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和预防灰指甲、手足癣的抗菌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用于治疗和预防灰指甲、手足癣的抗菌剂,涉及中药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手足癣是指由真菌感染而引起的皮肤损害,有一定传染性,可自身传染及传染给别人。由于手足部角质层厚、多汗和无皮脂,有利于皮肤真菌的生长繁殖。因此,青年人和成人的手足癣发病率高。手足癣在临床上发为汗疤型、糜烂型和鳞屑角化型。汗疤型好发于一例或两侧指(趾)尖端屈面或手掌及足底部,起初为厚壁饱满的小水池,继而融合成大疱,泡液透明,周围无红晕,抓破后常因继发感染并发丹毒、蜂窝组织炎或淋巴管炎。糜烂型好发于第四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泡,干固后脱屑,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患者有奇痒,容易继发感染。鳞屑角化型多见于手掌、足跟或足底侧缘,初起常无明显水疱,为小片鳞屑,病程很慢,常多年不愈,皮肤失去弹性,触之粗糙,冬季易发生皮肤皲裂。真茵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当人体免疫功能旺盛时便不易思病,而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便易染病。本病相当于中医学“鹅掌风”、“脚湿气”等范畴。其病多因外感湿热之毒,蕴积皮肤;或脾胃二经湿热下注;或由相互接触,毒邪相染而成,病久则气血不能相濡养,皮肤干厚燥裂,脱屑。临床常见的证型有1.水疱型证见起初为成群或散在的针头大小的水疱,不易破裂。干燥后疤顶表皮脱落,形成环状鳞屑,新的损害不断出现,相互融合,边缘较清楚。
2.鳞屑角化型证见脱屑,角质增厚,皮肤粗糙干裂,皮损主要发生在手掌、足跟部等。
3.浸渍型证见指(趾)间皮肤浸渍发白,常因剧烈搔抓摩擦后引起表皮擦烂,露出潮红糜烂面,可引起继发感染,如丹毒、淋巴管炎等。
灰指甲,是皮癣菌侵犯甲板或甲下所引起的疾病,共分两型。其一是真菌性白甲,这型的皮损仅局限于甲面一片或其尖端;其二是甲板下皮癣菌病,这型病变从甲的两侧或远端开始,继以甲板下发生感染。甲真菌病是指由非皮癣真菌、甲癣,俗称“灰指甲”。一般以1-2个指(趾)甲开始发病,重者全部指(趾)甲均可罹患。患病甲板失去光泽,日久甲板增厚变形,呈灰白、浊黄色。甲板变脆而破损脱落,有时甲板与甲床分离。
甲癣,是皮癣菌侵犯甲板或甲下所引起的疾病,共分两型。其一是真菌性白甲(浅表性白色甲癣),这型的皮损仅局限于甲面一片或其尖端;其二是甲板下皮癣菌病(甲下型甲癣),这型病变从甲的两侧或远端开始,继以甲板下发生感染。甲真菌病是指由非皮癣真菌、酵母菌等真菌引起的甲感染。
指(趾)甲被真菌感染的部位不同,始发部位可在游离端或甲的两侧,也可从甲根开始发病,逐渐侵犯到整个指(趾)甲。病甲的共同特点是增厚、变色(甲板变为污黄、灰白色)、甲板失去原有光泽、表面高低不平、甲质松脆成为堆积的大量碎屑。甲质的变化可以在前缘和表面,形成整个增厚甲的破裂和缺损;也可以在甲板下,甲板与甲床之间有多星碎屑脱落,形成两者分离,表层甲板变薄而且扭曲变形。两型各有特点,分述如下(1)真菌性白甲常由石膏样毛癣菌所引起,以颗粒型及指(趾)间型更为常见,头孢子菌、镰刀菌及土色曲菌等真菌,偶尔亦可致病。初起于甲板表面的中央近新月区,或甲的游离缘或其两侧皱襞,为一小的混浊区,常呈点状,外形不规则,可以仅有一点,或多个小点。病变局限于一处,也可波及至全甲。甲面较软,有时也可无任何症状,感染常持续多年。由石膏样毛菌引起的甲癣病变较浅,不伴甲沟炎,甲床皱襞皮肤出现脱屑,且多数只波及甲的一部分,有时也可波及全甲板。
真菌性白甲症真菌菌丝,多数局限于甲板的最上部,很少波及深层,大量菌丝集于甲板上部,与甲下型相比,甲癣中所见菌丝大而宽。切片中常有成团肿胀的菌丝及不规则形的关节孢子(2)甲下型甲癣病变开始于甲板两侧或末端,先有轻度甲沟炎,然后逐渐变成慢性炎症,亦可渐趋消退。甲沟炎引起甲面凹点或沟纹,开始为小斑点,界限清楚,黄色或黄中透白,长期持续不变,或是渐次波及甲根。甲板一旦被感染,即可形成裂纹,变脆或增厚,呈棕色或黑色,甲下出现角蛋白及碎屑沉积。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角蛋白合成不在甲床,而在甲板之下。当真菌侵犯甲床后,由于刺激作用,开始形成软而脆的角蛋白,因此使甲变得松脆,随着角蛋白沉积,甲板明显增厚。此点与念珠菌性甲真菌病明显不同,后者常无碎屑沉积,甲板也多不增厚。甲床碎屑和角朊等营养物,有利于真菌的快速生长,真菌才得以猖狂,从其下面出发,侵犯硬甲板,进一步刺激甲床,迫其形成更多的角朊,使甲板变得明显增厚。当然其他真菌或细菌,也可同时侵犯碎屑部。但甲母质常不受其侵犯,因而只出现轻度外形改变、色泽变化,且为局部现象,少数可无明显异常。红色毛癣菌感染引起的甲癣,常呈甲板远端脆裂、分离而留下一薄的沟,其边缘粗糙,至波及全甲时,才破坏全指甲。
灰指甲、手足癣的发病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很广泛,再治疗上,有口服和外用两种;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等,但是这类药物对肝脏都有一定的伤害;现代医学对手足癣的治疗主要以外用药为主,如复方苯甲酸软膏或搽剂,咪康唑类霜剂或复方雷锁辛制剂等,既有抑杀皮肤真菌柞用,又有角质剥脱作用,但是,这些化合药剂治标不治本,复发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口服抗真菌药物对肝脏有伤害,外用药治标不治本,复发率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和预防灰指甲、手足癣的抗菌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和预防灰指甲、手足癣的抗菌剂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和预防灰指甲、手足癣的抗菌剂,由下述重量份的物质制成补骨脂15-20份、丁香5-10份、陈皮5-10份、土槿皮3-5份、苦参20-30份、冰醋酸10-40份、大蒜素2-5份、去离子水50-90份。
更进一步地说,一种用于治疗和预防灰指甲、手足癣的抗菌剂,由下述重量份的物质制成补骨脂18份、丁香8份、陈皮8份、土槿皮4份、苦参25份、冰醋酸20份、大蒜素3份、去离子水75份。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和预防灰指甲、手足癣的抗菌剂的制备方法1.将补骨脂、丁香、陈皮、土槿皮、苦参浸泡1-2小时后、洗净泥沙;2.将苦参切成薄片,与补骨脂、丁香、陈皮、土槿皮混合后放至容器内,加入去离子水进行煎熬1-2小时,然后取出滤液至回流过滤器中,过滤3小时,3.将所得滤液加入冰醋酸、大蒜素即可。
所得产品的PH在3±1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配方简单,便于应用;与其他治疗和预防灰指甲、手足癣的抗菌剂相比较来说,在用药上有所不同补骨脂是常用中药。在日常生活中的主治功能是温肾助阳,纳气,止泻。但在此配方与其他诸药配合,起到抑制病菌DNA的合成,同时可渗入病菌DNA片段,使DNA链合成中断,抑制病菌的复制.对于由真菌(甲癣)、细菌(甲沟炎)等引起的感染性甲病,有着重要的疗效.同时补骨脂有较强的皮肤渗透性.所以对深入皮肤下层抑菌有着一定的疗效.
苦参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药材。苦参清热燥湿、利尿、祛风杀虫,日常用于疥疮顽癣、周身风痒、湿热疮毒、恶疮等症。但在此配方中苦参与其他诸药配合,能够起到渗透病菌体内加速病菌蛋白凝固、变性,干扰菌酶活性、抑制带病菌代谢和生长,改变细胞膜,破坏病菌生理功能。除了可以消除灰指甲、手足癣的病菌外还能起到抑制其它病菌的作用(例如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2.本发明抗菌剂刺激性小,无毒副作用。由于本发明以祖国医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的配方,极大发挥了每种成分的作用,各种成分相互辅佐相互配合,起到了预料不到的效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只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取补骨脂18kg、丁香8kg、陈皮8kg、土槿皮4kg、苦参25kg、去离子水75kg。将补骨脂、丁香、陈皮、土槿皮、苦参浸泡1-2小时后、洗净泥沙;将苦参切成1-3mm厚的薄片,与补骨脂、丁香、陈皮、土槿皮混合后放至不锈钢桶内,加入去离子水进行煎熬1-2小时,然后取出滤液至回流过滤器中,过滤3小时,
称取中药提取物5kg、冰醋酸20kg,大蒜素3kg,将所得滤液加入大蒜素、加入冰醋酸调节至PH=3即可。
实施例2-8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造治疗和预防灰指甲、手足癣的抗菌剂,所述原料用量如下表
上述各原料均为市售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和预防灰指甲、手足癣的抗菌剂,由下述重量份的物质制成补骨脂15-20份、丁香5-10份、陈皮5-10份、土槿皮3-5份、苦参20-30份、冰醋酸10-40份、大蒜素2-5份、去离子水50-9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治疗和预防灰指甲、手足癣的抗菌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物质制成补骨脂18份、丁香8份、陈皮8份、土槿皮4份、苦参25份、冰醋酸20份、大蒜素3份、去离子水7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治疗和预防灰指甲、手足癣的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1).将补骨脂、丁香、陈皮、土槿皮、苦参浸泡1-2小时后、洗净泥沙;2).将苦参切成薄片,与补骨脂、丁香、陈皮、土槿皮混合后放至容器内,加入去离子水进行煎熬1-2小时,然后取出滤液至回流过滤器中,过滤3小时;3).将所得滤液加入冰醋酸、大蒜素即可。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和预防灰指甲、手足癣的抗菌剂,涉及中药制剂领域,由下述重量份的物质制成补骨脂15-20份、丁香5-10份、陈皮5-10份、土槿皮3-5份、苦参20-30份、大蒜素2-5份、冰醋酸为10-40份、去离子水50-90份。本发明抗菌剂配方简单,便于应用;刺激性小,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1/185GK1857493SQ200610066219
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9日
发明者刘湘东 申请人:刘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