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稳定的注射用河豚毒素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404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室温稳定的注射用河豚毒素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河豚毒素(tetrodotoxin)、稳定剂和辅料制成的室温稳定的医药注射用制剂。用河豚毒素作为主要活性成分生产的注射用制剂系从天然产物中开发出的一种新药。河豚毒素(tetrodotoxin),在化学结构上属于氨基氢化喹唑啉类化合物,化学名为八氢-12-(羟甲基)-2-亚氨基-5,9:7,10a-二甲撑基-10a氢-[l,3]-二氧桥-[6,5-d]-嘧啶-4,7,10,ll,12-五醇。其化学结构式为河豚毒素(TTX)最早是从河飩鱼(FuguSpp)分离提取出。目前已知河豚目(Fugu)河豚科(Tetrodontidae),刺豚科(Triodntiadae),翻车鱼科(Molidae),三刺河豚科(Triodntiade),几乎所有近百种河豚鱼中都含有河豚毒素,除河豚目种的河豚鱼外,也有文献报道虾虎鱼、蝾螈、箭毒蛙、章鱼地、贝类、螺类、蟹类、鳖类和藻类等均有河豚毒素(TTX)。从天然水生生物提取河豚毒素国内最早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药物化学研究所完成,其提取工艺1982年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1]。目前已知河豚毒素是自然界中存在不多的一种非蛋白质神经毒素之一,几十年来,它一直在神经药理学和肌肉生理学等研究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实验结果证明,河豚毒素是一种高度选择的神精细胞膜钠离子通道阻断剂。河豚毒素的毒性极强,据报道,平均体重50Kg的成人,肌肉注射30(Hig-500ng即可使人至死。也许正是因为河豚毒素极其强大的毒性,才使它从发现到药用经过了60多年的历程。从1993年起,发明人及所在的公司,就发现了河豚毒素的戒毒[2]、镇痛、排除人体内抗生素残留物[3]等药用效果,现在已证实河豚毒素是一种治疗效果显著,用药安全的药品,目前在中国FSDA按一类新药申报药品。但是在研制河豚毒素的制剂中,因为河豚毒素注射液对温度非常敏感,容易随温度升高而发生差向异构体的转化,所以目前研制的河豚毒素注射用制剂,都不能保存在室温下,而需要放在低温4'C条件下保存,这给药厂的生产、贮存、运输、装卸、批发、零售和医院、诊所临床上使用,增加了许多不方便。为了能更好的使用河豚毒素药品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必须要研制出一种安全稳定,室温下能长期贮藏的药品制剂。本发明就是研制出了一种可以使河豚毒素药品在室温下长期保存的制剂。实验结果证明,使用本发明组合物生产的药品制剂可以在室温(4(TC)以下长期保存,它不需要保存在冰箱中。为药品的生产,贮存,运输和临床、诊所医生用药提供了极为方便使用的制剂。
背景技术
:河豚毒素(TTX)<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3</formula>
发明内容药用河豚毒素制剂,因为其生物活性高,用量在0.1-30Pg,所以均采用的是注射剂型,这种注射剂,因为河豚毒素本身的物理特性,都必须使用有机酸及其盐做助溶剂或者是缓冲液。在这种条件下,河豚毒素随温度的升高而发生降解。从表l结果可以看出,河豚毒素的枸橼酸缓冲液在模拟室温4(TC放置一个月后,河豚毒素的含量开始下降,有关物质超过3%,到二个月后,其制剂中河豚毒素含量达不到药用质量标准要求。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河豚毒素的枸橼酸缓冲液在4x:放置三个月其制剂中河豚毒素含量几乎没有变化,对比结果说明河豚毒素制剂的水液体与温度的升高有相关性。表l河豚毒素枸橼酸缓冲液在40'C稳定性试验(041116)试验条件je藏时间外观检测含量有关物质备注(%)(%)o天无色澄明液体99.80.1HPLC测定恒温箱一个月无色澄明液体95.53.5外标法40°C三个月无色澄明液体90.39.5六个月无色澄明液体88.111.7表2河豚毒素枸橼酸缓冲液在冰箱(4'C)稳定性试验(041116)试验条件ie藏时间外观检测含量(%)有关物质备注o天无色澄明液体99.80.0HPLC测定冰箱一个月无色澄明液体99.00.5外标法4°C二小日无色澄明液体98.31.5六个月无色澄明液体98.01.6河豚毒素注射液在室温条件下不稳定,在专利CN1568999A中对其也有论述,该专利申请保护的是一种河豚毒素的冷冻干燥粉制剂,它并没有解决河豚毒素注射液在室温(4(TC)条件内是否稳定和如何贮存的问题。医药用河豚毒素(tetrodotoxin)纯度在85%-98%,河豚毒素(TTX)纯品是一种白色粉未或无定型结晶,熔点在22(TC以上变黑,易溶于有机酸,如醋酸,枸橼酸,酒石酸等,极微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其毒性小鼠LDs。为7.0-10.0^/kg,在强酸和强碱溶液中其化学结构容易发生降解变化,使河豚毒素的毒性显著降低w。河豚毒素在固态时可以室温长期保存,而且4(TC以下对其影响不大。但是将河豚毒素溶解于酸性水溶液时,其热稳定性较差。目前从化学结构上分析,有机化学者认为河豚毒素注射液在室温条件下不稳定是因为其化学结构中有容易发生差向异构化的官能团,如河豚毒素结构中4-位碳上的羟基容易发生差向异构化使河豚毒素转变为4-表河豚毒素,或者在酸性水溶液条件下,4-表河豚毒素容易进一步转化成4,9-脱水河豚毒素和河豚酸等衍生物。如图所示河豚酸(IV)4,9-脱水河豚毒素(III)如果我们选择某种化学成分,能稳定河豚毒素化学结构中各种易发生差向异构体的官能团,也就能解决河豚毒素在溶液状态时的稳定性问题。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及立体结构化学的构象关系,同时必须选择医药上允许使用的药用辅料原则,我们使用乳糖和蔗糖做注射用河豚毒素制剂的稳定性试验。表3,是使用乳糖作稳定剂制成的河豚毒素注射液制剂(每剂量含乳糖50Pg)。从长期考査试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使用本发明的组合物制成的河豚毒素注射液可以在室温条件下长期保存。_表3河豚毒素注射液长期试验的稳定性研究(050511)。_<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表4,是使用蔗糖作稳定剂制成的注射用河豚毒素冷冻干燥粉制剂(每剂量含蔗糖4(¥g)。从长期考査试验结果,得出的结论,使用本发明的组合物制成的注射用河豚毒素制剂可以在室温条件下长期保存。<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室温平均温度28.5'C平均温度31.2°C平均温度33.8°C平均温度34.rc平均温度29.rc平均温度25.3°C-l不一不月月月月月月天个个个个个八l表4注射用河啄毒素长期试验的稳定性研究(050515)。—试验条#C藏时间外观检査¥1有关物质—备互(%)(%)室温平均温度28.5°C平均温度31.2'C平均温度33.8'C平均温度34.rc平均温度29.rc平均温度25.3'C在专利CN1568999A中,也认为加入双糖和聚糖可以提高河豚毒素的稳定性,并研究了用河豚毒素药品制成的冷冻干燥粉制剂。观察了其在40'C的稳定性,证明河豚毒素制成冷冻干粉后可以在室温条件下长期保存。但该专利并没有对河豚毒素的注射用水溶液制剂进行深入的研究。而河豚毒素制剂在医院和诊所最方便使用的仍然是注射液制剂。本发明人,就是发明了对注射用河豚毒素制剂在室温稳定性的组合药物配方。注射用河豚毒素,它包括河豚毒素注射液和注射用河豚毒素冻干粉制剂。从河豚毒素(tetrodotoxin)的化学结构中可以发现它的4-位碳羟基是最不稳定的基团,在酸性水溶中,河豚毒素(I)与(II)为互变差向异构体。如果随温度的升高,4-表河豚毒素(11),会转化成4,9脱水河豚毒素(III),4,9-脱水河豚毒素(III)隨时间和温度的变化会进一步转化成河豚酸(IV)。因此在制备河豚毒素溶液制剂中,首先是要控制住4-位碳上的羟基,不要让其发生差向异构化。我们对河豚毒素立体结构的分析后,发现醚健(ga1—0~glu)中的氧原子有稳定4-位碳羟基的作用,其原理是醚健中的裸氧原子,提供出两个负电子,氧原子上提供的两个负电子与4-位碳上的羟基和邻位氮原子上的氢原子正好形成一个氢健式稳定构形的6园环,实验发现这类醚健以糖甙健中的氧原子为最佳选择物。qalHO.11考虑到在药用制剂生产中,所添加的稳定剂,助溶剂和辅料等必须符合药典标准,我们选用药典中许可使用的含有醚健类的成分作为稳定剂,如乳糖、麦芽糖和蔗糖等。在专利CN1568999A中也使用了双糖、聚糖等作为河豚毒素冷冻干燥粉剂的稳定剂,而且也达到定法法法法法法w夕夕夕夕夕夕£999999w末末末末末末粉粉粉粉粉粉粉g或或或或或或l状状状状状状J块块块块块块色色色色色色色白白白白白白白月月月月月月个个这种氢健形成的河豚毒素溶液,可以非常稳定的防止河豚毒素结构发生各种差向异构化,河豚毒素的分子量319.10,乳糖的分子量是360.31两者相比,1克分子的河豚毒素需要1.13克分子的乳糖。如果将河豚毒素结构中,所有能结合的官能团都让其形成稳定的6园环,那么1克分子的河豚毒素需要3.4克分子的乳糖稳定剂,因此我们设计乳糖的使用量为,0.35-15(Hxg是河豚毒素用量的3.5-5.0倍。根据实验研究结果,本发明的注射用河豚毒素制剂的组合物剂量为1、河豚毒素注射液A、河豚毒素5.0PgB、河豚毒素10.0Pg枸橼酸0.l他枸橼酸0.15化枸橼酸钠0.OlPg乳糖50.0Pg乳糖25.(mg注射用水1.0-2.0ml注射用水1.0-2.0mlC、河豚毒素10.0PgD、河豚毒素15.04g枸橼酸0.薛g枸橼酸0.15Pg枸橼酸钠0.OlPg蔗糖50.0Hg乳糖50.0Pg注射用水1.0-2.0ml注射用水1.0-2.0mlE、河豚毒素5.0PgF、河豚毒素10.0化枸橼酸0.l化g枸橼酸0.15Mg麦芽糖25.0Pg蔗糖50.(^g了室温长期贮藏的效果。但是该专利中所使用的稳定剂的量,即每剂量为5-100rag。以超出了河豚毒素化学结构稳定时所需求的量,而且最大的缺点是添加如此大剂量的稳定剂,可以严重干扰对河豚毒素制剂中河豚毒素活性成分含量的检测和分析。这样的组合物缺少实际使用价值。我们在选择使用河豚毒素制剂的组合物时,认为添加适量的稳定剂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特征。从河豚毒素的化学结构判断,能与糖甙健中的氧形成氢健式稳定构形的6园环,有三个符合条件的官能团,如图所示-注射用水1.0—2.0ml注射用水1.0—2.0ml2、注射用河豚毒素3、河豚毒素枸橼酸枸橼酸钠乳糖甘露醇注射用水5潜g0.14M0.01Pg25.0jig7.5mg1.0—2.0mlb、河豚毒素枸橼酸乳糖甘露醇注射用水10.0Mg0.15Hg50.0Pg7.5mg1.0-2.0mlc、河豚毒素枸橼酸枸橼酸钠乳糖甘露醇注射用水10.0Pg0.15M0.01化50.O化10.Omg1.0—2.0mld、河豚毒素枸橼酸蔗糖甘露醇注射用水15.OPg0.歸gso.(mg15.Omg1.0—2.Omle、河豚毒素枸橼酸麦芽糖甘露醇注射用水5.O^gf、河豚毒素lO.OPg0.l扭g枸橼酸0.15化25.0Pg蔗糖50.O^g25.Omg甘露醇20.Omg1.0-2.Oml注射用水1.0-2.0ml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室温稳定的河豚毒素注射用制剂,即可以是注射液,也可以是注射用冷冻干燥粉,按照上述组合的方式制造成医药用河豚毒素制剂,就是一种可以在室温下长期贮藏的药品。其中所述河豚毒素为医药用其含量在85-98%之间,河豚毒素在本组合物中的用量为每单位或每剂量为0.1-30Pg;其余为助溶剂,稳定剂和辅料等。以上所述河豚毒素包括河豚毒素的衍生物,如4,9-脱水河豚毒素,河豚毒素内酯,4-表河豚毒素,4,9-脱羟基河豚毒素,河豚酸等。这类活性成可以从生物中提取,如河飩目(Fugu)河豚科(Tetrodontidae),刺豚科(Triodntiadae),翻车鱼科(Molidae),三刺河豚科(Triodntiade),虾虎鱼、蝾螈、箭毒蛙、章鱼地、贝类、螺类、蟹类、鳖类和藻类等,也可以是人工合成物[5],或者是生物发酵提取物[6]。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河豚毒素因为极微溶解于水,所以为了充分的让其溶解于水溶液,必须加入助溶剂,而且河豚毒素对强酸和强碱极不稳定,研究发现用有机酸是比较好的一种助溶剂,它在l:1比例范围内可以充分将河豚毒素完全溶解,本发明中使用的助溶剂有,枸橼酸,醋酸,酒石酸等,其每单位或每剂量为,0.1-20Pg,是河豚毒素的0.1-20倍。实验研究发现在这种条件下,加入助溶剂后河豚毒素水溶液的PH值正好是4.0-7.0之间,也是人体注射使用的最佳PH值。在制备室温条件下稳定的河豚毒素水溶液,必须要加入稳定剂,而选择稳定剂的原则是能让河豚毒素化学结构形成稳定型6圆环氢健的成分,同时考虑到药品制造的要求,所选择的成分必须符合药典标准的物质,我们实验研究后选择使用的是含有糖甙健的成分(glu-O-gal),如乳糖,蔗糖,和麦芽糖等,因为在河豚毒素化学结构上可以形成稳定型6圆环的构形只有三种官能团,同时必须考虑到所加入的稳定剂,还不能影响到河豚毒素主成分含量的分析,研究结果,我们使用的剂量为每单位或每剂量为0.35-150Pg,是河豚毒素的3.5-5倍。在这种条件下,能防止河豚毒素结构发生各种差向异构化,而且又不影响对主成分河豚毒素的检测和分析。在注射用河豚毒素制剂的研究中,根据医院临床使用和诊所医生用药的方便,本发明中,室温稳定的河豚毒素制剂也可以制成河豚毒素的冻干粉制剂,只需要在水溶液中加入药用辅料甘露醇即可,其使用剂量,每单位或每剂量为5.0-50mg。在室温稳定的河豚毒素注射液中,使用的水溶液是符合药典标准的注射用水,每单位或每剂量为0.5-2.5ml。以上所述的室温稳定的注射用河豚毒素注射液,是用药物活性成分河豚毒素、稳定剂、助溶剂和药用辅料组合物生产的制剂,除用于治疗人类疾病,如戒除成瘾类药物依赖症[2,镇痛,镇静,麻醉,排除人体体内抗生素药物残留物[3]等外,还可用于清除养殖生物、动物体内抗生素类药物的残留物6]及其毒素7]。用本发明的组合物生产室温稳定的注射用河豚毒素制剂,具体制备工艺为1、河豚毒素注射液,将定量助溶剂溶解于标定量的注射用水中,用磁力搅拌10-15min,将定量的河豚毒素加入助溶剂中,继续搅拌10-15min,加入定量的稳定剂,继续搅拌10-15min,领![PH值,在4.0-7.0范围,符合标准后,过0.22Mm的滤膜,再过分子量为5000的超滤膜除菌,用HPLC法测河豚毒素含量,将溶液定量灌入2ml安瓿瓶中,封口,检漏,按药品标准全检,产品合格后,印字,包装,成品贮藏。2、注射用河豚毒素,将定量助溶剂溶解于标定量的注射用水中,用磁力搅拌10-15min,将定量的河豚毒素加入助溶剂中,继续搅拌10-15min,加入定量的稳定剂,继续搅拌10-15min,再加入定量支架辅料,继续搅拌15-20min,测PH值,在4.0-7.0范围,符合标准,过0,22陶的滤膜,再过分子量为5000的超滤膜除菌,用HPLC法测含量,定量灌入2ml西林瓶中,半加塞,4(rc预冻,照冻干曲线,冷冻,升华,再干燥,压塞,轧盖,按药品质量标准全检,产品合格后,印字,包装,成品贮藏。与现有技术相比,现有的河豚毒素注射液必须在冷藏(4-8'C)条件下贮存,否则将会影响到河豚毒素制剂的质量,使产品达不到药用质量标准要求。这种条件下的制剂给生产,药品运输,医院医生用药都带来了极大不方便。高剂量的稳定剂和辅料会影响对活性成分河豚毒素的检测和分析,仍然不能保证河豚毒素制剂质量的稳定性和药品安全性。本发明所取得的技术实质性的进步是1、科学合理的组合物,使用剂量科学、加入符合药品标准的助溶剂,稳定剂和辅料保证了河豚毒素制剂质量的稳定性和产品的安全性,用这种组合物生产的注射用制剂,可以在室温条件下贮藏,时间在2年以上,为工厂的生产,医药运输、批发,节约了成本。2、科学合理的组合物,生产出药品质量可靠、用药安全、室温稳定的注射液,其剂型有注射液和注射用冻干粉,为医院、诊所医生用药,根据需要提供了可选择的产品。其用法可通过肌肉内,皮下,静脉注射或滴注等。3、用本发明组合物生产注射用河豚毒素制剂,质量稳定,重现性好,生产工艺简单,检测分析快速灵敏,有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价值,可满足社会的需求。实施方案一、河豚毒素注射液实施例1、取枸橼酸140Mg和其钠盐10Mg用注射用水1000rol将其溶解,加入河豚毒素5mg搅拌20min,加入乳糖25mg,继续搅拌20min,PH值-5.5,用0.22的滤膜过滤,再过分子量为5000的超滤膜除菌,用HPLC测河豚毒素含量,外标法计算,97.5%,灌入2ml安瓿瓶,每瓶lml,封口,灯检,按河豚毒素质量标准进行全检,合格。包装。稳定性考查,称A配方。实施例2、取枸橼酸150Pg用注射用水1000ml将其溶解,加入河豚毒素10mg搅拌20min,加入乳糖50mg,继续搅拌20min,PH值-5.0,用0.22的滤膜过滤,再过分子量为5000的超滤膜除菌,用HPLC测河豚毒素含量,外标法计算,95.5%,灌入2ml安瓿瓶,每瓶lml,封口,灯检,按河豚毒素质量标准进行全检,合格。包装。稳定性考查,称B配方。实施例3、取枸橼酸150Mg及其枸橼酸钠10Pg用注射用水1000ffll将其溶解,加入河豚毒素10mg搅拌20min,加入乳糖50rag,继续搅拌20min,PH值=6.0,用0.22的滤膜过滤,再过分子量为5000的超滤膜除菌,用HPLC测河豚毒素含量,外标法计算,99.0%,灌入2ml安瓿瓶,每瓶lml,封口,灯检,按河豚毒素质量标准进行全检,合格。包装。稳定性考査,称C配方。实施例4、取枸橼酸150Pg用注射用水1000ml将其溶解,加入河豚毒素15呢搅拌20min,加入蔗糖50mg,继续搅拌25min,PH值:5.2,用0.22的滤膜过滤,再过分子量为5000的超滤膜除菌,用HPLC测河豚毒素含量,外标法计算,105.0%,灌入2rd安瓿瓶,每瓶lml,封口,灯检,按河豚毒素质量标准进行全检,合格。包装。稳定性考査,称D配方。实施例5、取枸橼酸140Pg用注射用水1000ml将其溶解,加入河豚毒素5mg搅拌20min,加入麦芽糖25mg,继续搅拌15min,PH值-6.5,用0.22的滤膜过滤,再过分子量为5000的超滤膜除菌,用HPLC测河豚毒素含量,外标法计算,95.0%,灌入2ml安瓿瓶,每瓶lml,封口,灯检,按河豚毒素质量标准进行全检,合格。包装。稳定性考査,称E配方。实施例6、取枸橼酸150Pg用注射用水1000ml将其溶解,加入河豚毒素10mg搅拌20min,加入蔗糖50mg,继续搅拌15min,ffl值-5.5,用0.22的滤膜过滤,再过分子量为5000的超滤膜除菌,用HPLC测河豚毒素含量,外标法计算,108.0%,灌入2ml安瓿瓶,每瓶lml,封口,灯检,按河豚毒素质量标准进行全检,合格。包装。稳定性考査,称F配方。表5所示,各种组合物的河豚毒素注射液在高温条件下(4(TC)的稳定性试验。从结果证实,用本发明的组合物生产的制剂质量稳定。从表7的长期稳定性实验观察结果证实,用本发明的组合物生产的药品可在室温条件下长期贮存,期限在2年以上。二、注射用河豚毒素实施例7、取枸橼酸140Pg和其钠盐lOPg用注射用水1000ml将其溶解,加入河豚毒素5mg搅拌20min,加入乳糖25mg,继续搅拌10min,加入甘露醇7.5g,继续搅拌15min,Wl值=6.5,用0.22的滤膜过滤,再过分子量为5000的超滤膜除菌,用HPLC测河豚毒素含量,外标法计算,105.5%,灌入2ml安瓿瓶,每瓶linl,半加塞,4(TC预冻,从-5(TC冻干24hr曲线升华,lOhr再干燥,压塞,轧盖,按河豚毒素药品质量标准全检,产品合格后,印字,包装。稳定性考査,称a配方。实施例8、取枸橼酸1504g用注射用水1000ml将其溶解,加入河豚毒素10mg搅拌20min,加入乳糖50mg,继续搅拌10min,加入甘露醇7.5g,继续搅拌15min,PH值=6.0,用0.22的滤膜过滤,再过分子量为5000的超滤膜除菌,用HPLC测河豚毒素含量,外标法计算,100.8W,灌入2ml安瓿瓶,每瓶lml,半加塞,4(TC预冻,从-5(TC冻干24hr曲线升华,10hr再干燥,压塞,轧盖,按河豚毒素药品质量标准全检,产品合格后,印字,包装。稳定性考査,称b配方。实施例9、取枸橼酸150Pg和其钠盐10Hg用注射用水1000ml将其溶解,加入河豚毒素10mg搅拌20min,加入乳糖50mg,继续搅拌10min,加入甘露醇10g,继续搅拌15min,PH值=6.0,用0.22的滤膜过滤,再过分子量为5000的超滤膜除菌,用HPLC测河豚毒素含量,外标法计算,96.1%,灌入2ml安瓿瓶,每瓶lml,半加塞,-40°<:预冻,从-5(TC冻干24hr曲线升华,10hr再干燥,压塞,轧盖,按河豚毒素药品质量标准全检,产品合格后,印字,包装。稳定性考査,称c配方。实施例10、取枸橼酸150Pg用注射用水1000ml将其溶解,加入河豚毒素15rag搅拌20min,加入蔗糖50mg,继续搅拌10min,加入甘露醇15g,继续搅拌15迈in,PH值-6.8,用0.22的滤膜过滤,再过分子量为5000的超滤膜除菌,用HPLC测河豚毒素含量,外标法计算,103.1%,灌入2ml安瓿瓶,每瓶lml,半加塞,-40^预冻,从-50'C冻干24hr曲线升华,10hr再干燥,压塞,轧盖,按河豚毒素药品质量标准全检,产品合格后,印字,包装。稳定性考査,称d配方。实施例11、取枸橼酸14Cmg用注射用水1000ml将其溶解,加入河豚毒素5mg搅拌20min,加入麦芽糖25mg,继续搅拌10min,加入甘露醇25g,继续搅拌15min,PH值=6.7,用0.22的滤膜过滤,再过分子量为5000的超滤膜除菌,用HPLC测河豚毒素含量,外标法计算,94.2%,灌入2ml安瓿瓶,每瓶lml,半加塞,4(TC预冻,从-5(TC冻干24hr曲线升华,10hr再干燥,压塞,轧盖,按河豚毒素药品质量标准全检,产品合格后,印字,包装。稳定性考査,称e配方。实施例12、取枸橼酸150Pg用注射用水1000ml将其溶解,加入河豚毒素10mg搅拌20min,加入蔗糖50mg,继续搅拌10min,加入甘露醇20g,继续搅拌15min,PH值:6.1,用0.22的滤膜过滤,再过分子量为5000的超滤膜除菌,用HPLC测河豚毒素含量,外标法计算,99.5%,灌入2ml安瓿瓶,每瓶lml,半加塞,-40°0预冻,从-50'C冻干24hr曲线升华,10hr再干燥,压塞,轧盖,按河豚毒素药品质量标准全检,产品合格后,印字,包装。稳定性考査,称f配方。表6所示,各种组合物的注射用河豚毒素制剂在高温条件下(40°C)的稳定性试验。从结果证实,用本发明的组合物生产的制剂质量稳定。从表8的长期稳定性观察实验,结果证实用本发明的组合物生产的药品制剂可在室温条件下长期贮存,期限在2年以上。按本发明实施方案生产的药品,在室温贮存一年以上,其河豚毒素的含量仍为90-110%,,在标示量范围之内,有关物质小于3%,符合药品质量要求。说明本发明使用的稳定剂及其在组合物中的使用量对河豚毒素制剂有显著的稳定作用。参考文献[1]河北渔业1982年(Z1)期,P49[2]ZL95190556.2,DE69529156T2,EP0750909Bl,RU2168331C2,US55846975A1[3]CN200610168171[4]Toxicon1985,23,271-276[5]Y.Kishietc,J.Amer.Chem.Soc.,94,9217(1972).[6]CN1552884A[7]CN200610138719.7[8]CN200610150511.7表5,各种组合物河豚毒素注射液在高温(4CTC)、光照(4500LX)条件下的稳定性试验结果组方ABCDEF鉴别供试品与对照品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供试品与对照品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供试品与对照品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供试品与对照品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供试品与对照品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供试品与对照品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含量限度(90-110)外标法外标法外标法外标法外标法外标法高温o天97.595.599.0105.095.0108.0高温5天97.195.398.3104.094.5107.0高温10天97.095.097.5103.394.1106.8光照o天97.595.699.0105.095.0108,0光照5天97.095.498.0104.594.0106.5光照10天96.794.197.0103.693.7106.0表6、各种组合物注射用河豚毒素在高温(40°C)、光照(4500LX)条件下的稳定的性试验结果组方bcd6f鉴别供试品与对照品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供试品与对照品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供试品与对照品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供试品与对照品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供试品与对照品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供试品与对照品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含量限度(90-110)外标法外标法外标法外标法外标法外标法高温0天105.5跳896.1103.194.299.5高温5大104.198.395.3103.094.099.0高温10天104.098.094.5102.394.098.8光照o天105.5100.896.1103.194.299.5光照5大105.098.496.0102.593.098.5光照10天104.398.195.5102.693.797.0表7不同组合物河豚毒素注射液在室温条件下稳定性试验研究,分析方法HPLC法,外标法标定。<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column></row><table>表8不同组合物注射用河豚毒素在室温条件下稳定性试验研究,分析方法HPLC法,外标法标定<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4</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1.一种室温稳定的注射用河豚毒素制剂,其特征在于它含有药用活性成分河豚毒素(tetrodotoxin)、稳定剂乳糖和助溶剂枸橼酸等的药物组合物。所述的河豚毒素为医药用其含量在85-98%在本组合物中的用量为每单位或每剂量为0.1-30μg;乳糖为0.35-150μg;枸橼酸为0.1-20μ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温稳定的注射用河豚毒素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河豚毒素包括其天然或者是人工合成的衍生物或类似物,如4,9-脱水河豚毒素,河豚毒素内酯,4-表河豚毒素,4,9-脱羟基河豚毒素,河豚酸等。3、根据权禾j要i1所述的稳定剂,其特征在于稳定河豚毒素注射用制剂让河豚毒素在室温下不发生差向异构体的成分是含有糖甙健(gal-O-glu)类的药用辅料成分,如乳糖、麦芽糖、庶糖等。4、根据S利要求1所述的助溶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室温稳定注射用河豚毒素制剂中,溶解河豚毒素的助溶剂系枸橼酸,醋酸,酒石酸等有机酸系列。加入有机酸后其注射用河豚毒素制剂溶液的PH值在4.0-7.0之间。5、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室温稳定的注射用河豚毒素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河豚毒素、稳定剂和助溶剂组成的药物组合物,按药典标准制成注射用制剂,可以是注射用冷冻干燥粉末和注射液,这种制剂可以用于肌肉内、皮下或者静脉注射、滴注等。所用的水溶液为符合药典标准的注射用水,其用量每单位或每剂量为0.5-2.5ml。6、根据权利5要求所述的一种室温稳定的注射用冷冻干燥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河豚毒素、稳定剂、助溶剂的药物组合物中,按药典允许注射用冷冻干燥粉末制剂加入支架辅料,如甘露醇等,其用量每单位或每剂量为5.0-50mg。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温稳定的注射用河豚毒素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河豚毒素用助溶剂枸橼酸水溶液溶解后,与稳定剂乳糖水溶液混合,加入注射用水到标定量,用无菌过滤法灭菌,测PH值,测河豚毒素含量,当其符合质量标准后,定量灌装于安瓿瓶中,封口。即可得到室温稳定的河豚毒素注射液制剂。(2)将河豚毒素用助溶剂枸橼酸溶解后,与稳定剂乳糖和支架辅料甘露醇水溶液混合,加入注射用水到标定量,用无菌过滤法灭菌,测PH值,测河豚毒素含量,当其符合质量标准后,定量灌装于西林瓶中,半加塞,冻干,升华,再干燥,压塞、封口。即可得到室温稳定的注射用河豚毒素冷冻干燥粉。8、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一种室温稳定的注射用河豚毒素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河豚毒素、稳定剂、助溶剂的药物组合物,除用于治疗人类疾病,如戒除成瘾类药物依赖症,镇痛,镇静,麻醉,排除人体体内抗生素药物残留物等外,还可用于清除养殖生物、动物体内抗生素类药物的残留物及其毒素。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河豚毒素Tetrodotoxin及其衍生物药品生产。特别是涉及河豚毒素药品制剂中稳定性的组合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河豚毒素类成分在制剂产品中稳定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是使用药典允许的辅料,助溶剂和稳定剂制造出注射用河豚毒素制剂。用本发明组合物的制造方法生产的注射用河豚毒素制剂,可以在室温条件下长期贮存,解决了河豚毒素制剂在室温条件下不稳定的问题。文档编号A61K31/529GK101264063SQ20071008656公开日2008年9月17日申请日期2007年3月15日优先权日2007年3月15日发明者邱芳龙申请人:深圳市宏锦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