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贴体型抗栓腿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保健、及医疗辅助用品,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医疗保健、和用于治疗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医疗辅助用品,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及用于临床治疗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贴体型抗栓腿套。
背景技术:
外出旅游或常年出差的人大多有过这样的体会长时间乘坐飞机、火车或汽车之后,腿脚会出现麻木浮肿的现象。对此,人们并不觉得有什么异常,然而,近年来,长途飞行旅客遇上静脉栓塞的事情屡见报端后,引起了国内外医学专家的关注,他们在研究的同时不断提醒人们长途旅行途中,肢体出现浮肿要警惕下肢静脉血栓。
与其它血管疾病相比,静脉血栓是比较常见和普遍的,除很少数发生在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及上肢外,大多发生在人的下肢。长途飞行旅客患静脉血栓,随着现在乘坐飞机的人数增加而多了起来,因而报道也就多一些,实际上,生活中患下肢静脉血栓的人有不少,只是人们不太注意。
由于下肢静脉离心脏较远,回流的血液压力减弱,因此静脉内都有瓣膜,以保证血液流回心脏而不倒流到下肢。但如果受某些因素的影响,下肢静脉血液流通不畅,便可能凝固形成血栓。大部分情况下,这些血栓块体积细小,不足为患;但也可能聚集成体积较大的血栓,导致静脉不能回流,表现为肢体高度肿胀、疼痛,尤以一条腿肿胀突出多见。肿胀严重时还会压迫到动脉,出现腿脚冰凉。在长途旅行时,由于长时间坐在狭小的座位上,身体长时间处于一种姿态,加之舱室等内缺氧干燥、空气循环利用,使得血液粘稠、流动迟缓,因而极易引发下肢静脉血栓。同样的道理,手术后、骨折、瘫痪等长期卧床的病人,甚至打通宵麻将者,他们由于缺少活动、长时间坐站卧,出现静脉血栓的比率也远较正常人高。
另外,有些特殊人群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本身就容易凝固长血栓,如孕妇、产妇或有凝血机制障碍者。很多孕妇出现下肢浮肿时,实际上大多存在程度不等的静脉血栓现象,这一方面与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有关,也与胎儿压迫髂血管,影响血液回流有关。除此外,年轻人长血栓,还要警惕血液病变。
由于以上这些高危因素增多,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机会便越高。高龄、吸烟、肥胖的人又更要注意。下肢静脉血栓由于首先表现为肢体肿胀,因此,很多人都意识不到它的严重性。殊不知,如果静脉内的血栓脱落,经过心脏再进入肺部的血管当中,则可能引起肺栓塞,严重的有致命之虞。下肢静脉栓塞急性期主要采取药物溶栓或手术切开取栓,治疗越早效果越好,3天内效果最佳。急性期患者和反复发作者容易出现肺栓塞,对此,国内有了比较先进的方法,即在患者下腔静脉内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同时,为了防血栓的再次形成,手术后,病人还要吃半年左右的抗凝药。下肢静脉血栓及时治疗可以将其危害降到最低,而加强危险因素的应对措施,则可以预防病变的发生。对大多数人来说,采取积极的保养措施,以促进血液循环,不失为一个预防、缓解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形成的好办法。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从以往针对长期卧床的病人或孕妇,为加强其肢体的被动活动而采取的穿着紧身弹力裤、袜的作法得到启发,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贴体型抗栓腿套。
深层静脉血栓塞(DVT)和肺栓塞(PE)深层静脉血栓塞(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由于血凝块在深层静脉中形成,通常发生于腿部。血凝现象常发生于大腿或小腿中,并可能令位于大腿或小腿肌肉内的深层静脉局部或全面阻塞,使血液无法流动。与DVT有关的并发症是可能致命的。如果在深层静脉中的血凝块脱落,随着血管流入肺部,便可能阻塞肺动脉,这会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甚而引发生命危险,这就是肺栓塞(PE)。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又称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为术后猝死的常见原因。其他的并发症包括,血凝块随着血管进入其他器官,包括心脏或脑部等,令患者出现严重的心脏问题或导致中风。
DVT也可能在病人动过大手术后发生,这是由于手术后身体对受伤或失血的自然反应是增加血凝的效率。麻醉剂和手术程序令病人无法活动,因而令小腿肌肉长期处于休止的状态,导致血液流量减少,甚至出现深层静脉中血液停滞的现象。研究结果显示,手术过程越长,病人产生DVT问题的风险越高。
最近几年,医院里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病率和诊断率越来越高,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关系非常密切,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有50%并发肺栓塞,而肺栓塞的栓中80%,甚至90%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尤其是下肢血栓,同时,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约50%以上没有症状。
深静脉血栓的三大原因分别是血液淤滞,血液的高粘状态和血管壁的损害。血液淤滞是血管中血液流动缓慢,如长期卧床病人(下肢肌肉泵消失,血管壁松弛);血液的高粘状态是血液中成分改变凝血机制异常或血液浓缩等,如各种原因所至的高粘血征;血管壁的损害主要出现在外科中,特别是会影响到静脉血管和血流的各种手术。所以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的增加>40岁,长时间卧床,卒中,瘫痪,既往静脉栓塞病史,肿瘤,大手术(特别是腹部、盆腔和下肢),创伤(尤其是盆腔、髋部和下肢),肥胖,妊娠,静脉炎,心衰,肾病综合症,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等。40岁以上拌有其他危险因素或60岁以上就是高危人群。一旦形成深静脉血栓,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即使不并发肺栓塞,也常遗留下肢深静脉阻塞或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对这两种疾病以预防为主。有药物预防和机械预防。抗凝药物在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方面已取得了很好效果,尤其是低分子肝素的推广使用,提高了疗效,降低了副作用。但是,药物不能完全消除DVT,而且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对于很多中低危病人,不推荐药物预防;有出血可能的DVT高危病人不能用抗凝药物。所以国外常用药物预防加上机械性方法,进一步降低DVT的发病率。同时,部分具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如一些肿瘤患者,脑出血患者等,不宜使用抗凝药物,应用抗凝药物时外科医生应经常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剂量,并有1.5%~5.0%大出血的危险性[6]、胃肠道不良反应及过敏问题,尤其对高龄、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慎用,因此机械方法(紧身等压或分压弹力袜和防栓塞泵(IPC)等)越来越被重视和信赖。对于此类患者,运用无副作用的机械方法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是唯一的选择。
机械方法主要指防栓塞泵(防栓塞泵(IPC))。防栓塞泵由一台控制器(主机)、一套连接管和两个紧身弹力袜组成。每个紧身弹力袜有三个气囊,小腿两个,大腿一个,充气加压时从远端开始,序列梯次加压,压力为45mmHg,开机后的前4-5个周期,内置感应器会感应病人静脉血管的血液充盈时间从而调整机器的充气加压周期,达到治疗的个体化。
经过多个研究证实,采用间断气囊压迫器材是一种无创伤式有效预防DVT的方法。该器材有多种功效,包括减少水肿及手术后的疼痛,改善血液的循环,协助治理伤口等。
关于防栓塞泵(IPC)。首先,气泵以不同压力从远侧气囊开始向近侧气囊进行顺序充气加压,从而形成对下肢从远心端向近心端挤压的过程,下肢静脉血液加速向心回流,使静脉排空更迅速和彻底,防止了血液淤滞,然后是放气减压。减压过程是静脉血液充盈过程,完全的充盈能保证血液充分回流。有研究显示防栓塞泵(IPC)可增加全身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机械刺激使内皮细胞释放纤溶酶原)。
又,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作为机械方法一种,用分级压力弹力袜也可用于预防DVT。通过临床实践证明,其效果比传统一致性压力弹力袜更为理想。它预防DVT机理考虑是以下三种情况作用的结果1.给予一定的外部压力可减小下肢横截面积,同时可加速静脉血流速度,减少血液淤滞。例如,研究显示,当外部施加15mmHg的压力时,可减小20%静脉横截面积,此可明显加快浅、深静脉血流速度。
2.可降低静脉的扩张,减少血管内膜破损,从而减少凝血系统的激活。
3.保护静脉瓣的功能,清除静脉瓣后淤滞的血液并减少静脉返流。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分级压力弹力袜与防栓塞泵(防栓塞泵(IPC))的联合应用具有优势互补的作用。
因为分级压力弹力袜与防栓塞泵(IPC)的作用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选用多普勒超声监测股总静脉的血流动力学,选择股总静脉直径、股总静脉最大流速及平均流速这三个与紧身等压或分压弹力袜和防栓塞泵(IPC)的作用直接相关而又直观简便的指标,可以反映整个下肢血流情况的双侧股总静脉,以有效地使用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监测和发病的预防。
但传统一致性压力弹力袜尚存在不足之处。
例如由于未按人体的生理体形设计腿套的外形,无法形成准确的梯度压力,以确保踝部到大腿的最佳血流速度;有缝编织结构穿着不舒适,难以避免粗糙皱折引起的收缩;另外,腿套容易下滑,等等。
再有,上述传统一致性压力弹力袜仅仅适用于医院的临床治疗,无缝同时兼用作个人居家、旅游等场合的治疗、保健用。
另外,由于抗栓袜保留了脚后跟、脚面部及足踝部,导致穿着、使用不便,同时对梯度压力的建立没有贡献,不必保留。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鉴于上述情况,设计了一种新颖的贴体型抗栓腿套,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既可以用作个人居家、旅游等场合的治疗、保健用,也可以用于医院的临床治疗。可有效地使用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预防及治疗。
本实用新型的贴体型抗栓腿套可有效地形成准确的梯度压力,以确保踝部到大腿的最佳血流速度;无缝编织结构穿着舒适,可以避免粗糙皱折引起的收缩,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贴体型抗栓腿套不容易下滑,使用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贴体型抗栓腿套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一种贴体型抗栓腿套,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系用高弹力纱以圆周镶嵌织造法织造的无缝环形腿套,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呈生理体形外形,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自脚踝部至大腿跟部,其外周长度成生理体形逐步增加,在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的近人体腹股沟处,形成有一双层的三角形连接片。
由于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系用高弹力丝(纱)以圆周镶嵌织造法织造的无缝环形腿套,可以避免粗糙皱折引起的收缩和压力跳动。由于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外周长度成生理体形外形设计,贴体型抗栓腿套自脚踝部至大腿跟部可有效地形成准确的梯度压力,以确保踝部到大腿的最佳血流速度。由于在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的近人体腹股沟处,形成有一双层的三角形连接片,可防止下滑。
较好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贴体型抗栓腿套,用于形成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的小腿部位的高弹力丝(纱)的旦尼尔数高于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的大腿部位的旦尼尔数5-10旦。由此,贴体型抗栓腿套自脚踝部至大腿跟部可有效地形成准确的梯度压力,以确保踝部到大腿的最佳血流速度。
根据试验,较好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贴体型抗栓腿套,用于编织形成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的高弹力丝的旦尼尔数为35-85旦。
更好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贴体型抗栓腿套,用于编织形成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的大腿部位的高弹力纱的旦尼尔数为35-75旦,用于形成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的小腿部位的高弹力丝的旦尼尔数为40-85旦。
由于旦尼尔数为40-85的莱卡纱的弹力在7-8倍之间,因此,用于编织本实用新型的贴体型抗栓腿套的高弹力纱为莱卡纱。当然,也可使用其他高弹力丝、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贴体型抗栓腿套,在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的近人体大腿跟部设置有收紧带。
较好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贴体型抗栓腿套,用于编织形成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的高弹力纱为氨纶丝包以50-60支数的棉或羊毛细纱形成的包芯纱。
较好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贴体型抗栓腿套,用于编织形成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的高弹力纱为氨纶丝包覆以50-60支数的棉或羊毛细纱形成的包覆纱。
较好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贴体型抗栓腿套,用于编织形成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的高弹力纱为氨纶丝包缠以50-60支数的棉或羊毛细纱形成的包缠纱。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贴体型抗栓腿套,小腿部位膝湾处形成有一个无收缩环膝带。
由此,可使贴体型抗栓腿套的穿着、定位准确,同时,可使腿部自由活动。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的贴体型抗栓腿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B是图1A的本实用新型的贴体型抗栓腿套的侧视图。
图中1.贴体型抗栓腿套,2.松紧带,3.三角形连接片,4.贴体型抗栓腿套的大腿部,5.贴体型抗栓腿套的膝湾处的无收缩环膝带,6.贴体型抗栓腿套的小腿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贴体型抗栓腿套作进一步说明。
织造例1小号莱卡丝(纱)贴体型抗栓腿套用旦尼尔数为40-65的莱卡高弹力丝以圆周镶嵌针织法织造无缝环形腿套,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呈生理体形外形。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自脚踝部至大腿跟部,其外周长度成生理体形逐步增加,在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的近人体腹股沟处,形成有一双层的三角形连接片。
在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的近人体大腿跟部设置有收紧带。膝湾与小腿上部交接处形成有一个无收缩环膝带,由此,使得自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的小腿膝湾处向上,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的外周长度形成明显的增大。
织造例2中号莱卡丝(纱)贴体型抗栓腿套除了用于形成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的小腿部位的莱卡弹力丝的旦数(粗细度)为43-55旦,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的大腿部位的旦数35-45旦之外,其他如同织造例1.制得中号莱卡丝(纱)贴体型抗栓腿套。
织造例3中号莱卡丝(纱)除了用旦尼尔数为55-75的莱卡高弹力丝以圆周镶嵌针织法织造无缝环形腿套,用于形成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的小腿部位的莱卡弹力丝的旦数(粗细度)为60-75旦,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的大腿部位的旦数55-65旦之外,其他如同织造例1,制得本实用新型的中号贴体型抗栓腿套。
织造例4大号莱卡丝(纱)贴体型抗栓腿套除了用旦尼尔数为65-85的莱卡高弹力丝以圆周镶嵌针织法织造无缝环形腿套,用于形成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的小腿部位的莱卡弹力丝的旦数(粗细度)为72-85旦,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的大腿部位的旦数65-75旦之外,其他如同织造例1,制得本实用新型的大号贴体型抗栓腿套。
实施例5小号贴体型抗栓腿套除了用由旦尼尔数为55-65的莱卡高弹力丝和50-60支的羊毛细纱构成的包芯纱,以圆周镶嵌针织法织造无缝环形腿套之外,其他如同织造例2,制得贴体型抗栓腿套。
实施例6小号贴体型抗栓腿套除了用由旦尼尔数为43-55的莱卡高弹力丝和50-64支的羊毛细纱构成的包覆纱,以圆周镶嵌针织法织造无缝环形腿套之外,其他如同织造例2,制得贴体型抗栓腿套。
实施例7中号贴体型抗栓腿套除了用由旦尼尔数为43-55的莱卡高弹力丝和55-64支的羊毛细纱构成的包覆纱,以圆周镶嵌针织法织造无缝环形腿套之外,其他如同织造例2,制得贴体型抗栓腿套。
实施例8大号贴体型抗栓腿套除了用由旦尼尔数为65-75的莱卡高弹力丝和50-60支的纯棉细纱构成的包缠纱,以圆周镶嵌针织法织造无缝环形腿套之外,其他如同织造例3,制得贴体型抗栓腿套。
实施例9大号贴体型抗栓腿套除了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的小腿部位的编织密度稍大于大腿部位的编织密度之外,其他如同织造例8,制得贴体型抗栓腿套。
试验例选择15个健康年轻国人志愿者作为青年对照组;选择15个无心脑血管及血管相关性疾病,无肿瘤、肝肾疾病及血液病等能正常行走活动的相对健康的老年国人志愿者作为同龄对照组;选择骨科股骨颈或粗隆间骨折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30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试验对照组,试验组联合应用贴体型抗栓腿套和防栓塞泵(IPC)。试验对照组不用预防措施。
青年对照组用多普勒超声监测未用时股总静脉直径、最大及平均血流速度三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并监测静脉有无返流(如应用前有返流,在应用后需监测静脉瓣后淤滞的血液是否被清除,返流是否减轻)。然后,再分别单独应用贴体型抗栓腿套和防栓塞泵(IPC)后监测一次。
同龄对照组用超声监测联合应用贴体型抗栓腿套和防栓塞泵(IPC)前后三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并监测静脉有无返流。
试验组入院后手术前用超声监测三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并监测静脉有无返流,术后联合应用贴体型抗栓腿套和防栓塞泵(IPC),术后8-14天再用超声监测一次;并于术前一天、术后第三天、术后第七天分别抽血行纤维蛋白原、内皮素-1和D-二聚体三项血液检测。
试验对照组于术前一天、术后第三天、术后第七天分别抽血行纤维蛋白原、内皮素-1和D-二聚体三项血液检测。比较项目1.比较青年对照组、同龄对照组和试验组三组联用贴体型抗栓腿套和防栓塞泵(IPC)前三组三项血流动力学指标之间是否有差异。
计算青年对照组分别单独应用贴体型抗栓腿套和防栓塞泵(IPC)前后三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及青年对照组、同龄对照组和试验组三组各组联合应用贴体型抗栓腿套和防栓塞泵(IPC)前后三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比较青年对照组、同龄对照组和试验组三组联合应用贴体型抗栓腿套和防栓塞泵(IPC)前后三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之间是否有差异。
将同龄对照组穿着本实用新型的贴体型抗栓腿套和防栓塞泵(IPC)联用15分钟再用超声测三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将结果与此组穿着以往的紧身弹力袜时的结果比较,判断其膝盖异同。
计算青年对照组分别单独应用贴体型抗栓腿套和防栓塞泵(IPC)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
将试验组三次的三项血液检测结果前后比较,并将试验对照组三次的三项血液检测结果前后比较,最后将试验组与试验对照组三次的三项血液检测结果分别进行比较。
青年对照组、同龄对照组和试验组三组应用前有静脉返流的在单独及联合应用贴体型抗栓腿套和防栓塞泵(IPC)后静脉瓣后淤滞的血液的清除及返流情况。
试验结果如下。
1.青年对照组、同龄对照组和试验组三组联合应用贴体型抗栓腿套和防栓塞泵(IPC)前三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两两比较直径三组间无差异(P>0.05),最大及平均流速青年对照组比同龄对照组及试验组都快(P<0.01),而同龄对照组与试验组间无差异(P>0.05)。
2.青年对照组单独应用贴体型抗栓腿套后直径缩小(P<0.001),最大及平均流速加快(P<0.001),单独应用防栓塞泵(IPC)后直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及平均流速加快(P<0.001)。
青年对照组、同龄对照组和试验组三组联用贴体型抗栓腿套和防栓塞泵(IPC)后直径都缩小(P<0.001),最大及平均流速都加快(P<0.01)。
3.青年对照组、同龄对照组和试验组三组联用贴体型抗栓腿套和防栓塞泵(IPC)前后三组的变化之间比较直径三组的变化之间无差异(P>0.05),最大及平均流速青年对照组和同龄对照组比试验组快(P<0.01),而青年对照组与同龄对照组间无差异(P>0.05),即贴体型抗栓腿套和防栓塞泵(IPC)停用半小时,股总静脉直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最大及平均流速都降低(P<0.01)。三组直径平均减少了18.2%。
青年对照组及同龄对照组最大流速平均增加了48.3%,平均流速平均增加了38.9%(联用贴体型抗栓腿套和防栓塞泵(IPC)时所测),试验组最大流速增加了22.9%,平均流速增加了31.0%(去掉贴体型抗栓腿套和防栓塞泵(IPC)半小时所测)。
4.青年对照组单独应用贴体型抗栓腿套直径平均减少了19.20%,最大流速平均增加了18.09%,平均流速平均增加了20.69%。
单独应用防栓塞泵(IPC)直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最大流速平均增加了22.22%,平均流速平均增加了17.31%。
5.将试验组和试验对照组三次的三项血液检测结果分别比较试验组术后第3天和第7天患者纤维蛋白原和内皮素-1水平都比试验对照组水平低(P<0.05)。试验对照组有一人术后第3天D-二聚体显著增高(14.6mg/l),发现左小腿最粗处周径大于右小腿1.9cm,超声发现有腓肠肌深静脉血栓形成。
6.青年对照组发现3人有静脉返流,分别单独、及联合应用贴体型抗栓腿套和防栓塞泵(IPC)后都能清除静脉瓣后淤滞的血液,并能明显减少静脉返流;同龄对照组和试验组发现有7人有静脉返流,联合应用贴体型抗栓腿套和防栓塞泵(IPC)后都能清除静脉瓣后淤滞的血液,并能明显减少静脉返流。
结论1.通过对不同年龄健康国人和股骨颈或粗隆间骨折择期手术的老年病人下肢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发现年龄的增加对股总静脉直径影响不大(P>0.05,但直径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从6.823±1.152mm增加到7.492±1.212和7.337±1.650mm),但能降低股总静脉最大及平均流速(P<0.01),短期卧床(2~4天)对老年人股总静脉直径、最大及平均流速影响皆不大(P>0.05),也就是说,年龄增加不能引起股总静脉明显扩张,但能引起下肢静脉血流缓慢、淤滞,但骨折创伤卧床的老年人因为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仍有应用贴体型抗栓腿套和防栓塞泵(IPC)的指征,即从入院第一天即应开始应用。
2.贴体型抗栓腿套的血流动力学作用是缩小下肢静脉的管径(P<0.001),加速下肢静脉的流速(P<0.001),防栓塞泵(IPC)的血流动力学作用是加速下肢静脉的流速(P<0.001);贴体型抗栓腿套和防栓塞泵(IPC)联用的作用机理不只是防止静脉扩张(非扩张静脉也得到收缩),而是收缩静脉管径;不只是防止静脉血流淤滞,而是加快静脉血液回流。
3.贴体型抗栓腿套和下肢静脉气泵联用所能达到的血流动力学作用是使股总静脉直径平均减少18.2%,最大流速平均增加48.3%,平均流速平均增加38.9%。贴体型抗栓腿套和防栓塞泵(IPC)停用半小时,股总静脉直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流速降低,说明贴体型抗栓腿套的应用效果有较强的延续性(半小时),需要清洗时,可以脱下半小时。防栓塞泵(IPC)的效果有一定延续性但效果比应用时下降(半小时),如果能连续不间断的使用防栓塞泵(IPC),效果会达到最佳。
4.本实用新型的贴体型抗栓腿套比较原紧身弹力袜,可以增加穿着舒适性和应用方便性,增加依从性。达到Sparrow[l]提出的对大腿、小腿、踝分别产生4.5、14.5和16.8mmHg压力模式。
5.单独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贴体型抗栓腿套能使直径平均减少19.20%,最大流速平均增加18.09%,平均流速平均增加20.69%;单独应用KENDALL下肢静脉气泵能使最大流速平均增加22.22%,平均流速平均增加17.31%。
6.贴体型抗栓腿套和防栓塞泵(IPC)对手术导致的静脉血纤维蛋白原和内皮素-1水平升高的起对抗作用,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是有好处的。
7.贴体型抗栓腿套和防栓塞泵(IPC)都能清除静脉瓣后淤滞的血液,减轻血液返流。
以上说明,对不同年龄健康国人和股骨颈或粗隆间骨折择期手术的老年病人下肢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本实用新型的贴体型抗栓腿套单独或结合防栓塞泵(IPC)使用时,都可有效地形成准确的梯度压力,以确保踝部到大腿的最佳血流速度;给予一定的外部压力可减小下肢横截面积,同时可加速静脉血流速度,减少血液淤滞;可减小20%静脉横截面积,可明显加快浅、深静脉血流速度;可降低静脉的扩张,减少血管内膜破损,从而减少凝血系统的激活;可保护静脉瓣的功能,清除静脉瓣后淤滞的血液并减少静脉返流。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贴体型抗栓腿套的穿着、定位方便,准确的同时,可使腿部自由活动。
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的贴体型抗栓腿套可有效、方便地用作对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个人预防保健及临床治疗的辅助用品。
权利要求1.一种贴体型抗栓腿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系用高弹力纱以圆周镶嵌织造法织造的无缝环形腿套,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呈生理体形外形,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自脚踝部至大腿跟部,其外周长度成生理体形逐步增加,在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的近人体腹股沟处,形成有一双层的三角形连接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体型抗栓腿套,其特征在于,用于编织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的高弹力纱为莱卡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体型抗栓腿套,其特征在于,用于编织形成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的高弹力纱的旦尼尔数为35-85旦,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小腿部位的高弹力纱的旦尼尔数高于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的大腿部位的旦尼尔数5-10旦。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贴体型抗栓腿套,其特征在于,用于编织形成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的大腿部位的高弹力纱的旦尼尔数为35-75旦,用于形成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的小腿部位的高弹力纱的旦尼尔数为40-85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体型抗栓腿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的近人体大腿跟部设置有收紧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体型抗栓腿套,其特征在于,用于编织形成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的高弹力纱为包芯纱。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体型抗栓腿套,其特征在于,用于编织形成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的高弹力纱为包覆纱。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体型抗栓腿套,其特征在于,用于编织形成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的高弹力纱为包缠纱。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体型抗栓腿套,其特征在于,小腿部位膝湾处形成有一个无收缩环膝带。
专利摘要一种贴体型抗栓腿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系用高弹力丝以圆周镶嵌织造法织造的无缝环形腿套,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呈生理体形外形,自脚踝部至大腿跟部,其外周长度随生理体形逐步增加,在所述贴体型抗栓腿套的近人体腹股沟处,形成有一双层的三角形连接片。本实用新型的贴体型抗栓腿套使用时可有效地形成准确的梯度压力,以确保踝部到大腿的最佳血流速度。可有效地用作对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个人预防保健及临床治疗的辅助用品。
文档编号A61F5/00GK2914702SQ200620042258
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30日
发明者王乐民 申请人: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