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回路、血液净化控制装置以及预充方法

文档序号:1142866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血液回路、血液净化控制装置以及预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净化血液的血液回路、血液净化控制装置以及预充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疾病等造成的肾功能降低的患者会需要接受从事医疗的人员施行的血液透析等血液净化。血液净化回路主要包括患者的血液所流经的血液回路、和透析液、补液所流经的给液回路、以及滤液所流经的滤液回路,且该血液净化回路被安装在血液净化控制装置。血液净化控制装置对流经血液净化回路的液体的流动进行控制,以便安全且高效率地净化患者的血液。
在净化患者的血液之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是预充(priming)。预充是指,为了洗净血液净化回路以及去除血液净化回路内的空气,而将如生理盐水这种预充液充填到回路内,并使预充液在回路内流动。
回路是血液、透析液、补液等流动的流路,由滤过器、腔、针、管等形成。滤过器是利用扩散以及限外滤过等原理,通过血液以及透析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来净化血液的器具。腔是捕获流过管路的液体中的气泡的器具。针是在进行治疗时被安装在回路上的、为了从体内取出血液并将血液返回到体内,而在患者的取出部位以及血液返回部位分别进行穿刺的器具。管被安装在被设置于这些器具上的连接口,用于连接各个器具。
腔的本来的功能是,在进行治疗时,在血液流向应该流动的方向(以下称为"顺方向")时,捕获血液中的气泡。因此,为了以预充液来充填内部,需要将腔的顶部和底部以与在血液净化时相反的状态,来使预充液按顺方向流动,或者将腔的顶部和底部以与血液净化时相同的状态,来使预充液按逆方向流动。
并且,从滤过器的结构来看,若使预充液按顺方向流动,并以预充液来充填该滤过器内部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为了以预充液来充填滤过器的内部,需要与腔同样,将滤过器的顶部和底部以与血液净化时相反的状态,来使预充液按顺方向流动,或者将滤过器的顶部和底部以与血液净化时相同的状态,来使预充液按逆方向流动。
在以往的技术中提出了一种血液净化控制装置及其预充处理方法,即在预充时,将蓄积有预充液的容器连接于血液返回口,为了产生与进行治疗时反方向的压力差而使泵运转,从而使回路内的预充液以与进行治疗时相反的方向循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
并且,预充操作是为了从回路以及滤过器(血液净化器)去除气泡以及异物而被进行的,因此,需要以相当多的预充液来进行洗净,然而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以及排除更换收容容器的操作等理由,则需要尽可能地减少洗净液量。因此,被广泛使用的方法是,对于在回路内以及滤过器仅通过一次的洗净液不是扔掉,而是通过再循环后来进行排液,也就是说洗涤方式的洗净操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7510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实公平5-19076号公报
在以往的再循环方式的洗净操作中重要之处是,向血液回路内输送液体的补液泵的输送液量和在血液回路内输送液体的血泵的输送液量。若在血液回路内输送液体(血液以及预充液等)的血泵的输送液量,比将预充液输送到血液回路内的补液泵中的输送液量多的情况下,就会对流过滤过器的预充液施加过多的负压。因此,在以往的技术中出现的问题是,空气会通过被配置在滤过器内的中空纤维进入到滤过器内,从而造成在预充后的滤过器内残留空气。
若在预充后回路中残留有空气,则会出现回路内的血液凝固而不能进行血液净化的危险。并且,残留的空气若通过回路流入到患者的 体内则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相反,若补液泵的流量比血泵的流量多的情况下,就会对滤过器 产生过大的压力,从而会造成滤过器的破损。这样,就不能安全且充 分地进行患者的血液净化。
泵所产生的压力会有一定的误差。在血液净化控制装置中所常用 的泵中,由于具有这样的误差,因此若将对滤过器产生的正压和负压 控制成具有一定的平衡,实际上是困难的。即,在以往的技术中存在 的问题是,不能实现能够安全进行治疗的预充。
并且,血液净化回路是以一个血液净化回路采用多种方法来实现 血液净化的,因此结构变得复杂。这样,出现的问题是,预充的操作 顺序变得复杂,在手动操作中会给操作者带来较大的负担。
而且,在以往的技术中出现的问题是,在预充时蓄积预充液的容 器被连接于血液返回口,在预充结束后需要卸下,因此非常繁琐。
在以往的技术中,预充液从血液回路的血液返回口流入,从采血 口排出。因此,操作者在进行预充时,由于蓄积预充液的容器连接于 血液返回口,在预充结束时需要将用于返回血液的器具安装于血液返 回口,因此需要卸下蓄积预充液的容器。这样,连接蓄积预充液的容 器,并卸下该容器会给操作者带来麻烦。并且,从卫生的角度来看, 也希望尽可能地减少回路的连接与卸下。
并且,如以上所述,为了节省更换容器等的麻烦,以及从降低成 本的观点来看,也希望减少在进行预充时的液量。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液回路、血液净 化控制装置以及预充方法,通过本发明在进行治疗时可以在不必装卸 蓄积预充液的容器,以及在治疗中可以不必更换蓄积预充液的容器, 就能够安全且自动地进行预充操作。
11"治疗时"是指,从开始患者的血液净化到结束血液净化。
"滤过器"是指进行血液净化的器具。在一般的滤过器中,在圆 筒的内部贯通有多个中空纤维束,并使血液在中空纤维内部流过,并 通过介于中空纤维膜间接地与流过圆筒内的透析液接触,从而净化血 液。采用扩散、限外滤过以及渗透压的原理,尿素、尿酸、肌酸、以 及剩余水分等血液中的老废物被排出到透析液中,并且,透析液中的 电解质等被渗透到血液中。
"腔"是一气液分离器,去除流入到内部的液体中所包含的气泡 以及异物,并使用于去除气泡以及异物的液体流出。血液净化回路的 腔一般是利用气泡在液体中上升的性质,通过将液体中的气泡汇集到 腔的流入口侧,从而捕获在腔内部流动的液体中的气泡。并且,还有 通过内置筛孔,从而具有分离异物功能的"腔"。
"给液"是指"补液"和"透析液"的总称。在"给液"中一般 是利用能够使体液和渗透压及电解质成为相等的被调整的等渗液等。 "补液"是指,用于补充因通过滤过器而丢失的血液中的水分以及电 解质的药液。"透析液"是指,在滤过器内用于进行血液和物质交换的 药液。
"预充液"是指,被利用于血液净化控制装置的预充的液体。即, 在以"给液"进行预充的情况下,"预充液"则为"给液"。另外,作 为"预充液"使用"补液"的情况比较多。
"滤液"是指,从血液中滤出的老废物以及剩余水分,或者净化 血液后的透析液。
"泵"是为了使回路内的液体流动而施加压力的设备。
"阀门"是在安装了该"阀门"的位置上,对回路内的液体的流 量进行调整以及对流路进行关闭的设备。"关闭阀门"是指,在安装了 该"阀门"的位置上,对回路内的液体的流路进行关闭,"打开阀门" 是指,在安装了该"阀门"的位置上,使回路内的液体流过。例如, 在回路为具有一定的弹性的管路的情况下,通过在管路的器具,从而通过从外部夹住通常处于导通状态的管路,来使流 路关闭。
"回路"是指,某种特定种类的液体流过的所有流路。具体而言, 回路是血液以及预充液、补液、透析液流过的流路,以滤过器、腔、 分支管、管路等的组合来实现。并且,回路因在进行治疗时在内部流 动的液体,而被分类为"血液回路"和"给液回路",在血液回路中流 动的是血液,在给液回路中流动的是补液以及透析液。"管路"表示回 路的一部分或者分支部。
"顺方向"是指,在进行治疗时,液体在回路内流动的方向。并 且,"逆方向"是指与顺方向相反的方向。对于在进行治疗时没有被安 装的回路以及液体没有流经的管路的"顺方向",将另外定义。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血液回路,通过滤过器来净化血 液,其中具有血液引出管路,该血液引出管路的一端被连接于所述 滤过器的血液入口;血液返回管路,该血液返回管路的一端被连接于 所述滤过器的出口;以及旁路管路,使流过所述血液引出管路的预充 液的压力和流过所述血液返回管路的预充液的压力的差降低。
或者, 一种血液回路,通过滤过器来净化血液,其中具有血液 引出管路,该血液引出管路的一端被连接于所述滤过器的血液入口; 血液返回管路,该血液返回管路的一端被连接于所述滤过器的血液出 口;连接管路,用于从血液回路外向血液返回管路注入液体;以及旁 路管路,使在所述血液引出管路的滤过器的血液入口所产生的预充液 的压力和在所述血液返回管路的滤过器的血液出口所产生的预充液的 压力的差降低。
这样,本发明所涉及的血液回路具有旁路管路,使流过所述血液 引出管路的预充液的压力和流过所述血液返回管路的预充液的压力的 差降低。这样,在滤过器产生的压力比没有旁路管路的情况要低。因 此,能够防止对滤过器内部的中空纤维膜产生过大的压力,并且能够 防止因过大的压力而给滤过器的功能造成的损害。因此,能够在不损害滤过器的功能的情况下进行预充,并且能够自动地进行为了安全治 疗而执行的预充。
最好是,所述血液引出管路的中途具有能够安装泵的泵安装部; 所述血液返回管路的中途具有能够安装阀的阀安装部;所述旁路管路 的一端被连接于所述血液引出管路的所述泵安装部和所述滤过器的血 液入口之间,或者被连接于所述血液返回管路的所述血液出口和所述 阀安装部之间,所述旁路管路的另一端被连接于所述血液引出管路的 另一端和所述泵安装部之间,或者被连接于所述血液返回管路的另一 端和所述阀安装部之间。
并且,所述血液回路也可以具有循环管路,该循环管路的一端被 连接于所述血液引出管路的另一端,该循环管路的另一端被连接于所 述血液返回管路的另一端。并且,也可以是,所述旁路管路的另一端 被连接于所述循环管路的中途的、所述血液引出管路的另一端和所述 泵安装部之间,或者被连接于所述血液返回管路的另一端和所述阀安 装部之间。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血液返回管路具有第二腔,该第二腔用于 捕获从所述滤过器排出的血液中的气泡;所述旁路管路的所述一端被 连接于所述第二腔的所述滤过器一侧。这是旁路管路的另一端被连接 于所述血液返回管路的另一端和所述阀安装部之间时的例子。
这样,旁路管路的一端被连接于血液引出管路的泵安装部和血液 入口之间,或者被连接于所述血液返回管路的血液出口和所述阀安装 部之间,旁路管路的另一端被连接于所述血液引出管路的另一端和所 述泵安装部之间,或者被连接于所述血液返回管路的另一端和所述阀 安装部之间。
这样,流过滤过器的预充液的一部分能够从旁路管路流走。因此, 与没有旁路管路的情况相比,流过滤过器的预充液的流量减少,对滤 过器产生的压力降低。因此,能够防止对滤过器产生过大的压力,并 且能够防止因过大的压力给滤过器的功能造成的损害。因此,能够在
14不损害滤过器的功能的情况下进行预充,能够自动地进行为了安全治 疗而执行的预充。
而且,最好是,所述循环管路具有第一腔,该第一腔用于捕获从
所述血液引出管路流入到所述血液返回管路的预充液中的气泡;所述 旁路管路的上述另一端被连接于所述第一腔的排出管路一侧。
这样,循环管路具有第一腔,该第一腔以能够捕获从所述血液引 出管路流入到所述血液返回管路的预充液中的气泡的方向被安装。因 此,在以预充液填充血液净化回路之后,通过使预充液在血液回路内 循环,从而能够进一步去除血液回路内残留的空气。并且,循环管路 在进行治疗时被卸下。即,由于第一腔内所捕获的空气在进行治疗时 被废弃,因此,循环管路也一起被废弃。因此,通过循环管路中具有 第一腔,从而能够更加安全地进行治疗。
而且,旁路管路从第一腔的血液返回管路一侧分支。由于以逆方 向预充滤过器,因此,在对旁路管路进行预充时,预充液从血液引出 管路流向第二腔的方向。通过使旁路管路从第二腔的血液返回管路侧 分支,从而从旁路管路押出的空气不会被第二腔捕获,这样,能够确 实地除去血液净化回路中的空气。因此,能够安全地进行治疗。
并且,最好是,所述旁路管路中的流路阻抗比构成所述血液回路 的其他的管路的流路阻抗大。
这样,通过使旁路管路的流路阻抗比其他的管路大,从而流过旁 路管路的预充液的流量比其他的管路少。因此,对滤过器产生的过大 的压力能够减少。因此,能够进行为了安全治疗的预充。
并且,最好是,所述旁路管路的两端中的某一方具有连接部,该 连接部能够从被连接的管路卸下。
这样,旁路管路的两端中的某一方具有连接部,该连接部能够从 被连接的管路卸下。因此,以连接另一方的状态,在取下的一方能够 安装像注射器泵这种用于注入抗凝剂的抗凝剂注入装置。在进行治疗 中,为了不使流过血液回路的血液凝固, 一般是向在回路中流动的血液投入抗凝剂等。因此,能够将旁路管路转用为用于投入这种抗凝剂 等的回路,从而可以在没有因添加新的管路而造成的麻烦的情况下进 行治疗。
并且,在所述旁路管路的另一端被连接在循环管路的情况下,该 另一端具有能够被卸下的连接部。
这样,被连接与循环回路的另一端能够被取下。旁路管路的另一 端在进行治疗时被卸下。像上述这种循环管路由于在进行治疗时被废 弃,因此与其他的管路不同,在进行治疗时不需要将旁路管路的另一 端所连接的部分堵住的措施。在治疗时需要进行堵住等情况下,不仅 会产生麻烦,而且还会混入病毒等出现卫生上的问题。因此,通过能 够卸下被连接于循环回路的另一端,从而使从预充或再循环移向血液 净化的工作变得简单,并能够在治疗时保证卫生清洁。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血液回路通过滤过器来净 化患者的血液,其中具有流入管路,该流入管路的一端被连接于所 述滤过器的血液流入口;排出管路,该排出管路的一端被连接于所述 滤过器的血液排出口;以及循环管路, 一端被连接于所述流入管路的 另一端,另一端被连接于所述排出管路的另一端,且,该循环管路具 有第一腔,捕获从所述流入管路所连接的一端流入到连接于所述排出 管路的另一端的预充液中的气泡。
这样,血液回路具有连接流入管路以及排出管路的端部的循环管 路。 一般而言,在补液和预充液中所使用的液体是相同的。在不具有 循环管路的情况下,由于预充液是以与进行治疗时逆方向流入滤过器 和腔的,因此预充液需要从排出管路流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需 要更换预充液(补液)所连接的管路。
由于具有循环管路,因此在进行治疗时,通过使预充液流过补液 所流过的管路,从而能够对血液回路全体进行预充。因此,在进行治 疗时以及预充时,无需更换预充液(补液)所连接的管路。因此,能 够使从预充结束到开始治疗为止的流程简化,并能够容易地使预充自动执行。
并且,所述循环管路具有第一腔,该第一腔用于捕获从流入管路 流入到排出管路的预充液中的气泡。据此,在以预充液填充血液净化 回路之后,通过使预充液在血液回路内循环,从而能够进一步去除血 液回路内残留的空气。因此,能够更安全地进行治疗。
而且,最好是,所述循环管路具有能够从所述流入管路以及所述 排出管路卸下的连接部。
这样,循环管路具有能够卸下的连接部。因此,在进行治疗时卸 下循环管路,并能够在卸下之处安装一端具有用于与患者连接的针的 管路。因此,通过循环管路具有能够卸下的连接部,从而能够使从预 充结束到开始治疗为止所需要的工作变得容易。
并且,所述血液回路具有上述旁路管路,该旁路管路的一端被连 接于所述循环管路且能够卸下,并且该旁路管路能够使流过所述血液 引出管路的预充液的压力和流过所述血液返回管路的预充液的压力的 差降低,而且在从所述循环管路被卸下的情况下,能够被安装于用于 注入抗凝剂的抗凝剂注入装置。
这样,所述血液回路具有旁路管路,该旁路管路得一端被连接与 能够被卸下的所述循环管路,在从所述循环管路被卸下的情况下,被 被安装在注入抗凝剂的抗凝剂注入装置。据此 ,能够使从预充结束到 开始治疗为止所需要的工作变得容易。
并且,旁路管路能够降低流过所述血液引出管路得预充液得压力 和流过所述血液返回管路的预充液的压力的差。通过连接这样的旁路 管路,能够使对滤过器的出入口产生的压差比没有旁路管路的情况低。 因此,能够防止对滤过器内部的中空纤维膜产生过大的压力,并能够 防止因过大的压力而造成的滤过器的功能损害。因此,能够在不损害 滤过器的功能的情况下进行预充,能够自动地进行为了安全治疗而执 行的预充。
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血液净化控制装置,控制血液净化回路内的液体的流动,该血液净化回路具有用于净化血液的滤过器和被连 接于所述滤过器的血液出口的血液返回管路,所述血液净化控制装置 具有血液返回用阀,用于开闭所述血液返回管路;第一泵,将预充 液输送到所述血液返回管路的、所述滤过器以及所述血液返回用阀之 间;以及第一控制单元,使所述血液返回用阀关闭,并使所述第一泵 工作。
这样,通过血液返回用阀,以使血液返回管路的流动停止的状态, 使第一泵工作。据此,从所述血液返回管路的所述滤过器以及所述血 液返回用阀之间送入的预充液,从滤过器的血液出口被送入到滤过器 的内部。即,可以不必装卸蓄积预充液的容器,就能够使预充液以与 进行治疗时相反的方向流过滤过器。因此,可以不必装卸蓄积预充液 的容器,就能够自动执行预充。
最好是,所述血液净化回路还具有被连接于所述滤过器的血液流 入口的血液引出管路;所述血液净化控制装置还具有第二泵,能够使 液体经由所述血液引出管路被送出到所述滤过器,并能够使液体从所 述滤过器流出;以及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使所述第二泵与所述第一泵一 起工作,以使预充液从所述滤过器流出。
这样,通过第一泵和第二泵,从而使在滤过器中,吸出预充液的 流量比送入预充液的流量少。这样,通过采用两个泵来使滤过器产生 剩余流量并施加压力,从而能够使滤过器内的预充液的流动变得流畅。
并且,最好是,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泵和所述第二泵, 以使由所述第一泵送出的流量或压力比由所述第二泵流出的流量或压 力大。
在向滤过器中空纤维内侧施加负压时,从中空纤维外侧向内侧吹 入气泡,由于空气被押出,因此不能去除以预充为目的得血液回路内 得空气去除。通过使送入预充液的压力控制成比吸出预充液的压力大, 从而能够防止在中空纤维内侧产生负压,确实地通过预充来去除气泡。
并且,最好是,所述血液净化控制装置还具有第二控制单元,在
18进行预充时,该第二控制单元使所述血液返回用阀打开,并使所述第 一泵工作。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在所述血液返回管路的预充结束之后进 行控制,以便执行上述工作。
这样,使血液返回管路的预充比滤过器的预充先被执行。据此, 在打开血液返回用阀之时,能够防止被填充到滤过器的预充液经由血 液返回管路被引出。因此,不必重新设置阀等使血液净化控制装置变 得复杂,并且也不必使控制变得复杂,能够以简单地控制来进行血液 返回管路以及滤过器的预充。
并且,最好是,在所述血液净化回路中,进一步具有在中途具有 腔的循环管路,该循环管路使所述血液返回管路以及被连接于所述滤 过器的血液入口的血液引出管路各自的、没有被连接于所述滤过器的 各个端部连接;所述血液净化控制装置进一步具有第二泵,能够使 液体经由所述血液引出管路被送出到所述滤过器,并能够使液体从所 述滤过器流出;以及再循环控制单元,在所述血液净化回路的预充结 束之后,通过使所述血液返回用阀打开、并使所述第二泵工作,从而 使预充液在所述滤过器、所述血液引出管路、所述循环管路以及所述 血液返回管路中循环。
这样,在具有存在有腔的循环管路的血液净化回路的预充结束之
后,进行再循环。据此,能够少量的预充液来完成预充操作,在以往 的操作中没能去除干净的血液净化回路中的空气也会被循环管路中的 腔来捕获。并且,在进行治疗时不需要循环管路的情况下,能够从进 行血液净化过程中卸下并废弃。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操作来去除预充 后残留的空气。
并且,最好是,所述血液净化控制装置还具有第三泵,使预充液 从所述滤过器的透析液流入口送入;以及第三控制单元,在进行预充 时使所述第三泵工作。
并且,所述血液净化控制装置还具有第四泵,使预充液从所述滤 过器的透析液排出口排出;所述第三控制单元在由所述第三泵使预充液填充到所述滤过器的透析回路部分之后,还使所述第四泵工作。
这样,使将预充液从透析液流入口送入到滤过器的第三泵和使预
充液从滤过器的透析液排出口排出的第四泵顺序工作。这样,能够对
滤过器的给液回路部分进行预充。
并且,第三泵通过作为在治疗时将透析液送入到滤过器的管路的
透析液管路,将预充液从透析液流入口送入到滤过器的情况下,透析
液管路被预充。
并且,第四泵通过作为将滤过血液之后的滤液从滤过器排出的管 路的滤液管路,将预充液从透析液排出口流出的情况下,滤液管路被 预充。
这样,在第三泵通过透析液管路、第四泵通过滤液管路使预充液 流动的情况下,通过使第三泵和第四泵顺序工作,从而能够以一连串 的流程来对给液回路进行预充。
并且,最好是,所述血液净化回路还具有蓄积从所述透析液出 口排出的预充液的容器、连接所述滤过器的透析液出口和所述容器的
透析液排出管路、以及废弃被蓄积在所述容器中的预充液的废弃管路;
所述第四泵使预充液经由所述透析液排出管路排出;所述血液净化控
制装置进一步具有废弃阀(滤液计量夹),开闭所述废弃管路;以及
第四控制单元,通过使所述废弃阀关闭、并使所述第三泵以及所述第 四泵工作,从而使预充液被蓄积到所述容器之后,使所述第三泵以及 所述第四泵停止,并打开所述废弃阀,从而废弃所述容器中蓄积的预 充液的一部分。
这样,通过控制废弃阀(滤液计量夹),从而使预充液被蓄积到用 于蓄积从透析液排出口排出的预充液的容器,以废弃被蓄积的预充液 的一部分。据此,在进行治疗时,在通过被蓄积到容器内的滤过后的 透析液(滤液)的量,来监视透析的进行状况并进行控制的情况下, 能够事先调整被蓄积到容器内的预充液的量。因此,通过事先蓄积一 定量的预充液,与从容器内没有预充液的状态幵始进行治疗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加正确地检测治疗的进行状况。
另外,本发明不仅可以作为这种血液净化控制装置来实现,而且 还可以作为控制血液净化回路内的液体流动的程序、以及存储这些程 序的记录介质来实现。
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预充方法,是血液净化控制装置对血液净 化回路执行的预充方法,所述血液净化回路具有净化血液的滤过器 以及被连接于所述滤过器的血液排出口的血液返回管路,所述预充方 法包括第一步骤,使被设置在所述血液返回管路的血液返回阀关闭; 以及第二步骤,将预充液送入到位于所述血液返回阀和所述滤过器之 间的所述血液返回管路。
这样,该预充方法包括使血液返回阀关闭的步骤和将预充液送入 到关闭位置和滤过器之间的血液返回管路的步骤。据此,预充液被从 滤过器的血液排出口送入到滤过器的内部。即,可以不必装卸蓄积了 预充液的容器,就能够使预充液以与治疗时的血液流动相反的方向流 过滤过器。因此,可以在不必装卸蓄积了预充液的容器的情况下,自 动地进行预充。
并且,最好是,所述血液净化回路还具有被连接于所述滤过器的 血液流入口的血液引出管路;所述预充方法还包括第三步骤,使被送 入到所述滤过器的预充液流出到所述血液引出管路。
这样,从滤过器排出预充液。据此,能够对滤过器施加送入预充 液的压力(正压)和吸出压力(负压)。这样,通过对滤过器施加正压 和负压,从而能够使滤过器内的预充液的流动变得流畅。
并且,最好是,在所述第二步骤中,以比在所述第三步骤流出所 述预充液的流量大的流量,来送入预充液。
在给滤过器施加负压时,由于空气从中空纤维排出,因此不能除 去以预充为目的得血液回路内的空气。通过将正压控制为比负压大, 从而能够对滤过器施加正压。因此,能够确实地进行通过预充的空气 除去。并且,最好是,所述预充方法还包括第四步骤,在该第四步骤中 打开所述血液返回管路;所述第一步骤在所述第二步骤以及所述第四 步骤之后被执行。
这样,打开血液返回管路,在将预充液送入到血液返回管路之后, 进行滤过器的预充。据此,在打开血液返回阀之时,能够方式被填充 到滤过器等的预充液经由血液返回管路排出。因此,不必重新设置阀 等使血液净化控制装置变得复杂,并且也不必使控制变得复杂,能够 以简单地控制来进行血液返回管路以及滤过器的预充。
并且,最好是,所述血液净化回路还具有循环管路,该循环管路 的中途具有腔,并与被连接于所述血液返回管路以及所述滤过器的血 液流入口的血液引出管路相连结,使所述滤过器、所述血液引出管路 以及所述血液返回管路成为环状;所述预充方法还包括第五步骤,在 所述血液净化回路的预充结束之后,通过打开所述血液返回阀,使所 述预充液流过,从而使预充液在成为环状的回路中循环。
这样,在具有存在有腔的循环管路的血液净化回路的预充结束之
后,进行再循环。据此,在预充时没有被完全除去的血液净化回路内 的空气能够在循环管路的腔被捕获。并且,由于在治疗时不需要循环 管路,因此能够将循环管路卸下并废弃。因此,能够以简单地操作来 去除预充后残留的空气。
并且,最好是,所述预充方法还包括第六步骤,在该第六步骤中 使预充液从所述滤过器的透析液引出口流入。
这样,预充液从透析液流入口流入到滤过器。据此,使透析液流 入滤过器的管路以及滤过器的给液回路部分能够被预充。
并且,最好是,所述预充方法还包括第七步骤,在所述第六步骤 中预充液被填充到所述滤过器的透析回路部分之后,使预充液从所述 滤过器的透析液排出口流出。
这样,在预充液被填充到滤过器的给液回路部分之后,预充液从 滤过器的透析液排出口排出。据此,滤过器的给液回路部分能够被预
22充。
这样,通过从透析液管路将预充液送入到滤过器,以及从滤过器 将预充液吸出到滤液管路这一连串的流程,从而给液回路整体能够被 预充。
并且,最好是,所述血液净化回路还具有蓄积从所述滤过器的 透析液排出口排出的预充液的容器、连接所述滤过器的透析液排出口 和所述容器的透析液排出管路、以及废弃被蓄积在所述容器中的预充 液的废弃管路;并且预充方法还包括第八步骤,将从所述滤过器的 透析液排出口流出的预充液送入到所述容器中;以及第九步骤,在所
述第八步骤之后,经由所述废弃管路来废弃被送入到所述容器的预充 液的一部分,来调整所述容器的预充液的剩余量。
这样,通过控制废弃阀,从而使从透析液排出口排出的预充液蓄 积到容器,蓄积预充液并废弃被蓄积的预充液的一部分。据此,在治 疗时,通过被蓄积在容器的滤过后的透析液(滤液)的量来监视透析 的进行状况并进行控制的情况下,能够调整事先被蓄积到容器的预充 液的量。因此,通过事先蓄积一定量的预充液,与从容器内没有预充 液的状态开始进行治疗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加正确地检测治疗的进行 状况。
通过本发明所涉及的血液回路,血液净化控制装置以及预充方法, 可以不必在进行治疗时卸下用于蓄积预充液的容器,也可以省去因对 安装位置进行变更等而造成的麻烦,从而使能够确实地对回路内进行 洗净以及去除空气的预充自动执行。因此,可以通过简单快捷的预充 操作,来确实地进行预充。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血液净化控制装置的构 成方框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在预充时的血液净化回路的构成,以及血液净化控制装置的泵、阀门和压力传感器的位置关 系。
图3简略地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在预充时的血液 净化回路的构成,以及血液净化控制装置的泵、阀门和压力传感器的 位置关系。
图4是示出在实施例l中,在选择了自动预充模式的情况下,血 液净化控制装置所进行的自动预充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在实施例1中进行预充时的各个顺序中的回路的整体 的状态。
图6示出了实施例l所涉及的血液净化回路在进行预充时的状态 中的状态l。
图7示出了实施例l所涉及的血液净化回路在进行预充时的状态 中的状态2。
图8示出了实施例l所涉及的血液净化回路在进行预充时的状态 中的状态3。
图9示出了实施例l所涉及的血液净化回路在进行预充时的状态 中的状态4 。
图IO示出了实施例1所涉及的血液净化回路在进行预充时的状态 中的状态5。
图11示出了实施例1所涉及的血液净化回路在进行预充时的状态 中的状态6 。
图12示出了实施例1所涉及的血液净化回路在进行预充时的状态 中的状态7。
图13示出了实施例1所涉及的血液净化回路在进行预充时的状态 中的状态8 。
图14示出了实施例1所涉及的血液净化回路在进行预充时的状态 中的状态9。
图15示出了在再循环时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血液回路内的预充液的流动。
图16简略地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变形例所涉及的预充时的血液净 化回路的构成,以及血液净化控制装置的泵、阀门以及压力传感器的 位置关系。
图17是示出在实施例2中自动预充模式被选择的情况下,血液净 化控制装置执行自动预充顺序的流程图。
图18示出了在实施例2中进行预充时的各个顺序中的回路的整体 的状态。
图19示出了实施例2所涉及的血液净化回路在进行预充时的状态 中的状态l。
图20示出了实施例2所涉及的血液净化回路在进行预充时的状态 中的状态2。
图21示出了实施例2所涉及的血液净化回路在进行预充时的状态 中的状态3。
图22示出了实施例2所涉及的血液净化回路在进行预充时的状态 中的状态4 。
图23示出了实施例2所涉及的血液净化回路在进行预充时的状态 中的状态5。
图24示出了实施例2所涉及的血液净化回路在进行预充时的状态 中的状态6。
图25示出了实施例2所涉及的血液净化回路在进行预充时的状态 中的状态7。
图26示出了在再循环时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血液回路内的预充液 的流动。
符号说明
10血液净化控制装置 12输入部14显示部
16模式接受部
20 血泵
22透析泵
24 滤液泵
26补液泵
30给液泵
32 滤液泵
34 血液返回阀
36预充液排出法
37单向阀
40滤液压传感器
42血液引出压传感器
44流入压传感器
46排出压传感器
48控制方法记忆部
49控制部
50第一给液容器
52第二给液容器
54滤液容器
56滤过器
58血液返回腔
60再循环腔
62给液分支管
64快速补液分支管
66抗凝固分支管
68 a 、 68b血液引出侧接口
70 a 、 70b血液返回侧接口72第一给液管路
74第二给液管路
76透析液管路
78滤液管路
80废液管路
82补液管路
84第一血液引出管路
86预充液排出(快速补液)管路
88第二血液引出管路
89第三血液引出管路
90抗凝剂(旁路)管路
92第一血液返回管路
94第二血液返回管路
96第一循环管路
98第二循环管路
100、 102废液槽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具有本发明所涉及的血液回路的血液净化回路被安装在执行预充 方法的血液净化控制装置。血液净化控制装置根据从传感器等得到得 信息,按照预先规定的规则来控制泵以及阀。患者的血液以及给液按 照血液净化控制装置的控制在血液净化回路中流动。从而血液得以净 化。
首先,参照附图对血液净化控制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血液净化控制装置的构成的方框图。的装置。并且,血液净化控制装置10也是通过多种工作方法(工作模
式)来控制患者的血液净化的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工作模式包
括自动预充模式、持续血液透析法(Continuous He modialysis:CHD)模式、持续血液透析滤过法(C o ntinuous Hemodiafi 1 trat ion: CHD F)模式、持续血液滤过法(Continuous Hemofi ltration:CHF)模式、以及体外超滤过法(Extra Corporeal Ultrafiltration Meth o d : E C UM)模式。
血液净化控制装置10包括输入部12、显示部14、模式接受部 16、血泵20、透析泵22、滤液泵24、补液泵26、给液阀30、滤液阀 32、血液返回阀34、预充液排出阀36、滤液压传感器40、血液引出压 传感器42、流入压传感器44、排出压传感器46、控制方法记忆部48、 以及控制部49。
输入部12是血液净化控制装置10的操作者输入血液净化控制装
置的工作模式的处理部。
显示部14是向操作者出示信息的部位,例如是显示器画面等。 模式接受部16接受表示从输入部12输入来的工作模式的信息。 血泵20是为了从患者取出血液而施加压力的泵。血泵20不仅对 在进行治疗时使回路内的液体流动的方向(以下,将泵的这种加压方 向称为"顺方向")施加压力,而且还对与此方向相反的方向(以下, 将泵的这种加压方向称为"逆方向")施加压力。相当于权利要求中所 述的"第二泵"。
透析泵22是为了使透析液流动而施加压力的泵。相当于权利要求 中所述的"第三泵"。
滤液泵24是为了使滤液流动而施加压力的泵。相当于权利要求中 的所述的"第四泵"。
补液泵26是为了使补液流动而施加压力的泵。相当于权利要求中
28所述的"第一泵"。
给液阀30是用于调整给液的供给量以及停止供给的阀。
滤液阀32是用于调整滤液的排出量以及停止排出的阀。相当于权
利要求中所述的"废弃阀"。
血液返回阀34是用于调整从滤过器导出的血液返回到患者的血液
返回量以及停止血液返回的阀。相当于权利要求中所述的"血液返回
用阀"。
预充液排出阀36是预充液排出管路的阀,也可以用于调整在发生 需要快速补充补液的情况下所利用的快速补液的流量以及停止快速补 液。
滤液压传感器40是用于测定滤液流过管路的压力的传感器。 血液引出压传感器42和流入压传感器44是用于测定由血泵20的 运转而从患者取出的、净化前的血液流动的压力的传感器。血液引出 压传感器42是为了测定由血泵20 (在进行治疗时的上游侧)的运转而 在患者侧管路中流动的血液的压力而被配置的传感器,据此,能够检 测例如患者的血管以及穿刺部的闭塞等。流入压传感器44是为了测定 由血泵20 (在进行治疗时的下游侧)的运转而在滤过器侧管路中流动 的血液的压力而被配置的传感器,例如能够检测滤过器的中空纤维中 的闭塞等。
排出压传感器46是用于测定从滤过器56排出的血液的压力的传 感器。
控制方法记忆部48记忆与由血液净化控制装置10所提供的工作 模式的控制方法相关的信息。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记忆部48是记忆自 动预充模式信息48a、 CHD模式信息48b、 CHDF模式信息48c、 C H F模式信息48d、以及E C U M模式信息48e的记忆媒体。
自动预充模式信息48a是包含血液净化控制装置10在自动进行预 充时控制泵以及阀的方法的信息。
CHD模式信息48b、 CHDF模式信息48c、以及CHF模式信息48d包含为了通过各个血液净化方法来净化血液而控制泵以及阀的 方法的信息。ECUM模式信息48e包含为了不排出透析液而通过滤 过器从血液中去除水分而控制泵以及阀的方法的信息。C H D模式信 息48b是包含在进行持续血液透析法(C H D )时的控制方法的信息, C H D F模式信息48c是包含在进行持续血液透析滤过法(C H D F ) 时的控制方法的信息,CHF模式信息48d是包含在进行持续血液滤 过法(C H F )时的控制方法的信息。E C UM模式信息48e是包含 在进行体外超滤过法(ECUM)时的控制方法的信息。
控制部49从控制方法记忆部48中读出由模式接受部16接受的工 作模式所对应的信息,并根据读出的信息,参照从压力传感器以及未 做图示的各个传感器取得的信息,来控制各个泵以及各个阀。
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第三控 制单元"、"第四控制单元"以及"再循环控制单元"是通过控制部49 来实现的,该控制部49读出自动预充模式信息48a,并根据读出的自 动预充模式信息48a,来控制各个泵以及各个阀。
以下,参照附图对被安装于能够执行以上所述的多种血液净化方 法的血液净化控制装置10的回路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预充时的血液净化回路的构 成和血液净化控制装置的泵、阀以及压力传感器的位置关系。
预充时的血液净化回路包括第一给液容器50、第二给液容器52、 滤液容器54、滤过器56、血液返回腔58、再循环腔60、给液分支管 62、快速补液分支管64、抗凝分支管66、血液引出侧接口68a、血液 引出侧接口68b、血液返回侧接口70a、血液返回侧接口 70b、第一给 液管路72、第二给液管路74、透析液管路76、滤液管路78、废液管 路80、补液管路82、第一血液引出管路84、预充液排出(快速补液) 管路86、第二血液引出管路88、第三血液引出管路89、抗凝剂(旁路) 管路90、第一血液返回管路92、第二血液返回管路94、第一循环管路 96、以及第二循环管路98。在该图中,为了说明血液净化控制装置io所具备的各个泵、各个
阀以及各个传感器的血液净化回路的位置关系,还示出了血泵20、 透析泵22、滤液泵24、补液泵26、给液阀30、滤液阀32、血液返回 阀34、预充液排出阀36、滤液压传感器40、血液引出压传感器42、 流入压传感器44、以及排出压传感器46。对于这些血液净化控制装置 IO所具备的各个部,由于参照图1已经进行了说明,在此省略详细说 明。
第一给液容器50是最初蓄积给液的容器。
第二给液容器52是用于蓄积从第一给液容器50供给的给液的容器。
滤液容器54是用于蓄积滤液的容器,该滤液是血液净化后的透析 液。滤液容器54相当于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容器"。
在本实施例中,预充液和补液以及透析液为相同的液体。从第一 给液容器50供给的给液在被暂时蓄积在第二给液容器52之后,被供 给到其他的血液净化回路。并且,在血液净化过程中,第二给液容器 52中所蓄积的给液被用作补液以及透析液,并且,血液净化后的滤液 被蓄积到滤液容器54。
据此,例如能够计测在进行治疗时的第二给液容器52以及滤液容 器54的正确的重量。控制部49通过取得这些计测结果,能够根据血 液净化的进展状况以及作为补液被吸取到患者体内的量,来实现自动 控制。
滤过器56是用于净化血液的器具。在该图中所示的滤过器56中, 血液从被设置在圆筒的上部的血液流入口流入,从被设置在圆筒的下 部的血液返回口返回。并且,透析液从被设置在圆筒旁边下部的透析 液流入口流入,净化血液后的透析液也就是滤液从被设置在圆筒旁边 上部的透析液排出口排出。
在该图中在模式上示出了 ,滤过器56中的点线的内部为血液的流 路,即中空纤维的内部,点线的外侧为透析液的流路,即中空纤维的外部。滤过器56的点线的内部是血液回路的一部分,从血液入口向血 液出口的方向为顺方向。并且,滤过器56的点线的外部是给液回路的 一部分,从透析液入口向透析液出口的方向为顺方向。
血液返回腔58在捕获从滤过器56 —侧排出的血液中的气泡的同 时,也是在血液返回时混入补液的部位。该血液返回腔58相当于权利 要求中所述的"第二腔"。
再循环腔60是在再循环时捕获预充后血液回路内以及滤过器内残 存的气泡的腔。在此,"再循环"是指,在向血液净化回路填充完预充 液之后,在到对患者进行治疗之间,使预充液在血液回路中循环。
在这些腔,顺方向流动的液体中的气泡能够被捕获,而逆方向流 动的液体中的气泡则不能被捕获。因此,首先,通过使液体逆方向流 动,使腔内的空气全部排出后,再对腔进行预充。之后,使预充液顺 方向循环,在循环中发生的微小气泡也能够被除去。
给液分支管62是用于将给液分离成透析液和补液的分支管。
快速补液分支管64是用于快速地将补液等混入到从患者取出的血 液中的分支管。
抗凝分支管66是将抗凝剂混入到从患者取出的血液中的分支管。
血液引出侧接口 68a和血液引出侧接口 68b是能够装卸的接口部 件。在预充时,如本图所示,血液引出侧接口 68a和血液引出侧接口 68b是连接在一起的。
在进行治疗时,血液引出侧接口 68a和血液引出侧接口 68b被卸 下。并且,在进行治疗时,在血液引出侧接口 68a上被安装的不是血 液引出侧接口68b,而是用于从患者取出血液的器具。作为被安装在血 液引出侧接口 68a的器具的一个例子,可以列举出向患者穿剌的针。 患者的血液通过像针这样的器具,被输入到血液净化回路。
血液返回侧接口 70a和血液返回侧接口 70b是可以装卸的接口部 件。如本图所示,在预充时血液返回侧接口 70a和血液返回侧接口 70b 是连在一起的。
32在进行治疗时,血液返回侧接口 70a和血液返回侧接口 70b被卸 下。并且,在进行治疗时,在血液返回接口 68a上被安装的不是血液 返回接口 70b,而是用于将血液返回到患者的器具。作为被安装在血液 返回接口 70a的器具的一个例子,可以列举出向患者穿刺的针。被净 化的血液通过该针被返回到患者的体内。
这样,在血液引出侧接口 68a和血液返回侧接口 70a,在进行治疗 时和进行预充时被安装的器具不同。因此,血液引出侧接口 68a与血 液引出侧接口 68b以及用于从患者取出血液的器具是可以装卸的。并 且,血液返回侧接口 70b与血液返回接口 70a以及用于将血液返回到 患者体内的器具是可以装卸的。
通过采用具有这种构成的血液引出侧接口 68a和血液返回侧接口 70a,血液净化控制装置以及血液净化回路的操作者能够从预充后的再 循环容易地转为治疗。
第一给液管路72是在进行治疗时,给液从第一给液容器50流向 第二给液容器52的管路。并且,如本图所示,在第一给液管路72中 途被安装了给液阀30。
第二给液管路74是在进行治疗时,给液从第二给液容器52流向 给液分支管62的管路。
透析液管路76是在进行治疗时,透析液从给液分支管62流向滤 过器56的透析液入口的管路。并且,在透析液管路76的中途有作为 安装透析泵22的部位的透析泵安装部。如本图所示,在透析液安装部 安装有透析泵22。
滤液管路78是滤液从滤过器56的透析液出口流向滤液容器54的 管路。并且,在滤液管路78的中途有作为安装滤液泵24的部位的滤 液泵安装部。如本图所示,在滤液泵安装部安装有滤液泵24。该滤液 管路78相当于权利要求中所述的"透析液排出管路"。
废液管路80是由于进行治疗而将滤液容器54中蓄积的滤液废弃 掉的管路。并且,在废液管路80的中途有安装滤液阀32的部位的滤液阀安装部。如本图所示,在滤液阀安装部安装有滤液阀32。
滤液阀32在进行治疗时被关闭,从而不使滤液流入废液管路80。
在治疗后,滤液阀32被打开,滤液从滤液容器54流向开放端。将该
滤液的流动方向作为废液管路80的"顺方向"。
补液管路82是在进行治疗时,补液从给液分支管62流向血液返
回腔58的管路。该补液管路82相当于权利要求中所述的"连接管路"。
这样,由于具有向血液返回管路注入液体的补液管路82,从而在进行
治疗时不必将滤过器56设置于不同的位置,也不必改变滤过器56的位置。
并且,在补液管路82的中途有作为安装补液泵26的部位的补液 泵安装部。如本图所示,在补液泵安装部安装有补液泵26。
第一血液引出管路84是在进行治疗时,净化前的血液从血液引出 侧接口 68a流向抗凝分支管66的管路。
预充液排出(快速补液)管路86是一端具有被开放的排出口,在 进行预充时从该排出口排出回路中的空气以及预充液的管路。预充液 排出(快速补液)管路86是在进行治疗时,当需要对正在被净化的血 液快速补充补液时,补液所流动的管路。即,在进行治疗时,连接快 速补充时所使用的补液容器(图中未示出)和快速补液分支管64的管 路。补液从补液容器(图中未示出)流向快速补液分支管64。在进行 预充时,成为废弃预充液的管路, 一端与快速补液分支管64连接,另 一端被开放。
并且,在预充液排出(快速补液)管路86的中途有作为安装预充 液排出阀36的部位的预充液排出阀安装部。如本图所示,在预充液排 出阀安装部安装有预充液排出阔36。
第二血液引出管路88是在进行治疗时,净化前的血液从快速补液 分支管64流向抗凝分支管66的管路。并且,在第二血液引出管路88 的中途有作为安装血泵20的部位的血泵安装部。如本图所示,在血泵 安装部安装有血泵20。第三血液引出管路89是在进行治疗时,净化前的血液从抗凝分支 管66流向滤过器56的血液入口的管路。
抗凝剂(旁路)管路90是为了防止在进行预充时向滤过器56施 加过多的压力,而使连接于滤过器56的血液入口侧的管路和连接于滤 过器56的血液返回口侧的管路短路的管路。该抗凝剂(旁路)管路90 相当于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旁路管路"。
在滤过器56中流动的预充液的流量利用泵来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补液泵26将预充液输送到滤过器56,血泵20从 滤过器56中吸取预充液。利用泵来进行控制会出现误差和不均一。因 此,使补液泵26输送预充液的流量或压力大于血泵20吸取预充液的 流量或压力。通过对泵进行这种控制,从而不会使在滤过器56中流动 的预充液发生停滞,以使滤过器得以预充。
并且,通过泵进行的控制会出现误差和不均一,因此在滤过器56 中会产生过剩的压力。由于过剩的压力会给滤过器56的中空纤维造成 损伤,并且会发生渗透等情况。阻碍了预充。因此,在预充时,通过 在流路阻抗大的管路采用使血液回路短路的旁路,从而能够防止向滤 过器56施加过大的压力,从而能够进行确实可靠的预充。
流路阻抗大的管路是由比形成其他的管路的管路的直径更小的管 路来实现的。并且,进行治疗时的抗凝剂管路一般比形成其他的管路 的管路要细。
像这样的抗凝剂(旁路)90在进行治疗时成为,抗凝剂从被安装 在该抗凝剂(旁路)90 —端的抗凝剂注入装置(图中未示出)流向抗 凝分支管66的管路。具体而言,在进行治疗时被安装的抗凝剂注入装 置,在进行预充时,被安装在再循环腔60的流出侧所安装的抗凝剂(旁 路)管路90的一端。
在此,抗凝剂注入装置是指,在血液回路中注入抗凝剂的装置, 具体而言是收容肝素添加溶液的注射器以及与该注射器配套的注射器 泵等。一般而言,用于投入抗凝剂的管路的管路内径大约为形成血液以 及给液流动的管路的管路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预充时的旁路管路
可以作为在进行治疗时的抗凝剂(旁路)管路90来使用。因此,在进 行血液净化时不必添加用于投入抗凝剂的新的管路等,从而能够在不 使血液净化回路变得复杂的情况下,使滤过器56高效率地进行预充。
第一血液返回管路92是在进行治疗时血液从滤过器56的血液出 口流向血液返回腔58的流入口的管路。
第二血液返回管路94是在进行治疗时血液从血液返回腔58的血 液返回口流向血液返回侧接口 70a的管路。并且,在第二血液返回管 路94的中途有作为安装血液返回阀34的部位的血液返回阀安装部。 如本图所示,在血液返回阀安装部安装有血液返回阀34。
第一循环管路96是在进行预充时,预充液从血液引出侧接口 68b 流向再循环腔60的流入口的管路。是在进行血液净化时不被安装的部 位。对于第一循环管路96而言,从血液引出侧接口 68b向再循环腔60 的流入口的方向为顺方向。
第二循环管路98是在进行预充时,预充液从再循环腔60的血液 返回口流向血液返回接口 70b的管路。第一循环管路96是在进行血液 净化时不被安装的部位。对于第二循环管路98而言,从再循环腔60 的血液返回口向血液返回接口 70b的方向为顺方向。
在到此为止所说明的本实施例中的血液净化回路中,血液回路包 括"血液引出管路"、滤过器56的内侧、"血液返回管路"、预充液排 出(快速补液)管路86、以及抗凝剂(旁路)管路90。
"血液引出管路"包括血液引出侧接口68a、第一血液引出管 路84、快速补液分支管64、第二血液引出管路88、抗凝分支管66以 及第三血液引出管路89。
"血液返回管路"包括第一血液返回管路92、血液返回腔58、 第二血液返回管路94以及血液返回接口 70a。
并且,给液回路包括第一给液容器50、第一给液管路72、第二给液容器52、第二给液管路74、补液管路82、透析液管路76、滤过 器56的外侧、滤液管路78、滤液容器54以及废液管路80。并且,补 液管路82也可以被包括在血液回路中。
而且,循环回路包括血液引出侧接口 68b、第一循环管路96、 再循环腔60、第二循环管路98以及血液返回侧接口 70b。这样的循环 回路相当于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循环回路"。并且,再循环腔60相当 于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第一腔"以及"腔"。
并且,如本图所示,废液槽100和废液槽102是在进行预充时用 于储存从回路的开放端流出的预充液的废液槽。
以上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血液净化回路的构成。
这样,以复杂的回路进行预充,顺序也会变得复杂。因此,若以 操作手册进行预充,则不仅会造成很多麻烦,而且还会有操作错误的 危险。通过具有自动的预充模式,能够控制操作者的繁琐操作以及操 作失误的危险,从而能够确实地进行为确保安全的血液净化而施行的 预充。
对于这种自动的预充顺序将参照图3至图15进行说明。 图3简略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预充时的血液净化 回路的构成和血液净化控制装置10的泵、阀、以及压力传感器的位置 关系。本图的箭头表示各个管路的顺方向。
在本图中省略了图2所示的压力传感器。并且,在本图中对于与 图2相对应的各个部位赋予相同的符号。因此,在此省略对各个部位 的说明。并且,对于再循环腔60,在本图中为了说明上的方便,设置 成横向放置,而实际上再循环腔60的流入口侧以(连接于第一循环管 路96的一侧)与水平面垂直且位于上方的状态被安装于血液净化控制 装置10。
图4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自动预充模式被选择的情况下,血液净 化控制装置10所进行的自动预充的流程的流程图。
在本图中示出了以下的流程,即由操作者向输入部12输入的自
37动预充模式的选择由血液净化控制装置10的模式接受部16接受了的 情况下,从控制方法记忆部48读出自动预充模式信息48a,执行读出 的自动预充模式信息48a的控制部49控制血液净化控制装置10所具 备的各个泵以及各个阀。
并且,图5总括地示出了在本实施例中,进行预充时的各个流程 的回路状态。而且,从图6至图15是示出预充时的各个流程的回路状 态的回路构成图。
以下,参照图5至图15在对图4所示的各个顺序进行说明的同时, 并说明各个流程中所对应的回路的状态。
在初始状态,在血液净化控制装置10中,血液净化回路以图2以 及图3所示的状态被安装,预充液仅被蓄积在第一给液容器50。并且, 如图5的初始状态所示,血液净化控制装置10的所有的泵的工作停止,
所有的阀处于开放状态。
控制部49使给液阀30和血液返回阀34打开(Sl)。据此,血液 净化回路的状态成为图5所示的状态1 ,第一给液管路72和第二给液 容器52被填充有预充液(在以下的预充流程的说明中简单称为"液 体")。具体的血液净化回路的状态如图6所示的状态。这样,打开血 液返回阀34的步骤成为打开血液返回管路的步骤,相当于权利要求中 所述的"第四步骤"。
在此,图6示出了本实施例所涉及的血液净化回路在进行预充时 的状态中的状态l 。在图6中,在回路构成中带有阴影的部分表示液 体已被填充,即表示被预充的部分。并且,不带阴影的部分表示液体 还没有被填充,即表示还没有被预充的部分。并且,在图6中,带有 阴影的阀表示处于关闭状态,不带阴影的阀表示处于打开状态。
在图7至图15中,带有阴影的回路以及阀表示同样的状态。因此, 省略各个图中有关这些阴影的说明。
并且,在图6中,所有的泵都不带阴影。这表示所有的泵处于停 止的状态。在图7至图15也是同样,对于处于停止状态的泵添加阴影,对于处于工作状态的泵不添加阴影。由于对于添加了阴影的泵已经做 了说明,在此省略各个图的说明。
在此,返回到图4。
控制部49使透析泵22工作(S2)。据此,血液净化回路的状态成 为图5所示的状态2 ,液体被填充到第二给液管路74、透析液管路76、 滤过器56的外侧(构成给液回路的部分)。具体的血液净化回路的状 态如图7所示的状态。这样,使透析泵22工作的步骤成为从滤过器56 的透析液流入口输送预充液的步骤,相当于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第六 步骤"。
控制部49使滤液泵24工作(S3)。据此,血液净化回路的状态成 为图5所示的状态3,液体被填充到滤液管路78。具体的血液净化回 路的状态成为图8所示的状态。这样,使滤液泵24工作的步骤成为如 图5所示的使预充液填充到滤过器56的透析回路部分之后,从滤过器 56的透析液排出口吸取预充液的步骤,相当于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第 七步骤"。
这样,使透析泵22工作(S2),如图7所示,所述滤过器的透析 回路部分中被填充了预充液之后,使滤液泵24工作(S3)的控制部49 相当于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第三控制单元"。
控制部49使透析泵22和滤液泵24停止,使补液泵26工作,给 液阀30关闭(S4)。这样,血液净化回路的状态成为图5所示的状态 4,液体被填充到补液管路82。具体的血液净化回路的状态成为图9 所示的状态。这样,在血液返回阀34处于打开的状态,使补液泵26 工作的控制部49相当于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第二控制单元"。并且, 使补液泵26工作的步骤相当于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第二步骤"。
如以上所述,除滤液容器54以外,给液回路中被填充了预充液。 接着,开始血液回路的预充。
液体被填充到补液管路82,当到达血液返回腔58的给液流入口 时,控制部49打开预充液排出阀36 (S5)。这样,血液净化回路的状态成为图5所示的状态5,液体被填充到第二血液返回管路94、第二 循环管路98、再循环腔60、第二循环管路96、第一血液引出管路84、 预充液排出(快速补液)管路86。具体的血液净化回路的状态成为图 IO所示的状态。在此,由于在血液返回腔58中按顺方向流动,在此时 刻虽然液体流入到血液返回腔58中,但血液返回腔58中仍然残留有 空气。
控制部49使血泵20以与血液净化时相反的方向工作,血液返回 腔58中的空气被全部除去,而且,当液体被填充到第二血液引出管路 88之时,关闭血液返回阀34 (S6)。这样,血液净化回路的状态成为 图5所示的状态6,液体被填充到血液返回腔58、第一血液返回管路 92、滤过器56的内侧(构成血液回路的部分)、第三血液引出管路89、 以及第二血液引出管路88。具体的血液净化回路的状态成为图11所示 的状态。这样,在补液泵26工作的状态下,关闭血液返回阀34,并使 血泵20工作的控制部49相当于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第一控制单元"。
并且,关闭血液返回阀34的步骤成为关闭血液返回管路的步骤, 相当于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第一步骤"。并且,使血泵20以与血液净 化时相反的方向工作的步骤成为将被输送到滤过器56的预充液吸取到
所述血液引出管路的步骤,相当于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第三步骤"。
如图11所示,通过关闭被连接在血液返回腔58的血液返回口的 血液返回阀34,从而从补液管路82流入的预充液以与水平面垂直的方 向从血液返回腔58的下方填充该血液返回腔58整体。并且,通过关 闭被设置成上述这种构成的血液返回阀34,从而液体能够在滤过器56 的内侧向相反的方向流动。
并且,血泵20调整第三血液引出管路89的流量,补液泵26调整 第一血液返回管路92的流量。若第三血液引出管路89的流量和第一 血液返回管路92的流量相同,则能够抑制液体在滤过器56的内侧流 动的压力,而实际上由于泵而产生的压力的误差以及不均一等的影响, 仅由泵将两者的流量控制为相同是困难的。因此,在没有抗凝剂(旁路)管路90的情况下,由于第三血液引出管路89的流量和第一血液返回管路92的流量的差而给滤过器56施加了过多的压力。抗凝剂(旁路)管路90能够避开这种压力。
因此,通过成为液体的旁路管路的抗凝剂(旁路)管路90,能够降低施加到滤过器56的压力。从而,能够更加确实地对滤过器56的内侧进行预充。
在此返回到图4的说明。
在将液体废弃到废液槽102之后,控制部49使血泵20停止(S7)。据此,血液净化回路的状态成为图5所示的状态7,液体被填充到抗凝剂(旁路)管路90。即,抗凝剂(旁路)管路90被确实地进行了预充。具体而言,血液净化回路地状态成为图12所示的状态。
通过以上的流程,预充液被填充到血液回路全体。接着,在给液回路中开始进行预充还未完成的滤液容器54的预充。
控制部49使补液泵26停止,使透析泵22和滤液泵24工作,使血液返回阀34打开,预充液排出阀36关闭(S8)。这样,血液净化回路的状态成为图13所示的状态8 ,液体被蓄积到滤液容器54中。这样,使滤液泵24工作的步骤成为,将从滤过器56的透析液血液返回口吸出的预充液输送到滤液容器54的步骤,相当于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第八步骤"。
通过以上的流程,预充液被填充到血液净化回路全体。控制部49使透析泵22和滤液泵24停止,并打开滤液阀32 (S9)。据此,血液净化回路的状态成为图14所示的状态9 ,滤液容器54中所蓄积的液体的一部分被废弃到废液槽100。这样,打开滤液阔32,使被蓄积在滤液容器54中的液体的一部分废弃的控制部49相当于"第四控制单元"。并且,打开滤液阀32的步骤相当于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第九步骤"。
在进行治疗时的血液净化控制装置10根据第二给液容器重量和滤液容器54的重量,测定被净化的血液的量。这样,通过废弃滤液容器
4154中的一部分的液体,来调整第二给液容器52的重量和滤液容器54的重量的平衡,从而在进行治疗时能够更正确地进行血液净化量的测量。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的血液净化回路中,不仅能够使预充液填充到血液回路以及循环回路,而且通过一连串的流程还能够使预充液填充到给液回路。并且,在一连串的流程中,自动地对第二给液容器52的重量和滤液容器54的重量的平衡进行了调整,因此,在进行治疗准备时不会给操作者带来操作的负担,从而能够进行安全地治疗准备。
控制部49使血泵20工作(SIO)。据此,通过使预充液在血液回路内循环,来进行除去回路内残留的空气的再循环。
图15示出了在进行再循环时的本实施例所涉及的血液回路内的预充液的流向。如图15所示,通过使预充液在本实施例所涉及的血液回路内循环,从而在再循环腔60来捕获回路内残留的空气。这样,再循环直到开始进行治疗为止被持续进行。因此,使血泵20工作并控制再循环的控制部49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所述的"再循环控制单元"。并且,再循环是使预充液在成为环状的回路中循环的步骤,相当于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第五步骤"。
在本发明的血液净化回路中,在用于使在进行预充时的血液回路成为循环结构的循环回路上具备再循环腔。这样,以安装了血液净化回路的状态,通过再循环,即通过使预充液在血液回路内循环,从而能够在再循环腔捕获并收集在预充后仍残留在血液回路内的空气。并且,包括再循环腔的循环回路由于在进行治疗时是被从血液回路中卸下并被废弃的,因此,再循环腔中收集的空气与循环回路一起被废弃。
因此,仅通过在循环回路中设置再循环腔,就可以在预充以及进行治疗等与血液净化相关的一连串的工作流程中不必添加新的流程,从而除去血液回路中残留的空气。因此,可以不必给操作者带来负担,并能够更加确实地除去血液回路中的空气。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非受此所限。例如,在实施例中,作为为了降低对滤过器56施加的压力而使在血液引出管路中流动的预充液的压力以及在血液返回管路中流动的预充液的压力的差降低的管路的一个例子,而将作为旁路管路的抗凝剂(旁路)管路90连接到位于滤过器56的血液入口和血泵20之间的抗凝分支管66和再循环腔60的排出口之间。
为了降低施加到滤过器56的压力,通过利用旁路管路的一端,从而使因血泵20以及补液泵26而对滤过器56产生的压力由其他的管路来分担。不过,旁路管路是在进行再循环时空气不会逆流的状态下而被安装的。
由血液回路和循环回路形成的环状的回路通过血液返回阀34和血泵20,而被分为连接有补液管路82的高压侧管路和连接有快速补液管路的低压侧管路。旁路管路被连接在这样的高压侧的管路和低压侧的管路。
即,用于降低在血液引出管路流动的预充液的压力以及在血液返回管路流动的预充液的压力的差的管路可以被连接成, 一端连接于血泵安装部和滤过器56的血液入口之间、滤过器56的血液出口和血液返回阀安装部之间(包括血液返回腔58)、补液泵26和血液返回腔58之间,而另一端连接于比血液引出管路的血泵20靠上的上游侧的管路中的任一部位,或者连接于比血液返回管路的血液返回阀34靠下的下游侧的管路中的任一部位。
更具体而言,第一、旁路管路的一端被连接于血泵安装部和滤过器56的血液入口之间的情况下,另一端连接于血泵安装部和血液引出侧接口 68a之间,并且另一端也有被连接于循环管路、血液返回阀安装部和血液返回侧接口部70a之间、或者预充液排出(快速补液)管路86之间的情况。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另一端被连接于循环管路是一个例子。
第二、旁路管路的一端被连接于滤过器56的血液出口和血液返回阀安装部之间(包括血液返回腔58),另一端连接于血泵安装部和血液引出侧接口 68a之间,另一端也有连接于循环管路中、血液返回阀安 装部和血液返回侧接口 70a之间、或者预充液排出(快速补液)管路 86的情况。
例如,图16示出了本发明的变形例所涉及的血液净化回路的构成, 图16所示的抗凝剂(旁路)管路106连接血液返回腔58的流入口和 第一血液引出管路84。本变形例是在第二种情况下的另一端连接于血 泵安装部和血液引出侧接口 68a之间的一个例子。
第三、旁路管路的一端连接于补液泵26和血液返回腔58之间, 另一端连接于血泵安装部和血液引出侧接口 68a之间,另一端也有被 连接于循环管路中、血液返回阀安装部和血液返回侧接口 70a之间、 或者预充液排出(快速补液)管路86的情况。
像这种旁路管路由于能够作为在进行治疗时投入抗凝剂的管路来 使用,因此可以将适于投入抗凝剂的位置选择为其中的一端。即使是 这样的回路构成,在进行治疗时也可以不必装卸蓄积了预充液的容器, 通过一连串的控制,能够自动地进行预充。
旁路管路的另一端所连接的管路最好是容易卸下的位置或者是远 离预充液排出(快速补液)管路86的排出口的位置。
作为容易卸下的位置例如可以是腔。旁路的另一端由于被安装有 预充和再循环后的抗凝剂注入装置,因此能够从管路中卸下。因此, 通过连接于容易卸下的位置,从而使到进行治疗结束为止的工作变得 简单。
并且,作为远离预充液排出(快速补液)管路86的开放端的位置 的例子可以列举出,预充液排出(快速补液)管路86以外的血液回路, 即,血泵安装部和血液引出侧接口 68a之间、循环管路的中途、血液 返回阀安装部和血液返回侧接口 70a之间。
进行预充时,流过旁路管路的预充液在流过血液回路的一部分之 后,流经预充液排出(快速补液)管路86,从回路中排出。因此,流 过旁路管路的预充液被用于形成从与血液回路的连接口到预充液排出(快速补液)管路86的开放端为止的管路中的预充。因此,通过选择 远离预充液排出(快速补液)管路86的开放端的位置,预充液能够被 利用于更长的管路中的预充,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预充液。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血液净化控制装置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l中的血液 净化控制装置10具有相同的功能,对与图2以及图3所示的实施例1 具有相同回路构成的血液回路所进行的预充以及患者的血液净化进行 控制。
本实施例中的血液净化控制装置与实施例1中的血液净化控制装 置10的不同之处是,控制方法记忆部48所记忆的自动预充模式信息 48a的内容不同,即血液净化控制装置10所具备的控制部49在进行预 充时的控制流程不同。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7到图26,对本 实施例中的血液净化控制装置10所执行的预充的流程进行说明。另外, 在本实施例中的血液净化控制装置10中,如图19到图26所示的抗凝 剂(旁路)管路90中具备单向阀37。
图17是示出在本实施例中,在自动预充模式被选择的情况下,血 液净化控制装置IO所执行的自动预充的流程的流程图。
在本图中示出了以下的流程,即由操作者向输入部12输入的自 动预充模式的选择由血液净化控制装置10的模式接受部16接受了的 情况下,从控制方法记忆部48读出自动预充模式信息48a,执行读出 的自动预充模式信息48a的控制部49控制血液净化控制装置10所具 备的各个泵以及各个阀。
并且,图18总括地示出了在本实施例中,进行预充时的各个流程 的回路状态。而且,从图19至图26是示出预充时的各个流程的回路 状态的回路构成图。
以下,参照图18至图26在对图17所示的各个顺序进行说明的同 时,并说明各个流程中所对应的回路的状态。
在初始状态,在血液净化控制装置10中,血液净化回路以图2以及图3所示的状态被安装,预充液仅被蓄积在第一给液容器50。并且, 如图18的初始状态所示,血液净化控制装置10的所有的泵的工作停 止,给液阀30和滤液阀32关闭,血液返回阀34和预充液排出阀36 打开。具体的血液净化回路的状态成为图19所示的状态。
控制部49使给液阀30打开(Sll)。据此,血液净化回路的状态 成为图18所示的状态1 ,第一给液管路72和第二给液容器52被填充 有预充液(在以下的预充流程的说明中简单称为"液体")。具体的血 液净化回路的状态成为图20所示的状态。
在此,图20示出了本实施例所涉及的血液净化回路在进行预充时 的状态中的状态l。在图20中,在回路构成中带有阴影的部分表示液 体已被填充,即表示被预充的部分。并且,不带阴影的部分表示液体 还没有被填充,即表示还没有被预充的部分。并且,在图20中,带有 阴影的阀表示处于关闭状态,不带阴影的阀表示处于打开状态。
在图21至图26中,带有阴影的回路以及阀表示同样的状态。因 此,省略各个图中有关这些阴影的说明。
并且,在图20中,所有的泵都不带阴影。这表示所有的泵处于停 止的状态。在图21至图26也是同样,对于处于停止状态的泵添加阴 影,对于处于工作状态的泵不添加阴影。由于对于添加了阴影的泵已 经做了说明,在此省略各个图的说明。
在此返回图17。
控制部49使透析泵22以20毫升/分、使滤液泵24以20毫升/ 分、使补液泵26以60毫升/分来工作,关闭血液返回阀34 (S12)。 据此,血液净化回路的状态成为图18所示的状态2,液体被填充到第 二给液管路74、透析液管路76、补液管路82。并且,液体被进一步开 始填充到血液返回腔58。具体的血液净化回路的状态成为图21所示的 状态。这样,在血液返回阀34处于关闭的状态,使补液泵26工作的 控制部49相当于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第一控制单元"。
在此步骤以后,给液阀30和滤液阀32根据来自测量传感器的测定结果,被分别控制。在图18中,将从状态2至状态7的给液阀30 和滤液阀32的开闭以"*"来表示,分别表示被独立控制。并且,在 表示从图22到图26为止的血液净化回路的状态的图中,通过对给液 阀30和滤液阀32添加黑点,从而表示被分别独立地控制。
控制部49使透析泵22和滤液泵24停止(S13)。此时,使补液泵 26以20毫升/分工作,状态2以后的工作虽然继续进行,但使输出强 度比状态2低。这样,血液净化回路的状态成为图18所示的状态3, 液体被填充到第一血液返回管路92、滤过器56的内侧(构成血液回路 的部分)、血液返回腔58。具体而言,血液净化回路地状态成为图22 所示的状态。这样,在血液返回阀34处于关闭的状态,使补液泵26 工作的控制部49与在S12进行控制的控制部49相同,相当于权利要 求中所述的"第一控制单元"。
控制部49使血泵20以100毫升/分来工作(S14)。此时,补液 泵26以130毫升/分来工作,状态3以后的工作虽然继续进行,但使 输出强度比状态3强。据此,血液净化回路的状态成为图18所示的状 态4,液体被填充到第三血液引出管路89、第二血液引出管路88、预 充液排出(快速补液)管路86、抗凝剂(旁路)管路90。具体的血液 净化回路的状态如图23所示的状态。这样,在血液返回阀34处于关 闭的状态,使补液泵26以及血泵20工作的控制部49相当于权利要求 中所述的"第一控制单元"。
并且,补液泵26所送出的流量比血泵20所送出的流量大。补液 泵20调整第一血液引出管路92的流量,血泵20调整第二血液引出管 路88的流量。并且,由于被施加到滤过器56内侧(血液回路部分) 的压力由两个泵来调整,因此,能够使预充液确实地被填充到滤过器 56的内侧。
并且,抗凝剂(旁路)管路90中具有单向阀37,该单向阀37能 够使液体从滤过器56流向再循环腔60的方向。因此,能够防止空气 从再循环腔60流入到抗凝剂(旁路)管路90。控制部49使透析泵22以140毫升/分、使滤液泵24以110毫升 /分来工作,打开血液返回阀34 (S15)此时,血泵20以110毫升/ 分来工作,状态4以后的工作虽然继续进行,但使输出强度比状态4 强。此时,补液泵26以140毫升/分来工作,状态4以后的工作虽然 继续进行,但使输出强度比状态4强。
这样,血液净化回路的状态成为图18所示的状态5,液体被填充 到第二血液返回管路94、第一循环管路96、再循环腔60、第二循环管 路98、第一血液引出管路84、滤过器56的外侧(构成给液回路的部 分)、滤液管路78。具体的血液净化回路的状态如图24所示的状态。
这样,在血液返回阀34处于打开的状态,使补液泵26工作的控 制部49相当于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第二控制单元"。
并且,使透析泵22工作的控制部49以及使透析泵22和滤液泵24 工作的控制部49分别相当于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第三控制单元"。
在使透析泵22和滤液泵24同时工作,对滤过器56的外侧进行预 充的情况下,透析泵22所送出的流量比滤液泵24所送出的流量大。 透析泵22调整被送入到滤过器56的外侧的流量,滤液泵24调整从滤 过器56的外侧送出的流量。通过使透析泵22比滤液泵24送出的流量 多,从而能够维持在滤过器56的外侧具有正压的状态。因此,空气不 会经由滤液管路78被输送到滤过器56的外侧。并且,通过打开血液 返回阀34,从而液体从血液返回腔58流向第二血液返回管路94的方 向,因此,第一血液返回管路92以及滤过器56的内侧的压力降低。 这样,滤过器56的外侧的压力比内侧的压力高,滤过器56的外侧的 液体流入到内侧。此时,通过液体流入到在滤过器56的外侧和内侧之 间的中空纤维膜内,从而能够赶出中空纤维膜内的空气。这样,通过 完全赶出滤过器56内的空气,从而能够确实地对滤过器56进行预充。
控制部49使血泵20和补液泵26停止(S16)。此时,使透析泵22 以130毫升/分工作,状态5以后的工作虽然继续进行,但使输出强度 比状态5低。此时,使滤液泵24以100毫升/分工作,状态5以后的
48工作虽然继续进行,但使输出强度比状态5低。这样,血液净化回路 的状态成为图18所示的状态6 ,液体被完全填充到滤过器56的外侧 和滤液管路78,并且,液体被蓄积到滤液容器54中。具体的血液净化 回路的状态如图25所示的状态。
如图25所示,在此时的血液净化回路中,滤液阀32被打开,滤 液容器54中所蓄积的液体的一部分被废弃到废液槽100。这样,打开 滤液阀32,使被蓄积在滤液容器54中的液体的一部分废弃的控制部 49相当于"第四控制单元"。
在进行治疗时的血液净化控制装置10根据第二给液容器重量和滤 液容器54的重量,测定被净化的血液的量。这样,通过废弃滤液容器 54中的一部分的液体,来调整第二给液容器52的重量和滤液容器54 的重量的平衡,从而在进行治疗时能够更正确地进行血液净化量的测 量。通过以上的流程,预充液被填充到血液净化回路全体。
控制部49使透析泵22和滤液泵24停止,使血泵20以100毫升 /分来工作,关闭预充液排出阀36 (S17)。据此,通过使预充液在血
液回路内循环,来进行除去回路内残留的空气的再循环。
图26与实施例1中的图15同样,示出了在进行再循环时的本实 施例所涉及的血液回路内的预充液的流向。如图26所示,通过使预充 液在本实施例所涉及的血液回路内循环,从而在再循环腔60来捕获回 路内残留的空气。这样,再循环直到开始进行治疗为止被持续进行。 因此,使血泵20工作并控制再循环的控制部49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 所述的"再循环控制单元"。
在本发明的血液净化回路中,在用于使在进行预充时的血液回路 成为循环结构的循环回路上具备再循环腔。这样,以安装了血液净化 回路的状态,通过再循环,即通过使预充液在血液回路内循环,从而 能够在再循环腔捕获并收集在预充后仍残留在血液回路内的空气。并 且,包括再循环腔的循环回路由于在进行治疗(血液净化)时是被从 血液回路中卸下并被废弃的,因此,再循环腔中收集的空气与循环回路一起被废弃,所述循环回路通过血液净化回路的血液引出侧接口 68a 和血液返回侧接口 70a使患者的血管连通。
因此,仅通过在循环回路中设置再循环腔,就可以在预充以及进 行治疗等与血液净化相关的一连串的工作流程中不必添加新的流程,
从而除去血液回路中残留的空气。因此,可以不必给操作者带来负担, 并能够更加确实地除去血液回路中的空气。
并且,在血液净化处理结束后,血液回路也需要被废弃,将包括 此再循环腔的循环回路连接于原来所连接的血液回路后废弃,从而能 够防止在废弃血液回路以及循环回路时液体的泄漏。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能够安全且自动地执行用于净化患者血液的 预充操作的血液回路、血液净化控制装置以及预充方法。
权利要求
1.一种血液回路,通过滤过器来净化血液,其特征在于,具有血液引出管路,该血液引出管路的一端被连接于所述滤过器的血液入口;血液返回管路,该血液返回管路的一端被连接于所述滤过器的血液出口;以及旁路管路,使流过所述血液引出管路的预充液的压力和流过所述血液返回管路的预充液的压力的差降低。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回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血液回路具有连接管路,该连接管路用于从血液回路外向血液返回管路注入液体。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血液回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血液引出管路的中途具有能够安装泵的泵安装部; 所述血液返回管路的中途具有能够安装阀的阀安装部; 所述旁路管路的一端被连接于所述血液引出管路的所述泵安装部和所述滤过器的血液入口之间,或者被连接于所述血液返回管路的所 述滤过器的血液出口和所述阀安装部之间,所述旁路管路的另一端被 连接于所述血液引出管路的另一端和所述泵安装部之间,或者被连接 于所述血液返回管路的另一端和所述阀安装部之间。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液回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血液回路还具有循环管路,该循环管路的一端被连接于所述血液引出管路的另一端,该循环管路的另一端被连接于所述血液返回 管路的另一端。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液回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旁路管路的另一端被连接于所述循环管路的中途。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液回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管路具有第一腔,该第一腔用于捕获从所述血液引出管路流入到所述血液返回管路的预充液中的气泡;所述旁路管路的上述另一端被连接于所述第一腔的血液返回管路 一侧。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液回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管路具有能够从所述血液引出管路以及所述血液返回管路卸下的连接部。
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血液回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血液返回管路具有第二腔,该第二腔用于捕获从所述滤过器导出的血液中的气泡;所述旁路管路的所述一端被连接于所述第二腔的所述滤过器一侧。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回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旁路管路中的流路阻抗比构成所述血液回路的其他的管路的流路阻抗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回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旁路管路的两端中的某一方具有连接部,该连接部能够从被 连接的管路卸下。
11.如权利要求i o所述的血液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回路具有上述旁路管路,该旁路管路的一端被连接于所 述循环管路且能够卸下,并且该旁路管路能够使流过所述血液引出管 路的预充液的压力和流过所述血液返回管路的预充液的压力的差降 低,而且在从所述循环管路被卸下的情况下,能够被安装于用于注入 抗凝剂的抗凝剂注入装置。
12. —种血液净化控制装置,控制血液净化回路内的液体的流 动,该血液净化回路具有用于净化血液的滤过器和被连接于所述滤 过器的血液出口的血液返回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净化控制装 置具有血液返回用阀,用于开闭所述血液返回管路;第一泵,将预充液输送到所述血液返回管路的、所述滤过器以及所述血液返回用阀之间;以及第一控制单元,使所述血液返回用阀关闭,并使所述第一泵工作。
13.如权利要求l 2所述的血液净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血液净化回路还具有被连接于所述滤过器的血液入口的血液 引出管路;所述血液净化控制装置还具有第二泵,能够使液体经由所述血液 弓I出管路被送出到所述滤过器,并能够使液体从所述滤过器流出;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使所述第二泵与所述第一泵一起工作,以使预 充液从所述滤过器流出。
14.如权利要求l 3所述的血液净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泵和所述第二泵,以使由所述第 一泵送出的压力比由所述第二泵流出的压力大。
15.如权利要求l 2所述的血液净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血液净化控制装置还具有第二控制单元,在进行预充时,该 第二控制单元使所述血液返回用阀打开,并使所述第一泵工作。
16.如权利要求l 2所述的血液净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血液净化回路中,进一步,使所述血液返回管路以及被连 接于所述滤过器的血液入口的血液引出管路各自的、没有被连接于所 述滤过器的各个端部,通过中途具有腔的循环管路来连接; 所述血液净化控制装置还具有第二泵,能够使液体经由所述血液引出管路被送出到所述滤过器, 并能够使液体从所述滤过器流出;以及再循环控制单元,在所述血液净化回路的预充结束之后,通过使 所述血液返回用阀打开、并使所述第二泵工作,从而使预充液在所述 滤过器、所述血液引出管路、所述循环管路以及所述血液返回管路中 循环。
17.如权利要求l 2所述的血液净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血液净化控制装置进一步具有第三泵,从所述滤过器的透析液入口送入预充液;以及 第三控制单元,在进行预充时使所述第三泵工作。
18.如权利要求l 7所述的血液净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血液净化控制装置还具有第四泵,使预充液从所述滤过器的透析液出口流出;所述第三控制单元在由所述第三泵使预充液填充到所述滤过器的透析回路部分之后,还使所述第四泵工作。
19.如权利要求l 8所述的血液净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净化回路还具有蓄积从所述透析液出口排出的预充液 的容器、连接所述滤过器的透析液出口和所述容器的透析液排出管路、 以及废弃被蓄积在所述容器中的预充液的废弃管路;所述第四泵使预充液经由所述透析液排出管路流动;所述血液净化控制装置还具有废弃阀,开闭所述废弃管路;以及第四控制单元,通过使所述废弃阀关闭、并使所述第三泵以及所 述第四泵工作,从而使预充液被蓄积到所述容器之后,通过打开所述 废弃阀,从而废弃所述容器中蓄积的预充液的一部分。
20. —种血液净化控制程序,用于控制血液净化回路内的液体 的流动,该血液净化回路具有净化血液的滤过器以及被连接于所述 滤过器的血液出口的血液返回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净化控制 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包括以下步骤的程序第一步骤,打开用于开闭所述血液返回管路的血液返回用阀,以 预充液来填充所述血液返回管路,关闭所述血液返回用阀,使向所述 血液返回管路的所述滤过器以及所述血液返回用阀之间送入预充液的 补液用泵工作,并使血泵以与进行治疗时相反的方向输送液体。
21 . —种预充方法,是血液净化控制装置对血液净化回路执行 的预充方法,所述血液净化回路具有净化血液的滤过器以及被连接 于所述滤过器的血液排出口的血液返回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充 方法包括第一步骤,使被设置在所述血液返回管路的血液返回阀关闭;以及第二步骤,将预充液送入到位于所述血液返回阀和所述滤过器之 间的所述血液返回管路。
22.如权利要求2 l所述的预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血液净化回路还具有被连接于所述滤过器的血液流入口的血 液引出管路;所述预充方法还包括第三步骤,使被送入到所述滤过器的预充液 流出到所述血液引出管路。
23.如权利要求2 2所述的预充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步骤中,以比在所述第三步骤流出所述预充液的流量 大的流量,来送入预充液。
24.如权利要求2 l所述的预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充方法还包括第四步骤,在该第四步骤中打开所述血液返 回管路;所述第一步骤在所述第二步骤以及所述第四步骤之后被执行。
25.如权利要求2 l所述的预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血液净化回路还具有循环管路,该循环管路的中途具有腔,并与被连接于所述血液返回管路以及所述滤过器的血液流入口的血液引出管路相连结,使所述滤过器、所述血液引出管路以及所述血液返回管路成为环状;所述预充方法还包括第五步骤,在所述血液净化回路的预充结束之后,通过打开所述血液返回阀,使所述预充液流过,从而使预充液在成为环状的回路中循环。
26.如权利要求2 l所述的预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充方法还包括第六步骤,在该第六步骤中使预充液从所述 滤过器的透析液流入口流入。
27.如权利要求2 6所述的预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充方法还包括第七步骤,在所述第六步骤中预充液被填充到所述滤过器的透析回路部分之后,使预充液从所述滤过器的透析液排出口流出。
28.如权利要求2 7所述的预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血液净化回路还具有被输送有从所述滤过器的透析液排出 口流出的预充液的容器、连接所述滤过器 的透析液排出口和所述容器 的透析液排出管路、以及废弃被蓄积在所述容器中的预充液的废弃管 路;所述预充方法还包括-第八步骤,将从所述滤过器的透析液排出口流出的预充液送入到 所述容器中;以及第九步骤,在所述第八步骤之后,经由所述废弃管路来废弃被送 入到所述容器的预充液的一部分,来调整所述容器的预充液的剩余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进行用于安全治疗的预充的血液回路。该血液回路由滤过器(56)来净化血液,包括血液引出管路,该血液引出管路包括一端被连接于滤过器(56)的入口的第一血液引出管路(84)、第二血液引出管路(88)和第三血液引出管路(89);血液返回管路,该血液返回管路包括一端被连接于滤过器(56)的出口的第一血液返回管路(92)和第二血液返回管路(94);抗凝剂(旁路)管路(90),使流过血液引出管路的预充液的压力以及流过血液返回管路的预充液的压力的差降低。
文档编号A61M1/14GK101641122SQ20088000977
公开日2010年2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30日
发明者上户章吾, 中川宜明, 河原畑茂树, 藤井纯也 申请人:株式会社Jm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