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咽胃复合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咽喉癌患者的咽胃复合管。
背景技术:
咽喉癌患者术前常规插胃管,术后普遍采用一次性吸痰管,每天数十次经口腔、鼻腔插入下咽腔吸引滞留物,这种方法吸引时对患者咽黏膜刺激性大,易引起反射性的呛咳、刀口疼痛、恶心、呕吐,致喉部活动增加影响刀口愈合,严重者引起吻合口撕裂或出血;而且还不能完全吸净咽腔内的滞留物。另外,每个病人每日平均需用一次性吸痰管约10多个,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胃管与咽腔引流管有机复合为一体、可长时间放置在咽腔及胃内的咽胃复合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咽胃复合管,包括胃管管体,胃管管体的前部侧面设计有注入孔,胃管管体的尾部带有注射器接头和盖,胃管管体的外壁上设计有长度刻度,其特征在于在胃管管体距前端30厘米至35厘米处的外壁上复合连接有一咽腔引流管管体,咽腔引流管管体的前部侧面上设计有吸引孔,咽腔引流管管体的外壁上设计有长度刻度,咽腔引流管管体的尾部带有注射器接头和盖。
本实用新型将胃管与咽腔引流管有机复合为一体,可长时间放置在咽腔及胃内,通过咽腔引流管吸引下咽腔内的滞留物,并能向下咽腔应用抗生素冲洗;不但避免反复插吸痰管对患者的不良刺激,而且还能完全吸净咽腔内的滞留物,降低了术后切口感染、咽瘘、肺内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烦琐的护理工作程序,缩短了住院天数,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注入孔;2、胃管管体;3、吸引孔;4、咽腔引流管管体;5、长度刻度;6、注射器接头;7、盖;8、注射器接头;9、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咽胃复合管如图所示,包括胃管管体2,胃管管体2的前部侧面设计有注入孔1,注入孔1为3个。胃管管体2的尾部带有注射器接头8和盖9。胃管管体2的外壁上设计有长度刻度5。在胃管管体2距前端30厘米至35厘米处的外壁上开始复合连接一咽腔引流管管体4,复合连接一段后可以再分开。咽腔引流管管体4的前部侧面上设计有吸引孔3,吸引孔3可以为3~4个。咽腔引流管管体4的外壁上设计有长度刻度5,咽腔引流管管体4的尾部带有注射器接头6和盖7。咽腔引流管管体4要比胃管管体2细。咽胃复合管可以采用硅胶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咽胃复合管置入咽腔及胃内,咽腔引流管管体的前端距胃管管体前端30厘米至35厘米,胃管插入长度为50-55cm,当胃管到达胃内预定长度后,咽腔引流管的吸引孔正好位于下咽腔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咽腔引流管吸引下咽腔的滞留物,并能向下咽腔应用抗生素冲洗。术中可适当调整咽胃复合管的插入位置,便于术后滞留物的吸出。
权利要求1.一种咽胃复合管,包括胃管管体(2),胃管管体(2)的前部侧面设计有注入孔(1),胃管管体(2)的尾部带有注射器接头(8)和盖(9),胃管管体(2)的外壁上设计有长度刻度(5),其特征在于在胃管管体(2)距前端30厘米至35厘米处的外壁上复合连接有一咽腔引流管管体(4),咽腔引流管管体(4)的前部侧面上设计有吸引孔(3),咽腔引流管管体(4)的外壁上设计有长度刻度(5),咽腔引流管管体(4)的尾部带有注射器接头(6)和盖(7)。
专利摘要一种咽胃复合管,用于咽喉癌患者治疗。包括胃管管体,胃管管体的前部侧面设计有注入孔,胃管管体的尾部带有注射器接头和盖,胃管管体的外壁上设计有长度刻度,在胃管管体距前端30厘米至35厘米处的外壁上复合连接有一咽腔引流管管体,咽腔引流管管体的前部侧面上设计有吸引孔,咽腔引流管管体的外壁上设计有长度刻度,咽腔引流管管体的尾部带有注射器接头和盖。本实用新型将胃管与咽腔引流管有机复合为一体,可长时间放置在咽腔及胃内,通过咽腔引流管吸引下咽腔的滞留物,并能向下咽腔应用抗生素。避免反复插吸痰管对患者的不良刺激,而且还能完全吸净咽腔内的滞留物,降低了术后切口感染、咽瘘、肺内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M1/00GK2865736SQ20062008022
公开日2007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3日
发明者李振秀, 张金娥, 李敏娜, 满敏 申请人:李振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