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行器的脚管收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447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助行器的脚管收折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助行器,尤其涉及一种可便于收纳、避免脚管遗失的助行器
的脚管收折结构。
背景技术
助行器是一般常见行动不便的老人或伤残人士用以辅助支撑、以便于行动的工 具。 现有技术的助行器主要包含有一前架以及可供使用者扶持的二侧架,该二侧架可 相对该前架枢转至呈相互叠置的状态,又该侧架的脚管部分还可进一步拆解,以有效縮减 该助行器收折后的体积及整体长度,以便于收纳及运送。 而在现有技术的助行器中,该脚管在拆解后与该侧架间便无连接关是,而仅是摆 放于该相互叠置的前架与侧架的旁侧,故在收纳或运送的过程中导致该脚管特别容易遗 失,进而使得该助行器便无法继续使用,故现有技术的助行器仍有其待进一步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 供一种助行器的脚管收折结构,其可有效縮减体积外,还可同时达到避免该脚管遗失的目 的。 为了达到上述的创作目的,本实用新型助行器的脚管收折结构包括有 二侧架,每一侧架包含有一倒U型管; —前架,其连接于该二侧架之间; 四脚管,其分别可拆卸地设于该侧架的倒U型管的端部; 数个卡扣定位件,每一卡扣定位件包含有二套接环,该二套接环以其外环壁面相 接,当该脚管相对该侧架拆解后,该卡扣定位件的其中一套接环套设于该侧架的侧管体上, 另一套接环套设于该脚管上。 上述每一卡扣定位件的二套接环可分别由环片体形成为半环状并具有一开口 ,该 开口的宽度小于所套设的侧管体或内管的杆体直径;亦可使其中一套接环呈上述半环状, 另一套接环呈圆环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当使用者将该脚管相对该侧架拆解后,可利用该卡扣定 位件的二套接环分别套设于该侧架以及该脚管上,借此将该脚管与该侧架并排叠置,如此 一来,本实用新型的助行器的各管件便可在不相互分离的状态之下一并收纳或运送,除了 可有效縮减体积外,还可同时达到避免该脚管遗失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3[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卡扣定位件的立体外观示意图。[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卡扣定位件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外观示意图。[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脚管于拆解状态的立体外观示意图。[0018]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脚管于收折状态的立体外观示意图。[0019]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元件放大的侧视剖面图。[0020]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元件放大的端视剖面图。[0021]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脚管于收折状态的立体外观示意图。[0022]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部分元件放大的端视剖面图。[0023]图中标号说明10侧架11倒u型管lll侧管体12定位环121定位凹槽13支撑管20前架21套管22连接管23导柱30导引片31滑槽40脚管41内管411定位凸钮412调整凸钮42外管421定位孔50弹性绳60、60A卡扣定位件61、61A、61B套接环具体实施方式参见
图1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助行器的脚管收折结构包括有二侧架10、一前 架20、二导引片30、四脚管40、数条弹性绳50以及数个卡扣定位件60,其中 每一侧架10包含有一倒U型管11、二定位环12与至少一支撑管13,该倒U型管 11具有两相对设置的侧管体lll,该定位环12分别套设于该倒U型管11的侧管体111的 端部,并于端缘内凹成型有一定位凹槽121,该支撑管13连接于该倒U型管11的二侧管体 111之间; 前架20包含有二套管21、至少一连接管22与二导柱23,该连接管22连接于该二 套管21之间,该二套管21分别套设定位于该二侧架10的倒U型管11的其中一侧管体111 上,该导柱23设于前架20的其中一连接管22上靠近两端处,前述侧架10可相对此前架20 转动至呈相互叠置的状态; 导引片30设于该二侧架10的支撑管13与该前架20的连接管22间,其一端枢设 于相对应的侧架10的支撑管13上,该导引片30上成型有一滑槽31,前述前架20的连接管 22上的二导柱23分别突伸于该二导引片30的滑槽31中; 脚管40分别可拆卸地设于该侧架10的倒U型管11的侧管体111端部,每一脚管 40包含有可相对伸縮的一内管41及一外管42,该内管41的一内端可穿设并抵靠定位于相 对应的侧管体111的端部,该内管41上靠近内端处设有一定位凸钮411,靠近另一外端处则 设有一调整凸钮412,该定位凸钮411可嵌设定位于该侧架10的定位环12的定位凹槽121中,该调整凸钮412则可弹性伸縮,该外管42可相对轴向移动地套设于该内管41上,该外 管42的管壁上成型有数个沿轴向排列的定位孔421,借该内管41的调整凸钮412卡扣于该 外管42上不同的定位孔421中,可调整该内管41与外管42的相对位置,进而调整该脚管
40的长度; 配合参见图6所示,弹性绳50分别穿设于相对应的侧架10的侧管体111与脚管 40之间,该弹性绳50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于该侧架10的侧管体111与脚管40的内管41 上,以拉引脚管40,使该脚管40可稳固地抵靠定位于该侧架10的侧管体111端部; 配合参见图2及图7所示,每一卡扣定位件60包含有二套接环61,该二套接环61 以其外环壁面相接,于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中,该套接环61分别由环片体形成为半环 状并具有一开口,该开口的宽度小于所套设的侧管体111或内管41的杆体直径,且该二套 接环61的轴向呈平行设计; 进一步参见图5及图6所示,当使用者将该脚管40相对该侧架10拆解后,可利用 该卡扣定位件60的其中一套接环61套设于该侧架10的侧管体111上,另一套接环61套 设于该脚管40的内管41上,借此将该脚管40与该侧架10的侧管体111并排叠置,如此一 来,本实用新型的助行器的各管件便可在不相互分离的状态的下一并收纳或运送,除了可 有效縮减体积外,还可同时达到避免该脚管40遗失的目的。 进一步参见图3、图8及图9所示,为该卡扣定位件60A的另一实施方式,该卡扣 定位件60A的其中一套接环61A可呈圆环状,另一套接环61B则仍呈半环状并具有一开口 , 该开口的宽度小于所套设的内管41的杆体直径,使该卡扣定位件60A可先以该呈圆环状的 套接环61A环设定位于该侧架10的侧管体111上,再以该呈半环状的套接环61B与该脚管 40相互组接,除了可提供助行器的各管件可在不相互分离的状态之下一并收纳或运送、及 可有效縮减体积外,另进一步可避免该卡扣定位件60A遗失。
权利要求一种助行器的脚管收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二侧架、一前架、四脚管、以及数个卡扣定位件,其中每一侧架包含有一倒U型管,该倒U型管具有两相对设置的侧管体;前架包含有二套管与至少一连接管,该连接管连接于该二套管之间,该二套管分别套设定位于该二侧架的倒U型管的其中一侧管体上;脚管分别可拆卸地设于该侧架的倒U型管的侧管体端部;每一卡扣定位件包含有二套接环,该二套接环以其外环壁面相接,当该脚管相对该侧架拆解后,该卡扣定位件的其中一套接环套设于该侧架的侧管体上,另一套接环套设于该脚管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行器的脚管收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定位件的二 套接环分别由环片体形成为半环状并具有一开口 ,该开口的宽度小于所套设的侧管体或内 管的杆体直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行器的脚管收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定位件的其 中一套接环由环片体形成为半环状并具有一开口 ,该开口的宽度小于所套设的侧管体或内 管的杆体直径,另一套接环呈圆环状。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助行器的脚管收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 扣定位件的二套接环的轴向呈平行设计。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助行器的脚管收折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进一 步包含有数条弹性绳,该弹性绳分别穿设于相对应的侧架的侧管体与脚管之间,且该弹性 绳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于该侧架的侧管体与脚管。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助行器的脚管收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侧架的倒U 型管的二侧管体之间进一部连接有至少一支撑管,该前架的其中一连接管上靠近两端处分 别设有一导柱,该助行器进一步包含有二导引片,该导引片设于该二侧架的支撑管与该前 架的连接管间,其一端枢设于相对应的侧架的支撑管上,该导引片上成型有一滑槽,前述前 架的连接管上的二导柱分别突伸于该二导引片的滑槽中。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助行器的脚管收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脚管包含有 可相对伸縮的一内管及一外管,该内管的一内端穿设并抵靠定位于相对应的侧架的侧管体 的端部,该内管上靠近另一外端处则设有一可弹性伸縮的调整凸钮,该外管可相对轴向移 动地套设于该内管上,该外管的管壁上成型有数个沿轴向排列的定位孔,前述内管的调整 凸钮卡扣于该外管的其中一定位孔中。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助行器的脚管收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侧架进一步 包含有二定位环,该定位环分别套设于该侧架的倒U型管侧管体的端部,并于端缘内凹成 型有一定位凹槽,该脚管的内管上靠近内端部处设有一定位凸钮,该定位凸钮嵌设定位于 该侧架的定位环的定位凹槽中。
专利摘要一种助行器的脚管收折结构,包括有二侧架、一前架、四脚管、以及数个卡扣定位件,其中每一侧架包含有一倒U型管,该倒U型管具有两相对设置的侧管体;前架包含有二套管与至少一连接管,该连接管连接于该二套管之间,该二套管分别套设定位于该二侧架的倒U型管的其中一侧管体上;脚管分别可拆卸地设于该侧架的倒U型管的侧管体端部;每一卡扣定位件包含有二套接环,该二套接环以其外环壁面相接,当该脚管相对该侧架拆解后,该卡扣定位件的其中一套接环套设于该侧架的侧管体上,另一套接环套设于该脚管上。本实用新型的助行器的各管件可在不相互分离的状态的下一并收纳或运送,除了可有效缩减体积外,还可同时达到避免该脚管遗失的目的。
文档编号A61H3/00GK201505261SQ200920152078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4日
发明者方玉群 申请人:惠州安东五金塑胶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