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带配剂装置的针剂药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医用针剂药瓶,特别是一种带配剂装置的针剂药瓶。
背景技术:
常用的针剂药瓶仅用于单一制剂的储存,即不同的药液或药粉制剂分装于不同的药瓶中。使用时,须先对瓶盖进行消毒处理,当两种制剂需配合使用时,须用注射器将一只药瓶中的液体制剂抽出,注射到另一只装有待配制剂的药瓶中,等两种制剂溶合后,再用注射器抽出进行注射。也就是说,医务人员每给病人注射一次,都要进行双倍的抽取和注射药剂的操作,无疑增大了医务人员注射操作的疲劳程度。并且,随着当代医学实践的发展,在自毁式注射器替代“可重复使用注射器”成为必然趋势的背景下,常用针剂药瓶的缺陷也进一步显露出来,因为“不可重复使用”是自毁式注射器的根本特征,使用常用针剂药瓶配剂注射就得用两只注射器才能完成整个注射过程,造成极大浪费,这将成为阻碍自毁式注射器推广应用的“瓶颈因素”。因此,医学临床上需有一种能弥补上述缺陷的针剂药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配剂装置的针剂药瓶,使用时,只要扭动配剂装置,分装不同针剂的瓶体内腔就能连通,使两种制剂溶合,用注射器抽出便可直接进行注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分案
1、一种带配剂装置的针剂药瓶,由瓶体和胶塞组成,瓶体内腔存储针剂,胶塞塞于瓶颈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塞由一较长管形塞体和一较短管形塞体组成;所述较长管形塞体的一端通过一胶带连接一圆形胶片;所述圆形胶片的直径间于所述管形塞体的内、外径之间;所述较长管形塞体的中段圆面设置两个环形凸台;所述两环形凸台间成型一环形凹槽;所述较短管形塞体位于较长管形塞体的圆形胶片一端,其内外径与所述较长管形塞体相同;所述较长管形塞体的圆形胶片一端与所述较短管形塞体一并塞于一瓶体的瓶颈中,定位后所述圆形胶片紧贴所述两管形塞体的断面,使得所述两管形塞体的内腔不能相通;所述一瓶体的瓶颈内壁始端设置一环形凸缘,与较短管形塞体断面相配合;所述一瓶体瓶颈外圆面设有逆时针旋出的外螺纹;所述较长管形塞体的另一端塞于另一瓶体的瓶颈中;所述另一瓶体的瓶颈外圆面设有顺时针旋出的外螺纹;所述两瓶体瓶颈的外面套一螺纹管;所述螺纹管内壁设有两组与所述两瓶体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其靠近所述较短管形塞体一端的端部内壁设一环形凸缘;所述螺纹管两组内螺纹之间设一环形凸台,与较长管形塞体的环形凹槽相配合。
使用时,两手各握一瓶体,右手逆时针扭转瓶体至瓶颈外螺纹受阻于螺纹管内壁端部环形凸缘为止,其间一瓶体沿轴向旋转退出,瓶颈内的较短管形塞体也随瓶体一同退出,使得两管形塞体与圆形胶片间产生足够间隙;将退出的瓶体置于下方,上方瓶体内的药液在重力作用下经较长管形塞体内腔,推动圆形胶片使其偏离原来位置,从圆形胶片与瓶颈内壁间的间隙及较短管形塞体内腔流入下方瓶中。待药液流完后右手再顺时针扭转瓶体使退出的瓶体返回原位,两管形塞体的内腔又被圆形胶片隔断;复位后右手稍一加力继续顺时针扭转瓶体,螺纹管也随瓶体转动,空瓶在相对转动中全部退出。此时,只需将注射器针尖从较长管形塞体内腔插入,刺破圆形胶片便可抽出药液进行注射。
2、一种带配剂装置的针剂药瓶,由瓶体和胶塞组成,瓶体内腔存储针剂,胶塞塞于瓶颈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内腔设置一隔壁至瓶颈始端,将瓶体内腔分为两部分以存储不同针剂;所述瓶体的瓶颈内壁设置两个圆对称定位键,瓶颈外圆面设置两个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间成型一环形凹槽;所述胶塞塞入瓶颈部分的外圆面设有圆对称键槽,与瓶颈内壁上的定位键相配合;所述胶塞内设两个圆对称半月形内腔,两内腔间成型一隔壁;所述半月形内腔的底部与胶塞底端间成型两个半月形薄壁;所述两个半月形薄壁间设置一条形凹槽,与瓶体隔壁端面相配合,定位后瓶体隔壁端面嵌入胶塞的条形凹槽中;所述条形凹槽的宽度小于所述胶塞内腔隔壁的厚度;所述胶塞留在瓶口外的部分为两个环形凸台,其中一凸台紧贴瓶口,另一凸台位于胶塞外端;所述两环形凸台间成型一环形凹槽;所述位于胶塞外端的环形凸台,其断面呈椭圆形,其内腔为所述胶塞两半月形内腔的开口;所述胶塞的外面套一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内腔设置两个环形凸台,其中一凸台位于内腔中部,另一凸台位于内腔一端,其间成型一环形凹槽;所述螺纹管内腔的环形凹槽与所述位于胶塞外端的环形凸台相配合;所述位于螺纹管内腔一端的环形凸台与所述胶塞的环形凹槽相配合;所述螺纹管内腔另一端设有管口;所述螺纹管外圆面设一逆时针旋出的外螺纹;所述螺纹管的外面套一瓶盖;所述瓶盖的内壁设一与螺纹管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内壁端部设一与所述瓶颈外圆面环形凹槽相配合的环形凸台;所述瓶盖内腔底园面设一环形缺损部,其环形直径大于螺纹管管口的外径;所述瓶盖顶部圆面设一与所述瓶盖内腔底园面环形缺损部相对应的环形缺损部;所述瓶盖顶部的环形缺损部上设一非缺损段。
使用时,右手逆时针扭转瓶盖至不能转动为止,在此过程中,瓶盖内腔端部的环形凸台在瓶颈外圆面的环形凹槽中旋转,迫使螺纹管带动胶塞一并退出,胶塞底端凹槽与瓶体隔壁的端面间形成足够间隙,同时,在螺纹管管口的作用下,瓶盖顶部自两环形缺损部形成的环形薄壁处断裂,盖顶的断离部分以非缺损段为转轴向外翻开,螺纹管管口伸出盖顶平面,使得从螺纹管管口可见胶塞两半月形内腔的开口。将瓶体斜放,待两种制剂溶合后,将注射器针尖从胶塞的任一半月形内腔插入,刺破半月形内腔底部的薄壁,便可抽出药液进行注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分案,使配剂注射较之传统方式更加方便和节约。由于配剂前无需对瓶盖进行消毒处理,配剂操作本身又十分简便,将大大减轻医务人员注射操作的疲劳程度;并且,完成整个配剂注射过程只需一支注射器,使应用自毁式注射器情况下的配剂注射不至造成新的浪费,从而解决了自毁式注射器临床应用中的技术配套的问题,消除了“瓶颈因素”。
图1、本实用新型方案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方案1的立体结构剖面图;图3、本实用新型方案1胶塞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本实用新型方案1螺纹管的立体结构剖面图;图5、本实用新型方案1配剂完成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本实用新型方案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本实用新型方案2瓶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本实用新型方案2胶塞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本实用新型方案2胶塞的立体结构剖面图;图10、本实用新型方案2螺纹管的立体结构剖面图;图11、本实用新型方案2瓶盖的立体结构剖面图;图12、本实用新型方案2配剂完成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1、双瓶组合结构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配剂装置的针剂药瓶,由瓶体1、瓶体2、胶塞3和螺纹管4组成。
胶塞3由管形塞体31和管形塞体32组成。管形塞体32的一端通过一胶带322连接一圆形胶片321,圆形胶片321的直径小于管形塞体32的外径,大于管形塞体32的内径;管形塞体32的中段圆面设置两个环形凸台323、324,环形凸台323、324的中间成型一凹槽325;管形塞体31位于管形塞体32的圆形胶片一端,其内外径与管形塞体32相同;管形塞体32的圆形胶片一端与管形塞体31一并塞于瓶体1的瓶颈中,定位后圆形胶片321紧贴管形塞体31和32的断面,使得管形塞体31与32的内腔不能相通;管形塞体32的另一端塞于瓶体2的瓶颈中。
瓶体1的瓶颈内壁始端设置一环形凸缘11,与管形塞体31的断面相配合;瓶颈外圆面设有逆时针旋出的外螺纹12;定位后瓶口外沿紧贴环形凸台323。
瓶体2的瓶颈外圆面设有顺时针旋出的外螺纹21,定位后瓶口外沿紧贴环形凸台324。
螺纹管4一端的内壁上设有与瓶体1的外螺纹12相配合的内螺纹41,端部内壁设一环形凸缘42;另一端的内壁上设有与瓶体2的外螺纹21相配合的内螺纹43;内螺纹41、43之间设一环形凸台44,与管形塞体32的环形凹槽325相配合。
使用时,两手各握一瓶体,右手逆时针扭转瓶体至瓶颈外螺纹12受阻于螺纹管内壁端部环形凸缘42为止,其间瓶体1沿轴向旋转退出,管形塞体31也随瓶体一同退出,使得两管形塞体31、32与圆形胶片321间产生足够间隙;将退出的瓶体1置于下方,上方瓶体2内的药液在重力作用下沿管形塞体32内腔,推动圆形胶片321偏离原来位置,从圆形胶片321与瓶颈内壁的间隙流过,经管形塞体31内腔流入下方瓶体1中。待药液流完后右手再顺时针扭转瓶体使退出的瓶体1返回原位,两管形塞体的内腔再被圆形胶片隔断;复位后右手稍一加力继续顺时针扭转瓶体,螺纹管4也随瓶体转动,瓶体2在相对转动中全部退出。此时,只需将注射器5的针尖51从管形塞体32的内腔插入,刺破圆形胶片321便可抽出药液进行注射。
2、单瓶内分结构如图6至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配剂装置的针剂药瓶,由瓶体6、胶塞7、螺纹管8和瓶盖9组成。
瓶体6的内腔设一隔壁61至瓶颈始端,将瓶体6的内腔一分为二,配剂分别装于两内腔中;瓶体6的瓶颈内壁设有圆对称定位键65,瓶颈外圆面设置环形凸台62、63,环形凸台62、63间成型一环形凹槽64。
胶塞7塞入瓶颈部分的圆柱体外圆面设有圆对称键槽74,与瓶颈内壁上的定位键65相配合;胶塞内设两个圆对称半月形内腔77,两内腔77间成型一隔壁78;内腔77的底部与胶塞端面间成型两个半月形薄壁76,两个半月形薄壁76的中间设置一条形凹槽75,与瓶体隔壁的端面611相配合,定位后隔壁端面611嵌入胶塞的条形凹槽75中,将瓶体两内腔隔开;条形凹槽75的宽度小于隔壁78的厚度;胶塞7留在瓶口外的部分为两个环形凸台71、72,其中环形凸台72紧贴瓶口,环形凸台71位于胶塞外端,其间成型一环形凹槽73;环形凸台71的断面呈椭圆形,其内腔为所述胶塞两半月形内腔77的开口。
螺纹管8的内腔设置两个环形凸台81、82,其间成型一环形凹槽83;环形凹槽83与胶塞7的环形凸台71相配合,使螺纹管不能转动;环形凸台82与胶塞的环形凹槽73相配合;螺纹管8的外圆面设一逆时针旋出的外螺纹84,端部设有管口85。
瓶盖9的内壁设一与螺纹管8的外螺纹84相配合的内螺纹91,端部内壁设一与瓶颈外圆面环形凹槽64相配合的环形凸台92;瓶盖内腔底面设一环形缺损部93,其环形直径约大于螺纹管管口85的外径;瓶盖顶部圆面设一与环形缺损部93的环形直径相同,且位于同一轴线的环形缺损部94,使得盖顶在环形缺损部93、94的对应部形成一环形薄壁,其壁厚为0.1mm-0.3mm;环形缺损部94上设一非缺损段95,使得盖顶在非缺损段95处的强度大于所述环形薄壁的强度。
使用时,右手逆时针扭转瓶盖9至不能转动为止,在此过程中,瓶盖内腔端部的环形凸台92在瓶颈外圆面凹槽64中旋转,迫使螺纹管8带动胶塞7一并退出,胶塞底端凹槽75与瓶体隔壁的端面611间形成足够间隙,同时,在螺纹管管口85的作用下,盖顶自环形缺损部93、94形成的环形薄壁处断裂,盖顶的断离部分96以非缺损段95为转轴向外翻开,螺纹管管口85伸出盖顶平面,使得从螺纹管环形凸台81的内腔可见胶塞7的两个半月形内腔77的开口。将瓶体斜放,待两种制剂溶合后,将注射器10的针尖101从胶塞7的半月形内腔77插入,刺破胶塞半月形内腔77的底部薄壁,便可抽出药液进行注射。
权利要求1.一种带配剂装置的针剂药瓶,由瓶体和胶塞组成,胶塞塞于瓶颈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瓶体共用一胶塞;所述胶塞由一较长管形塞体和一较短管形塞体组成;所述较长管形塞体的一端通过一胶带连接一圆形胶片;所述圆形胶片的直径间于所述管形塞体的内、外径之间;所述管形塞体的中段圆面设置两个环形凸台;所述两环形凸台间成型一环形凹槽;所述较短管形塞体位于较长管形塞体的圆形胶片一端,其内外径与所述较长管形塞体相同;所述较长管形塞体的圆形胶片一端与所述较短管形塞体一并塞于一瓶体的瓶颈中;所述一瓶体的瓶颈内壁始端设置一与所述较短管形塞体断面相配合的环形凸缘;所述一瓶体瓶颈外圆面设有逆时针旋出的外螺纹;所述较长管形塞体的另一端塞于另一瓶体的瓶颈中;所述另一瓶体的瓶颈外圆面设有顺时针旋出的外螺纹;所述两瓶体瓶颈的外面套一螺纹管;所述螺纹管内壁设有两组与所述两瓶体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其靠近所述较短管形塞体一端的端部内壁设一环形凸缘;所述螺纹管的两组内螺纹之间设一与较长管形塞体的环形凹槽相配合的环形凸台。
2.一种带配剂装置的针剂药瓶,由瓶体和胶塞组成,胶塞塞于瓶颈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内腔设置一隔壁至瓶颈始端,将瓶体内腔分为两部分;所述瓶体的瓶颈内壁设有圆对称定位键,瓶颈外圆面设置两个环形凸台,其间成型一环形凹槽;所述胶塞塞入瓶颈部分的外圆面设有圆对称键槽;所述胶塞内设两个圆对称半月形内腔,其间成型一隔壁;所述两半月形内腔的底部与胶塞底端间成型两个半月形薄壁;所述两半月形薄壁间设置一条形凹槽;所述胶塞留在瓶口外的部分为两个环形凸台,其间成型一环形凹槽;所述两环形凸台中位于胶塞外端的环形凸台的断面呈椭圆形,其内腔为所述胶塞两半月形内腔的开口;所述胶塞的外面套一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内腔设置两个环形凸台,其间成型一环形凹槽;所述螺纹管的外圆面设一逆时针旋出的外螺纹;所述螺纹管的外面套一瓶盖;所述瓶盖的内壁设一与所述螺纹管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内壁端部设一环形凸台;所述瓶盖内腔底面设一环形缺损部;所述瓶盖顶部圆面设一环形缺损部;所述瓶盖顶部的环形缺损部上设一非缺损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配剂装置的针剂药瓶,包括双瓶组合和单瓶内分两种结构。双瓶组合结构由两只药瓶、一管形胶塞和一螺纹管组成,不同针剂分装于两只瓶中,使用时只需扭转瓶体便可配剂。单瓶内分结构由一内腔被分隔的药瓶、一胶塞、一螺纹管和一瓶盖组成,不同针剂分装于药瓶的两内腔中,使用时只需扭转瓶盖便可配剂。本实用新型一改传统配剂方式,配剂前无需对瓶盖进行消毒处理,完成整个配剂注射过程只需一支注射器,既减轻了医务人员注射操作的疲劳程度,又使应用自毁式注射器情况下的配剂注射不至造成新的浪费,具有使用方便和节约的特点。
文档编号A61J1/00GK2765612SQ20052003328
公开日2006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23日
发明者魏川人 申请人:魏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