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特别是指一种透过开启 装置,将密封于容器内的流体释出于容器外的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
背景技术:
密闭容器通常是透过各种不同的开启装置来开启,而开启装置的类 型,大部分是为螺纹盖或扣盖,有些则为易破的封条或刻线,若弄破该容
器的封条或刻线,即可释出容器内容纳的内容物;但是,所有的开启装置 皆是附着于容器的外部,如螺纹盖及弹簧扣盖,即是附着于容器的外部, 并成为容器的一部份,而容器上的易破的封条或刻线亦是相同;因此,并 无一开启装置是被设计成内附于容器中,又能将密封容器内的流体完全的 释出。另外,对横截面很小的小型细长容器而言,有效又简单的开启装置 特别缺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透过一开启装置,将流体封闭在管 状外壳中,使得操作者仅要操作开启装置,即可将液体释出管状外壳外的 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
本发明的次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操作简单、组装方便,及 易于携带等诸多优点的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
本发明是一种内含开启装置的细长容器,该开启装置完全置入于该容器中,并可释出装填于容器内的流体;该内附开启装置的橾作,是可借
由在该开启装置处或其附近,挤压或弯曲该细长密封的容器;若该内附开
启装置被打开,即可释出密封于该细长密封的容器内的流体来使用。当细 长密封的容器的横截面很小时,则会因容器内的流体表面张力而无法释 出,故可利用一导引构件,以克服流体表面张力的毛细作用,由细长密封 容器释出流体。另外,所有的物件皆完全被密封于容器中,并无任何松散
的物件。
图1为本发明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的第一实施例图; 图2为本发明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的第二实施例图; 图3为本发明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的第三实施例图; 图4为本发明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的第四实施例图; 图5为本发明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的第五实施例图; 图6为本发明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的第六实施例图; 图7为图6的动作示意图8为本发明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的第七实施例图; 图9为图8的动作示意图IO为本发明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的第八实施例图; 图11为图10的动作示意图12为本发明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的第九实施例图; 图13为图12的动作示意图14为本发明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的第十实施例图; 图15为图14的动作示意图16为本发明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的第十一实施例图; 图17为图16的动作示意图18为本发明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的第十二实施例图;
图19为图18的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为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的第一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 该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包括一细长管状外壳l,该外壳l具有一密 封端2与一开口端3; —流体4,是被该细长管状外壳1密封于靠近密封 端2处。
一内附开启装置5,是设置于细长管状外壳l的内部,并将流体
4密封于该细长管状外壳1内;该内附开启装置5的操作,是在该内附开 启装置5处或其附近,挤压或弯曲该细长管状外壳l,即可将流体4经由 该细长管状外壳1的开启端3释放。
如图2所示,该细长管状外壳1,若其橫截面很小,该流体4即会 受到表面张力的影响,若仅开启该开启装置5,是无法释出细长管状外壳 l内的流体4,故需利用一导引构件6、 7来克服流体4表面张力的毛细作 用,以释出细长管状外壳l内的流体4。
图3为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的第三实施例,其中该内附开启装 置5,可包括一圆柱8,其外径大约与细长管状外壳1的内径相同,该细 长管状外壳l的流体路径,是由开口端3至流体4间;并于靠近流体4的 末端,有一细长突出物9,其直径小于内附开启装置5的圆柱8直径,并 可与内附开启装置5的圆柱8相分离。该细长突出物9,是将圆柱8内的 小量流体路径密封起来,以防止细长管状外壳l内的流体4,经由该内附 开启装置5被释出。当细长管状外壳1在细长突出物9与内附开启装置5 的圆柱8的接合面附近被弯曲时,细长突出物9将与圆柱8分开,使小量 流体路径暴露,导致流体4可自细长管状外壳1,经由开启装置5的圆柱 8被释出。
图4为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的第四实施例,在此具体实施例中, 包括一细长可弯曲管状外壳l,其横截面很小,并具有一密封端2与一开 口端3; —流体4,是被该细长管状外壳1密封于靠近密封端2处; 一内 附开启装置5,是设置于细长管状外壳l的内部,并将流体4密封于该细 长管状外壳l内;而该内附的开启装置5,包括一空心圆柱体IO,及一朝 向流体4的开口端11,与一具一细长构件12的密封端,该细长构件12, 是由空心圆柱体10延伸至细长管状外壳1的开口端3,并终止于细长管状 外壳1的开口端3附近。 一易破的断面13,该断面13是位于靠近空心圆 柱体10的密封端处,其可为一刻痕。当该管状外壳1在开启装置5的空心圆柱体10的易破断面13处或 其附近被弯曲时,空心圆柱体1。的密封端,会与空心圆柱体1。的开口
端3分离,而形成由流体4至空心圆柱体10的开口端3间的一贯通的流 体路径;由于细长管状外壳l的横截面很小,使得流体4会受到表面张力 的影响,而无法自行流出该管状外壳1,致使橾作者可选择性地将流体4 自管状外壳l释出;若欲将流体4释出时,即可借由挤压包含流体4的管 状外壳1部份,以强迫流体4流向细长构件12,当流体4流到细长构件 12时,该细长构件12会增加流体4的毛细作用,以克服管状外壳l内的 流体4表面张力,使其可流出管状外壳l。
再者,并可在管状外壳l的密封端2至圆柱体10的开口端11,固 定一第二细长构件14,如图5所示,以克服流体4的表面张力,使流体4 不再受毛细现象影响,致使流体4在开启装置5开启后,可立即由管状外 壳1释出。
图6为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的第六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该 内附开启装置5,包括一可变形的杯状物15,其直径约与管状外壳l的内 径相同,而其长度比直径长;该可变形的杯状物15,是插入管状外壳1 内,并可将管状外壳1内的流体密封;如图7所示,在杯状物15处或其 附近,弯曲或挤压该管状外壳1之后,该可变形的杯状物15即会随之变 形,并形成一流体4流动的路径,使流体4得以自管状外壳1释出。另外, 该变形的杯状物15,亦可为一可变形的球体,如塑胶空心球,直径约为 管状外壳的直径;在可变形的球体处弯曲或挤压该管状外壳l之后,该可 变形的球体亦会被变形,并形成一流体4流动的路径,可使流体4自管状 外壳1释出。
图8为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的第七实施例,在实施例中,该内 附开启装置5包括一堵塞物16,将其弯曲后,会在裂开部17断裂成两部 份,该堵塞物16,至少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孔洞18,该孔洞18,可由 堵塞物16的各端延伸贯穿裂开部17,而不贯穿堵塞物16的另一端。如图 9所示,在该堵塞物16处或其附近弯曲管状外壳1之后,该堵塞物16会 在裂开部17处分开成两部份,并且形成一条或多条流体4的流动路径, 可导引流体4释出管状外壳1的开口端3外;另外,该堵塞物16亦可是在被扭曲时,即可裂开或分开的开启装置,使得操作者在开启装置处,扭 曲该管状外壳,即可打开该流体流动路径;该管状外壳l亦可由两个部份
形成,是在该堵塞物16处将两部分旋紧,使得扭曲该管状外壳l,即可分 开堵塞物16为两部份。
图IO为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的第八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该 内附开启装置5包括一圆柱状组件19,其腰部20的外径是縮减的,而其 腰部20的两末端21则约与管状外壳1的内径相同;该圆柱状组件19,其 轴向具一透孔22,使其可形成一由流体4至管状外壳1的开口端3的流体 流动路径; 一细长构件23,其固定于管状外壳l的密封端2,并延伸至圆 柱状组件19的透孔22中,以将该透孔22及流体流动路径封闭;当在圆 柱状组件19处或其附近弯曲管状外壳1时,该细长构件23,会由圆柱状 组件19内的孔洞22抽出,使透孔22及流体流动路径开启,如图11所示, 致使流体4可由管状外壳1的开口端3释出。
图12为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的第九实施例,在此具体实施例 中,该内附开启装置5,包括两个圆形盘状物24、 25,其横截面大约与管 状外壳l的内径相同,而其厚度足以防止其滑入管状外壳l内部;该圆形 盘状物24、 25,皆具一个或多个透孔26、 27,是将两圆形盘状物24、 25 定位在管状外壳l内,并相互贴抵,使得该圆形盘状物24上的透孔26, 会被另一圆形盘状物25覆盖,而该圆形盘状物25上的透孔,则相对被圆 形盘状物24覆盖,因此,两个圆形盘状物24、 25内的所有孔洞26、 27, 皆会被另一圆形盘状物24或25封闭;若在两个圆形盘状物24、 25处或 附近弯曲该管状外壳1时,将迫使管状外壳1变形,使得变形的管状外壳 1,会驱使两圆形盘状物24、 25相互分开,进而形成一由流体4至管状外 壳1的开口端3的流体流动路径,如图13所示;若管状外壳l可扭曲, 亦可借由扭曲该管状外壳1迫使两圆形盘状物24、 25相互分开,以开启 该流体的流动路径;另外,该管状外壳l亦可由两个部份形成,是在该两 个圆形盘状物24、 25的介面处,将两部分旋紧,使得扭曲该管状外壳l, 即可将两个圆形盘状物24、 25分开。
图14为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的第十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该 内附开启装置5包括一圆柱状组件28,其长度足以防止其转入管状外壳1的内部;该圆柱状组件28是对角分割成两半,使其形成一对角的裂缝29, 是由一端至另一端对角成形,其中有一材料薄片30,该材料薄片30,是 将圆柱状组件28的裂缝29封闭,使其可将管状外壳l内的流体4密封; 如图15所示,当借由挤压管状外壳1,并压缩圆柱状组件28时, 该圆柱状组件28对角分割的两半即会相对滑动,并相互贴抵,进而缩减 圆柱状组件28的截面,使得该圆柱状组件28的外表面与管状外壳1的内 壁间,会形成一流体流动的路径,使流体4可由管状外壳1的开口端3释 出。
图16为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的第十一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 该内附开启装置5包括一材料组件31,在其接近中段32附近的直径约与 管状外壳1的内径相同;该材料组件31的第一末端33是为两对应的分支 部,该分支部是呈握把状,使两分支部可受施力挤压;该材料组件31的 第二末端34,其横截面小于管状外壳l的内径,并由第二末端34至两分 支部,在第一末端33的接合处,附近形成一裂开部35,当挤压管状外壳 1时,可压挤该两分支部,使得材料组件31,会沿着纵向裂开部35裂开 成两半,并形成一通过材料组件31的流体流动路径,使流体4可由管状 外壳1释出,如图17所示。
图18为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的第十二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 该内附开启装置5,包括一细长杯状物36,其直径约与管状外壳l的内径 相同,且其长度大于直径;该细长杯状物36的一端,是为封闭端37,该 封闭端的尾部是为一细长突出物,在该细长突出物四周,设有一圈裂开线 38,透过该裂开线38,即可将细长突出物折断,导致该细长杯状物36的 封闭端37,会形成一开口;是将该细长杯状物36插入于管状外壳1内部, 以将管状外壳l内的流体4密封,如图19所示,在该细长杯状物36的封 闭端37附近将管状外壳1弯曲,使得细长突出物会在裂开线38处与细长 杯状物36断开,而暴露一流体流动路径,使流体4可由管状外壳1的开 口端3释出。
尽管以上描述包括了许多特定性,但是不应将其理解为是用来限定 本发明范畴的,其是仅仅提供目前某些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图解说 明。因此本发明的范畴及其合法的等价物应由附上的权利要求范围界定,而非借由给定的实例。
本发明所提供的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与其他常用技术相互比较 时,更具有下列的优点
1. 本发明是透过一开启装置将流体封闭在管状外壳中,使得操作者 仅要操作开启装置,即可将液体释出管状外壳之外。
2. 本发明是具有橾作简单、组装方便及易于携带等诸多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是包括一细长管状外壳,具一密封端与一开口端;一固定于该密封端的细长构件;一被该细长管状外壳内封于靠近密封端的流体;其特征在于一内附开启装置,是置入于细长管状外壳内部,以将流体密封于该细长管状外壳内,借由开启装置的操作,即可释出细长管状外壳内的流体。
2. 按权利要求1的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内附开启装置包括一圆柱及一可与圆柱分离的细长突出物,该圆柱的外 径,约与该细长管状外壳的内径相同,并由细长管状外壳内的流体至该细 长管状外壳的开口端处,形成一流体流动路径;该细长突出物,是由圆柱 靠近流体的一端伸出,使其可将流体流动路径密封。
3. 按权利要求1的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内附开启装置包括一空心圆柱体,及一朝向该流体的开口端,与一具细 长构件的密封端,该细长构件,是由空心圆柱体延伸至细长管状外壳的开 口端,并于空心圆柱体上,设有一易破的断面,其位置,是靠近该空心圆 柱体的密封端。
4.按权利要求l的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 内附开启装置包括一可变形的杯状物。
5. 按权利要求1的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内附开启装置包括一可变形的球体。
6. 按权利要求1的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内附开启装置,包括一可于裂开部裂开的堵塞物,该堵塞物具一个或多 个孔洞,该孔洞是由堵塞物的各端延伸贯穿裂开部,并无贯穿堵塞物的另 一端;在该堵塞物处或其附近弯曲管状外壳后,该堵塞物会在该裂开部裂 开,并且形成一条或更多流体流动路径,将流体导引至管状外壳的开口端。
7. 按权利要求6的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堵塞物可为在被扭曲时,可裂开或分开的开启装置,致使在开启装置处, 扭曲该管状外壳,即可打开该流体流动路径。
8. 按权利要求1的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内附开启装置包括一圆柱状组件及一细长构件,该圆柱状组件的腰部外 径是为縮减,而其两末端,则约与管状外壳的内径相同,并于圆柱状组件 上设有一轴向透孔,使其可形成一由流体至管状外壳的开口端的流体流动 路径;该细长构件,其是固定于管状外壳的密封端,并延伸至圆柱状组件 内的透孔,以将圆柱状组件的透孔及流体流动路径密封,当在圆柱状组件 处,或其附近弯曲或抽出该管状外壳时,该细长构件,即会与圆柱状组件 内的透孔分离,致使该透孔及流体流动路径开启。
9. 按权利要求1的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内附开启装置包括两圆形盘状物,其横截面大约与管状外壳的内径相 同,而其厚度足以避免滑入管状外壳的内部,并于两圆形盘状物上,皆设 有一个或更多个透孔,并将两个圆形盘状物定位在管状外壳中,并相互贴 抵,使得两圆形盘状物内的透孔,会被另一圆形盘状物覆盖,当在两个圆 形盘状物处或附近弯曲该管状外壳时,将使管状外壳变形,导致变形的管 状外壳,会驱使两圆形盘状物分离,而形成一流体流动路径。
10. 按权利要求9的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两个圆形盘状物的分离,是借由扭曲该管状外壳。
11. 按权利要求l的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内附开启装置包括一圆柱状组件,其长度足以防止其转入管状外壳的内 部,该圆柱状组件,是对角分割成两半,使其形成一对角的裂缝,该对角 裂缝中设有一材料薄片,以将圆柱状组件的对角裂缝封闭,并将管状外壳 内的流体,密封于圆柱状组件背后,当借由挤压管状外壳,而压縮圆柱状 组件时,该圆柱状组件的两半,会相互滑动而压在一起,进而减少圆柱状 组件的截面,可在圆柱状组件的外侧,与管状外壳的内壁间,形成一流体 流动路径,使流体可由管状外壳释出。
12. 按权利要求l的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内附开启装置包括一材料组件,在其中段附近的直径,约与管状外壳的 内径相同,该材料组件的第一末端为一有两分支部,呈握把状,使两分支 部可受施力挤压;该材料组件的第二末端,其横截面小于管状外壳的内径, 并由第二末端至两分支部,在第一末端的接合处附近,设有一裂开部,借 由挤压管状外壳可压合两分支部,该材料组件会纵向裂开成两半,并且打开一贯穿材料组件的流体流动路径,使流体由管状外壳释出。
13.按权利要求l的内附开启装置的密封容器,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内附开启装置包括一细长杯状物,其直径约与管状外壳的内径相同,且 其长度大于直径,该细长杯状物,具有一封闭端,其尾端为一细长突出物, 并在细长突出物上,设有一圈裂开线,其位置是设在细长突出物断裂时, 会在该细长杯状物的封闭端,形成一开口,借插入该细长杯状物于管状外 壳内部,以将管状外壳内的流体密封,若在该细长杯状物的封闭端附近, 将管状外壳弯曲时,该细长突出物会在裂开线,由细长杯状物裂开,而形 成一流体流动路径,使流体由管状外壳释出。
全文摘要
一种内附开启装置的密闭容器,是包含一细长的密闭容器,该容器内置入一开启装置,该开启装置可释出密封于容器内的流体;操作时,是在内附的开启装置处,或其附近挤压或弯曲该细长密封容器,即可释出密封于该细长容器内的流体;再者,所有的物件是完全被密封于容器内部,并没有松散的物件。
文档编号A61F9/00GK101596968SQ20091014703
公开日2009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5日
发明者曹荣华 申请人:曹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