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尿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867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尿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尿布,更详细地说涉及具有吸汗性片的一次性 尿布。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在一次性尿布中,已知一种与尿布穿着者的皮肤接触的尿布的内面的一部分由吸汗性片形成的尿布。例如,日本特开2004 - 358099号公报(专利文献l)所述的发明的尿布,在前腰围区域和 后腰围区域具有从吸收体的端缘延伸出的端翼,该端翼的内面由防水 性无纺布形成,在该防水性无纺布上接合有与其分体的吸汗性片。在 穿着状态下的尿布的上下方向上,防水性无纺布的下端部从尿布的内 侧与覆盖吸收体的液体透过性表面片重叠。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 - 3580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对于一次性尿布所使用的吸汗性片,当吸收汗而成为湿润状态时, 与出汗的皮肤密合,从而当皮肤相对于穿着的尿布沿上下方向移动时, 吸汗性片也与该皮肤一起沿上下方向移动。并且,在专利文献l所述 的这种尿布中,当吸汗性片这样移动时,与吸汗性片接合的防水性片 也一起移动。这时,根据防水性片相对于表面片的接合状态的情况, 防水性片的下端部分会向尿布的上方折叠、覆盖吸汗性片的下端部分。 结果,与皮肤抵接的吸汗性片的面积实质上减少,吸汗性片不能发挥 其最初预定的吸汗性能。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是,对具有吸汗性片的现有尿布进行改良, 使得设置于尿布内面侧的吸汗性片在尿布穿着期间不会损害作为吸汗
性片的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对象是下述的一次性尿布。即,该 一次性尿布具有裆下区域、与上述裆下区域的前方相连的前腰围区域、 与上述裆下区域的后方相连的后腰围区域,上述前腰围区域具有形成 腰围开口的周缘部的前缘部、而上述后腰围区域具有形成腰围开口的 周缘部的后缘部,体液吸收性芯材在位于上述裆下区域的内面侧的透 液性片与位于上述裆下区域的外面侧的不透液性片之间,上述体液吸 收性芯材从上述裆下区域向上述前腰围区域和上述后腰围区域延伸、 在上述前腰围区域具有前端缘、在上述后腰围区域具有后端缘,上述 前后腰围区域的内面侧,在上述前腰围区域的前缘部附近与上述芯材 的上述前端部附近之间以及上述后腰围区域的上述后缘部附近与上述 芯材的上述后端部附近之间由疏水性片覆盖,在上述前后腰围区域的 任一方中在上述疏水性片的内面的一部分上安装有吸汗性片。
在这种尿布中,本发明的特征如下。安装有上述吸汗性片的上述 疏水性片,在上述尿布的上下方向上具有比上述吸汗性片的上下方向 的尺寸大的尺寸,具有在上述腰围开口的周缘部附近沿上述尿布的腰 围方向延伸的第一上缘,在上述芯材的上述前后端缘的任一方附近沿 上述腰围方向延伸的第一下缘,包括上述第一下缘、沿上述腰围方向 延伸且未接合于上述透液性片的第一非接合区域,和在上述第一非接 合区域的上方接合于上述透液性片的第一接合区域。上述吸汗性片, 具有在比上述疏水性片的上述第一上缘靠下方处沿上述腰围方向延伸 的第二上缘,在比上述疏水性片的上述第一下缘靠上方处沿上述腰围 方向延伸的第二下缘,包括上述第二下缘、沿上述腰围方向延伸且未 接合于上述疏水性片的第二非接合区域,和在上述第二非接合区域的 上方接合于上述疏水性片的第二接合区域。上述第一接合区域的下端 部分比上述第二接合区域的下端部分靠下方。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后腰围区域中,沿腰围 方向以伸长状态安装有多条弹性部件、从而能够形成沿上述腰围方向 反复起伏的褶裥,在上述吸汗性片中,上述第二非接合区域的上述上
下方向上的尺寸在5~30mm的范围内,在上述第二非接合区域能够 形成宽度比形成于上述第二接合区域的上述褶裥的宽度大的褶裥。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吸汗性片,具有包括上述 第二上缘、沿上述腰围方向延伸且未接合于上述疏水性片的第三非接 合区域,上述第三非接合区域的上述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在5~30mm 的范围内,在上述第三非接合区域能够形成宽度比上述第二接合区域 中的上述褶裥的宽度大的褶裥。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疏水性片中的上述第一非 接合区域,其上下方向的尺寸在2~20mm的范围内,即便朝向上述 第 一上缘折叠也不会与上述吸汗性片重叠。
在本发明的一次性尿布中,在覆盖前后腰围区域任一方的内面侧 的疏水性片上安装有吸汗性片,该疏水性片,具有包括第一下缘且沿 腰围方向延伸的第一非接合区域、和处于第一非接合区域上方的第一 接合区域,第一非接合区域与覆盖体液吸收性芯材的透液性表面片重 叠而不相接合,第一接合区域接合于该透液性表面片。另一方面,吸 汗性片接合于疏水性片的第二接合区域,形成于第一非接合区域的上 方,所以即便在尿布的穿着期间疏水性片的第 一非接合区域朝向尿布 的上方巻起,也不会由此导致吸汗性片巻起而损害作为吸汗性片的功 能。
在吸汗性片的第二非接合区域或笫三非接合区域中能够形成间距 比形成于第二接合区域的褶裥的间距大的褶裥,在这样的本发明的尿 布中,该褶裥中所含的吸汗性片的第二下缘或第二上缘进入尿布穿着
者的后背等的凹部,能够吸收该凹部中的汗。
疏水性片中的第 一非接合区域即便朝向疏水性片的第 一上缘折叠
也不会与吸汗性片重叠,在这种形态的本发明的尿布中,不会因折叠 的第一非接合区域覆盖吸汗性片,所以在尿布的穿着期间吸汗性片的
面积不会实质上减少,吸汗性片能够维持其功能。


图1是尿布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2是将图1的尿布分解、以伸展的状态示出的图。
图3是表示沿图2的III-III线剖切面的图。
图4是表示沿图2的IV-IV线剖切面的图。
图5是表示吸汗性片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与图2相同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与图6相同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以短裤型的一次性尿布为例,参照

本发明的详细 内容。
图1是本发明的一次性尿布1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在尿布1中, 经由热熔粘接剂(图未示)相互重叠接合的疏水性的内面片2和疏水 性的外面片3形成短裤型的一次性尿布,该尿布具有裆下区域6、与 裆下区域6的前方相连的前腰围区域7、和与裆下区域6的后方相连 的后腰围区域8,前后腰围区域7、 8的侧缘部分7a、 8a彼此呈合掌 状重叠,在沿图上下方向间断地排列的接合区域9相互熔接,从而形 成腰围开口 ll和一对腿围开口 12。在腰围开口 ll的周缘部附近,处 于内外面片2、 3之间且沿腰围方向延伸的多条腰围弹性部件13,以 伸长状态至少接合于内外面片2、 3的至少一方。在腿围开口12的周 缘部附近,处于内外面片2、 3之间且沿腿围方向延伸的多条腿围弹性 部件14,以伸长状态接合于内外面片2、 3的至少一方。而且,在腰 围开口 11的周缘部中的前缘部7b及后缘部8b与腿围开口 12的周缘 之间,与腰围弹性部件13平行地沿腰围方向延伸的多条辅助腰围弹性 部件16,以伸长状态接合于内外面片2、3的至少一方。在内外面片2、 3之间,还夹设有不透液性的防漏片17,该防漏片17从裆下区域6 向前腰围区域7和后腰围区域8延伸。
图2是在将图1的尿布1的前后腰围区域7、8在接合区域9剥离、 将尿布1整'
头箭头Y所示的前后方向伸展时的尿布la的局部剖切俯视图,在图 中示出了该尿布la的内面侧。尿布la,在宽度方向X的中央部具有 体液吸收部30。该体液吸收部30是这样形成的将由薄纸32、 33呈 三明治状覆盖吸液性材料31而成的嵌条状的体液吸收性芯材34的内 面侧,由透液性且亲水性的表面片36覆盖,而将芯材34的外面侧朝 向防漏片17,由透液性片和不透液性片夹持吸液性材料31。其中,吸 液性材料31是粉碎纸浆或粉碎纸浆与高吸水性聚合物粒子的混合物 等。在图示例中,在芯材34与防漏片17之间夹设有内面片2。该芯 材34,具有从裆下区域6分别向前后腰围区域7、 8延伸的两侧缘43、 沿腰围方向延伸的前端缘41和沿腰围方向延伸的后端缘42。在前后 腰围区域7、 8各自中,在图1中形成腰围开口 11的周缘部的前缘部 7b和后缘部8b在图2中沿宽度方向X延伸。在图1中呈沙漏形的外 面片3,具有在前缘部7b向尿布1的内侧折叠的前方折叠部46、和在 后缘部8b向尿布1的内侧折叠的后方折叠部47。在图1的尿布1中 观察,这两个折叠部46、 47各自是分别从腰围开口 11的前缘部7b 和后缘部8b向下方延伸的部分,该延伸的前端分别成为前方下缘46a 和后方下缘47a,前缘部7b和后缘部8b分别形成两折叠部46、 47各 自的前方上缘46b和后方上缘47b。前方折叠部46隔着表面片36覆 盖芯材34的前端缘41附近,后方折叠部47隔着表面片36覆盖芯材 34的后端缘42附近。该后方折叠部47,在其内面侧安装有吸汗性片 51。
在图2中,前方折叠部46,具有经由热熔粘接剂等粘接剂52( — 并参照图3)接合于内面片2和表面片36的前方接合区域53,并且, 具有含前方下缘46a在内沿宽度方向X延伸、与内面片2和表面片36 均未接合的前方非接合区域55。后方折叠部47,具有经由粘接剂52 接合于内面片2和表面片36的后方接合区域54,并且具有含后方下 缘47a在内沿宽度方向X延伸、与内面片2和表面片36均未接合的 后方非接合区域56。优选,前方和后方非接合区域55、 56,其在图1 的尿布1中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在2~20mm的范围内。这样的前方折
叠部46和后方折叠部47,在图示例中以由疏水性的外面片3形成的 方式,由疏水性的片材料形成,由此防止被体液吸收部30吸收的体液 在前后腰围区域7、 8从体液吸收部30渗出而与皮肤接触。
吸汗性片51,以沿宽度方向X越过体液吸收部30的两侧缘43 地延伸的方式而形成,在图2中例示出了延伸至内面片2的侧缘部分 8a的情况。该吸汗性片51具有与后方折叠部47的后方下缘47a大致 平行的下缘50a和上缘50b。该下缘50a和上缘50b之间的尺寸M小 于后方4斤叠部47的上下方向的尺寸N、即后方下缘47a与后方上缘 47b之间的尺寸N。这样的吸汗性片51具有接合区域61,该接合区域 61经由呈例如1 ~ 20个/cm2的比例的小点状涂敷的热熔粘接剂等粘接 剂57 (—并参照图3)接合于后方折叠部47的内面、即后方折叠部 47的皮肤接触面,并且该接合区域61在尿布1的上下方向上位于吸 汗性片5的中央部分。吸汗性片51还具有下方非接合区域62和上方 非接合区域63。该下方非接合区域62包括下缘50a,下缘50a与接合 区域61之间的尺寸为D,未与后方折叠部47接合。该上方非接合区 域63包括上缘50b,上缘50b与接合区域61之间的尺寸为E,未与 后方4斤叠部47接合。
图3是表示沿图2的IH-III线的剖切面的图。从图2、 3中可知, 吸汗性片5中的下方非接合区域62形成于后方折叠部47中的后方非 接合区域56的右方,即,在图l的尿布l中,下方非接合区域62形 成于后方非接合区域56的上方。因此,在尿布l的穿着期间,即便后 方折叠部47的后方非接合区域56如想像线56a所示那样巻起,也不 会导致吸汗性片51巻起。并且,即便吸汗性片51的下方非接合区域 62如想像线62a所示那样巻起,也不会导致后方折叠部47巻起。将 下方非接合区域62和后方非接合区域56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与下面 的情况比较也是优选的。即,在后腰围区域8的上下方向上,接合区 域61越过后方接合区域54向下方延伸,当处于湿润状态而与皮肤紧 紧地密合的吸汗性片51的下方非接合区域62与该皮肤一起相对于尿 布1相对向上方移动时,后方折叠部47的后方非接合区域56与吸汗
性片51—起向上方巻起,从而会对后方折叠部47作用可能会导致将 其在后方接合区域54从表面片36剥离的强大的剥离力。若是图2的 形态的后方折叠部47和吸汗性片51,则能够回避这种剥离力的产生。
另外,在图3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后腰围区域8的后方折叠部 47中,将后方非接合区域56的尺寸F、即从后方折叠部47的后方下 缘47a到后方接合区域54的下端的尺寸F设为小于从后方接合区域 54的下端到吸汗性片51的下缘50a的尺寸J,以使即便后方非接合区 域56如想像线56a那样巻起,也决不会覆盖吸汗性片51。虽然尿布l 根据嬰幼儿用和大人用会有所不同,但是后方折叠部47的后方非接合 区域56的尺寸F通常优选2 20mm。这样的后方非接合区域56,能 够使得后方下缘47a轻柔地接触皮肤。另外,吸汗性片51中的下方非 接合区域62和上方非接合区域63的上下方向的尺寸D、E优选为2~ 30mm,更优选为5 30mm。当腰围弹性部件13、辅助腰围弹性部件 16收缩时,在前腰围区域7、后腰围区域8中会产生沿腰围方向反复 起伏的宽度小的褶裥90a,在处于后腰围区域8的吸汗性片51的接合 区域61中也会产生宽度小的褶裥90a(参照图1),而在未与后腰围区 域8的内面侧直接接合的下方非接合区域62和上方非接合区域63中, 难以受到两弹性部件13、 16收缩的影响,从而产生宽度比接合区域 61的褶裥90a的宽度大且尺寸大的褶裥90b (参照图1 )。这样的褶裥 90b,进入到尿布穿着者的沿脊柱形成的凹部的深处,能够吸收小褶裥 90a不能到达的较深部位的汗。在吸汗性片51中,下方非接合区域62 和上方非接合区域63的尺寸D、 E,既能够相同,也能够使一方的值 大于另一方的值。
另夕卜,在图3中,从体液吸收部30的吸液性材料31的右端部(图 2中的上端部)向图右方延伸出的薄纸32、 33与表面片36重叠并经 由热熔粘接剂(图未示)相互接合,并且薄纸33也相对于内面片2 接合。
图4是表示沿图2的IV-IV线的剖切面的图。在尿布la的裆下区 域6中,内面片2、外面片3和介于它们之间的防漏片17重叠,这些
片2、 3、 17经由热熔粘接剂(图未示)相互接合。在内面片2和外面 片3的侧缘部彼此之间夹设有腿闺弹性部件14。在体液吸收部30中, 芯材34的内面、侧面以及外面的一部分被表面片36覆盖,相互接触 的表面片36和薄纸32、 33经由热熔粘接剂(图未示)接合。
在这样的尿布l中,内面片2和外面片3,采用为由热塑性合成 纤维构成的无纺布或由热塑性合成树脂构成的膜等的、疏水性的片材 料。防漏片17采用由热塑性合成树脂构成的膜等不透液性片材料。表 面片36,可根据需要对由热塑性合成纤维构成的无纺布或由热塑性合 成树脂构成的开孔膜等透液性片材料进行亲水化处理而使用。吸汗性 片材51能够采用周知或公知的材料,但是后述图5例示的吸汗性片 51是在为了得到具有清爽感的尿布1时尤其优选的一例。
图5是本发明中能够使用的吸汗性片51的剖视图。吸汗性片51 具有上面层72、下面层73和介于这两个层72、 73之间的中间层74。 上面层72和下面层73,是以由热塑性合成树脂形成的第一、第二疏 水性纤维81、 82为主体的层,并混杂有比疏水性纤维81、 82少量的 第一、第二亲水性纤维91、 92。中间层74,是以第三亲水性纤维93 为主体的层,第一、第二疏水性纤维81、 82以及第一、第二亲水性纤 维91、 92有时会进入其中。在图中,进入中间层74的第一、第二疏 水性纤维以参照符号81a、 82a表示,第一、第二亲水性纤维以91a、 92a表示。在上下面层72、 73与中间层74、以及这些层彼此之间还夹 设有巻曲的疏水性复合纤维85。形成吸汗性片51的这些纤维81、 82、 91、 92、 93除了相互机械地交织之外,在与复合纤维85接触的部位 中的多处通过复合纤维85熔融而相互接合。在图中,使亲水性纤维的 粗细大于疏水性纤维的粗细来表示,以区分亲水性纤维和疏水性纤维。
在第一、第二、第三亲水性纤维91、 92、 93上,附着药剂成分(图 未示),该药剂成分具有对皮肤出汗时繁殖从而导致出现痱子、斑疹等 的细菌的抗菌作用或杀菌作用。药剂成分有时也附着于第一、第二疏 水性纤维81、 82,但是在优选的吸汗性片51中,所含的药剂成分几 乎都附着于第一、第二、第三亲水性纤维91、 92、 93。
这样形成的吸汗性片51,当例如使图中的上面层72与皮肤接触 时,能够由上面层72中的第一亲水性纤维91吸收该皮肤的汗。汗朝 向中间层74渗透、扩散,保持于中间层74的第三亲水性纤维93。这 样被保持的汗,由于上面层72中的第一疏水性纤维81的存在而被阻 止与皮肤接触,所以皮肤不会感到出汗导致的湿润感,带来清爽感。 并且,在含有汗的第三亲水性纤维93上附着有药剂成分,所以抑制会 因该汗的存在而容易繁殖的细菌、例如表皮葡萄球菌等的繁殖,从而 抑制因该细菌导致的瘫子的产生。这样的药剂成分,能够从第四级铵 盐中选择,该第四级铵盐包括例如烷基吡啶鎗盐、烷基三曱基铵盐、 烷基苄基二甲基铵盐(苯扎氯铵)、二烷基二曱基铵盐、苄索氯铵的族 群。另外该药剂成分还能够是与儿茶酸等的混合物。
形成吸汗性片51中的上面层72的第一疏水性纤维81,釆用由聚 酯、聚丙烯、尼龙等热塑性合成树脂构成的、优选熔点比聚乙烯高、 纤维长至少30mm、纤度0.1 5dex的材质。形成上面层72的第一亲 水性纤维91,采用人造丝、棉、纸浆等亲水性纤维,优选纤维长度至 少为30mm。形成下面层73的第二疏水性纤维82和第二亲水性纤维 92,能够采用与上面层72中相同的材质。但是,上面层72和下面层 73并不一定要由同一纤维形成。中间层74中的第三亲水性纤维93采 用人造丝、棉、纸浆等亲水性纤维。中间层74由于夹持于上面层72 与下面层73之间,所以即便采用纤维长度为5mm以下的纸浆纤维也 不会有该纤维移出到吸汗性片51之外的担忧。故而,通过采用单价低 于人造丝的纸浆,能够将吸汗性片51的制造成本抑制得低。吸汗性片 51的各层所含的巻曲的复合纤维85,以相对于吸汗性片51的总重量 为5~20重量%的比例,采用例如以聚乙烯为覆盖物、以聚丙烯为芯 的复合纤维。复合纤维85,通过使由聚乙烯形成的覆盖物成分熔接于 与该复合纤维85接触的第一疏水性纤维81、第二疏水性纤维82,起 到将吸汗性片51的吸汗前后的形状保持一定的作用。例如,在吸汗前 的吸汗性片51中,在从制造后到开始使用的期间内,通过复合纤维 85防止片的组织溃散、或片出现起毛等。另外,在吸汗后的吸汗性片
51中,有吸汗后的第一、第二、第三亲水性纤维91、 92、 93的表观 体积变大的倾向,但通过复合纤维85进行作用,使得即便在这种情况 下吸汗性片51也能够保持大致一定的厚度、或吸汗性片51的组织不 会溃散。在吸汗后、吸汗性片51的组织溃散会导致处于湿润状态的第 三亲水性纤维93易接触皮肤,所以不理想。
根据本发明的发明者掌握的情况,采用久*/*株式会社(爱知 县名古屋市)制造的汗量计SKD- 1000对三个2岁儿童穿着以往的尿 布在33±1°C、 75±5%RH的室内经过三小时后的腰部的发汗量进行测 定,得知每11112皮肤的表面积的平均发汗量为192g/hr。 2~3岁儿童 穿着一次性尿布的时间通常是3小时左右,所以作为吸汗性片51优选 具有每1小时的平均发汗量的至少三倍左右的吸汗能力、即550~ 570g/m2 hr左右的能力。例如,在图5中,吸汗性片51是这样得到 的第一疏水性纤维81采用8.48/1112的聚酯纤维,第二疏水性纤维82 采用4.9g/n^的聚酯纤维、第一亲水性纤维91采用3.6g/n^的人造丝 纤维、第二亲水性纤维92采用4.9g/i^的人造丝纤维、第三亲水性纤 维93采用12g/i^的纸浆纤维、复合纤维85采用以聚丙烯为芯、以聚 乙烯为覆盖物的4.2g/m2的的复合纤维,从而得到单位面积重量为 38g/i^的纤维物(web),在该纤维物上附着氯化十六烷基吡啶総和儿 茶酸而得到该吸汗性片。这样得到的厚度0.5mm的吸汗性片51,在 被浸水3分钟后干燥5分钟之后进行测定时的吸水量约为705g/m2, 从而即便是穿着3小时以上的尿布1,也相对于每11112皮肤表面积具 有充分的吸汗量。将该吸汗性片51i殳为55x 285mm左右的大小后安 装在嬰幼儿用的尿布l上,将该尿布1穿着在2岁婴幼儿的身上三小 时,在嬰幼儿的皮肤上与吸汗性片51抵接的部位处没有发现存在汗。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与图2相同的图,与图2 的各部位对应的部位以在图2的参照标号上加100的标号来表示。在 图6的尿布101a中,在形成为沙漏形的透液性表面片136和不透液性 外面片103之间夹设有由薄纸132、133覆盖吸液性材料131而形成的 芯材134。在前腰围区域107和后腰围区域108中,取代图2中的前 方折叠部46和后方折叠部47,与外面片103分体的疏水性的前方片 材片146和后方片材片147经由热熔粘接剂152接合于表面片136。 在该前方和后方片材片146、147的内面上经由热熔粘接剂157接合有 前方吸汗性片151a和后方吸汗性片151b。前方吸汗性片151a和后方 吸汗性片151b分别具有分别相对于前方片材片146和后方片材片 147的前方以及后方的接合区域161a、 161b、下方非接合区域162a、 162b、以及上方非接合区域163a、 163b。当尿布101a组装于短裤型 的尿布1时,前方以及后方的接合区域161a、 161b分别位于前方片材 片146以及后方片材片147各自中的前方非接合区域156a以及后方非 接合区域156b各自的上方。在这种图6的尿布101a中,前腰围区域 107和后腰围区域108中的前方片材片146和后方片材片147起到与 图1的尿布1中的后方折叠部47相同的作用。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与图6相同的图。在图7 的尿布101a中,后方吸汗性片151b经由涂敷成多条相互平行的线条 171的热熔粘接剂157b接合于后方片材片147。线条171的宽度在 0.5-2mm的范围内,线条171彼此相隔2~20mm、优选相隔5~ 10mm。后方吸汗性片151b,具有由多条线条171形成的后方接合区 域161b、形成于多条线条171的上方的上方非接合区域162a、和形成 于多条线条171的下方的下方非接合区域162b。在该尿布101a中, 当在后腰围区域108中、腰围弹性部件113和腰围辅助弹性部件116 收缩时,吸汗性片147能够形成相邻的线条171彼此之间的部分朝向 尿布101a的内侧呈半圆筒状隆起的褶裥。在这样的吸汗性片147中, 不仅形成于上方非接合区域162a和下方非接合区域162b的褶裥,形 成于后方接合区域161b的褶裥也容易进入尿布穿着者的后背的凹部。 另外,呈半圆筒状隆起的褶裥,能够形成在尿布101a和皮肤之间沿上 下方向延伸而与尿布101a的外部连通的通气路。在图7的尿布101a 中,前方吸汗性片151a,与图6的情况相同地经由呈多个点状涂敷的 热熔粘接剂157a接合于前方片材片146。
在图示例中,通过将短裤型的尿布分解、伸展而对本发明进行了
说明。但是本发明也能够不在短裤型的尿布中实施而是在开放型的尿 布中实施。在本发明中,吸汗性片能够在前后腰围区域中都安装。
根据本发明,能够制造在尿布穿着中吸汗性片的表面积实质上不 会减少的一次性尿布。
权利要求
1. 一种一次性尿布,具有裆下区域、与上述裆下区域的前方相连的前腰围区域、与上述裆下区域的后方相连的后腰围区域,上述前腰围区域具有形成腰围开口的周缘部的前缘部、而上述后腰围区域具有形成腰围开口的周缘部的后缘部,体液吸收性芯材在位于上述裆下区域的内面侧的透液性片与位于上述裆下区域的外面侧的不透液性片之间,上述体液吸收性芯材从上述裆下区域向上述前腰围区域和上述后腰围区域延伸、在上述前腰围区域具有前端缘、在上述后腰围区域具有后端缘,上述前后腰围区域的内面侧,在上述前腰围区域的前缘部附近与上述芯材的上述前端部附近之间以及上述后腰围区域的上述后缘部附近与上述芯材的上述后端部附近之间由疏水性片覆盖,在上述前后腰围区域的任一方中在上述疏水性片的内面的一部分上安装有吸汗性片;该一次性尿布的特征在于,安装有上述吸汗性片的上述疏水性片,在上述尿布的上下方向上具有比上述吸汗性片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大的尺寸,具有在上述腰围开口的周缘部附近沿上述尿布的腰围方向延伸的第一上缘,在上述芯材的上述前后端缘的任一方附近沿上述腰围方向延伸的第一下缘,包括上述第一下缘、沿上述腰围方向延伸且未接合于上述透液性片的第一非接合区域,和在上述第一非接合区域的上方接合于上述透液性片的第一接合区域;上述吸汗性片,具有在比上述疏水性片的上述第一上缘靠下方处沿上述腰围方向延伸的第二上缘,在比上述疏水性片的上述第一下缘靠上方处沿上述腰围方向延伸的第二下缘,包括上述第二下缘、沿上述腰围方向延伸且未接合于上述疏水性片的第二非接合区域,和在上述第二非接合区域的上方接合于上述疏水性片的第二接合区域;上述第一接合区域的下端部分比上述第二接合区域的下端部分靠下方。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后腰围区域中,沿腰围方向以伸长状态安装有多条弹性部件、从而能够形成 沿上述腰围方向反复起伏的褶裥,在上述吸汗性片中,上述第二非接合区域的上述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在5~30mm的范围内,在上述第二 非接合区域能够形成宽度比形成于上述第二接合区域的上述褶裥的宽 度大的褶裥。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上述吸汗性片, 具有包括上述第二上缘、沿上述腰围方向延伸且未接合于上述疏水性 片的第三非接合区域,上述第三非接合区域的上述上下方向上的尺寸 在5~30mm的范围内,在上述第三非接合区域能够形成宽度比上述 第二接合区域的上述褶裥的宽度大的褶裥。
4. 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上述疏水性片中的上述第一非接合区域,其上下方向的尺寸在2~ 20mm的范围内,即便朝向上述第一上缘折叠也不会与上述吸汗性片 重叠。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置于尿布内面侧的吸汗性片在尿布穿着期间不会损害作为吸汗性片的功能的一次性尿布。一次性尿布(1a)的前后腰围区域(7、8)任一方的内面侧由疏水性片(47)覆盖,在疏水性片(47)的内面接合有吸汗性片(51)。在尿布(1a)的上下方向上,疏水性片(47)具有包括第一下缘(47a)、沿腰围方向延伸且未接合于尿布(1a)的内面的第一非接合区域(56),和在第一非接合区域(56)的上方接合于尿布(1a)的内面的第一接合区域(54)。吸汗性片(51)具有在比疏水性片(47)的第一下缘(47a)靠上方处沿腰围方向延伸的第二下缘(50a),包括第二下缘(50a)、沿腰围方向延伸且未接合于疏水性片(47)的第二非接合区域(62),和在上述第二非接合区域(62)的上方接合于疏水性片(47)的第二接合区域(61)。第一接合区域(54)的下端部分形成为比第二接合区域(61)的下端部分靠下方。
文档编号A61F13/53GK101389300SQ200780006118
公开日2009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8日
发明者丹下悟, 井上敏男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