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马达带动水平振动摇摆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带动水平振动摇摆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可 用于组设在床体或坐椅中,进而产生水平振动摇摆的功能,为需长期卧 床、坐椅的使用者提供一较为舒适、健康的马达带动水平振动摇摆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睡眠时间约占正常人生活三分之一左右,而睡眠之外, 则又有一半以上的时间会坐在椅子上,由此可知床、椅对于人类生活的
重要性,而床椅的舒适性亦随着社会进步而备受重视;
对于正常人而言如此,对于其它行动不便甚致无法行动的人弱势族 群而言,卧坐时间的比例必然更为增加,且对于卧座设备的需求更为重 要,亦有别于一般人所需;
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号88215257号,『护理病床改良结构』 专利,其主要是利用设置于床架的若干连杆组与一传动装置连接,再配 合翻身机构、拍打机构供使用者按摩,以免除长期卧床者,其部分肌肤 受压过久过大而产生病变;
然而,上述现有设计其翻身、拍打、按摩等机构,皆是利用杆体或 板体来完成,每一杆体或板体仅能提供一小块区域身体部分相对应效果, 由此可知现有结构其功效需要辅以相当大数量的杆体、板体来完成,如 此不仅整体结构过于复杂,且杆体、板体纵使数量再多,也难以涵盖使 用者全身的范围,使用效果较为有限。
因此就整体而言,现有的结构复杂但效果有限,仅收事倍功半的效 果,实用性差,仍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 述缺陷,而提供一种马达带动水平振动摇摆机构,其可改善现有的床椅 虽具按摩拍打功能,但结构过于复杂,且作用的范围难以涵盖全身,或连杆式设计较不舒适,耗电量大等缺点,本实用新型舍弃传统作法而采 用足以激发人体十二经络震动的体外全身水平震动机构以协助人体达成 快而有效的气血循环及内脏按摩功效,比传统的拍打、按摩原理更具有 创新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马达带动水平振动摇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马达、 一减 速机构、 一移动机构及一振动座;该马达是来回转动并与减速机构连动 设置,该移动机构设有呈连动关系的两滚轮及一传递带,该减速机构是 与其中一滚轮连动设置;该振动座设置于传递带上,且该振动座受传递 带连动于两滚轮间来回振动。
前述的马达带动水平振动摇摆机构,其中减速机构包括一第一减速 区、 一第二减速区及一轴杆,该第一减速区设有一第一输动带及一第一 带动轮,该第二减速区设有一第二传动带及一第二带动轮,其中小直 径的马达是通过第一输动带与大直径的第一带动轮连动设置,第一带动 轮是与轴杆固设,且第一带动轮直径大于轴杆直径,小直径支轴杆是通 过第二输动带与大直径的第二带动轮连动设置,第二带动轮是与其中一 滚轮固设,且第二带动轮直径大于滚轮直径。
前述的马达带动水平振动摇摆机构,其中包括一基座,该基座与马 达及减速机构设置,该基座设有数个水平对应的接设部,该接设部是与 滚轮及减速机构设置。
前述的马达带动水平振动摇摆机构,其中包括一躺床,该振动座是 设有一连动座,该连动座是与躺床设置。
前述的马达带动水平振动摇摆机构,其中振动座是与传递带锁设结合。
借此,启动马达来回转动,该马达即会带动减速机构产生来回动作, 并通过减速机构连动传递带,使振动座能够在滚轮及减速机构间快速来 回振动。
本实用新型「马达带动水平振动摇摆机构」的振动座可通过一连动 座与一躺床组设,借此使躺床(或坐椅)受振动座带动产生来回振动做 为震动刺激人体经络,以协助人体达成快而有效的气血循环功效;且本实用新型具有减速机构,经由大直径段(第一、第二带动轮)以输动带 通过阶层式交叉传递动力至小直径段(轴杆、滚轮),使马达的动力每经 一阶层传递即提高数倍的扭力,借此放大振动力量以因应人体重量的需 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可改善现有的床椅虽具按摩拍打功能, 但结构过于复杂,且作用的范围难以涵盖全身,或连杆式设计较不舒适, 耗电量大等缺点,本实用新型舍弃传统作法而采用足以激发人体十二经 络震动的体外全身水平震动机构以协助人体达成快而有效的气血循环及 内脏按摩功效,比传统的拍打、按摩原理更具有创新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马达带动水平振动摇摆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马达带动水平振动摇摆机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3至图4是本实用新型马达带动水平振动摇摆机构的动作示意图。 图5至图6是本实用新型马达带动水平振动摇摆机构的躺床设置示 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l马达
211第一输动带 221第二输动带 3移动机构 4振动座 51接设部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马达带动水平振动摇摆机构,是关于一种 可用于组设在床体或坐椅中,进而产生水平振动摇摆的功能,为需长期 卧床、坐椅的使用者提供一较为舒适、健康的卧、坐设备;请参阅
图1 至图2所示,其包括一马达l、 一减速机构2、 一移动机构3、 一振动座 4及一基座5。
该马达1与减速机构2连动设置,并执行来回的转动,该减速机构
2减速机构 212第一带动轮 222第二带动轮 31滚轮 41连动座 6躺床
21第一减速区 22第二减速区 23轴杆 32传递带 5基座包括一第一减速区21、 一第二减速区22及一轴杆23,该第一减速区21 有一第一输动带211及一第一带动轮212,该第二减速区22有一第二输 动带221及一第二带动轮222,其中;马达1是以小直径通过第一输动带 211与大直径的第一带动轮212连动设置,该第一带动轮212是与轴杆 23呈同轴心固设,且第一带动轮212直径是大于轴杆23直径,轴杆23 是以小直径通过第二输动带221与大直径的第二带动轮222连动设置, 第二带动轮222是与移动机构3连动设置。
该移动机构3设有呈连动关系的两滚轮31及一传递带32,第二带动 轮222是与其中一滚轮31呈同轴心固设,且第二带动轮222直径是大于 滚轮31直径,该振动座4是锁设于传递带32上;该基座5与马达1及 减速机构2设置,做为稳定马达1与减速机构2的动作,该基座5是有 数个水平对应的接设部51,该接设部51是与滚轮31及减速机构2的第 二带动轮222设置,借此使传递带32在连动时,产生水平振动。
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于执行振动作业时,仅需启动 马达l执行来回转动,第一输动带211即连动第一带动轮212,并由轴杆 23通过第二输动带221连动第二带动轮222,最后再由滚轮31连动传递 带32,如此,振动座4即受传递带32连动于滚轮31间来回振动。
请参阅图5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马达带动水平振动摇摆机构」 的振动座4通过一连动座41及一躺床6 (本实施例采用床体表示,实际 可涉及座椅等应用)与振动座4组设,借此使躺床6受振动座4带动产 生来回振动做为震动刺激人体经络,以协助人体达成快而有效的气血循 环功效。
另本实用新型具有减速机构2,经由大直径段(第一带动轮212、第 二带动轮222)以输动带通过阶层式交叉传递动力至小直径段(轴杆23、 滚轮31),使马达l的动力每经一阶层传递即提高数倍的扭力,借此放大 振动力量以适应人体重量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己,并非对本实用新型 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 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 范围内。
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 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 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新型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 提起申请。
权利要求1. 一种马达带动水平振动摇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马达、一减速机构、一移动机构及一振动座;该马达是来回转动并与减速机构连动设置,该移动机构设有呈连动关系的两滚轮及一传递带,该减速机构是与其中一滚轮连动设置;该振动座设置于传递带上,且该振动座受传递带连动于两滚轮间来回振动。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马达带动水平振动摇摆机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减速机构包括一第一减速区、 一第二减速区及一轴杆,该第一 减速区设有一第一输动带及一第一带动轮,该第二减速区设有一第二传 动带及一第二带动轮,其中-小直径的马达是通过第一输动带与大直径的第一带动轮连动设置, 第一带动轮是与轴杆固设,且第一带动轮直径大于轴杆直径,小直径支 轴杆是通过第二输动带与大直径的第二带动轮连动设置,第二带动轮是 与其中一滚轮固设,且第二带动轮直径大于滚轮直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带动水平振动摇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该基座与马达及减速机构设置,该基座设有数个水平 对应的接设部,该接设部是与滚轮及减速机构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马达带动水平振动摇摆机构,其特征在 于包括一躺床,该振动座是设有一连动座,该连动座是与躺床设置。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带动水平振动摇摆机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振动座是与传递带锁设结合。
专利摘要一种马达带动水平振动摇摆机构,包括一马达、一减速机构、一移动机构及一振动座;该马达是来回转动并与减速机构连动设置,该移动机构设有呈连动关系的两滚轮及一传递带,该减速机构是与其中一滚轮连动设置;该振动座设置于传递带上,且该振动座受传递带连动于两滚轮间来回振动。本实用新型可改善现有的床椅虽具按摩拍打功能,但结构过于复杂,且作用的范围难以涵盖全身,或连杆式设计较不舒适,耗电量大等缺点,本实用新型舍弃传统作法而采用足以激发人体十二经络震动的体外全身水平震动机构以协助人体达成快而有效的气血循环及内脏按摩功效,比传统的拍打、按摩原理更具有创新性。
文档编号A61H1/00GK201239307SQ20082007519
公开日2009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30日
发明者叶东龙 申请人:叶东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