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式紧急气管切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366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诱导式紧急气管切开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紧急救治时的气管切开器。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是当前临床医疗特别是急救中经常实施的医疗救治手段,因为待救患者(多为窒息)需要在第一时间内获得人工通气。目前国内外临床普遍采用一种在外套管内设置一个带有弧形穿刺针(尖端为三棱锥形)的环甲膜切开器,对使用者操作技巧要求较高,实践中不仅难以准确刺入患者气管还易损伤其颈部较大的血管、神经,实用性较差,影响急救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陷可准确迅速完成人工通气的诱导式紧急气管切开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具有包括外套管1、内套管2和导丝3的三层复套式结构,外套管1和内套管2均为中空体,相互套接,外套管1端部的固定带7上开设有固定带孔8,内套管2顶部安设有海绵体6,海绵体6的一侧开设小孔5,内套管2下端口径渐缩呈圆锥体状,导丝3贯穿内套管2内中心并于下端部连接穿刺针4,穿刺针4穿过内套管2的圆锥体状端口。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细穿刺针,对患者做微创伤即可找到其气管腔,内套管的圆锥体状尖端沿穿刺针路径可扩大创口将外套管进一步诱导进入气管腔。本新型可以在一分钟左右迅速完成气管通气,挽救窒息患者。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批量生产,操作方便,给患者造成的伤痛小,可广泛用于医院临床及现场急救。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套管,2内套管,3导丝,4穿刺针,5小孔,6海绵体,7固定带,8固定带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外套管1、内套管2和金属导丝3构成,外套管1和内套管2为呈半U形的金属中空体,弧度可以是90-100度,外套管1端部的固定带7上开设有固定带孔8,内套管2顶部安设有海绵体6,海绵体6的一侧开设小孔5,内套管2下端口径渐缩呈圆锥体状,金属导丝3和空心的金属穿刺针4连接后放入内套管2内穿过再一同放入外套管1内,内套管2顶部海绵体6的作用是阻止气体进出并便于金属导丝3抽动。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带绕患者颈部一周,在其颈后打结将外套管固定以防止外套管脱出,在患者颈前正中(喉部下方)以刀片切开皮肤1CM的小切口。右手持本新型,将穿刺针垂直穿入患者颈中深处,并在海绵体的小孔处接注射器回抽,探到有气体即表明穿刺针已进入气管,使穿刺针倾斜向下继续沿气管腔深入,将内套管诱导进入气管腔,迅速抽动金属导丝退后穿刺针,并继续向斜下方插入内套管,进一步将外套管诱导进入气管腔,退出内套管,这时只有外套管的部分在气管腔内,气管切开完成。
权利要求1. 一种诱导式紧急气管切开器,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外套管(1)、内套管(2)和导丝(3)构成,外套管(1)和内套管(2)相互套接,外套管(1)端部的固定带(7)上开设有固定带孔(8),内套管(2)顶部安设有海绵体(6),海绵体(6)的一侧开设小孔(5),内套管(2)下端口径渐缩呈圆锥体状,导丝(3)贯穿内套管(2)内中心并于下端部连接穿刺针(4),穿刺针(4)穿过内套管(2)的末端尖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导式紧急气管切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套管(1)和内套管(2)是呈半U形的中空体,弧度为90-100度;穿刺针(4)为空心穿刺针。
专利摘要一种诱导式紧急气管切开器为三层复套式结构,外套管和内套管相互套接,外套管端部的固定带上开设有固定带孔,内套管顶部是一侧开设小孔的海绵体,内套管下端呈圆锥体状,导丝穿过内套管内心并于下端部连接穿刺针,穿刺针穿过内套管的下端尖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掌握,操作方便,易于批量生产,可广泛用于医院临床及各种窒息患者的现场急救。
文档编号A61B17/32GK2882549SQ20062000065
公开日2007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1日
发明者刘明波, 韩东一, 黄德亮, 郑贵亮, 杨伟炎, 刘薇, 祁永发, 唐平章, 徐震纲 申请人:刘明波, 韩东一, 黄德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