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多能吸注套扎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908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多能吸注套扎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内外痔等多种疾患的医用多能吸注套扎器。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的医用套扎器种类很多,专利号为200520081522、名称为"医用多能吸 注套扎器"的实用新型的专利比较接近,该医用多能吸注套扎器使用比较方便,但也存在如 下不足①吸盘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一小孔,小孔虽然可以在一些病灶部位需要注射治疗 时方便插入注射针头,但在一些不需要进行注射治疗的情况下,影响了吸盘的密封性,起不 到吸盘吸住病灶部位的作用。②采用的吸盘上装有一个套扎胶圈,如果病人的病灶处需要 多个套扎胶圈套扎,就需要多次装上套扎胶圈,比较麻烦。③整个装置在操作时,由于注射 器不固定,在操作时需要一只手扶住注射器,再加上需要手持枪体,还要扶住肛门镜, 一个 人很难完成。

发明内容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更加
可靠的医用多能吸注套扎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多能吸注套扎器,包括枪壳、安装在枪壳前端的吸盘、置在吸盘 外壁的套扎胶圈、置在吸盘后部推动套扎胶圈的推套和注射针头,所述吸盘底部中心位置 设有用于注射针头穿过的注射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口覆置有注射针头可穿透的密封 胶盖。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多能吸注套扎器,所述吸盘外壁放置的套扎胶圈为三个,且每 两个相邻的套扎胶圈之间设有一可移动的挡圈。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多能吸注套扎器,所述挡圈和推套外壁上均设有凸起,每个挡 圈与推套之间通过凸起连接有皮筋。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多能吸注套扎器,所述枪壳上部两侧外表面均设有固定座。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多能吸注套扎器,所述的固定座包括固定在枪壳上部外表面设 有卡槽的底座和可以卡入底座卡槽内的固定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使用密封胶盖,在不需要注射病灶部位时不影响吸 盘的密封性可以正常使用,需要注射时将注射针头穿过即可,使用范围更广。2.使用多个套 扎胶圈,可以在同时需要使用多个套扎胶圈时,不用重复安装,使用方便。3.通过枪壳上的 固定座固定住注射器,这样可以方便地一只手手持枪体同时完成注射,一个人即可完成操 作,节省人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局部剖视示意图。[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盘组合部分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向视图。 图4为吸盘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枪壳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固定座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套扎胶圈,2吸盘,3吸气管,4塑胶套管,5推管,6前端盖,7活塞,8气缸,9导轨,10组合齿轮,11枪形本体,12电池,13扳机,14复位弹簧,15齿条推杆,16发光二极管,17针头座,18推套,19电源开关,20注射针头,21密封胶盖,22挡圈,23注射口 , 24凸起,25皮筋,26固定座,27底座,28固定架,29枪壳。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负压吸注部分由吸盘2,注射针头20,吸气管3,活塞7,气缸8,组合齿轮10,扳机13,复位弹簧14组成。吸盘2采用透明塑料制成,吸盘2底部中间位置设有注射针头20,吸盘2与吸气管3采用螺纹结构连接为一体,吸盘2通过吸气管3与气缸8相连通,活塞7后部的齿条与组合齿轮10啮合,扳机13上设有扇形齿轮与组合齿轮啮合。推扎部分由推套18,塑胶套管4,推管5,齿条推管15,齿条推杆15,组合齿轮10,扳机13组成。[0020] 图2是吸盘组合部分的纵向剖示图,图3是图2的A向视图,图4是吸盘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吸盘2和推套18采用透明塑料注塑成形。吸盘2外壁上套有三个套扎胶圈1,每两个相邻的套扎胶圈1之间放置一个挡圈22,挡圈22为环形圈,可以移动,起到隔开套扎胶圈1的作用,它可以在推套18的推动下与套扎胶圈1 一起移动。同时两个挡圈22和推套18外表面均设有一凸起,每个挡圈22与推套18之间通过凸起24连接有皮筋25,即两个皮筋25连在推套18和两个挡圈22之间,当推套18向前推动时挡圈22和套扎胶圈1 一起移动,当套扎胶圈1套扎上以后抽回时,挡圈22就在皮筋25的作用力下被带出来,这样就可以将挡圈22取下继续使用了 ,消除了挡圈22脱落在病灶处不易取出带来的麻烦。注射针头20固定在圆筒状吸盘2底部中心位置,吸盘2底部中心位置设有一个注射口 23,注射口 23上覆盖有密封胶盖21。在治疗病灶处不需要进行注射治疗的可以直接使用,在治疗病灶处需要进行注射治疗的,注射针头20前部可以穿透密封胶盖21延伸到吸盘2内,注射针头20后部设有硅橡胶软管和针头座17,使用时通过针头座17与注射器相连接。枪壳29上部的两侧外表面均安装有固定座26,如图5、6、7,固定座26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固定在枪壳29上的底座27,底座27带有一卡槽;另一部分为可以卡在卡槽中也可以拆下来的固定架28 ;固定座26 —般设有前后两个,之间的距离和位置要根据注射器的大小来确定,一般的标准是,前部的固定座26卡住注射器的前端,后部的固定座26卡住注射器的后部,位置以手握枪把大拇指能推进注射器的塞子为宜,因为在枪壳29上部两侧外表面上均设有固定座26,所以习惯用左手的人也可以方便使用注射器。在吸盘2底部一侧设有内螺纹,与吸气管3前端的外螺纹组成可拆卸的结构,推套18与推管5采用软塑胶套管4靠摩擦力套接组成可方便拆装的结构。塑胶套管4最好采用透明的塑胶软管。 图1中本实用新型的状态处于初始状态,使用时将三个套扎胶圈1预置在吸盘2的外壁,每相邻的两个套扎胶圈1之间放置一 挡圈,共放置了两个挡圈22,再将注射针头20穿透盖在注射口上的胶盖21 , 一直将注射针头20的前部全部插进吸盘2内,将装满药液的注射器固定在枪壳上的固定座26上,然后电源开关19闭合,发光二极管16亮,手持本实用新型找到需要治疗的部位后,扣压在病灶部,然后扣动扳机13将病灶吸入吸盘2内,当病灶吸入吸盘2时注射针头20同时剌入病灶基底部,直至扣动扳机13将套扎胶圈1推下,套扎在病灶基底部,握住枪把的手的大拇指推动注射器的塞子,将注射器内的药液注射在病灶的基底部,治疗完毕后只要释放扳机13,在复位弹簧14的作用下,负压吸引、推扎机构自动恢复到图1的初始状态;如果需要多个套扎胶圈l,在恢复初始状态时由于推套18用皮筋25连接着挡圈22 ,挡圈22不会脱落,而是被带出,取下挡圈22可以继续重复使用。[0022] 注射针头20可采用小儿头皮针;软管及针头座17采用硅胶产品,吸盘2、推套18和挡圈22采用透明的高强度塑料注塑成形;皮筋25由高弹性材料制成;密封胶盖21采用弹性和密封性较好的橡胶制成;推扎机构的吸气管3、活塞7、气缸8、扳机13、组合齿轮10采用金属材料加工后镀铬处理,枪形本体11采用工程塑料注塑成形,发光二极管16最好采用高亮度(8000-20000坎德拉)的日光色发光二极管。
权利要求一种医用多能吸注套扎器,包括枪壳(29)、安装在枪壳(29)前端的吸盘(2)、置在吸盘(2)外壁的套扎胶圈(1)、置在吸盘(2)后部推动套扎胶圈(1)的推套(18)和注射针头(20),所述吸盘(2)底部中心位置设有用于注射针头(20)穿过的注射口(23),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口(23)覆置有注射针头(20)可穿透的密封胶盖(2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多能吸注套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2)外壁放置 的套扎胶圈(1)为三个,且每两个相邻的套扎胶圈(1)之间设有一可移动的挡圈(22)。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用多能吸注套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22)和推 套(18)外壁上均设有凸起(24),每个挡圈(22)与推套(18)之间通过凸起(24)连接有皮 筋(25)。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多能吸注套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枪壳(29)上部两侧 外表面均设有固定座(26)。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医用多能吸注套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26) 包括固定在枪壳(29)上部外表面设有卡槽的底座(27)和可以卡入底座(27)的卡槽内的 固定架(2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治疗内外痔等多种疾患的医用多能吸注套扎器。包括枪壳、安装在枪壳前端的吸盘、置在吸盘外壁的套扎胶圈、置在吸盘后部推动套扎胶圈的推套和注射针头,所述吸盘底部中心位置设有用于注射针头穿过的注射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口覆置有注射针头可穿透的密封胶盖。吸盘外壁放置的套扎胶圈为三个,且每两个相邻的套扎胶圈之间设有一可移动的挡圈。枪壳上部两侧外表面均设有固定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密封胶盖,使用范围更广。2.使用多个套扎胶圈,不用重复安装,使用方便。3.通过枪壳上的固定座固定住注射器,节省人力。
文档编号A61B17/00GK201445531SQ20092003093
公开日2010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31日
发明者李洪湘, 李震 申请人:李洪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