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用触觉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394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神经内科用触觉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神经内科用触觉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痛觉、触觉障碍是人体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在医院神经内科进行 神经知觉检查时,没有比较固定且统一的器械,一般使用大头针、竹签或其他一些比较随机 的物品,来检查病人对痛感触觉的检查,由于这些物品的尖锐度不同,所以在针剌时的用力 也不一样,这样检查精度较差,而且不同的医生检查同一患者,所得到的检查结果也不尽相 同,所以不利于诊断疾病,还容易引起医疗纠纷。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测量结果准确,且操作方便的神经内 科用触觉检查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神经内科用触觉检查装 置,包括针柄和触觉针,针柄由透明材料制成,在针柄的外壁上设有刻度,其特征在于在针 柄的内部设有中空的内腔,触觉针的后端固定在内腔的底部,前端伸出内腔前端的通孔,在 触觉针上套设深度标定滑块、滑套和弹簧,深度标定滑块设在内腔内,其下部固定在滑套的 上端,在滑套的下端固定上弹簧,在针柄的前端固定上弹力锥形套,弹力锥形套设在触觉针 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针柄的上端设有触觉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针柄的内部设置中空的内腔,触觉针的后端
固定在内腔的底部,前端伸出内腔的前端通孔,并在触觉针上套设深度标定滑块、滑套和弹
簧,同时,在针柄的前端设有弹力锥形套,使触觉针能缓慢的插入皮肤内部,直到患者感觉
痛感,然后通过深度标定滑块和刻度来检测触觉针插入的深度,来记录检测结果。本实用新
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从而能够确诊疾病,减少了医疗纠纷。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中1.针柄;2.内腔;3.触觉针;4.滑套;5.弹簧;6.深度标定滑块;7.刻度; 8.弹力锥形套;9.触觉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制作本实用新型。该神经内科用触觉检查装置,包括针柄1和触觉针 3,针柄1由透明材料制成,在针柄1的外壁上设有刻度7,其特征在于在针柄1的内部设 有中空的内腔2,触觉针3的后端固定在内腔2的底部,前端伸出内腔2前端的通孔,通过触 觉针3可以对患者进行痛觉、触觉的诊断,在触觉针3上套设深度标定滑块6、滑套4和弹簧5,深度标定滑块6设在内腔2内,其下部固定在滑套4的上端,在滑套4的下端固定上弹簧5,在触觉针3插入患者体内的痛感部位,通过套设在触觉针3外周的弹簧5推动滑套4和深度标定滑块6向上移动,从而在刻度7上显示移动的距离,以标定处触觉针3插入皮肤的深度,在针柄1的前端固定上弹力锥形套8,弹力锥形套8设在触觉针3的外部,通过锥形套8可以防止污染触觉针3,避免交叉感染,保证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同时,由于在弹力锥形套8的自身弹性作用下,可以防止触觉针3插入皮肤过快,使触觉针3能缓慢、逐渐用力的插入皮肤内部,直到患者感觉痛感,减少或避免了医疗纠纷。 所述的针柄1的上端设有触觉凸起9,通过增加触觉凸起9,方便对痛感的灵敏性进行检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从而能够确诊疾病,减少了医疗纠纷。
权利要求一种神经内科用触觉检查装置,包括针柄(1)和触觉针(3),针柄(1)由透明材料制成,在针柄(1)的外壁上设有刻度(7),其特征在于在针柄(1)的内部设有中空的内腔(2),触觉针(3)的后端固定在内腔(2)的底部,前端伸出内腔(2)前端的通孔,在触觉针(3)上套设深度标定滑块(6)、滑套(4)和弹簧(5),深度标定滑块(6)设在内腔(2)内,其下部固定在滑套(4)的上端,在滑套(4)的下端固定上弹簧(5),在针柄(1)的前端固定上弹力锥形套(8),弹力锥形套(8)设在触觉针(3)的外部。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神经内科用触觉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柄(1)的上端设有触觉凸起(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用触觉检查装置,包括针柄(1)和触觉针(3),针柄(1)由透明材料制成,在针柄(1)的外壁上设有刻度(7),其特征在于在针柄(1)的内部设有中空的内腔(2),触觉针(3)的后端固定在内腔(2)的底部,前端伸出内腔(2)前端的通孔,在触觉针(3)上套设深度标定滑块(6)、滑套(4)和弹簧(5),深度标定滑块(6)设在内腔(2)内,其下部固定在滑套(4)的上端,在滑套(4)的下端固定上弹簧(5),在针柄(1)的前端固定上弹力锥形套(8)。该神经内科用触觉检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从而能够确诊疾病,减少了医疗纠纷。
文档编号A61B5/00GK201524065SQ20092024039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7日
发明者刘磊, 边俊莉 申请人:边俊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