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预防和治疗狂犬病的药剂和一组简单医疗器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是用于预防和治疗狂犬病的一组药物制剂和为了配合治疗所用的一组简单医疗器械。本技术还用于治疗毒蛇咬伤。
背景技术:
《健康报》2004年9月27日报道“狂犬病存在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称为“人类头号恐怖杀手。”(唐山广播电视报2003年7月28日报道,题目是《头号恐怖杀手狂犬病》报道中说“上半年重点传染病位居死亡数和死亡率榜首的并不是非典型肺炎,而是狂犬病。”)又据2003年8月11日《家庭医生报》-报道“狂犬病死亡率几乎为百分之百。”2002年6月27日《健康报》报道“一旦染上狂犬病,则死亡率高达百分之百。”该报同一版另有一篇报道,题目是《打了疫苗,为何还狂犬病》说有诸多原因即使打了疫苗,也往往难逃一死。《健康周报》1998年3月10日报道说“人被狗咬伤后,狂犬病毒在体内潜伏期少则几日,最长可达19年。”2004年6月16日《健康报》报道说“注射一次疫苗(被狗抓或咬后0、3、7、14、28天各肌注1-2ml)有效期仅6个月。”《健康报》还曾发表题为《“正常”狗咬伤也得狂犬病》的报道中说“江苏省武进市曾报告致人狂犬病的39只犬中。无症状的“正常”犬为33只,其中幼犬占41%,《唐山晚报》2004年9月25日报道,题目是《今夏市区4000人遭狗咬伤》(仅唐山市区这么个小地方一个夏天就有4000人遭狗咬伤)。
从上述可知,每年遭狗及宠物抓咬伤而可能面临死亡威胁的人非常之多(据报道有的小孩因小狗舔了屁股就发狂犬病死亡)。死亡数和死亡率在所有重点传染病中常常排在首位,被称为“人类头号恐怖杀手”这一句话就足以说明现有技术对狂犬病的无奈。
本发明的目的 是为人类提供一种为了安身保命的预防和治疗狂犬病的药剂和配套设施,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和具体制造方法①、蜈蚣100条、海藻300克、莪术300克、马钱子100克、砒霜或信石100克。将马钱子洗净加水1公斤煮沸去水切片。将蜈蚣、海藻、莪术、马钱子分别装入玻璃或不锈钢容器,用70-75度乙醇各0.75-1公斤浸泡,盖严勿使漏气。5-15日后,澄出药液,再用同样数量同样乙醇浸泡,各泡三次,药液混合,信石打成细粉,加在药液中混合。以上分量仅表示一种比例。以上药液作注入创口之用。用量每次在万分之一至千分之一。
②、按上面①的比例和方法将蜈蚣、马钱子分别用60度白酒浸泡之后兑在一起。用于内服。一次口服的剂量为上述分量的万分之一至千分之一。
③、郁金5公斤、桃仁1公斤、炮穿山甲1公斤、信石或砒霜1公斤、打成细粉灌胶囊或压成片,用于内服。每三万分之一为一次口服剂量,最大量不超过万分之一。蜈蚣也可用④、莪术炒成黑炭,同时与上述方③的部分药混合,备用于止血(以防万一)。
⑤、戳刀外形就像一个圆珠笔,外面是一个笔形塑料圆筒,长约11CM,内径约0.5CM,上口直径约0.3CM。筒壁一侧有一个宽约0.2CM,长3CM的豁口,豁口上边有一个凹槽,豁口下边与筒下口的距离是5CM。筒内有茎,茎长约11CM,下半部长约7CM,上半部长约4CM,上半部细,直径约0.2~0.3CM,套着一个弹簧。茎的下端安着一个三棱形,不锈钢锋利刀头,下尖上宽。距刀头向上6cm处有一个卡头,长约0.5cm,伸到筒壁豁口之外。如果卡头处在豁口下边的位置,则刀头突出筒下口约1厘米。下口筒外套着一层透明外管(外筒),外筒与内筒之间有螺纹,将外筒往下拧可以使筒口向下延伸,从而调节刀头对创口的深浅,并且再往下拧超过刀头则对刀头有保护作用。使用时向上提拉内茎,将卡头卡在筒壁的凹槽上,根据深浅需要拧动下口的外管,然后在患处涂抹方①药液,将管口对准患处,扳动卡头,戳刀“啪”地一下将患处戳开一个深约0.2-1cm的口子。
⑥、拔罐一个小型塑料罐,长约10cm,内径1.5cm,罐口用柔软材料,伸出罐口约0.5cm。内有一个长约11cm的茎,茎下端是一个活塞,茎从罐顶的口中伸出,上边有一个直径约3cm的不锈钢环。有一个活动支架连接罐身,架高约13cm。
当上述⑤戳开患处后,用普通2-5ml注射器吸取方①药液,注进创口深处,将罐口对住创口,用拇指和食指卡在支架上缘,中指插入环中向上拉,拔出毒血。反复操作5-10次。
权利要求
1.用于预防和治疗狂犬病的药剂之①用于创口消毒的药液其特征是蜈蚣、海藻、莪术、马钱子、砒霜或信石。
2.用于预防和治疗狂犬病的药剂之②用于内服药的特征是蜈蚣、马钱子。
3.用于预防和治疗狂犬病的药剂之③用于内服药的特征是郁金、桃仁、穿山甲、砒霜或信石。
4.用于预防和治疗狂犬病为了配合创口消毒所设计的医疗器械之一是戳刀 外形就像一个圆珠笔,外面是一个笔形塑料圆筒,长约11CM,内径约0.5CM,上口直径约0.3CM。筒壁一侧有一个宽约0.2CM,长3CM的豁口,豁口上边有一个凹槽,豁口下边与筒下口的距离是5CM。筒内有茎,茎长约11CM,下半部长约7CM,上半部长约4CM,上半部细,直径约0.2-0.3CM,套着一个弹簧。茎的下端安着一个三棱形,不锈钢锋利刀头,下尖上宽。距刀头向上6cm处有一个卡头,长约0.5cm,伸到筒壁豁口之外。如果卡头处在豁口下边的位置,则刀头突出筒下口约1厘米。下口筒外套着一层透明外管(外筒),外筒与内筒之间有螺纹,将外筒往下拧可以使筒口向下延伸,从而调节刀头对创口的深浅,并且再往下拧超过刀头则对刀头有保护作用。使用时向上提拉内茎,将卡头卡在筒壁的凹槽上,根据深浅需要拧动下口的外管,然后在患处涂抹方①药液,将管口对准患处,扳动卡头,戳刀“啪”地一下将患处戳开一个深约0.2-1cm的口子。
5.用于预防和治疗狂犬病为了配合创口消毒的医疗器械之二是一个小型拔罐,罐内径约1.5cm,罐口用柔软材料。内有一个茎,茎下端是一个活塞,茎上边安置一个环,罐身两侧连接一个活动支架。
6.根据权利要求1、2、3、4、5所述的药剂和医疗器械,也用于毒蛇咬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用于预防和治疗狂犬病的药剂和一组简医疗器械。药剂①外用清毒药是用蜈蚣、海藻、莪术、马钱子、砒霜制成。药剂②内服药是用蜈蚣、马钱子制成。药剂③内服药是用郁金、桃仁、穿山甲、砒霜制成。医疗器械之一管状戳刀,管内茎下端是一个三棱型刀头,茎上半部卡着弹簧戳刀用于戳开口子以便清创消毒。器械之二是一个拔罐,罐内径约1.5cm,罐口采用柔软材料。罐内茎下端是一个活塞,茎上面安置一个环,罐身两侧连接一个活动支架。拔罐用于拔毒。本发明还用于治疗毒蛇咬伤。
文档编号A61P39/06GK101077409SQ20071000006
公开日2007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9日
发明者刘汉光 申请人:刘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