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体果胶铋微囊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83026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胶体果胶铋微囊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类,具体是一种胶体果胶铋微囊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胶体果胶铋是我国首创的的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的胶态铋剂,在胃酸 环境中形成凝胶体,覆盖在胃粘膜表面,使糜烂面和溃疡与胃酸及胃蛋白酶隔离,对受损粘 膜起到保护作用;可剌激内源性前列腺素和表皮生长因子的产生,加速溃疡面的愈合和炎 症的消失,同时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在药物联合治疗中,果胶铋凝胶可以延长抗生素在胃 内的停留时间,提高抗生素在溃疡和炎症组织中的浓度,有利于胃内幽门螺杆菌的杀灭和 根除,同时果胶铋自身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果胶铋是一种新型大分子铋剂,分子量大,胶 体稳定,难以被人体吸收,无同类药物容易引起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胃 炎,此外能杀灭幽门螺杆菌,促进胃炎愈合。现有的胶体果胶铋主要制成胶囊形式,胶体果 胶铋胶囊主要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也可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和消化 道出血的治疗。与抗生素联合,用于胃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治疗。 但由于胶体果胶铋的果胶粘性和较大的粒径,我们发现,胶体果胶铋在胃中不能 较好的膨胀分散,正常用量下形成的凝胶体积不够大,能被覆盖到的溃疡处较少或溃疡处 不易覆盖到,降低了该品的疗效。另外,胶体果胶铋在一些患者的胃中形成的粘膜强度不 够,容易被破坏,也是该品疗效不够的原因之一 。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胶体果胶铋微囊的制备方法,用 该方法制备的胶体果胶铋微囊在胃中膨胀分散性好、凝胶体积大,在患者胃中形成的粘膜 强度大,不易被破坏,治疗效果更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胶体果胶铋微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纯净的胶体果胶铋湿品或干品,加入到50至IO(TC水中形成胶浆,加入崩解剂,再加入粘合剂的水溶液,混匀,均质,直接喷
雾干燥而成微囊;或干燥后,用振动磨(或气流磨)粉碎成微米级的微囊粉末。
本发明的崩解剂与胶体果胶铋重量之比为1 10 : 5 100 ;选用的崩解剂为交
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淀粉等任
意一种或任意两种联用。本发明的粘合剂与胶体果胶铋重量之比为0 10 : 10 200 ;选用的粘合剂为
羟丙甲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卡波姆、聚乙二醇、蔗糖、聚乙烯吡咯烷酮、甲基纤维素、羟 乙基纤维素、阿拉伯胶、明胶、瓜尔豆胶、壳聚糠、西黄蓍胶、黄胶、聚乙烯醇、海藻酸钠等任 意一种或任意两种联用。 本发明均质采用过胶体磨或高压均质机,高压均质机的均质压力为10MPa 80MPa。
本发明制得的胶体果胶铋微囊在胃中能很好的膨胀分散,形成足够大的凝胶体
积,能覆盖到所有溃疡处。同时,可根据不同类型的患者制备相应的胶体果胶铋微囊,使药 物在患者的胃中形成相应的粘膜强度与抗菌强度,治疗效果更好。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 将130克胶体果胶铋湿品,加入到50至10(TC水中形成胶浆,加入3克羧甲基淀粉 钠,再加入含2克羧甲基纤维素钠、1克卡波姆的水溶液,混匀,过胶体磨,将药液喷雾干燥 而成微囊,得83克粉末。激光粒径仪测定,粉末粒径成正态分布,平均粒径为27微米。体 外实验证实,膨胀效果及成膜性均优于普通胶体果胶铋。
实施例二 将103克胶体果胶铋干品,加入到7(TC水中形成胶浆,加入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再加入聚乙二醇8000的水溶液,混匀,过高压均质机,均质压力为 30MPa,将药液喷雾干燥而成微囊,得81克粉末。激光粒径仪测定,粉末粒径成正态分布,平 均粒径为6. 2微米。体外实验证实,膨胀效果及成膜性均优于普通胶体果胶铋。
实施例三 将97克胶体果胶铋干品,加入到85t:水中形成胶浆,加入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再加入羟乙基纤维素、阿拉伯胶的水溶液,混匀,过高压均质机,均质 压力为60MPa,将药液喷雾干燥而成微囊,得79克粉末。激光粒径仪测定,粉末粒径成正态 分布,平均粒径为3. 1微米。体外实验证实,膨胀效果及成膜性均优于普通胶体果胶铋。
实施例四 将135克胶体果胶铋湿品,加入75t:水中形成胶浆,加入3克羧甲基淀粉钠、10 克淀粉,再加入甲基纤维素的水溶液,混匀,过胶体磨,干燥,用振动磨粉碎,得92克微囊粉 末。激光粒径仪测定,粉末粒径成正态分布,平均粒径为16微米。体外实验证实,膨胀效果 及成膜性均优于普通胶体果胶铋。体外实验证实,膨胀效果及成膜性均优于普通胶体果胶 铋。 实施例五 将1300克胶体果胶铋湿品,加入到约65t:水中形成胶浆,加入100克淀粉,再加 入含120克蔗糖、60克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水溶液,混匀,过高压均质机70MPa,干燥,用气流 磨粉碎,得897克微囊粉末。激光粒径仪测定,粉末粒径成正态分布,平均粒径为1.3微米。 体外实验证实,膨胀效果及成膜性均优于普通胶体果胶铋。
实施例六 将560克胶体果胶铋干品,加入到约95t:水中形成胶浆,加入6克交联聚乙烯吡咯 烷酮、12克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再加入含西黄蓍胶15克的水溶液,混匀,过胶体磨,干燥, 用振动磨粉碎,得520克微囊粉末。激光粒径仪测定,粉末粒径成正态分布,平均粒径为17 微米。体外实验证实,膨胀效果及成膜性均优于普通胶体果胶铋。
权利要求
一种胶体果胶铋微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胶体果胶铋湿品或干品,加入到50至100℃水中形成胶浆,加入崩解剂,再加入粘合剂的水溶液,混匀,均质,直接喷雾干燥而成微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体果胶铋微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崩解剂与胶体果胶铋重量之比为1 10 : 5 100。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体果胶铋微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崩解剂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淀粉等 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联用。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体果胶铋微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与胶体果胶铋重量之比为0 10 : 10 200。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体果胶铋微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合剂为羟丙甲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卡波姆、聚乙二醇、蔗糖、聚乙烯吡咯烷酮、甲基纤维素、羟 乙基纤维素、阿拉伯胶、明胶、瓜尔豆胶、壳聚糠、西黄蓍胶、黄胶、聚乙烯醇、海藻酸钠等任 意一种或任意两种联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体果胶铋微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均质采用过胶体 磨或高压均质机,高压均质机的均质压力为10MPa 80MPa。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体果胶铋微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干燥后粉碎成微 米级的微囊粉末。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药类,具体是一种胶体果胶铋微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纯净的胶体果胶铋湿品或干品,加入到50至100℃水中形成胶浆,加入崩解剂,崩解剂与胶体果胶铋重量之比为1~10∶5~100;再加入粘合剂的水溶液,粘合剂与胶体果胶铋重量之比为0~10∶10~200,混匀,均质,直接喷雾干燥而成微囊;或干燥后,用振动磨(或气流磨)粉碎成微米级的微囊粉末。本发明制得的胶体果胶铋微囊在胃中能很好的膨胀分散,形成足够大的凝胶体积,能覆盖到所有溃疡处。同时,可根据不同类型的患者制备相应的胶体果胶铋微囊,使药物在患者的胃中形成相应的粘膜强度与抗菌强度,治疗效果更好。
文档编号A61K31/732GK101732283SQ20091015702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9日
发明者任燕, 林军, 楼剑波, 莫荣喜 申请人:楼剑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