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张力带夹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跟骨骨折撬拨复位 后固定装置即一种张力带夹板。
(二)
背景技术:
跟骨骨折是一种很常见的骨折,跟骨骨折的治疗西医在近三百年的 发展历程中一直较为缓慢,原因就在于跟骨解剖结构复杂,复位、固定 不易且并发症多。最早的保守治疗是休息或单纯石膏固定直至骨折愈合, 这一方法沿用了近两百年,实际放弃了主动治疗,大多有移位的骨折会 造成畸形愈合、创伤性关节炎而影响日后的生活、工作,故综合满意率
仅55%。六七十年代开始接受中医手法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强调了 贝累氏角的重要性,但手法复位很难达到理想的复位要求,而且单纯石 膏固定对复位的维持效果不佳,易发生再移位,同样易导致畸形愈合而 产生不良后果。超关节夹板固定虽可随时调节松紧度,但限定了踝关节 活动,违背了 "动静结合"原则,如同用石膏固定在石膏拆除前不能做 踝关节活动,只能做足趾伸屈功能锻炼,固定范围广而且固定时间长, 因而失去了踝关节功能训练的第一时间,限制了足部各关节的生理活动, 往往会造成关节功能运动障碍,以及早期关节僵硬、后期骨性关节炎的 发生,愈后功能不理想。随着对跟骨骨折认识的逐渐加深,以及跟骨解 剖钢板的出现,使切开复位内固定越来越多被应用于临床治疗关节内移位的跟骨骨折,治疗效果亦得到提高,优良率达75%以上。但随之而来 的软组织问题如切口皮缘坏死、感染及钢板外露等问题则严重困扰着骨 科医生,而且严重粉碎塌陷的跟骨骨折切开后的复位难度远比想象的复 杂,固定也不可靠,影响了内固定的治疗效果和手术者的信心,且患者 经济负担明显增加,住院天数延长,患者滿意度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可靠,轻便舒适,透气性好, 利于骨折愈合,并能使患者早期进行功能康复的一种张力带夹板。
本实用新型是在足底板的前掌处设有可调拉力筋,足底板后掌的两 外侧各装有一个足蹬,足蹬上连有压力调节杆,在压力调节杆内侧连有 压力垫,压力调节杆上端踝关节处设有旋转限位锁,旋转限位锁上部设 有铰链,铰链上下端及足背处分别安装有自锁搭扣,取型后托通过足蹬 与足底板连接,后枉内有软垫,在后托上设有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固定可靠,轻便舒适,透气性好,利于骨折 愈合,并能使患者早期进行功能康复,经观察对创伤性关节炎及腓骨下 间隙撞击综合征的发生有明显减少。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可调拉力筋 2-足底板 3-足蹬 4-压力调节杆 5-压力垫 6-旋转限位锁7-软垫8-铰链9-自锁搭扣 10-透气孔 11-取形后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是在足底板(2)的前掌处下面设有可调拉力筋(1),足 底板(2)后掌的两外侧各装有一个足蹬(3),足蹬(3)上连有压力调
节杆(4),在压力调节杆(4)内侧连有压力垫(5),压力调节杆(4) 上端踝关节处设有旋转限位锁(6),旋转限位锁(6)上部设有铰链(8), 铰链(8)上下端及足背处分别安装有自锁搭扣(9),取型后托(11)通 过足蹬(3)与足底板(2)连接,后托(11)内有软垫(7),在后托(11) 上设有透气孔(10)。
权利要求1、一种张力带夹板,由足底板,后托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足底板(2)的前掌处设有可调拉力筋(1),足底板(2)后掌的两外侧各装有一个足蹬(3),足蹬(3)上连有压力调节杆(4),在压力调节杆(4)内侧连有压力垫(5),压力调节杆(4)上端踝关节处设有旋转限位锁(6),旋转限位锁(6)上部设有铰链(8),铰链(8)上下端及足背处分别安装有自锁搭扣(9),取型后托(11)通过足蹬(3)与足底板(2)连接,后托(11)内有软垫(7),后托(11)上设有透气孔(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跟骨骨折撬拨复位术后固定装置即一种张力带夹板。它是在足底板的前掌处设有可调拉力筋,足底板后掌的两外侧各装有一个足蹬,足蹬上连有压力调节杆,在压力调节杆内侧连有压力垫,压力调节杆上端踝关节处设有旋转限位锁,旋转限位锁上部设有铰链,铰链上下端及足背处分别安装有自锁搭扣,取型后托通过足蹬与足底板连接,后托上设有透气孔,内侧有软垫。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固定可靠,轻便舒适,透气性好,利于骨折愈合,并能使患者早期进行功能康复,它非常适合于跟骨骨折经皮撬拨术后患者使用。
文档编号A61F5/058GK201379683SQ20092003280
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8日
发明者刘艳平, 孟 李, 李引刚, 宁 杨 申请人:李引刚;刘艳平;李 孟;杨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