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盆腔脏器术后腹胀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3325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盆腔脏器术后腹胀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用治疗腹胀的中药,具体地说一种用于治疗盆腔脏器术后腹胀的中药。
背景技术
盆腔手术后胃肠道的蠕动功能暂时处于抑制状态,手术创伤愈大,持续时间愈长。胃肠道蠕动功能约在术后48-72小时逐渐恢复,因而腹胀是术后最常见的、出现最早的术后并发症之一。术后腹胀的主要原因是因手术麻醉或术中对腹盆腔器官的广泛刺激,术后胃肠蠕动受到抑制,肠腔内大量气体内积所致。术后1至2天开始,患者常因腹胀而出现腹部胀满难忍、坐卧不安、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部膨隆等症状;严重腹胀可使腹壁张力增加,影响腹部切口的吻合及愈合;同时腹腔压力增高,隔肌上升,有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或下肢静脉回流受阻,继而发生肺部并发症或下肢静脉血栓。腹胀持续时间长,可发生术后肠粘连、肠梗阻而再次手术。胃肠丧失蠕动力,肠管弛张,肠内容物中的液体与电解质淤积于肠腔内,造成Na+由细胞外液大量丢失,K+细胞内丢失,由于缺乏K+,使肠管平滑肌兴奋性降低,胃肠蠕动缓慢,更加重腹胀。预防和解除腹胀的方法,一般采用口服药物、肌肉注射,其治疗效果不理想。还有采用胃肠减压、肛管排气的方法,操作繁琐,给病人增加了许多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短、治愈率高,且无毒副作用,能增进肠蠕动和促进肠腔气体排出的治疗盆腔脏器术后腹胀的中药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治疗盆腔脏器术后腹胀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按常规方法制成的药剂木香20-30g,丁香20-30g,肉桂10-20g,干姜10-15g。
本发明中药配制简单,成本低、药源广,使用方便,疗效快,治愈率高,无任何毒副作用。
本发明中药的木香辛温香燥,为行气止痛要药,善开壅导滞、升降诸气、通里三焦、而尤于行脾胃滞气,有调中宣滞、行气止痛之功能。主要含挥发油、木香碱、树脂、葡糖、豆甾醇、白桦脂醇等。能通过对迷走神经作用使大肠兴奋、收缩力增强、蠕动加快而排除气体。丁香性温,主归脾胃经,其性下行,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止呃作用。《本草经疏》″辛温暖脾胃而行滞气″。含丁香酚、丁香酮、山奈酸、齐墩果酸、鞣质等。有促进胃肠功能和止痛功能。干姜为母姜的干燥品,成分干姜含挥发油1.2-2.8%油中的主要成分为姜醇、姜烯、没药烯、A-姜黄烯、A和B-金合欢烯、芳香醇、桉油素、壬醛、A龙脑、B-倍半菲兰烯等,姜中的辛辣成分是姜辣素以及分解产物姜酮、姜烯粉。味辛性热,走散之力已弱,温中之功为强,为治疗脾胃寒症之要药,并能回阳,温肺化饮;药理1干姜对消化道有轻度的刺激作用,可使肠张力、节律及蠕动增加,有时继以降低。2干姜浸膏能抑制呕吐。肉桂性味辛、甘、温,肉桂含的桂皮油能抑制中枢神经有一定的镇痛镇静作用;含的桂皮油为芳香性健胃驱风剂故可解除腹胀。并能促进唾液及胃液分泌,增强消化道功能利于营养物质吸收促刀口愈合,并能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痛。功效温熙气血,散寒温脾止痛,为治疗脘腹寒痛,呕吐腹泻的常用药。
本发明中药的制作方法是将木香、丁香、肉桂、干姜共研细末,用凡士林调为膏状,每块膏为2g。使用方法是将其置于脐窝,上面覆盖手术薄膜固定,并辅以热熨,每24小时换药一次。
本发明经临床应用验证,在腹部手术后12小时置于患者脐窝处,并辅以热熨,改善局部血运及利于刀口愈合,促进病人术后肠道功能及早的恢复,减轻术后腹胀,减轻术后疼痛,并有利于肛门括约肌功能的早期恢复,患者排气快,进食早。并促进创面早期愈合。用药后最快2小时可排气,一般在14±5小时可排气,1-2天后,腹胀即可减轻。能有效预防与解除病人手术后腹胀,更适合体质虚弱、术后带有多种管道、多种合并症、瘫痪等活动受到限制及不宜用其它方法解除腹胀的患者。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治疗盆腔脏器术后腹胀的中药,其配制的组成和含量是将木香20-30g、丁香20-30g、肉桂10-20g、干姜10-15g共研细末,用凡士林调为膏状,每块膏为2g。使用时将其置于脐窝,上面覆盖手术薄膜固定,每24小时换药一次,最快可12小时排气,效果可靠。脐窝中药透皮吸收的方法比较方便,使用前先用温水清洁脐窝,以利药物吸收。肚脐位居腹中,脐窝中央为神阙穴,属任脉,可通达脏腑经脉,药物透皮吸收是利用脐部敏感度高、渗透力强、渗入快、药物易于穿透、弥散而被吸收的解剖特点及神厥穴总理人体诸经百脉、联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而达治疗目的的一种给药途径。该方法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泛、操作简单方便、药物作用持久而温和、经济实用、效果显著,对病人无任何不良反应,实施例2一种治疗盆腔脏器术后腹胀的中药,其优选是将木香30g、丁香30g、肉桂20g、干姜10g共研细末,用凡士林调为膏状,每块膏为2g。置于脐窝,上面覆盖手术薄膜固定。每24小时换药一次,最快可12小时排气,效果可靠。
一种治疗盆腔脏器术后腹胀的中药临床疗效观察资料1、病例及选择选取2004年11月~2005年3月期间,行盆腔手术的住院病人,均为竖切口,查问病人的肠鸣音、排气、通便情况,检查病人的腹胀症状。选取手术后12h、24h尚未排气、未通大便病人共计120例,随机化分两组,实验组60例,年龄17~67岁;对照组60例,年龄19~64岁,平均40.7±8.2岁。血压、体温、常规检查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1、随机分组方法依照患者入院手术的先后顺序,根据手术后不同的给药时间随机分为2组,即术后12h、24h脐部贴敷本发明或口服四磨汤观察疗效。
1.1.1、术后12小时给药组(A组预防腹胀组)将前60例患者设为A组,即手术后12小时未有腹胀的症状与体征时,分别给予四磨汤和使用本发明,选每种疾病的单号编入A1组,即对照组-四磨汤,双号编入A2组,即实验组-用本发明,每组各30例。
1.1.2、术后24小时给药组(B组解除腹胀组)将后60例病人设为B组,即手术后24小时未有肛门排气病人为解除患者腹胀而采取的方法。选每种疾病的单号编入B1组,即对照组-四磨汤。双号编入B2组,即实验组-用本发明,每组各30例。
对A与B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病例在实验前从手术时间、部位、病情、年龄方面进行统计学处理,经卡方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具有可比性。
2、预防与解除术后腹胀的方法2.1、A1和B1组(对照组)A1(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患者不能下床活动时瞩其适当床上活动,左右翻身,在手术切口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术后12小时给予第1次口服四磨汤10ml,再间隔6h第2次服药,至肛门排气停药。
B1(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患者不能下床活动时瞩其适当床上活动,左右翻身,在手术切口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术后24小时给予第1次口服四磨汤10ml口服,再间隔6h第2次服药,至肛门排气停药。
2.2、A2和B2组(实验组)
A2组于术后12小时在经得病人及家属同意的前提下,实施操作,先用75%酒精棉签清洁脐窝皮肤,待干后再将药膏置于脐窝,上面覆盖手术薄膜,包扎固定,并时时以热水袋热熨,每24小时换药1次,至肛门排气停药。
B2组于术后24小时在经得病人及家属同意的前提下,实施操作,先用75%酒精棉签清洁脐窝皮肤,待干后再将药膏置于脐窝,上面覆盖手术薄膜,包扎固定,并时时以热水袋热熨,每24小时换药1次,至肛门排气停药。
3、疗效判定标准A组(预防术后腹胀组)显著效果为实施操作后24小时内有肛门排气,术后无腹胀发生;有效为24-48小时内有肛门排气,术后腹胀逐渐减轻或消失;无效为48小时后仍无肛门排气,术后腹胀感未减轻,效果不明显。
B组(解除术后腹胀组)显著效果为实施操作后24小时内有肛门排气,腹胀待解除;有效为24-48小时内有肛门排气,术后腹胀减轻或消失;无效为48小时后仍无肛门排气,术后腹胀感未减轻,效果不明显。
4、疗效结果4.1、A组效果表1 A组中两组病例不同治疗方法效果比较

由表1可知,在A组(预防术后腹胀组)中,A2组在术后48小时内未感腹胀或腹胀症状轻微、消失者15例,总有效率为96%;A1组在术后48小时内未感腹胀或腹胀,症状轻微、消失者8例,总有效率为80%,经SPSS10.0软件包卡方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B组效果表2 B组中两组病例不同治疗方法效果比较

由表2可知,在B组(解除术后腹胀组)中,B2组在术后48小时内感腹胀症状解除或减轻者10例,总有效率为80%,B1组在术后48小时内感腹胀症状解除或减轻者6例,总有效率为60%,经SPSS10.0软件包卡方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实验组不同时间使用本发明的效果表3 不同时间使用本发明治疗效果比较

由表3可知,A2组在术后12小时给药,术后48小时内感腹胀症状解除或减轻者15例,总有效率为96%,B2组在术后24小时内给药术后48小时内感腹胀症状解除或减轻者10例,总有效率为80%,经SPSS10.0软件包卡方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盆腔脏器术后腹胀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按常规方法制成的药剂木香20-30g,丁香20-30g,肉桂10-20g,干姜10-15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外用治疗腹胀的中药,一种治疗盆腔脏器术后腹胀的中药,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按常规方法制成的药剂木香20-30g,丁香20-30g,肉桂10-20g,干姜10-15g。本发明中药配制简单,成本低、药源广,使用方便,疗效快,治愈率高,能增进肠蠕动和促进肠腔气体排出,无任何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P43/00GK1876164SQ20061004363
公开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1日
发明者肖辉丽, 张锡香, 毕可萍, 康杰, 王存玉 申请人:肖辉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