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隧道导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9014阅读:7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皮下隧道导引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皮下隧道建立的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皮下隧道建立所使用的器具存在的问题是1、长度不足,在建立 皮下隧道时需做多个皮肤切口分段接力完成。2、头端较锐利,增加组织损 伤机会。3、操作步骤多,导引器具皮下送入时方向控制不佳。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现有的器具使用时组织损伤大,组织损伤机会多,操作繁琐的 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一次性完成皮下隧道建立的导引器,它可使 操作更简单,组织损伤更小,方法更易被操作者掌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空腔形管 状结构,所述空腔形管状结构的一端为鸭嘴形头端,另一端为尾端;头尾 两端同向弯曲,所述头端在屈曲侧设有一开孔,尾端在背曲侧设有另一开 孔,所述开孔均与管腔内相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皮下隧道建立术操作更简便,切口更少, 组织损伤更小,且所用材料价格不高,更具经济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导引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导引器尾端A向示意图; 图3为本导引器头端B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管状结构,两端封闭,同向弯曲,头端为扁圆形的鸭嘴 形,尾端为半球形。两弯曲点之间长度为30cm—60cm,头端弯曲部距离头 侧端点1.5cm,弯曲角度20度,尾侧弯曲部距离尾侧端点2.5cm,弯曲角 度30度。头端屈曲面上距离头侧端点lcm处有2X3mm大小的开孔,尾端 背曲面上距离尾侧端点2cm处有2X3mm开孔。上述开孔均与管腔相通。所 选的材料为不锈钢材质,具有较强刚性,头端制成鸭嘴形更有利于产生局 部更大压强,可很容易客服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的力量,同时难以穿破较致 密的上下层组织如皮肤和肌肉。头端弯曲20度便于调整导引器在皮下潜行 方向,又可减轻因角度过大可能造成皮下过度的扩张性损害。尾端弯曲30 度且弯曲部长度2.5cm便于作把手控制潜行方向。头、尾端侧两面的开孔 便于将导引钢丝送入和导出。根据个体的身高和拟做隧道的长度,可选择 30—60cm长度不等的导引器,如此即可一次性完成皮下隧道的建立。拟作皮下管状留置物时,先于皮肤表面作皮下隧道位置标识。所有材 料均作无菌准备。操作也作无菌消毒,沿标识线作皮下浸润麻醉,管状留 置物治疗端为隧道起点(如硬膜外腔,关节腔,病损组织等)。在治疗端处 作5 — 10mm皮肤切口,深达皮下,以血管钳在切口处皮下作适当扩张,导处作5 —10mm皮肤切口,深达皮下,以血管钳在切口处皮下作适当扩张, 导引器头端插入皮下,沿预定皮下隧道建立区向隧道远点稍用力送入,头 端侧屈曲面朝向皮肤侧,到达隧道远点后,若留置物远点拟皮外保留,无 须切开皮肤暴露导引器头端,可沿导引器头端屈曲面约lcm处刺入16#注 射针并滑入头端开孔内,将备导引丝沿16#注射针尾送入本导引器内腔并 直达尾端背曲面开孔处被引出,以手固定隧道远点皮外处导引丝,于隧道 近点缓慢抽出本导引器,直至皮下隧道远近点被导引丝相连,皮下隧道即 建立完成。隧道远点若拟皮下埋置植入器,则需要在该点紧贴导引器头端 切开皮肤并暴露导引器头端,再作相应外科操作即可。
权利要求1. 一种皮下隧道导引器,包括空腔形管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形管状结构的一端为鸭嘴形头端,另一端为尾端;头尾两端同向弯曲,所述头端在屈曲侧设有一开孔,尾端在背曲侧设有另一开孔,所述开孔均与管腔内相通。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下隧道导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端呈球形 封闭。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下隧道导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端与管 状结构成20度夹角弯曲,所述尾端与管状结构成30度夹角弯曲。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下隧道导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端和所 述尾端两弯曲点之间的长度为30cm—60cm。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皮下隧道导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端的弯 曲点距离头侧端点1. 5cm,所述尾端的弯曲点距离尾侧端点2. 5cm。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皮下隧道导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端屈曲 面上距离头侧端点lcm处有2X3mm的开孔,所述尾端背曲面上距离尾侧 端点2cm处有2X3mm的开孔。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皮下隧道导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形管 状结构的直径为4mm,壁厚为0.2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特别是一种用于皮下隧道建立的器具。该皮下隧道导引器包括空腔形管状结构,管状结构的一端为鸭嘴型头端;管状结构两端同向弯曲,头端屈曲侧开孔,尾端背曲侧开孔,开孔均与管腔内相通。克服现有的器具使用上组织损伤大,组织损伤机会多,操作繁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皮下隧道建立的导引器,可使操作更简单,组织损伤更小,方法更易被操作者掌握。
文档编号A61M25/01GK201105079SQ200620047568
公开日2008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7日
发明者傅国强 申请人:傅国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