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空气净化灯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850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智能空气净化灯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灯组装置,具体为一种新型智能空气净化灯组装置。
背景技术
紫外灯具有良好的杀菌功效,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许多要求洁净度较高的场所,作为必要的杀菌和抑菌的辅助设备。可见光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具有长效性的抑菌作用,利用紫外光源或是可见光光源的照射触动皆可发挥光催化的效果。二氧化钛光触媒在波长小于388nm的光线照射下,可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效果。通过在表面形成带正电的电穴,夺取H2O中OH-的电子,产生具有超强氧化能力的O2-和OH自由基,它能与有机化合物发生氧化反应,使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光触媒的这种超强氧化能力可有效降解空气中的甲醛、苯、氨等有机物质,能够对空气起到净化改善作用。紫外灯的灯源发生出的光线波长为小于388nm,为二氧化钛光触媒起到最佳光催化效果所需要的光线。
然而紫外光源具有危险性并不适合直接接触人体,由紫外灯所发射的紫外线对人体有伤害作用,如紫外线会增加人类癌症发生的机率,特别是皮肤癌;对许多疾病有催化作用,如唇部疹、狼疮;长期曝晒在紫外线中,会加速皮肤老化;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造成免疫系统之病变;眼球表面角膜退化与变质,损坏眼睛,引发白内障等。所以应尽量减少直接受到紫外线照射的时间。
一般紫外灯的控制采用通过人为方式来直接开启或关闭的方式,无论操作人员是否在现场,紫外灯都保持点亮,容易造成意外伤害事故,因此大大影响了紫外灯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因此,在现实生活中需要一种新型智能空气净化灯组装置,当人体进入到空气净化灯组装置的一定范围时,空气净化灯组装置会将照明灯源切换至可见光照明灯源,当人员离开空气净化灯组装置一定范围时,空气净化灯组装置会将照明灯源切换至紫外灯源,以发挥光触媒最大的光催化效能,并使人员在最安全的环境下作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智能空气净化灯组装置,智能空气净化灯组装置的灯罩上涂有可见光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分别在紫外光源和可见光源不间断的照射下,可使光触媒保持不间断的工作以随时发挥光催化反应,达到最佳的净化空气作用,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自动开启并延时关闭的自动照明灯,其使用方法是当人们进入到空间内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检测范围时,智能空气净化灯组装置会将照明灯源切换至可见光照明灯源;当人员离开空间后,在一定时间内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侦测不到人体时,则智能空气净化灯组装置会将照明灯源切换至紫外灯源,通过一种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作用的自动转换装置使得人们能在毫无危险的照明下能继续作业,以发挥光触媒最大的光催化效能,可消除空气中的甲醛、苯、异味、病菌、氨及有机污染物等。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空气净化灯组装置,空气净化灯组主体包括灯源、灯罩、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及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灯源包括一组紫外灯源和一组可见光灯源,灯源紫外光或可见光可照射到的灯罩主体表面上涂有可见光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涂层,紫外灯源或可见光灯源的启动由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及控制机构所调控。
其使用方法是当人们进入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检测范围空间时,智能空气净化灯组装置会将照明灯源切换至可见光照明灯源,当人员离开后,在一定时间内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侦测不到人体时,则智能空气净化灯组装置会将照明灯源切换至紫外灯源,以发挥光触媒最大的光催化效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智能空气净化灯组装置可以是格栅灯具系列、投光灯系列、吸顶灯系列、支架灯系列等的任何一种型式。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可见光型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溶胶涂布处理的方法可以采用刷涂法、浸涂法或喷涂法的任一种。
本实用新型中智能空气净化灯组装置的灯罩以可见光型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溶胶涂布处理后,在常温下,可见光型纳米二氧化钛在热交换器表面以自结晶方法成膜,不需太高温度,操作简单。
我们委托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ONID可见光光触媒液去除有害气体试验,实验温度20.0℃,湿度48.0%;模拟试验室1m3小型气候箱(密闭,配有风扇);去除试验方案按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控制规范》、GB/T18204.26-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GB11737-89《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检验,检验结果表明48小时ONID可见光光触媒液对游离甲醛和苯的去除效率分别为92.3%和91.9%。
我们委托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进行ONID可见光光触媒液抗菌性能的检测,检测依据和分析方法按照JC/T897-2002,分析检测结果表明24小时ONID可见光光触媒液对测试的微生物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率均大于99.99%。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空气净化灯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新型智能空气净化灯组装置的主体示意图,2为可见光源,3为紫外光源,4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5为灯罩,6为可见光型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实施例不限于何种型式的灯具装置,任何灯具装置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则均属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
实施例1.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智能空气净化灯组装置是格栅灯具系列、投光灯系列、吸顶灯系列、支架灯系列等的任何一种,新型智能空气净化灯组装置灯罩上的光触媒涂层的制备过程采用喷涂法1.将智能空气净化灯组装置(1)的灯罩(5)表面清洁干净,将可见光型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处理液以喷涂法均匀喷涂于灯罩(5)表面,并以热风将灯罩涂层烘干。这样就可以在智能空气净化灯组装置的灯罩表面附着一层可见光型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涂层(6);2.将涂布好可见光型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涂层(6)的灯罩(5)装回智能空气净化灯组装置(1),在装置内的灯源有可见光照明灯源(2)及紫外光灯源(3),并装设热释电红外传感器(4);3.启动智能空气净化灯组装置电源,即可依人员是否进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侦侧范围内而进入灯源的切换。
实施例2.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智能空气净化灯组装置是格栅灯具系列、投光灯系列、吸顶灯系列、支架灯系列等的任何一种,新型智能空气净化灯组装置灯罩上的光触媒涂层的制备过程采用刷涂法,并以热风将灯罩涂层烘干1.将智能空气净化灯组装置(1)的灯罩(5)表面清洁干净,将可见光型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处理液以采用刷涂法涂于灯罩(5)表面,并以热风将灯罩涂层烘干。这样就可以在智能空气净化灯组装置的灯罩表面附着一层可见光型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涂层(6);2.将涂布好可见光型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涂层(6)的灯罩(5)装回智能空气净化灯组装置(1),在装置内的灯源有可见光照明灯源(2)及紫外光灯源(3),并装设热释电红外传感器(4);3.启动智能空气净化灯组装置电源,即可依人员是否进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侦侧范围内而进入灯源的切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中智能空气净化灯组装置灯罩表面的二氧化钛薄膜一般在固-气相接触下发挥其易洁、防污性能。
2.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可见光型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溶胶,由于其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原子配位不足,与相同材质的体相材料相比,有较强的吸附性。比表面越大,薄膜的易洁、防污性能也随之增大。
3.本发明中利用可见光型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的光催化效能,只要在微弱的光线照射下,可使光触媒降解空气中的甲醛、苯、异味、病菌、氨及有机污染物等,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4.本发明中灯组装置的灯罩上涂有可见光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分别在紫外光源和可见光源不间断的照射下,可使光触媒保持不间断的工作以随时发挥光催化反应,达到最佳的净化空气作用。而且通过一种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作用的自动转换装置使得人们能在无紫外光源的照射下能持续作业。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智能空气净化灯组装置,包括灯源、灯罩、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及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智能空气净化灯组装置中安装有一組紫外灯源、一組可见光灯源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及控制机构,空气净化灯组装置的灯罩主体表面上涂有可见光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空气净化灯组装置,可以是包括格栅灯具系列、投光灯系列、吸顶灯系列、支架灯系列在内的任何一种型式的灯组装置。
专利摘要一种智能空气净化灯组装置,装置主体包括灯源、灯罩、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及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灯源包括一个紫外灯源和一个可见光灯源,紫外光或可见光可照射到灯罩主体表面上的可见光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层,紫外灯源或可见光灯源的启动由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及控制机构所调控,当人进入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内时,智能空气净化灯组装置会将照明灯源切换至可见光照明灯源;当人离开后,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侦测不到人体时,灯组装置会将照明灯源切换至紫外灯源,以发挥光触媒最大的光催化效能,消除空气中的甲醛、苯、异味、病菌、氨及有机污染物等。所述灯组装置是包括格栅灯具系列、投光灯系列、吸顶灯系列、支架灯系列在内的任一种的型式。
文档编号A61L9/18GK2911422SQ20062004017
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4日
发明者黄建国 申请人:泉耀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