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硬膜外隙麻醉监测套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子选手医用的硬膜外隙麻醉过程中监测麻醉状态的一种硬膜外隙麻醉监测套组。
背景技术:
硬膜外神经阻滞是国内应用最普遍的一种麻醉技术,其成功的首要前提是局麻药注入硬脊膜外腔。因此确定穿刺针及硬外导管进入硬脊膜外间隙是其关键的技术环节。至今,由于硬外阻滞为一盲探性穿刺置管技术,都依靠麻醉医生的手感与临床经验。现行的判断进入硬膜外腔的方法和报道,均属间接非特异方法,没有可视的指标及客观的参数作为直观指征。目前临床常用的指征如黄韧带突破感,气泡压縮试验等均为间接非直观的判断指征,符合得越多其成功率越高,故临床指导意义不强。麻醉成败、效果与并发症完全依靠注药后才能确认,特别是在麻醉注药前常难以察觉的穿刺与导管穿破
硬脊膜,麻药注入血管或蛛网膜下腔时,导致的全脊髓麻醉(0.24%)、毒性反应、脊髓或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一直是麻醉工作者关注与研究的热点问题。据报道,目前仍为我国麻醉并发症及麻醉事故的主要来源。本项专利技术可对现行的硬膜外麻醉方法有重大的突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型可以直观引导硬膜外间隙准确定位和导管置入的位置,并有效的监测硬膜外隙穿刺置管及麻醉维持过程中注入药液的性状,导管误入血管内、硬膜外腔内出血等各种情况的观察,让医生有客观的监测指标来判断硬膜外隙穿刺及麻醉状态是否正常,使硬膜外隙麻醉全程均在直观掌控下完成,有效地预防并避免和杜绝麻醉并发症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硬膜外隙麻醉监测套组,其包括传感器、医用三通装置、药液回流观察器三部分组成;其中传感器由信号输出管、信号输出端连线、压力传感芯片、排气阀、三通阀座、排气管构成;医用三通装置与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管相连接。
所述的传感器其各接头处都应符合行业标准。
所述的医用三通装置其各接头处也符合行业标准,与注射器接头可连接。
所述的药液回流观察器,其接头处与传统注射器相同符合国际标准。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硬膜外隙监测套组,在使用时,由医生将医用三通装置与信号输出管头端相接,检查其套组都完好能正常用工作,然后将信号输出端连线与监测仪相应接口连接,医用三通装置与穿刺针相接等准备工作就绪后,开始穿剌;当医生穿剌至有落空感或监测仪上有动态压力波形图象显示时,其压力显示为士20cmH2O范围内则证明穿刺针已达硬膜外隙,可开始行置麻醉导管,拔出穿刺针,固定麻醉导管;用注射器抽取3ml生理盐水通过医用三通装置注入硬膜外隙,观察回流情况,再次证明麻醉导管的位置是否正常;如监测仪的动态压力波形和药液回流器内回流性状都显示符合指标参数范围,就可以给病人注入相应麻醉药物,无需传统的繁琐操作;在麻醉过程当中,监测仪显示连续波形与心电图频率一致,且压力在土20cmH2O范围内,回流观察器回流正常,证明硬膜外隙麻醉成功可靠,就无需更改麻醉方式直致手术完成。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硬膜外隙麻醉监测套组,其包括传感器l、医用三通装置2、药液回流观察器3三部分组成;其中传感器l由信
号输出管1-1、信号输出端连线1-2、压力传感芯片1-3、排气阀1-4、三通阀座1-5、排气管1-6构成;医用三通装置2与传感器1的信号输出管1-1
相连接。
所述的传感器1其各接头处都应符合行业标准。
所述的医用三通装置2其各接头处也符合行业标准,与符合行业标准的注射器接头可连接。
所述的药液回流观察器3,其接头处与传统注射器相同符合国际标准。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硬膜外隙监测套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传感器、医用三通装置、回流观察器三部分组成;其中传感器由信号输出管、信号输出端连线、压力传感芯片、排气阀、三通阀座、排气管构成;医用三通装置与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管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膜外隙监测套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 器其各接头处都应符合行业标准。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膜外隙监测套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医用 三通装置其各接头处也符合行业标准,与注射器接头可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硬膜外隙麻醉监测套组。其特征是它包括传感器、医用三通装置、回流观察器三部分组成;其中传感器由信号输出管、信号输出端连线、压力传感芯片、排气阀、三通阀座、排气管构成;医用三通装置与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有效地监测硬膜外隙穿刺及麻醉维持过程中的情况,让医生有客观的指标来判断硬膜外隙穿刺及麻醉状态是否正常,让硬膜外隙麻醉过程变得直观,且有效地预见并避免并发症征兆的发生。
文档编号A61M25/095GK201399153SQ20092000097
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20日
发明者龚玉华 申请人:龚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