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提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330阅读:6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骨髓提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髓提取器,更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在骨头上钻孔以提取骨头中骨髓的骨髓提取器。
背景技术
通常,骨髓被使用人工地刺破髂骨的骨髓刺针提取。这种骨髓刺针被构造成使得内针杆插入和装入管状壳套时允许内针杆的尖端突
出壳套。然后,在壳套上装有把手的骨髓刺针经由皮肤刺破髂骨,并且一旦针的尖端到达骨髓,只有内针杆被拔出,而壳套仍然与骨髓接触用以随后的使用。作为使用该骨髓刺针提取骨髓的方法,通常使用吸取方法。吸取方法使得骨髓刺针的壳套与注射器连接从而通过吸取力收集骨髓。但是,在该方法中,从一个骨头位置提取的骨髓数量只有几毫米,收集足够数量的骨髓需要刺破多个位置。另外,大量的外围血液会混入所提取的骨髓。因此,当在同种异体的骨髓移植中使用该方法时,具有会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风险,移植物抗宿主病需要免疫抑制。由于这种情况,骨髓灌注法已经发展成用于克服上述问题的方法。在骨髓灌注法中,两个骨髓提取针与骨髓接触地被放置从而使用灌注介质(例如已被灭菌的生理盐水)慢慢地灌注骨髓。一个针被连接至骨髓提取装置,而所述装置的骨髓提取袋被连接至注射管或肠胃外的液泵的管体以吸取骨髓。使用装有灌注介质并且被连接至另一针的注射器,灌注介质被慢慢地以能冲走骨髓的方式注入骨髓,并且因此所需量的骨髓被快速地提取到提取装置内。以这种方式提取的骨髓不仅能用于骨髓移植而且能用于再生医疗。但是,从刺穿速度和其他因素考虑,被构造成通过把持把手能被人工地插入骨头的常用的骨髓刺针不适于应用于骨髓灌注法。因此,优选的是使用骨髓提取针快速地对骨头钻孔和刺穿骨头的方法,所述骨髓提取针装配有能提供有力的旋转功率的电钻。为此,建议使用包括内针杆和壳套的骨髓提取针,所述内针杆具有钻头而壳套具有有角的加工在其端部的边缘,所述壳套被允许相对于内针杆的旋转通过减速机制(W0 03/015637)以减小的速度旋转。但是,该骨髓提取针的问题在于在对骨头钻孔时骨头碎片可能被引入身体并且接近骨髓的骨头或身体部分可能被损坏。公开内容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与现有技术相关的上述问题而提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内针杆和外针杆的骨髓提取器,所述内针杆用于对骨头钻孔和穿透骨头,所述内
3针杆被插入外针杆内以用于对骨头钻孔和提取骨髓,所述骨髓提取器能在提取骨髓的过程中最小化对接近骨髓的骨头和身体部分的损坏。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骨髓提取器。本发明骨髓提取器具有外针杆, 外针杆具有壳体,壳体具有相互连通的上部和下部。壳体具有前端和后侧,前端具有粉碎刀而后侧具有止动槽。内针杆被插入外针杆内,内针杆具有主体,主体具有前端和后侧,前端具有粉碎刀而后侧具有连接器。内针杆的主体具有外表面,止动杆突出外表面。当止动杆被装入止动槽时内针杆的主体的前端突出外针杆的壳体的前端。当与连接器结合的驱动装置的头部运行时内针杆和外针杆相互配合以通过旋转粉碎骨头。在骨头粉碎后,只有内针杆被移出,而外针杆被保持在人体内从而以类似注射的方式吸取和提取骨髓。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包括用于对骨头钻孔和穿透骨头的内针杆和用于对骨头钻孔并提取骨髓的外针杆的骨髓提取器在提取骨髓的过程中最小化对接近骨髓的骨头和身体的损坏。另外,由于分别形成在内针杆和外针杆上的粉碎刀是螺旋形的,可在对骨头钻孔过程中减小负荷。此外,通过外针杆的梯形前端防止内针杆被插入过深,并且内针杆被拔出从而能在提取骨髓的过程中容易地吸取骨髓。


图1是显示本发明骨髓提取器的立体图。图2是显示本发明骨髓提取器的外针杆的正视图。图3是显示本发明骨髓提取器的内针杆的正视图。图4是显示本发明骨髓提取器的装配状态的局部横截面视图。图5至图8是显示本发明骨髓提取器的使用状态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被详细地描述从而使得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容易地实施本发明。图1是显示本发明骨髓提取器的立体图,图2是显示本发明骨髓提取器的外针杆的正视图;图3是显示本发明骨髓提取器的内针杆的正视图;以及图4是显示本发明骨髓提取器的装配状态的局部横截面视图。本发明骨髓提取器10包括中空的外针杆20、被插入和安装在外针杆20内以通过旋转操作与外针杆20 —起对骨头钻孔的内针杆30、以及驱动装置(未示)的头部40,所述驱动装置(例如引擎或电机)给内针杆30施加旋转力。外针杆20包括壳体21、形成在壳体21的前端22处的粉碎刀23以及形成在壳体 21的后侧M处的止动槽25。壳体21为中空圆柱形,其中前端22的直径小于后侧M的直径,并且壳体21包括多边形的旋转构件21a,多边形的旋转构件21a被形成在壳体21的中间部从而能使用扳钳或扳手旋转壳体21。
此处,前端22为梯形从而能逐渐地对骨头50钻孔,并且形成在前端22处的粉碎刀23为螺旋形从而在对骨头50钻孔过程中将所产生的骨碎屑平稳地排至外部。另外,形成在后侧M处的止动槽25的形状为“L”形从而使得其上端被连接至外部,止动槽25的宽度大于内针杆30的止动杆的宽度,止动杆将在下文中描述。也即,止动槽25包括垂直突出的垂直构件25a以及整体地连接至垂直构件2 的水平构件2 从而形成宽度比止动杆的宽度更大的“L”形。被插入和安装在外针杆20内的内针杆30包括长度预定的主体31、形成在主体31 的前端32处的粉碎刀33、形成在主体31的后端34处的连接构件35以及从主体31的外圆周表面的中间部分向外地突出的止动杆36,上述这些结构相互之间被整体地加工。此处,主体31被加工成长度预定的圆柱形。另外,前端32具有能逐渐地对骨头50钻孔的锋利端部,并且形成在主体31的前端32处的粉碎刀33为螺旋形从而将在对骨头50钻孔过程中所产生的骨碎屑平稳地排至外部。形成在后端34处的连接构件35为轴形从而能与头部40连接,并且形成在主体31 的外圆周表面上的止动杆36向外地突出预定的距离。驱动装置(例如正反转电机或引擎)的头部40被连接至内针杆30的连接构件35 以给内针杆30施加旋转力。参考图5至8描述具有上述构造的本发明骨髓提取器10的优选实施方式。图5至8是显示本发明骨髓提取器的使用状态的正视图。首先,提供包括中空壳体21的外针杆20、形成在壳体21的前端22的粉碎刀23以及形成在壳体21的后侧的止动槽25,上述结构被相互整体地加工。此处,粉碎刀23为螺旋形,而止动槽25为“L”形。然后,内针杆30被插入和安装在外针杆20内,内针杆30包括长度预定的主体31、 形成在主体31的前端32处的粉碎刀33、形成在主体31的后端34处的连接构件35以及从主体31的外圆周表面向外地突出的止动杆36的。此处,当止动杆36被插入止动槽25内时,主体31的前端32经壳体21的前端22突出。也即,内针杆30的螺旋粉碎刀33和外针杆20的螺旋粉碎刀23被连续地成型从而能逐渐地对骨头50钻孔并且同时在旋转操作过程中平稳地排出骨碎屑。接着,内针杆30的连接构件35被连接至给内针杆30施加旋转力的驱动装置的头部40,因此完成对所使用的骨髓提取器的装配。当驱动装置的头部40被运行以提取骨髓时,内针杆30和外针杆20沿相同的方向旋转以对骨头50钻孔。也即,内针杆30将旋转力从驱动装置的头部40传递至外针杆20,因此与外针杆 20 —起对骨头50钻孔。当通过内针杆30和外针杆20的旋转操作对骨头50钻孔完成时,被插入外针杆20 的内针杆30被拔出并且外针杆20保持与骨髓接触从而经形成在外针杆20的底部处的开口吸取骨髓。工业适用性如上所述的,使用具有本发明上述构造的骨髓提取器10能在提取骨髓过程中最小化对接近骨髓的骨头或身体部分的损坏。 本发明参考优选的实施方式已被详细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意识到对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化不会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构思,所述变化的范围被从属权利要求和其等同方案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骨髓提取器,包括外针杆,所述外针杆包括具有相互连通的上部和下部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前端和后侧,所述前端具有粉碎刀而所述后侧具有止动槽,以及内针杆,所述内针杆包括主体并且被插入所述外针杆内,所述主体具有前端和后侧,所述前端具有粉碎刀而所述后侧具有连接器,其中,所述内针杆包括止动杆,所述止动杆被加工成突出所述主体的外圆周并且被连接至所述止动槽以相互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髓提取器,其中所述内针杆的主体的前端突出所述外针杆的壳体的前端以当所述止动杆被装入所述止动槽时形成楔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髓提取器,其中所述外针杆的前端处的所述粉碎刀与所述内针杆的前端处的所述粉碎刀分别为螺旋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髓提取器,其中所述止动杆所插入的所述外针杆的止动槽为 “L”形,从而所述内针杆相对于所述外针杆以预定的角度自由地旋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髓提取器,其中所述壳体为中空圆柱形,其中所述前端的直径小于所述后侧的直径,并且所述壳体包括多边形的旋转构件,所述多边形的旋转构件被形成在所述壳体的中间部分从而能使用扳钳或扳手旋转所述壳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髓提取器。本发明骨髓提取器具有外针杆,外针杆具有壳体,壳体具有相互连通的上部和下部。壳体具有前端和后侧,前端具有粉碎刀而后侧具有止动槽。内针杆被插入外针杆内,内针杆具有主体,主体具有前端和后侧,前端具有粉碎刀而后侧具有连接器。内针杆的主体具有外表面,止动杆突出外表面。当止动杆被装入止动槽时内针杆的主体的前端突出外针杆的壳体的前端。当与连接器结合的驱动装置的头部运行时内针杆和外针杆相互配合以通过旋转粉碎骨头。在骨头粉碎后,只有内针杆被移出,而外针杆被保持在人体内从而以类似注射的方式吸取和提取骨髓。
文档编号A61B17/34GK102215762SQ200980145778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8日
发明者李俊 申请人:圆光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