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根除遗传性雀斑的医疗美容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585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根除遗传性雀斑的医疗美容器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美容器械。属于国际专利分类A61B17/00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多少年来,雀斑这种顽固性色素皮肤病给无数长有雀斑的患者带来许多 痛苦。甚至有些患者因面部长有雀斑,尽管他们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却往往 未被录用,因而失去了心仪的工作,而变得失去自信。因为人的外观形象如 同一个宣传窗口,是给他人最直接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对于雀斑患者来 讲,不仅是工作上的失败,精神上也带来很大痛苦。过去治疗雀斑的方法为 什么不能根除,很多人士误认为雀斑与血液或内分泌有直接关系,想根除是 不可能的。事实上这种说法是非常不科学的,因为对于长有雀斑的患者来讲, 95%的人都是由遗传基因导致,如果不正确了解雀斑的病理机构,就很难达 到根除的目的。随着人类疾病的转变和化学药品毒副作用的日益凸现,现在 大量使用抗生素的后果是使人体的免疫力逐渐衰退。目前治疗雀斑大多采用 外用涂擦药物或口服药物,及使用功能性化妆品来治疗雀斑,这些产品大多 含有如氢、醌、漂白剂、铅汞、脱皮剂等化学药品,这些化学药品含有毒性, 短时间有效,对雀斑只能起到淡化作用,长期使用会产生依赖性,会对皮肤 造成严重损伤。还有采用点药、喷冷、光亮子、手术、扫斑机、磁波等方法, 也只能当场去除雀斑,但由于治疗时未将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彻底杀灭,过 不了多久变异了的黑色素细胞就会重新生长出来。也有采用激光(包括氖激 光,氩离子激光,红宝石激光,氢激光,倍频激光等10余种激光)方法治 疗雀斑,它是利用光辐射作用到皮肤时所产生热效应、光效应和电磁效应等 原理,以烧灼、炭化、气化、凝固等手段作用于有关病变组织,使生物组织 酶失去活性,蛋白质变质。也有采用冷冻铜头导体、磨削等方法治疗。这些方法是想通过机械的作用或医治者的手法作用破坏雀斑的皮下结构,达到根 除的目的。但黑色素细胞是散布在皮肤的基底层,如果破坏过深,达到和超 过了基底层,那就伤害了真皮,却又未在愈合期植皮的话,所伤害的部分就 不会正常修复了,过后就形成了疤痕,或形成没有汗腺、皮脂腺,没有汗毛 光亮的异样皮肤。由于上述一系列方法都不能根除雀斑,因而人们误以为雀 斑无法根除。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治疗遗传性雀斑不能根除的难题,发明一种可 一次根除遗传性雀斑的医疗美容器械,即一次性治疗就可以达到根除雀斑的 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医疗器械包括吸液头、杆体和把手。吸液头为 一圆锥体,圆锥体内为中空,在圆锥体顶端有一个尖形的点斑头。点斑头当 中是一个与吸液头内的中空相连通的空芯。杆体是一个内为中空的圆柱体。 杆体一端与吸液头底端连接,另一端与把手连接。把手的轴心为通孔。在杆 体中设有一个活塞杆,活塞杆靠近吸液头的一端固定有一个活塞,另一端穿 过把手的通孔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 结构简单,灌装容易,使用方便,不耗损能源,利于环保。2、 利用活塞的原理吸取治疗液,每吸取一次可以连续治疗200_300个雀斑,省工省力,节约治疗液。3、 因其尖端面积较小,点治时不会损伤到周围皮肤。4、 根据不同的斑点和斑点不同的深度,对雀斑可分别采用刺点、压的方 式治疗。由于本发明的特殊结构,可充分保障治疗液的作用,使得雀斑被一 次根除不留疤痕,并可不再复发。


图1是本发明的纵向剖视示意图。图中1、吸液头,2、杆体,3、把手,4、活塞杆,5、活塞,6、凹 槽,7、弹簧,8、压簧板,9、点斑头,10、垫圈,11、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发明包括吸液头1、杆体2和把手3。吸液头1为一圆锥体。 圆锥体内为中空,在圆锥体顶端有一个尖形的点斑头9,点斑头9的长度为 0. 18 —0. 2mm,尖端的直径①为1. 5 —2 mm。点斑头9当中是一个与吸液头1 内的中空相连通的空芯。杆体2是一个内为中空的圆柱体,由中间填充有铅 的双层不锈钢圆筒组成。杆体2外部套有一个硅胶材料的套筒11。杆体2 — 端与吸液头1的底端为螺纹式连接,另一端与把手3之间也为螺纹式连接。 杆体2与吸液头1的连接处由垫圈10密封。把手3的轴心为通孔。在杆体2 中设有一个活塞杆4,活塞杆4靠近吸液头1的一端固定有一个活塞5,另 一端穿过把手3的通孔中。杆体2在与把手3相连的一端有一个凹槽6,凹 槽6中有一根弹簧7套在活塞杆4上。活塞杆4上安有一个压簧板8顶在弹 簧7上。在结构上,吸液头1由三层材料组合在一起外层由银、黄铜、紫 铜、青铜、锰合金构成;中间一层由铅、钕、锡合金构成;最内一层由两层 玻璃和中间包覆的水银构成,其制作工艺是,加涂一层液态玻璃,待其冷却 后涂一层水银,然后再加涂一层液态玻璃,冷却后形成有水银夹层的玻璃, 玻璃水银夹层有保持治疗液温度及不易挥发的作用。吸液头l材料中的铜有 较强的吸附力,而银质中含有大量银离子,更能消炎、灭菌,促使患处快速 愈合。锰有杀菌的作用,锡有净化、杀菌和保鲜的作用,杆体2中的铅能起 到治疗液不易散发和恒温作用。杆体2外部套的硅胶套筒11具有很好的吸 湿能力,防止操作时器械在手中滑脱,便于手握尤其天冷时不会凉手给人以 舒适感。硅胶的防震特性又能起到器械不易损伤的作用,提高织物的手感、 柔软和耐磨性,并具有防磁、防水、绝缘的特点。有套筒11的包覆作用,各金属材料既能发挥金属材料本身的作用,又不会对外部造成污染。把手3 由有机玻璃或硬质塑料制成,不仅美观,而且绝缘、手感好。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是这样的治疗时,先把伸出把手3上的活塞杆4按下,这时活塞5把吸液头1中的空气外排,同时压簧板8压紧弹簧7。再把 吸液头l浸沾在所配制的治疗液中,活塞5在弹簧7的作用下向回运动,则 把治疗液抽吸进吸液头1中。然后就可以开始治疗。把点斑头9点压在雀斑 上,根据雀斑的大小、深度,可采用不同的力度和不同的深度刺入皮肤滴出 治疗液。由于雀斑位于表皮的基底层和真皮之间,刺入过深会留下疤痕,因 此点斑头9的长度不应超过2mm。本器械浸沾一次药水可连续点治200_300 个雀斑, 一般吸液2 — 3次即可做完严重的满面雀斑患者。治疗起来非常简 便快捷。由于有活塞5的作用,治疗液用量多少可以得到精确控制,不致造 成浪费或使用过多对皮肤造成损伤。本发明可有效地一次治愈雀斑并可不再 复发。本医疗美容器械能治愈雀斑的原理是利用本器械,同时配合一种无任 何毒副作用的治疗液来进行治疗,并运用独特的操作手法和专业手法操作, 将该器械放入装有治疗液专用装置内,器械能够快速吸附专用装置内的液体 物,并能保持液体物的纯度,以保持最佳状态。利用器械精确度,根据不同 的斑点,采用刺点、压等操作方法,使皮肤表层的病损组织发生物理性变化, 并能快速将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瞬间杀灭,导致病损组织细胞内外水分结晶 死亡。患处三天左右结痂,七到十五天左右脱落干净,从而达到根除的目的。 一次操作即可治疗满面雀斑,是最为安全、有效的治疗器械和治疗方法。雀 斑治愈后不会留下任何皮肤损伤,也没有任何与原有肤色不一致的色差,完 全保持原有皮肤的弹性和光泽,不再依赖任何药物维持治愈的效果,而且本 器械对于过敏性、疤痕性皮肤都能医治。随治随走不影响工作,无副作用无 痛苦,免去手术之苦。
权利要求
1、一种一次根除遗传性雀斑的医疗美容器械,包括吸液头(1)、杆体(2)和把手(3),其特征在于吸液头(1)为一圆锥体,圆锥体内为中空,在圆锥体顶端有一个尖形点斑头(9),点斑头(9)当中是一个与吸液头(1)内的中空相连通的空芯,杆体(2)是一个内为中空的圆柱体,杆体(2)一端与吸液头(1)的底端连接,另一端与把手(3)连接,把手(3)的轴心为通孔,在杆体(2)中设有一个活塞杆(4),活塞杆(4)靠近吸液头(1)的一端固定有一个活塞(5),另一端穿过把手(3)的通孔中。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点斑头(9)的长度 为0. 18 — 0. 2tnm,尖端的直径O为1. 5 —2 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杆体(2)由中间填 充有铅的双层不锈钢圆筒组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吸液头(1)由三层材料组合在一起外层由银、黄铜、紫铜、青铜、锰合金构成;中间一层由 铅、钕、锡合金构成;最内一层由两层玻璃和中间包覆的水银构成。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杆体(2) —端与吸 液头(1)的底端为螺纹式连接,另一端与把手(3)之间也为螺纹式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杆体(2)与吸液头 (1)的连接处由垫圈(10)密封。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杆体(2)在与把手(3) 相连的一端有一个凹槽(6),凹槽(6)中有一根弹簧(7)套在活塞 杆(4)上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活塞杆(4)上 安有一个压簧板(8)顶在弹簧(7)上。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杆体(2)外部 套有一个硅胶材料的套筒(11)。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次根除遗传性雀斑的医疗美容器械,包括吸液头、杆体和把手。吸液头为一圆锥体,在圆锥体顶端有一个点斑头。杆体是一个内为中空的圆柱体,在杆体中设有一个活塞杆,活塞杆靠近吸液头的一端固定有一个活塞。本发明利用活塞的作用把治疗液快速抽吸进吸液头中,运用刺点等方法对雀斑进行治疗操作。本器械操作方便,不耗损能源,安全性高,吸取一次治疗液可连续点治200-300个雀斑,吸取2-3次便可治愈严重的满面雀斑患者。治愈后完全保持皮肤的光泽和弹性,不再依赖任何药物,并可永不再复发。
文档编号A61B17/00GK101264025SQ20071018802
公开日2008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2日
发明者曹洪利 申请人:曹洪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