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小板粘附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5042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抗血小板粘附材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颖的抗血小板粘附的聚氨酯材料,其可应用于医疗用器材的技 术领域,特别是作为医疗用导管主体材料或医疗用导管表面处理树脂,以达到抗血小板粘 附的效果。
背景技术
血液在人体体内正常状况下是不会凝结也不会阻塞的,然而,当如医疗用高分子 材料等外来异物侵入人体时,必会使得血液的流动状态及血管壁的性质发生变化。此外,倘 若材料本身有溶出物(如酸碱性物质)进入血液中时,也将使血液的性质发生变化。这些 因素都极易启动血液形成血栓而导致血管阻塞,此种现象常在治疗病患时发生,这也将为 医疗带来莫大的隐忧。现在较常使用的医用材料为聚氨酯(polyurethane;PU),所述材料 相较于硅酮(silicone)与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 ;PVC)有更佳的生物兼容性,但在 抗血小板粘附的性质方面仍属不佳。目前研究改善PU抗血小板粘附的性质的方法主要有化学与物理改良方法来修饰 材料的性质,进而达到抗血小板粘附的功能。关于物理改良方法,在1970年间学者莱曼(Lyman)已研究发现利用聚氨 酉旨-脲(Polyurethane-urea ;PUU)的微相分离结构(microdomain),可降低血小板粘附 效应(参见莱曼(D.J.Lyman),克努森(K. Knutson)和梅内尔(B. McNeil),美国人造体 内器官学会志(Trans Am Soc Artif Intern Organs.) ,21 49-53. (1975))。而美国第 4,687,831号专利中也揭示利用4,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4' -diphenylmethane diisocyanate (MDI))、聚四氢呋喃(poly (tetramethylene oxide) (PTMO)) R 4,4' -二氨 基苯甲酰苯胺(4,4' -diaminobenzanilide)所合成具有微相分离结构的PUU显示较少的 血小板粘附且具有良好的抗血栓形成性质及作为弹性体的机械性质,从而适合作为例如血 管、肾脏及心脏等人造器官的材料。其更进一步揭示此分离结构须介于在10到20nm时具 有最佳的抗血小板粘附效果。虽然PU相较于其它高分子材料具有较高生物兼容性,但是其 仍旧会引起血小板粘附而形成血栓。另一种抗血小板粘附方法为化学改性,是将PU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在PU材料表面 引进具特定功能的分子,如天然抗凝血物质、亲水性基团及/或阴离子官能团等,以更加提 高材料与血液之间的生物兼容性。此类表面改性方法可分成以下几种(1)材料表面仿生物化—般最常见方法是在高分子材料表面引进天然抗凝血因子肝素(Heparin),其 主要机制是肝素能和血液中的抗凝血酶(antithrombirOlII结合形成络合物,抑制凝血 因子启动而达到抗凝血作用的效果(参见法瑞德(J. Fareed),血栓形成与止血法论文集 (Seminars in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11 (1) 1—9 (1985))。另夕卜如引进白蛋白 (Albumin)(参见芒罗(M. Munro),奎特隆(A. J. Quattrone),埃尔斯沃斯(S. R. Ellsworth), 库尔卡尼(P. Kulkarni),美国人造体内器官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ArtificialInternalOrgans),27 499-503 (1981))或双离子性材料如磷酸胆碱(Phosphorylcholine, PC)(参见石原(K. Ishihara),新垣派(R. Aragaki),植田(T. Ueda),渡边(A. Watenabe)禾口 中林(N. Nakabayashi),生物医学材料研究杂志(J. Biomed. Mater. Res). 24,1069(1990)) 等,也可提高材料与血液的生物兼容性而达到抗血小板粘附效果。(2)材料表面具亲水性最常见的是在一般材料表面利用等离子体(plasma)或化学接枝方法来引进亲 水性基团如聚(乙二醇)(Poly (ehtylene glycol) ;PEG)、聚环氧乙烷(Polyethylene oxide ;PE0)(参见汉(D. k. Han),杰森(S. Y. Jeong)和凯姆(Y. H. Kim),生物医学材料研究 杂志生物材料增刊(J. Biomed. Mater. Res. Appl. Biomater.) 23 (A2),211. (1989);及帕克 (K. D. Park),凯姆(W. G. Kim),雅克布(H. Hacobs),冈野(T. Okano)和凯姆(S. W. Kim),生物 医学材料研究杂志(J. Biomed. Mater. Res.) 26,739 (1992)),这是着眼于PEG本身不具有毒 性且具有非常好的生物兼容性所致。通过在材料表面导入亲水性PEG或ΡΕ0,可让材料表面 形成绒毛摆动从而降低血小板粘附,达到抗血栓效果。(3)材料表面具有负电荷血液中的血小板本身是带负电荷,因而就有研究根据电荷同性相斥原理提 出如材料表面增加其负电性即可以达到抗血小板粘附效果。也有文献提到上述方 法中,如在亲水性基团PEG末端再引入具有阴离子官能团如磺酸根,在血液中表现出 和天然抗凝血物质肝素类似的生物活性,也能展现出良好抗血小板粘附效果(参见 尤瑟福维奇(J. Jozefonvicz)和尤瑟福维奇(M. Jozefowicz),生物材料科学杂志聚 合物版(J. Biomater. Sci. Polymer Edn) 1,147 (1990);汉(D. K. Han),李(N. Y. Lee), 帕克(K. D. Park),凯姆(Y. H. Kim),超(H. I. Cho)和米恩(B. G. Min),生物材料 (Biomaterials) 16,467 (1995);帕克(K. D. Park),李(W. K. LEE),李(J. E. LEE),凯姆 (Y. H. KIM),美国人造体内器官学会志(ASAIO Journal) · 42 (5) 876-880 (1996);及 汉(D. K. Han),帕克(K. D. Park),凯姆(Y. H. Kim),生物材料科学杂志-聚合物版(J. of Biomaterials Science-Polymer Edition.) ,9(2) 163-174. (1998))。本发明主要是根据 材料表面带有负电荷会具有抗血小板粘附效果的论点,进而提出一种新颖缩三脲聚氨酯材 料(polytriuret-urethane ;PTU)。由于所述PTU材料本身包含特殊的下式(I)的缩三脲 (triuret)重复结构单元,其可提高材料负电性,根据电荷同性相斥的原理,血小板便不易 粘附于所述PTU材料表面上,从而不需再做另外接枝改性,即可达到良好抗血小板粘附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抗血小板粘附材料,其包含实质上由下式(I)、(II)及(III)所示重复结构单 元所随机组成的缩三脲聚氨酯,且以所述缩三脲聚氨酯中的所述三重复结构单元数目总和 为100时,所述重复结构单元⑴所占比例为约5至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血小板粘附材料,其中每一个R独立为C2到C12亚烷基、C6 到C15的芳香族基团或C6到C15脂环族基团;η为2到10的整数;且ρ为3到100的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血小板粘附材料,其中每一个R独立为C2到C6亚烷基、C6 到C15的芳香族基团或C6到C15脂环族基团;η为3到6的整数;P为10到50的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血小板粘附材料,其中每一个R独立为六亚甲基、1,6_亚 己基、亚丁基、三甲基六亚甲基、亚苯基、4,4'-亚甲基二苯基、亚甲苯基、亚萘基、亚环己基、4,4'-亚甲基二环己基或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抗血小板粘附材料,其中所述缩三脲聚 氨酯的分子量为10000到2000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血小板粘附材料,其中所述缩三脲聚氨酯的分子量为 30000 到 1500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血小板粘附材料,其中所述缩三脲聚氨酯的分子量为 40000 到 10000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抗血小板粘附材料,其作为医疗用导管 主体材料或医疗用导管表面处理树脂。
9.一种抗血小板粘附材料,其包含由尿素;选自C2到C16脂肪族二异氰酸酯、C6到Cm 芳香族二异氰酸酯、C6到C3tl脂环族二异氰酸酯、及其组合的二异氰酸酯;C2到C16的二醇; 及聚二元醇所合成的缩三脲聚氨酯,其中所述尿素与所述二醇及聚二元醇的使用当量比为 约1 1至约1 1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血小板粘附材料,其中所述C2到C16脂肪族二异氰酸酯为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6_亚己基二异氰酸酯、四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 氰酸酯或其衍生物。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血小板粘附材料,其中所述C6到C3tl芳香族二异氰酸酯为 二苯基甲烷4,4' - 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1,5-萘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或其衍生物。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血小板粘附材料,其中所述C6到C3tl脂环族二异氰酸酯为 环己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或其衍生物。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血小板粘附材料,其中所述C2到Cni的二醇为乙二醇、丙 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其衍生物或其组合。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血小板粘附材料,其中所述聚二元醇为聚乙二醇、聚丙二 醇、聚丁二醇、其衍生物或其组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抗血小板粘附材料,其中所述聚二元醇具有200到9000的 分子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抗血小板粘附材料,其中所述聚二元醇具有200到5000分子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抗血小板粘附材料,其中所述聚二元醇具有200到2000的分子量。
18.根据权利要求9至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抗血小板粘附材料,其中所述缩三脲 聚氨酯的分子量为40000到100000。
19.根据权利要求9至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抗血小板粘附材料,其中所述尿素与 所述二醇及聚二元醇的使用当量比为约1 1.8至约1 6。
20.根据权利要求9至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抗血小板粘附材料,其作为医疗用导 管主体材料或医疗用导管表面处理树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血小板粘附材料,其包含实质上由下式(I)、(II)及(III)所示重复结构单元所随机组成的缩三脲聚氨酯,且以所述缩三脲聚氨酯中的所述三重复结构单元数目总和为100时,所述重复结构单元(I)所占比例为约5至50其中,每一个R独立为C2到C16的亚烷基、C6到C30的芳香族基团或C6到C30脂环族基团;n为2到16的整数;及R1为-(OCmH2m)p,且m为2到5的整数,p为3到150的整数。
文档编号A61L29/08GK102085394SQ20091021194
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4日
发明者吴政达, 张根源, 纪法成, 蔡英男, 陈柏仰 申请人:远东新世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