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2999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受来自穿着者的排泄物的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直以来,在一次性尿布或固定在内衣上使用的轻度失禁用的吸收衬垫等吸收性物品中,通过在两侧部设置面向穿着者而立起的一对侧壁部(所谓的立体折裥(gather))来防止尿等排泄物从吸收性物品的侧面漏出。 通常,在这样的吸收性物品中,侧壁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端部(以下称为"侧壁端部")整体被直接固定在吸收性物品的主体部的上面(即盖片),通过设置在这些侧壁端部之间的弹性部件的收縮而使侧壁部向穿着者立起。但是,有侧壁部在侧壁端部附近不易立起,从而由于侧壁部的高度不足而发生向侧面漏出的可能。 在特开2003-180739号公报(文献1)中,在通过将设置在背侧的主体部的紧固带紧固在腹侧的主体部而形成有腰部开口部和腿部开口部的一次性尿布中,公开了一部分侧壁端部未接合在主体部的上面的结构。具体地说,通过使侧壁端部的宽度方向的内侧的区域不与主体部的上面接合,可以增大侧壁端部附近的侧壁部的高度,从而防止漏出。另外,在特开2006-141761号公报的一次性尿布中,也与文献1同样地,在侧壁端部中,直接接合于主体部的上面的部位的宽度方向的内侧区域不与主体部接合。在文献2的一次性尿布中,设置于侧壁部上的弹性部件一直设置到上述非接合的区域。 然而,在文献1的一次性尿布中,在两个侧壁端部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但是,在侧壁端部的宽度方向的内侧区域(即不与主体部的上面接合的部位)未设置弹性部件。因此,有侧壁端部不收縮、侧壁端部附近的侧壁部的立起不充分、传送到侧壁端部的尿等水分越过侧壁部漏出到侧面(所谓的产生横向漏出)的可能。另外,在文献2的一次性尿布中,由于侧壁端部直接接合在主体部的上面,因此,在侧壁端部附近,妨碍了侧壁部离开主体部而较大地立起。因此,有传送到侧壁端部的尿等发生横向漏出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受来自穿着者的排泄物的吸收性物品,防止自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的端部附近的横向漏出。 吸收性物品包括在底片和盖片之间配置有吸收芯体的大致为片状的主体部;和在所述主体部的两侧部上沿所述主体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侧片, 所述一对侧片各自包括位于沿所述长度方向的全长而设置的弯折线的一侧的部位、且与所述主体部接合的带状的接合部;和位于所述弯折线的另一侧的部位、且以所述接合部的内侧的边缘作为所述弯折线向外侧翻折、再向内侧翻折、且一部分从所述主体部立起的侧壁部, 所述侧壁部包括在所述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被固定在所述接合部上的两个侧壁端部;在所述两个侧壁端部之间、从所述两个侧壁端部连续并从所述弯折线立起的立起部;和沿所述立起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几乎全长而配置、并通过收縮来使所述立起部收縮以形成折裥的弹性部件, 所述两个侧壁端部中的一个侧壁端部包括位于从所述立起部连续的部位、配置有所述弹性部件且不与所述接合部和所述主体部接合、通过所述弹性部件的收縮而比所述立起部低地从所述主体部立起的半立起部;和与所述半立起部的外侧邻接、并固定在所述接合部上的固定部。 由此,可以防止自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的端部附近的横向漏出。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一个侧壁端部,所述半立起部从所述
立起部连续到侧片的所述长度方向的端部。由此,可以充分确保半立起部的长度,其结果,
可以更可靠地防止自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的端部附近的横向漏出。 在本发明的其他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半立起部与所述吸收芯体的所述长度方向的端部重合。由此可以快速吸收从侧壁端部返回到主体部的水分。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半立起部的宽度随着远离所述立起部而逐渐减小。由此,传送到侧壁端部的水分能够快速返回到主体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一个侧壁端部还包括位于从所述立起部连续的部位,通过与所述固定部的外侧邻接且弯折成筒状而形成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筒状空间的筒状空间形成部。由此,可以暂时保持传送到侧壁端部的水分,其结果,可以更可靠地防止自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的端部附近的横向漏出。 在吸收性物品中,优选所述两个侧壁端部中的另一个侧壁端部包括位于从所述立起部连续的部位、配置有所述弹性部件且不与所述接合部和所述主体部接合、通过所述弹性部件的收縮而比所述立起部低地从所述主体部立起的半立起部;和在所述宽度方向与所述半立起部的外侧邻接、并固定在所述接合部上的固定部。 另外,吸收性物品优选是固定在穿着者所穿着的外部物品的内侧的轻度失禁用的吸收衬垫。 通过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介绍,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它目的、特征、方式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平面图; 图2和图3是吸收性物品的截面图; 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平面图; 图5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平面图; 图6是吸收性物品的截面图; 图7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平面图; 图8是第五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平面图; 图9是吸收性物品的其它示例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1的平面图,吸收性物品1为固
5定在作为穿着者所穿着的外部物品的内衣中(即穿着者侧)的、用于接受来自穿着者的尿 等排泄物的轻度失禁用的吸收衬垫。吸收性物品1为包装(package)等中的标示吸收量为 约200ml以下的吸收衬垫,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性物品1的标示吸收量为20-40ml。但是, 吸收性物品1的实际吸收量比标示吸收量大。在图1中,以与穿着者接触的面(以下称为 "上面")为眼前侧的方式表示吸收性物品1。 图2是从图1所示的II-II位置,由与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也就是图1中 的上下方向)垂直的面剖切吸收性物品1而获得的截面图。图3是从III-III位置,由与 长度方向垂直的面剖切吸收性物品1的图1中的上侧的端部附近的部位而获得的截面图。 在吸收性物品1中,图1中的下侧的端部附近的部位也具有与图3所示的截面相同的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吸收性物品1包括从下侧(即穿着者侧的相反侧)依次层压 有底片23、除臭片24、吸收芯体22和盖片21的大致为片状的主体部2 ;以及在主体部2的 两侧部上(即在与长度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沿主体部2的长度方向的几乎全长而 设置的一对侧片3。在主体部2中,作为配置在盖片21和底片23之间的吸收体的吸收芯体 22的穿着者侧的主面的上面被盖片21覆盖,作为吸收芯体22的穿着者侧的相反侧的主面 的下面被底片23覆盖。盖片21和底片23通过热熔粘接剂等在吸收芯体22和除臭片24 的周边互相接合。在图2中,为了方便图示,将主体部2的各结构和侧片3分离来描绘(图 3中也同样)。 盖片21为液体渗透性片材料、例如由亲水性纤维形成的不织布,能快速地捕捉来 自穿着者的排泄物的水分并移动至吸收芯体22。用作盖片21的不织布可以使用例如点粘 合不织布、热风不织布、水剌不织布,作为形成这些不织布的亲水性纤维,通常可以使用纤 维素、人造丝、棉花等。另外,作为盖片21,也可以使用通过用表面活性剂对表面进行了亲 水处理的疏水性纤维(例如聚丙烯、聚乙烯、聚酯、聚酰胺、尼龙)而形成的液体渗透性不织 布,另外,还可以使用具有开孔的塑料薄膜。 吸收芯体22包括在厚度方向上层压的两层芯体部件221 , 222 (参照图2)。芯体部 件221, 222各自为通过热熔粘接剂等将粒状的高吸水性聚合物(例如SAP (高吸水性聚合 物))固定在两片不织布之间、然后通过热熔粘接剂或热封等将该两片不织布接合的结构, 能够吸收透过盖片21的水分并快速固定。在各个芯体部件中,高吸水性聚合物为各自沿长 度方向连续延伸的带状,并固定在沿宽度方向排列的多个区域,在该多个区域的间隙(即 不存在高吸水性聚合物的区域)通过热封等将两片不织布接合,由此,存在多个高吸水性 聚合物的区域得以分别密封。 另外,芯体部件221, 222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各个芯体部件也可以通过 以下方法而形成用绵纸(tissue paper)、或液体渗透性不织布等覆盖片包覆在亲水性纤 维(例如粉碎后的纸浆纤维和纤维素纤维)中混合了粒状的高吸水性聚合物后的混合物。 此时,包覆亲水性纤维的覆盖片通过热熔粘接剂而与亲水性纤维和高吸水性聚合物接合, 以防止亲水性纤维走形和高吸水性聚合物的脱落(尤其是吸水后的脱落)。另外,吸收芯体 22也可以由例如一个芯体部件构成。 底片23为防水性或液体不渗透性塑料薄膜,防止透过盖片21的排泄物向主体部2 的外部渗出。从防止吸收性物品l褶皱并提高穿着者的舒适感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具有 透湿性(即通气性)的塑料薄膜作为底片23。作为底片23,还可以使用防水性或液体不渗透性的不织布(例如纺粘不纺布或熔喷不纺布、SMS (纺粘熔喷纺粘)不纺布)、或者在该不 织布的上侧层压有防水性或液体不渗透性塑料薄膜的层压片。 除臭片24为含有除臭剂的亲水性片部件,作为形成除臭片24的亲水性纤维可以 使用例如纤维素或纸浆。作为除臭剂,优选使用负载金属(例如银、铜、锌、铁、镍、钴、钯、 铂)的沸石等无机多孔晶体。 如图1-图3所示, 一对侧片3各自通过将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弹性部件32接合 在作为防水性或液体不渗透性片部件的侧片主体31上而形成。侧片主体31由例如纺粘不 织布、熔喷不织布、SMS不织布、或者热风不织布形成。另外,侧片主体31也可以由层压有 塑料薄膜或上述不织布、和塑料薄膜的层压片而形成,此时,通过利用具有透湿性的塑料薄 膜来防止吸收性物品l褶皱并提高穿着者的舒适感。弹性部件32为带状的聚氨酯薄膜,通 过热熔粘接剂粘接于侧片主体31。作为弹性部件32,还可以使用带状天然橡胶、作为弹性 丝的聚氨酯丝或丝状天然橡胶等。 如图1-图3所示,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侧片3各自包括位于沿长度方向的全长 而设置的弯折线39(如图2和图3所示)的一侧的部位的带状的接合部33 ;以及位于所述 弯折线39的另一侧的部位的侧壁部34。接合部33在主体部2的侧面边缘附近,使用热熔 粘接剂沿长度方向的全长接合于主体部2的上侧(即穿着者侧)。如图2和图3所示,侧壁 部34以接合部33的内侧的边缘(内缘)(即、位于宽度方向的内侧的边缘)作为弯折线39 向宽度方向的外侧翻折,再向内侧翻折,同时一部分侧壁部(后述的立起部342 (参照图2) 和半立起部3412(参照图3))从主体部2立起。换言之,侧片3在弯折线39向外侧翻折, 作为侧片3中向外侧翻折的部分的侧壁部34向宽度方向的大致中间(即在远离弯折线39 的位置)向内侧和穿着者侧翻折。 如图1和图3所示,各侧壁部34包括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与接合部33重合、并通 过热封而固定在接合部33上的两个侧壁端部341,各个侧壁端部341通过接合部33而固定 在主体部2上。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侧壁部34还包括在两个侧壁端部341之间、从两 个侧壁端部341连续并从主体部2向上侧立起的立起部342。 如图1和图3所示,两个侧壁端部341各自包括通过热封而固定在接合部33上 (即、通过接合部33而间接地固定在主体部2上)的固定部3411 ;以及从立起部342连续、 且在宽度方向的内侧与固定部3411邻接的半立起部3412。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带状的半立 起部3412不与接合部33和主体部2接合、比立起部342 (立起部342中立起最高的部位) 低地从主体部2向上侧立起。如图1所示,半立起部3412被设置成从立起部342连续到侧 片3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即边缘),并与吸收芯体22的长度方向的端部重合。在图1中,为 了使图示容易理解,在一对侧壁部34的各个固定部3411上添加了平行斜线(图4、图5、图 7、图8和图9中也同样)。 如图1-图3所示,侧壁部34包括沿侧壁部34的长度方向的几乎全长(即沿立起 部342的长度方向的全长和两个半立起部3412的几乎全长)而配置的带状的弹性部件32。 在穿着者穿着吸收性物品1时,在各侧片3中,通过接合于立起部342和两个半立起部3412 的处于伸展状态的弹性部件32沿长度方向收縮,立起部342沿长度方向收縮形成折裥,同 时从比位于主体部2的侧面边缘更内侧的弯折线39(即位于从主体部2的侧面边缘向内侧 偏离的主体部2上的位置)向上侧立起。另外,另个半立起部3412也沿长度方向收縮,并从固定部3411的内侧端部向上侧立起。并且,立起部342和半立起部3412紧贴在穿着者 的大腿根部附近的皮肤上。 在吸收性物品1中,通过在一对侧壁部34的长度方向的端部附近,在侧壁端部341 上设置半立起部3412,可以防止传送至侧壁端部341的尿等水分越过侧壁部34向侧面漏 出。换言之,可以防止自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的端部附近的横向漏出。在吸收性物品1 中,通过充分确保侧壁端部341中与半立起部3412的外侧邻接的固定部3411的长度,可以 可靠地将侧壁端部341与接合部33接合,并且可以可靠地维持立起部342和半立起部3412 形成的折裥的形状。 在各侧片3中,通过使侧壁部34沿弯折线39向外侧翻折、再向内侧翻折,可以使 侧壁端部341中半立起部3412和与半立起部3412相对的部位343 (以下称为"半立起部相 对部343")不与接合部33和主体部2接合。由此,可以使半立起部3412从主体部2较大 地立起,其结果,可以更加可靠地防止来自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的端部附近的横向漏 出。另外,在各侧壁端部341中,通过使防水性或液体不渗透性的半立起部3412和半立起 部相对部343为相对的结构,可以使从立起部342传送到侧壁端部341的水分通过半立起 部3412和侧壁端部341而快速返回到主体部2。其结果,可以更可靠地防止自吸收性物品 1的长度方向的端部附近的横向漏出。 上述吸收性物品1的结构,由于长度方向的长度小,因此尿等水分在被吸收到吸 收芯体之前到达长度方向的端部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尤其适用于防止自长度方向的端部附 近的横向漏出的必要性较大的小型轻度失禁用吸收衬垫。 在吸收性物品1中,通过使各侧壁部34的两个侧壁端部341各自具有半立起部 3412和固定部3411,可以防止自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端部附近的横向漏出。 另外,可以更可靠地维持立起部342和半立起部3412形成的折裥的形状。
如上所述,在各侧壁部34中,在侧壁端部341,半立起部3412被设置成从立起部 342连续到侧片3的长度方向的端部。这样,通过充分确保半立起部3412的长度,可以更可 靠地防止自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的端部附近的横向漏出。 另外,通过使半立起部3412与吸收芯体22的长度方向的端部重合(即、半立起部 3412的与立起部342相反侧的端部,位于吸收芯体22的端部和主体部2的端部之间,或者 与吸收芯体22的端部重合),可以由吸收芯体22快速吸收从侧壁端部341的半立起部3412 返回到主体部2的水分。其结果,可以更可靠地防止自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的端部附 近的横向漏出。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进行说明。图4为表示第二实施方 式的吸收性物品la的平面图。在吸收性物品la中,各侧壁部34的两个侧壁端部341中的 固定部3411和半立起部3412的形状与图1所示的不同。其它的结构与图1-图3所示的 吸收性物品1相同,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图4所示,在吸收性物品la中,在吸收性物品la沿长度方向伸展的状态下,半 立起部3412的宽度方向的宽度随着远离立起部342而逐渐减小。换言之,半立起部3412 和固定部3411之间的界线随着远离立起部342而朝向内侧。另外,侧壁端部341的长度方 向的端部(即与立起部342的相反侧的端部)沿整个宽度与接合部33接合。
在吸收性物品la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接合部33上经两次翻折而形成的
8侧壁部34中,通过在侧壁端部341上设置半立起部3412,可以防止自吸收性物品la的长度 方向的端部附近的横向漏出。通过充分确保侧壁端部341中固定部3411的长度,可以可靠 地将侧壁端部341与接合部33接合,并且可以可靠地维持立起部342和半立起部3412形 成的折裥的形状。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la中,尤其是通过使半立起部3412的宽度方向的 宽度随着远离立起部342而逐渐减小,可以使从立起部342传送到侧壁端部341的水分沿 着半立起部3412和固定部3411之间的界线而快速引入内侧,从而可以快速返回到主体部 2。其结果,可以更可靠地防止自吸收性物品la的长度方向的端部附近的横向漏出。另外, 通过使侧壁端部341的长度方向的端部沿整个宽度与接合部33接合,可以使传送到侧壁端 部341的水分更可靠地返回到主体部2。由此,可以更可靠地防止自吸收性物品la的长度 方向的端部附近的横向漏出。 接着,对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 的吸收性物品lb的平面图。图6是从图5所示的VI-VI位置,由垂直于吸收性物品lb的长 度方向(即图5中的上下方向)的面剖切吸收性物品lb而得到的截面图,与上述图3相对 应。在吸收性物品lb中,各侧壁部34的两个侧壁端部341的结构与图l所示的不同。其 它的结构与图l-图3所示的吸收性物品l相同,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图5和图6所示,在吸收性物品lb中,在各侧壁端部341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 样地,固定部341位于半立起部3412的外侧,半立起部3412的形状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 样。在吸收性物品lb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各侧壁端部341还包括与固定部341的外 侧邻接且不与接合部33和主体部2接合、并且在接合部33上形成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筒状 空间3414的筒状空间形成部3413。换言之,固定部3411在宽度方向上被半立起部3412和 筒状空间形成部3413夹着。如图5所示,筒状空间形成部3413为与半立起部3412同样地 从立起部342连续的部位。 如图6所示,在筒状空间形成部3413中,通过将侧壁部34弯折成筒状而层叠成上 层3415和下层3416这两层(更具体地,上层3415由互相接合的两层不织布而形成),通 过使上层3415和下层3416互相不接合,从而在上层3415和下层3416之间形成筒状空间 3414。在图6中,为了更容易理解附图,使得筒状空间3414的高度比实际大,且绘制为矩形。
筒状空间3414与图2所示的主体部2上的被一对立起部342在宽度方向上夹着 的空间(即一对立起部342的内侧的空间)连续。因此,在吸收性物品lb中,从立起部 342 (参照图5)传送到侧壁端部341的水分(尤其是传送经过立起部342的外侧的部位的 水分)被暂时保持在筒状空间3414,然后经由立起部342而返回到主体部2。由此,即使是 在较多的水分传送至侧壁端部341的情况下,也能更可靠地防止自吸收性物品lb的长度方 向的端部附近的横向漏出。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进行说明。图7为表示第四实施方 式的吸收性物品lc的平面图。在吸收性物品lc中,各侧壁部34的两个侧壁端部341中的 固定部3411、半立起部3412以及筒状空间形成部3413的形状与图5所示的不同。其它的 结构与图5和图6所示的吸收性物品lb相同,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图7所示,在吸收性物品lc中,在吸收性物品lc沿长度方向伸展的状态下,半 立起部3412的宽度方向的宽度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随着远离立起部342而逐渐减小。另外,在吸收性物品lc中,筒状空间形成部3413的宽度方向的宽度,也随着远离立起部342 而逐渐减小。换言之,筒状空间形成部3413和固定部3411之间的界线随着接近立起部342 而朝向内侧。另外,侧壁端部341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即与立起部342的相反侧的端部) 沿整个宽度与接合部33接合。 在吸收性物品lc中,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设置在筒状空间形成部3413上 的筒状空间3414 (参照图6),从立起部342传送到侧壁端部341的水分被暂时保持后,经由 立起部342而返回到主体部2,因此,可以更可靠地防止自吸收性物品lc的长度方向的端部 附近的横向漏出。另外,通过使筒状空间形成部3413的宽度随着远离立起部342而逐渐减 小,可以使被暂时保持在筒状空间3414的水分沿着筒状空间形成部3413和固定部3411之 间的界线而快速引入内侧,并可以快速返回到主体部2。其结果,可以更可靠地防止自吸收 性物品lc的长度方向的端部附近的横向漏出。另外,通过使侧壁端部341的长度方向的端 部沿整个宽度与接合部33接合,可以使暂时保持在筒状空间3414的水分更可靠地返回到 主体部2。由此,可以更进一步可靠地防止自吸收性物品lc的长度方向的端部附近的横向 漏出。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进行说明。图8为表示第五实施方 式的吸收性物品ld的平面图。在吸收性物品ld中,各侧壁部34的两个侧壁端部341中的 固定部3411、半立起部3412以及筒状空间形成部3413的形状与图7所示的不同。其它的 结构与图7所示的吸收性物品lc相同,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另外,在图 8中,为了容易理解附图,用实线绘制固定部3411的形状。 如图8所示,在吸收性物品ld中,在吸收性物品ld沿长度方向伸展的状态下,半 立起部3412以及筒状空间形成部3413的宽度方向的宽度与第四实施方式同样地随着远离 立起部342而逐渐减小。在吸收性物品ld中,半立起部3412和筒状空间形成部3413之间 的固定部3411,为沿长度方向排列、并且随着远离立起部342宽度呈等级递增的多个大致 为长方形的区域的集合,因此,半立起部3412和筒状空间形成部3413的宽度,随着远离立 起部342而呈等级递减。 在吸收性物品ld中,与第四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设置在筒状空间形成部3413上 的筒状空间3414 (参照图6),可以更可靠地防止自吸收性物品ld的长度方向的端部附近的 横向漏出。另外,在吸收性物品ld中,通过简化固定部3411的形状,可以简化吸收性物品 ld的制备。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 以进行各种改变。 侧壁端部341中的固定部3411和半立起部3412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图1、图4、图 5、图7和图8所示的形状,例如,如图9所示的吸收性物品le,矩形半立起部3412被设置在 从立起部342至侧壁端部341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间,从侧壁端部341的长度方向的大致 中间至端部之间的部位也可以沿整个宽度被固定在接合部33上。S卩,在侧壁端部341中, 在外侧与半立起部3412邻接的部位、以及与半立起部3412相比更接近于侧壁端部341的 端部的部位为固定部3411。 固定部3411相对于接合部33的固定,可以通过由超声波接合或热熔粘接剂进行 的粘接、或者由热封和热熔粘接剂的粘接组合等而进行,但是,图4所示的吸收性物品la和如图7-图9所示的吸收性物品lc-le,在固定部3411的形状比较复杂的情况下,优选对复 杂形状的固定部3411的接合容易应对的热封。 在上述吸收性物品l、la-le中,在各侧壁部34中,防止自两个侧壁端部341中的 一个侧壁端部341的横向漏出的必要性比另一个侧壁端部341大的情况等,只在一个侧壁 端部341设置半立起部3412,另一个侧壁端部341整体也可以与接合部33接合(即另一个 侧壁端部341整体也可以成为固定部3411)。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防止自吸收性物品的长 度方向的一个端部附近的横向漏出。另外,这样,在各侧壁部34中,只在一个侧壁端部341 上设置半立起部3412的情况下,弹性部件32被设置在从该一个侧壁端部341的半立起部 3412到立起部342上,弹性部件32的一个端部位于该半立起部3412。另外,弹性部件32的 另一个端部不一定位于立起部342和另一侧的侧壁端部341的界限,也可以位于比该界线 稍前面一些(即立起部342侧)。换言之,在立起部342中,弹性部件32也可沿立起部342 的长度方向的几乎全长而配置。 上述吸收性物品的结构,除了轻度失禁衬垫以外,还可以适用于一次性尿布、或一 次性尿布的固定在穿着者侧使用的辅助吸收工具、或者生理用卫生巾或护垫等各种吸收性 物品。 上文虽然详细说明了发明,但是,上述说明仅是示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因而,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有多种变形和变化。
权利要求
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用于接受穿着者的排泄物,其中,该吸收性物品包括在底片和盖片之间配置有吸收芯体的大致为片状的主体部;和在所述主体部的两侧部上沿所述主体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侧片,所述一对侧片各自包括位于沿所述长度方向的全长而设置的弯折线的一侧的部位、且与所述主体部接合的带状的接合部;和位于所述弯折线的另一侧的部位、且以所述接合部的内侧的边缘作为所述弯折线向外侧翻折、并再向内侧翻折、且一部分从所述主体部立起的侧壁部,所述侧壁部包括在所述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被固定在所述接合部上的两个侧壁端部;在所述两个侧壁端部之间、从所述两个侧壁端部连续并从所述弯折线立起的立起部;和沿所述立起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几乎全长而配置、并通过收缩来使所述立起部收缩以形成折裥的弹性部件,所述两个侧壁端部中的一个侧壁端部包括位于从所述立起部连续的部位、配置有所述弹性部件且不与所述接合部和所述主体部接合、通过所述弹性部件的收缩而比所述立起部低地从所述主体部立起的半立起部;和与所述半立起部的外侧邻接、并固定在所述接合部上的固定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所述一个侧壁端部,所述半立起部从所 述立起部连续到侧片的所述长度方向的端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半立起部与所述吸收芯体的所述长 度方向的端部重合。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半立起部的宽度随着远离所述立起 部而逐渐减小。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一个侧壁端部还包括 位于从所述立起部连续的部位、通过与所述固定部的外侧邻接且弯折成筒状而形成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筒状空间的筒状空间形成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两个侧壁端部中的另一个侧壁端部包括位于从所述立起部连续的部位、配置有所述弹性部件且不与所述接合部和所述主体部 接合、通过所述弹性部件的收縮而比所述立起部低地从所述主体部立起的半立起部;禾口 在所述宽度方向与所述半立起部的外侧邻接、并固定在所述接合部上的固定部。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半立起部与所述吸收芯体的所述长 度方向的端部重合。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半立起部的宽度随着远离所述立起 部而逐渐减小。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一个侧壁端部还包括 位于从所述立起部连续的部位、通过与所述固定部的外侧邻接且弯折成筒状而形成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筒状空间的筒状空间形成部。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两个侧壁端部中的另一个侧壁端部包括位于从所述立起部连续的部位、配置有所述弹性部件且不与所述接合部和所述主体部 接合、通过所述弹性部件的收縮而比所述立起部低地从所述主体部立起的半立起部;禾口 在所述宽度方向与所述半立起部的外侧邻接、并固定在所述接合部上的固定部。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半立起部的宽度随着远离所述立起 部而逐渐减小。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一个侧壁端部还包括 位于从所述立起部连续的部位、通过与所述固定部的外侧邻接且弯折成筒状而形成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筒状空间的筒状空间形成部。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两个侧壁端部中的另一个侧壁端部包括位于从所述立起部连续的部位、配置有所述弹性部件且不与所述接合部和所述主体部 接合、通过所述弹性部件的收縮而比所述立起部低地从所述主体部立起的半立起部;禾口 在所述宽度方向与所述半立起部的外侧邻接、并固定在所述接合部上的固定部。
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一个侧壁端部还包括 位于从所述立起部连续的部位、通过与所述固定部的外侧邻接且弯折成筒状而形成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筒状空间的筒状空间形成部。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两个侧壁端部中的另一个侧壁端 部包括位于从所述立起部连续的部位、配置有所述弹性部件且不与所述接合部和所述主体部 接合、通过所述弹性部件的收縮而比所述立起部低地从所述主体部立起的半立起部;禾口 在所述宽度方向与所述半立起部的外侧邻接、并固定在所述接合部上的固定部。
1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两个侧壁端部中的另一个侧壁端部 包括位于从所述立起部连续的部位、配置有所述弹性部件且不与所述接合部和所述主体部 接合、通过所述弹性部件的收縮而比所述立起部低地从所述主体部立起的半立起部;禾口 在所述宽度方向与所述半立起部的外侧邻接、并固定在所述接合部上的固定部。
17. 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该吸收性物品是固定在 穿着者所穿着的外部物品的内侧的轻度失禁用的吸收衬垫。
全文摘要
在吸收性物品(1)中,设置在主体部(2)的两侧部上的一对侧壁部(34)各自包括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固定在接合部(33)上的两个侧壁端部(341);以及在两个侧壁端部(341)之间、从主体部(2)向上侧立起的立起部(342)。侧壁部(34)在接合部(33)的内侧边缘向宽度方向的外侧翻折、再向宽度方向的内侧翻折。各侧壁端部(341)包括固定在主体部(2)上的固定部(3411)、以及从立起部(342)连续并在宽度方向上与固定部(3411)邻接的半立起部(3412);半立起部(3412)从主体部(2)向上侧比立起部(342)低地立起并紧贴在穿着者的大腿根部附近的皮肤上。由此,可以防止自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的端部附近的横向漏出。
文档编号A61F13/494GK101721280SQ20091018115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7日
发明者中冈健次 申请人:利卫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