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66753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尤其是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上治疗咳嗽常用的中成药有很多,治疗中、轻度外感风寒、肺气不宣所致的咳嗽,咯痰,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痛,鼻塞声重等症常用外感风寒颗粒、外感风寒丸等。上述药物各具特点,均有一定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麻黄、紫苏叶、荆芥、防风、苦杏仁、白前、桔梗、前胡、茯苓、甘草等十五味中草药提取出有效成分后制作成一种颗粒剂,这种制剂能够克服其它剂型的不足,对于中、轻度外感风寒、肺气不宣所致的咳嗽,咯痰,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痛,鼻塞声重等症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由以下重量组份的中药组成麻黄0.5~4份、紫苏叶0.5~4份、荆芥0.5~4份、羌活0.5~4份、防风0.5~4份、苦杏仁0.5~4份、白前1~6份、桔梗1~6份、前胡1~6份、枳壳0.5~4份、黄芩0.2~2份、水半夏(制)0.5~5份、陈皮0.5~4份、茯苓1~6份、甘草0.5~4份。
最佳组方为麻黄1份、紫苏叶1.67份、荆芥1.67份、羌活1.67份、防风1.67份、苦杏仁1.67份、白前3.33份、桔梗3.33份、前胡3.33份、枳壳1.67份、黄芩0.67份、水半夏(制)2份、陈皮1.67份、茯苓4份、甘草1份。
制备方法为a、称取麻黄、紫苏叶、荆芥、羌活、防风、苦杏仁、白前、桔梗、前胡、枳壳、黄芩、水半夏(制)、陈皮、茯苓、甘草十五味中草药,备用;b、取紫苏叶、荆芥、羌活、防风、前胡、陈皮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备用;药渣与其余九味药,加水浸渍1小时,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1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7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滤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7~1.12/8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38/80℃的稠膏;c、称取稠膏0.5~4份、糊精0.05~0.4份、蔗糖2~16份混匀,用乙醇作为润湿剂制成湿颗粒,干燥,放冷,喷加挥发油,混匀,即得产品。
本发明可制成为药剂学上的所有剂型,尤其是颗粒剂。
本发明是以麻黄、紫苏叶、荆芥、防风、苦杏仁、白前、桔梗、前胡、茯苓、甘草等十五味中草药为原料按先进的制备方法制成的药物。本发明药物的构成、工艺、简单、明确,质量便于控制,制成颗粒剂可增加适用人群,颗粒剂技术含量高,患者服用方便,口感好,不易吸潮,稳定性好;本品服用方便,起效快,对于中、轻度外感风寒、肺气不宣所致的咳嗽,咯痰,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痛,鼻塞声重等症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本制剂体积小,用开水冲服,适合家庭常备用药。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取紫苏叶1000g、荆芥1000g、羌活1000g、防风1000g、前胡2000g、陈皮1000g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麻黄1000g、苦杏仁1000g、白前2000g、桔梗2000g、桔壳1000g、黄芩400g、水半夏(制)1000g、茯苓2000g、甘草1000g等九味,加水浸渍1小时,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1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7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滤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7~1.12/8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38/80℃的稠膏。以重量组份计算称取稠膏294g、糊精29g、蔗糖1177g混匀,用乙醇作为润湿剂制成湿颗粒,干燥,放冷,喷加挥发油,混匀,制成100袋,即得。
实施例2取紫苏叶4000g、荆芥4000g、羌活4000g、防风4000g、前胡8000g、陈皮4000g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麻黄4000g、苦杏仁4000g、白前8000g、桔梗8000g、桔壳4000g、黄芩1600g、水半夏(制)4000g、茯苓8000g、甘草4000g等九味,加水浸渍1小时,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1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7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滤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7~1.12/8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38/80℃的稠膏。以重量组份计算称取稠膏2353g、糊精235g、蔗糖9412g混匀,用乙醇作为润湿剂制成湿颗粒,干燥,放冷,喷加挥发油,混匀,制成1000袋,即得。
本产品的功能主治疏风散热,宣肺止咳,理气化痰。用于中、轻度外感风寒、肺气不宣所致的咳嗽,咯痰,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痛,鼻塞声重等症。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5g,一日3次。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组份的中药组成麻黄0.5~4份、紫苏叶0.5~4份、荆芥0.5~4份、羌活0.5~4份、防风0.5~4份、苦杏仁0.5~4份、白前1~6份、桔梗1~6份、前胡1~6份、枳壳0.5~4份、黄芩0.2~2份、水半夏(制)0.5~5份、陈皮0.5~4份、茯苓1~6份、甘草0.5~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最佳组方为麻黄1份、紫苏叶1.67份、荆芥1.67份、羌活1.67份、防风1.67份、苦杏仁1.67份、白前3.33份、桔梗3.33份、前胡3.33份、枳壳1.67份、黄芩0.67份、水半夏(制)2份、陈皮1.67份、茯苓4份、甘草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a、称取麻黄、紫苏叶、荆芥、羌活、防风、苦杏仁、白前、桔梗、前胡、枳壳、黄芩、水半夏(制)、陈皮、茯苓、甘草十五味中草药,备用;b、取紫苏叶、荆芥、羌活、防风、前胡、陈皮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备用;药渣与其余九味药,加水浸渍1小时,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1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7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滤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7~1.12/8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38/80℃的稠膏;c、称取稠膏0.5~4份、糊精0.05~0.4份、蔗糖2~16份混匀,用乙醇作为润湿剂制成湿颗粒,干燥,放冷,喷加挥发油,混匀,即得产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可制成为药剂学上的所有剂型,尤其是颗粒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是由麻黄、紫苏叶、荆芥、防风、苦杏仁等十五味中草药提取,将药物稠膏、糊精、蔗糖混匀,用乙醇作为润湿剂制成湿颗粒,干燥,放冷,喷加挥发油,混匀,得到。与其它工艺技术相比,本发明药物的构成、工艺简单、明确,质量易于控制,制成的颗粒剂适用人群广。颗粒剂技术含量高,患者服用方便,口感好,不易吸潮,稳定性好;颗粒剂具有服用方便、疗效与其它剂型有等效的特点。本制剂对中、轻度外感风寒、肺气不宣所致的咳嗽,咯痰,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痛,鼻塞声重等症有较好的疗效。
文档编号A61P11/14GK1824097SQ20051012058
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7日
发明者包国庆, 黄河 申请人:广西桂西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