸筋草加入600公斤的70%乙醇中浸泡24小时,加热提取三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55℃)的清膏,再经干燥、粉碎成320um的微粉,备用;C、先取10公斤食用香油加热至300℃,熬炼至滴水成珠,然后再按常规量加入7公斤红丹,搅匀收膏,将膏浸泡于水中去火毒;d、将C工序的药膏加热至60℃熔化,再将a、b工序细粉加入混匀,按每贴15克分摊于布上,得成品。
实施例2a、将7公斤肉桂、2公斤白芥子、4公斤血竭、1公斤麝香、3公斤乳香、1公斤没药、3公斤冰片粉碎成300~320um的微粉,备用;b、将8公斤皂角刺、2公斤黄芪、8公斤当归、2公斤川芎、5公斤川乌、1公斤草乌、5公斤桂枝、2公斤麻黄、3公斤全蝎、2公斤生天南星、4公斤蜈蚣、2公斤狗脊、7公斤续断、2公斤乌梢蛇、7公斤灵仙、2公斤白芷、9公斤透骨草、10公斤伸筋草加入650公斤的70%乙醇中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三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0(55℃)的清膏,再经干燥、粉碎成300um的微粉,备用;C、先取10公斤食用香油加热至340℃,熬炼至滴水成珠,然后再按常规量加入6公斤红丹,搅匀收膏,将膏浸泡于水中去火毒;d、将C工序的药膏加热至70℃熔化,再将a、b工序细粉加入混匀,按每贴15克分摊于布上,得成品。
实施例3a、将5公斤肉桂、5公斤白芥子、2公斤血竭、2公斤麝香、2公斤乳香、2公斤没药、2公斤冰片粉碎成300~320um的微粉,备用;b、将5公斤皂角刺、5公斤黄芪、5公斤当归、5公斤川芎、3公斤川乌、3公斤草乌、3公斤桂枝、4公斤麻黄、2公斤全蝎、6公斤生天南星、2公斤蜈蚣、4公斤狗脊、4公斤续断、2公斤乌梢蛇、4公斤灵仙、4公斤白芷、5公斤透骨草、5公斤伸筋草加入560公斤的70%乙醇中浸泡18小时,加热提取三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8(55℃)的清膏,再经干燥、粉碎成310um的微粉,备用;C、先取8公斤食用香油加热至300℃,熬炼至滴水成珠,然后再按常规量加入5公斤红丹,搅匀收膏,将膏浸泡于水中去火毒;d、将C工序的药膏加热至65℃熔化,再将a、b工序细粉加入混匀,按每贴15克分摊于布上,得成品。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痹病的外用膏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中草药原料制成的膏剂皂角刺 1~10黄芪1~8当归 1~8川芎1~8 川乌1~6草乌 1~6桂枝1~6 麻黄1~6全蝎 1~4生天南星1~12蜈蚣1~4狗脊 1~8续断1~8 血竭1~4乌梢蛇1~4白芥子 1~10麝香1~4肉桂 1~8冰片1~4 乳香1~4没药 1~4灵仙1~8 白芷1~8透骨草1~10伸筋草 1~10。
2.一种用于治疗痹病的外用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权利要求1中的各组分之规定量,a、将肉桂、白芥子、血竭、麝香、乳香、没药、冰片粉碎成300~320um的微粉,备用;b、将其余中草药原料按常规加入乙醇浸泡、加热提取、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滤液浓缩成清膏,再经干燥、粉碎成300~320um的微粉,备用;C、先常规量取食用香油加热至300~340℃,熬炼至滴水成珠,然后再按常规量加入红丹,搅匀收膏并浸泡于水中去火毒;d、将C工序的药膏加热至熔化,再将a、b工序细粉加入混匀,分摊于布上,得成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痹病的外用膏药及其制备方法,按照原料配方中的各组分之规定量,a.将肉桂、白芥子、血竭、麝香、乳香、没药、冰片粉碎成300~320um的微粉,备用;b .将其余中草药原料按常规加入乙醇浸泡、加热提取、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滤液浓缩成清膏,再经干燥、粉碎成300~320um的微粉,备用;C.先常规量取食用香油加热至300~340℃,熬炼至滴水成珠,然后再按常规量加入红丹,搅匀收膏并浸泡于水中去火毒;d.将C工序的药膏加热至熔化,再将a、b工序细粉加入混匀,分摊于布上,得成品。
文档编号A61K35/56GK1768818SQ200510104320
公开日2006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0日
发明者师彬 申请人: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