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皮肤癣、湿疹的中药杀菌液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90675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皮肤癣、湿疹的中药杀菌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草药制剂,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癣、湿疹的中药杀菌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中草药医用少为单味,多为复方,讲究君臣佐使,往往以一、二味君药为治疗疾病,一、二味臣药辅助君药全面发挥治疗疾病,但是由于中药成分复杂,除有效成分外,还有大量的杂质,甚至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产生副作用,以致毒害,需要其他佐药使药来消除影响,帮助吸收,所以内服用药对人体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不利于使用,特别是吸收缓慢、药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利用现代生化技术及中医药学理论,提供一种治疗皮肤癣、湿疹的中药杀菌液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可以治疗由真菌癣菌引起的皮肤疾患,能起到清除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皮肤真菌癣菌的作用。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皮肤癣、湿疹的中药杀菌液,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白鲜皮∶土荆皮、土茯苓∶地榆∶60度白酒=15-20∶5-10∶8-15∶10-15∶50-70。
所述的一种治疗皮肤癣、湿疹的中药杀菌液,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白鲜皮∶土荆皮、土茯苓∶地榆∶60度白酒=18∶8∶12∶12∶60。
一种治疗皮肤癣、湿疹的中药杀菌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白鲜皮、土荆皮、土茯苓、地榆切成片; ②、按所述比例将切片后的药物浸泡于60度白酒内在20℃下浸泡7-15天取浸泡液。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与效果是 本发明一种治疗皮肤癣、湿疹的中药杀菌液是以白鲜皮、土荆皮、土茯苓、地榆和60度白酒为原料制成的,其中白鲜皮[学名]cotex dictamni,[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的干燥根皮。化学成份1.白鲜地上部分含补骨脂素(psoralen),花椒毒素(xanthotoxin),东莨菪素(scopoletin),槲皮素(quercetin),异槲皮素(isoquercetin),根含白鲜碱(dictamnine),γ-崖椒碱(γ-fagarine),前茵芋碱(preskimmianine)],茵芋碱(skimmia-_nine),白鲜明碱(dasycarpamin),胡芦巴碱(trigonelline),胆碱(choline),O-乙基-降-白鲜碱(O-ethylnordictamnine),O-乙基-降-γ-崖椒碱(O-ethylnor-γ-fagarine),O-乙基-降-茵芋碱(O-ethylnorskimmianine),异斑点沸林草碱(isomaculosidine),吴茱萸苦素(rutaevin),白鲜醇(dictamnol),娠烯酸酮(peregnenolone),秦皮酮(fraxinellone),黄柏酮(obacunone),柠檬苦素(limon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莱油甾醇(campesterol),皂甙等。2.狭叶白鲜根皮中含有秦皮酮,黄柏酮,柠檬苦素,柠檬苦素地奥酚(limonindiosphenol)及白鲜二醇(dictamdiol)。药理作用1.抗菌作用体外试验1∶4的水浸液对多种致病真菌如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对心血管系统及血液的影响本品所含白藓碱于小量时对离体蛙心有兴奋作用,可使心肌张力增加,分钟输出量及博出量均增加。对离体兔耳血管有明显的收缩作用。所含花椒碱有抗心律失常作用,菌芋碱有麻黄碱样作用,能使麻醉猫血压上升,增强猫瞬膜收缩、扩张冠脉,增强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黄疸尿赤。
土荆皮为松科植物金钱松Pseudolarix kaempferi Gord.的干燥根皮或近根树皮。化学成份根皮含土荆皮酸(pseudolaric acid)A、B、C、D、E,土荆皮酸C2即是去甲基土荆皮酸(demethylpseudolaric acid)B,土荆皮酸A-β-D-葡葡糖甙(pseudolaric acid A-β-D-glu-coside),土荆皮酸B-β-D-葡萄糖甙(pseudolaric acid B-β-D-gluco-side),金钱松呋喃酸(pseudolarifuroic),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种子含土荆皮内酯(pseudolarolide)E、H,以及土荆皮内酯A、B、C、D、I。树轮中含铅、铁、钙、锰、锌五种元素。药理作用本品的有机酸、乙醇浸膏及苯浸膏,对我国常见的10种致病真菌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其用量0.1-1mg/ml,对许兰黄癣菌、絮状表皮癣菌、铁锈色小芽孢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白色念珠菌即有杀菌作用。抗菌作用以有机酸最强,乙醇浸膏次之,苯浸膏再次。电镜观察可见石膏样癣菌细胞结构变性,线粒体等细胞器消失,细胞膜明显皱缩,呈憩室样反折入胞浆内。1.抗真菌作用取0.2cm的石膏样癣菌菌落移种于Sabourand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3wk后切直径<0.2cm的菌落接种于40%土荆皮药液培养基及对照培养基中,各接种3管,25℃培育2h,然后按常规处理制成超薄切片,用电镜观察,土荆皮有很强的抗真菌作用,细胞损伤程度在药物浓度与剂量相同情况下与药物作用时间长短有关,若真菌充分暴露,药物浓度足够时,有100%杀灭细胞作用。土荆皮与二性霉素B等抗真菌剂对白色念珠菌的作用相比较,其相同点为细胞浆内均有电子薄区,细胞膜完整,并反折入胞浆内。不同点在于土荆皮作用的真菌细胞结构变性,细胞器消失,细胞膜明显皱缩,并呈憩室样反折入胞头,线粒体结构亦变性乃至消失。土荆皮中抗真菌的主要成分为土荆甲酸、土荆乙酸、土荆丙酸。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杀虫止痒。主治疥癣;湿疹;神经性皮炎。
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Smilax glabra Roxb.的干燥根茎,根茎略呈圆柱形,稍扁或呈不规则条块,有结节状隆起,具短分枝,长5~22cm,直径2~5cm。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凹凸不平,有坚硬的须根残基,分枝顶端有圆形芽痕,有的外皮现不规则裂纹,并有残留的鳞叶。质坚硬。切片呈长圆形或不规则,厚1~5mm,边缘不整齐;切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粉性,可见点状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质略韧,折断时有粉尘飞扬,以水湿润后有黏滑感。无臭,味微甘、涩。常切成厚1~5mm的薄片。化学成分土茯苓根茎中含有洛新妇苷、黄芪苷、3-O-咖啡纤莽草酸、莽草酸、阿魏酸、莽草酸、B-谷甾醇等。药理作用1.土茯苓对黄曲霉素B1致大鼠肝癌作用用显著的抑制作用。土茯苓醇提取物使大鼠肝癌的癌前病灶数目减少,面积显著缩小。2.兔灌喂土茯苓醋酸乙酯提取物能防止肾上腺素引起的心跳加快,T波倒置,室性早搏及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3.土茯苓稀醇提取物能拮抗棉酚的毒性,但不影响棉酚对雄性大鼠的抑精作用。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地榆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的根。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茎有时带紫色。羽状复叶,基生叶有长柄,茎生叶互生;托叶镰状,有齿;小叶7~21,矩状椭圆形,长1.5~6cm,宽0.5~3cm,先端钝,有小突尖,基部截形或浅心形,边缘有圆而锐的锯齿,小叶柄基部具小托叶。穗状花序顶生,圆拄形,花小而密集;花被4裂,花瓣状,紫红色。瘦果椭圆形,竭色,花被宿存。花果期7~9月。生于山坡、草地、林缘灌丛及田边。主产江苏、浙江。采制,春、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生用或炒炭用。性状根呈不规则纺锤形或圆柱形,稍弯曲或扭曲,长5~25cm,直径0.5~2cm;表面灰褐色、棕褐色或暗紫色,粗糙,有纵皱纹、横裂纹及支根痕;质硬,断面较平坦或皮部露出绵状纤维。味微苦涩。化学成份根中含多种鞣质成分地榆素(sanguiin)H-1、H-2、H-3,H-4、H-5、H-6、H-7、H-8、H-9、H-10、H-11,1,2,6-三没食子酰-β-D-葡萄糖(1,2,6-trigalloyl-β-D-glucose)、1,2,3,6-四没食子酰-β-D-葡萄糖(1,2,3,6-tetragalloyl-β-D-glucose),2,3,4,6-四没食子酰-D-葡萄糖(2,3,4,6-tetragalloyl-D-glucose),1,2,3,4,6-五没食子酰-β-D-葡萄糖(1,2,3,4,6-Pentagalloyl-β-D-glucose),6-O-没食子酰甲基-β-D-吡喃葡萄糖甙(methyl-6-O-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6-O-双没食子酰甲基-β-D-吡喃葡萄糖甙(methyl-6-O-di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4.6-O-双没食子酰甲基-β-D-吡喃葡萄糖甙(methyl-4,6-di-O-galloyl-β-D-glucopyranosi de),2,3,6-O-三没食子酰甲基-β-D-吡喃葡萄糖甙(methyl-2,3,6-tri-O-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3,4,6-O-三没食子酰甲基-β-D-吡喃葡萄糖甙(methyl-3,4,6-tri-O-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2,3,4,6-O-四没食子酰甲基-β-D-吡喃葡萄糖甙(methyl-2,3,4,6-tetra-O-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没食子酸-3-O-β-D-(6’-O-没食子酰)-吡喃葡萄糖甙[gallic acid-3-O-β-D-(6’-O-galloyl)-glucopyranoside],3,4,3’-三-O-甲基并没食子酸(3,4,3’-tri-O-methylellagic acid),地偷酸双内酯(sanguisorbic aciddilactone)。还含有2种没食子酰金缕梅糖衍生物5,2’-双-O-没食子酰金缕梅糖(5,2’-di-O-galloylhamamelose),2’,3,5-三-O-没食子酰-D-呋喃金缕梅糖(3,5,2’-tri-O-galloyl-D-hamamelofuranose)。根中还含有多种黄烷-3-醉衍生物右旋儿茶精(catechin),7-O-没食子酰-右旋-儿茶精[7-O-galloyl-(+)-catechin],3-O-没食子酰前矢车菊素B-3(3-O-galloylprocyanidin B-3),3-O-没食子酰前关车菊素C-2(3-O-galloyl-procyanidin C-2),棕儿茶素A-1(gambiriin A-1),棕儿茶素B-3(gambiriinB-3)。从根中还得到地榆糖甙(zigu-glucoside)I及II,地榆皂甙(sanguisorbin)A、B、C、D、E(其中,已确定结构的为B和E),甜茶皂甙R1(sauvissimoside R1),坡模醇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甙(pomolicacid-28-O-β-D-glucopyranoside),2,4-二羟基-6-甲氧基苯乙酮(2,4-dihydroxy-6-methoxyacetophenone),3,3’,4-三-O-甲基并没食子酸(3,4,3’-tri-O-methyl ellagic acid),3,4,4’-三-O-甲基并没食子酸(3,4,4’-tri-O-methyl ellagic acid),地榆皂甙元(sanguisorbigenin),胡萝卜甙(β-Sitostrol-β-D-glucoside),3-氢代-19a-羟基-12-乌苏烯-28-酸(3-oxo-19a-hydroxyurs-12-en-28-oic acid),3,11-二氧代-19a-羟基-12-乌苏烯-28-酸(3,11-dioxo-19a-hydroxyurs-12-en-28-oic acid),坡模醇酸(pomolic acid),2a-羟基被模醇酸(2a-hydroxypomolic acid)即是委陵菜酸(tormenticacid)。根茎中分离到右旋地茶精,右旋没食子儿茶精(gallocatechin)。茎叶富含黄酮甙,甙元为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mpferol)。还含白桦脂酸(betulic acid)。3.促进伤口愈合给大鼠造成背部皮肤伤口。10%地榆水提取剂每日涂抹伤口1次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促进伤口早期愈合作用。以85-95℃热水造成犬或家兔皮肤II-III度锈伤,外用炒地榆粉有显着疗效,可使渗出减少、组织水肿减轻,感染与死亡率降低,并使恢复加速。实验证明,地榆中儿茶类鞣质的疗效远不如地榆,而地榆的收敛作用比地榆中儿茶类鞣质要小得多,地偷在去神经组织上对烧伤的疗效比没有去神经组织上的疗效差些,说明地榆的上述作用并非单纯由于所含鞣质所致。4.抗菌作用体外试验表明地榆对大肠杆菌、宋内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等有抗菌作用;地榆的乙醇浸液,在试管内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曾发现地榆有抗噬菌体作用,能灭活噬菌体且抑制噬菌体在菌体内繁殖,但并不阻止噬菌体与细菌吸附。5.镇吐作用以地榆水煎剂3g/kg给鸽灌胃每日2次,连用2d可抑制洋地黄引起的催吐作用,其镇吐效果与肌注0.25mg/kg氯丙嗪相仿;但不能抑制阿朴吗啡引起的犬呕吐反应。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主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带下,疮痈肿痛,湿疹,阴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 本发明一种治疗皮肤癣、湿疹的中药杀菌液是将白鲜皮、土荆皮、土茯苓、地榆切片浸泡在60度白酒内制成的,为外用制剂,大大减小了不良反应,直接用于患处加快吸收,使患者尽快脱离皮肤疾患。本发明区别于现有中草药复方制剂,通过实验及试验证实该产品无毒副作用,疗效短,见效快,作用明显,不复发,经济简便,比较现在临床治疗由真菌癣菌引起的皮肤疾病的内服药及外用方法有着本质的差异,从根本上解除病痛。利用白鲜皮含有的补骨脂素、花椒毒素、东莨菪素、槲皮、异槲皮素和根含白鲜碱等的作用及土荆皮含有的土荆皮酸及土茯苓含有的洛新妇苷、黄芪苷、3-O-咖啡纤莽草酸、莽草酸、阿魏酸、莽草酸、B-谷甾醇等以及地榆含有的地榆素H-1、H-2、H-3,H-4、H-5、H-6、H-7、H-8、H-9、H-10、H-11等的综合作用,可达到分解清除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皮肤真菌癣菌的作用。从根本上解除皮肤病病人的病痛。该技术克服了目前治疗皮肤病应用限制与不足,为其广泛应用打开了新的大门,宜于普及推广。其主要治疗病症为牛皮癣、手足癣、湿疹、脚气、甲癣(油灰甲、灰指甲)、花斑癣、须癣、癣菌性肉芽肿、念珠菌病等。主要杀菌菌种※许兰黄癣菌、铁锈色小孢子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紫色癣菌、※断发癣菌、犬小孢子菌、※石膏样癣菌、疣状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玫瑰毛癣菌、※红色毛癣菌、※酵母菌、※白色念珠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奥杜盎小孢子菌、堇色毛癣菌、同心毛癣菌、枯草杆菌、嗜脂性圆形及卵圆形糠秕孢子菌、※霉菌。现以临床资料说明其疗效 1、病例选择符合治疗适应症的皮肤病患者。
2、一般资料治疗总人数100例,年龄18-55岁。其中男性45例,女性55例。病程从数日至数年。
3、治疗方法使用本发明中药杀菌液涂于患处,每日三次,十天为一个疗程。
4、治疗标准久治不愈,病情加重,为无效;红肿痒等症状有所减轻,为好转;症状完全消除,皮肤恢复正常,为痊愈。
5、治疗结果如下表

6、具体病例 王X 男60岁,曾在医院诊断为慢性湿疹急性发作,用去炎松软膏、肤乐软膏、尤卓尔软膏等药物均没治愈,后用本品涂抹,每日三次,18天后痊愈。至今未复发。
张XX女42岁,医院诊断为牛皮癣,内服氨肽素,每次5片,每日三次;维生素A每次2.5万单位,每日三次;维生素C每次100mg,外用生地榆、川楝、黄芩、黄柏、蛇床子、栀子各10g,槐花30g,五倍子15g,地肤子、生地、赤芍各30g,苦参20g煎煮擦洗。均无明显效果,后用本品涂抹,每日三次,5个月痊愈。至今未复发。
曾X男28岁,医院确诊为脚气,外用达克宁,口服维生素,均无明显作用,后用本品涂抹,每日三次,6天痊愈。至今未复发。
李X女26岁,医院确诊为灰指甲,外用达克宁、特比萘芬溶液等,效果均不明显,后用本品涂抹,每日三次,6个月痊愈。至今未复发。
7、疗效综述 本发明药物可在短时间内彻底的治疗由真菌癣菌引起的皮肤疾病,如手足癣一周内痊愈,湿疹四周内痊愈,皮肤癣两周内痊愈,牛皮癣二十五周内痊愈。本品有分解清除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皮肤真菌癣菌的作用。区别于现有的中草药复方制剂,通过实验及试验证明该产品无毒副作用,疗程短,见效快,作用明显,不复发,使用方便,迅速彻底,比较现在临床治疗由真菌癣菌引起的皮肤疾病的内服药及外用方法有着本质的差异。从根本上解除病痛。痊愈率75%,有效率100%。该技术克服了目前治疗皮肤病应用限制与不足,为其广泛应用打开了新的大门,宜于普及推广。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皮肤癣、湿疹的中药杀菌液,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白鲜皮∶土荆皮、土茯苓∶地榆∶60度白酒=15∶10∶15∶15∶70。
其制备方法如下 ①、将白鲜皮、土荆皮、土茯苓、地榆切成厚5mm的片; ②、取切片后的白鲜皮15kg、土荆皮10kg、土茯苓15kg、地榆15kg浸泡于70kg的60度白酒内,在20℃下浸泡7天取浸泡液。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皮肤癣、湿疹的中药杀菌液,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白鲜皮∶土荆皮、土茯苓∶地榆∶60度白酒=20∶5∶8∶10∶50。
其制备方法如下 ①、将白鲜皮、土荆皮、土茯苓、地榆切成厚1mm的片; ②、取切片后的白鲜皮20kg、土荆皮5kg、土茯苓8kg、地榆10kg浸泡于50kg的60度白酒内,在20℃下浸泡15天取浸泡液。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皮肤癣、湿疹的中药杀菌液,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白鲜皮∶土荆皮、土茯苓∶地榆∶60度白酒=18∶8∶12∶12∶60。
其制备方法如下 ①、将白鲜皮、土荆皮、土茯苓、地榆切成厚3mm的片; ②、取切片后的白鲜皮18kg、土荆皮8kg、土茯苓12kg、地榆12kg浸泡于60kg的60度白酒内,在20℃下浸泡10天取浸泡液。
下表是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本实施例中药杀菌液所做的检测报告 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检测报告 样品受理编号辽消检(2009)第0169号第1页共5页 样品名称选洁牌抑菌液(本实施例中药杀菌液)检测类别 委托 生产厂家沈阳瑞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样品数量50ml/瓶×20瓶 受检单位沈阳瑞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规格 委托单位沈阳瑞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送样人 王玉生 样品状态及包装 棕红色液体、玻璃瓶 收样日期2009年09月08日 完成日期2009年09月30日 检测项目细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真菌菌落总数、抑菌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中和剂试验 检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 15979-2002 检测结沦 1、微生物检测 试验重复3次,试验温度为20℃±1℃。选洁牌抑菌液含量为原液时,含3.0g/L卵磷脂、体积分数为3%吐温80的0.03mol/LPBS的中和剂,可有效中和溶液中和菌体表面残留消毒剂对试验菌的作用,且中和剂及其中和产物对试验菌及培养基无不良影响。
选洁牌抑菌液的微生物(细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真菌菌落总数)检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 15979-2002的规定。
2.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试验(悬液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 15979-2002,试验温度为20℃±1℃,试验重复3次。选洁牌抑菌液(有效成分中草药等)浓度为原液,作用时间为2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平均抑菌率为100%。具有较强抑菌作用。
3.白色念珠菌抑菌试验(悬液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 15979-2002,试验温度为20℃±1℃,试验重复3次。选洁牌抑菌液(有效成分中草药等)浓度为原液,作用时间为2min,对白色念珠菌的平均抑菌率为100%。具有较强抑菌作用。
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报告 样品受理编号 辽消检(2009)第0169号第2页共5页 样品名称 选洁牌抑菌液(本实施例中药杀菌液)收样日期2009年09月08日 检测项目 微生物检测 检测完成日期2009年09月30日 一、器材 1.试验样品名称选洁牌抑菌液 2.其他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器材及有关情况 中和剂鉴定试验 1.试验菌株名称、菌株号、提供单位和培养代数白色念珠菌(Candidaalbicans)ATCC 10231(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第4代 菌悬液用磷酸盐缓冲液(PBS,0.03mol/L,pH7.2)配制 稀释液磷酸盐缓冲液(PBS,0.03mol/L,pH7.2) 抗(抑)菌剂(有效成分)含量原液 中和剂成分及浓度含3.0g/L卵磷脂、体积分数为3%吐温80的0.03mol/L PBS 作用时间10min 试验温度20℃±1℃ 试验重复3次 二、方法 1.检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 15979-2002 2.检测依据中没有包括或需要特殊说明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问题 (接下页) 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检测报告 样品受理编号 辽消检(2009)第0169号第3页共5页 (接上页) 三、结果 1.中和剂鉴定试验 试验温度为20℃±1℃,试验重复3次。第1组平均生长菌数为0cfu/mL,第2组平均生长菌数为0cfu/ml。各次第3、4、5组三组间误差率均<15%。
中和剂鉴定试验结果
注阴性对照组无菌生长 2.微生物检测结果 选洁牌抑菌液细菌菌落总数为0cfu/mL、大肠菌群未检出、真菌菌落总数为0cfu/mL。
微生物检测结果 注阴性对照无菌生长 四、结论 1.试验重复3次,试验温度为20℃±1℃。选洁牌抑菌液含量为原液时,含3.0g/L卵磷脂、体积分数为3%吐温80的0.03mol/LPBS的中和剂,可有效中和溶液中和菌体表面残留消毒剂对试验菌的作用,且中和剂及其中和产物对试验菌及培养基无不良影响。
2.选洁牌抑菌液的微生物(细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真菌菌落总数)检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 15979-2002的规定。
(以下空白) 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报告 样品受理编号辽消检(2009)第0169号第4页共5页 样品名称 选洁牌抑菌液(本实施例中药杀菌液) 收样日期2009年09月08日 检测项目 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试验检测完成同期2009年09月27日 一、器材 1.试验菌株名称、菌株号、提供单位和培养代数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ATCC 6538(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第4代 2.抑菌剂或抑菌产品名称选洁牌抑菌液 3.其他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器材及有关情况。
二、方法 1.检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 15979-2002 2.检测条件 试验温度20℃±1℃ 3、检测依据中没有包括或需要特殊说明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问题 三、结果 试验温度为20℃±1℃,试验重复3次。选洁牌抑菌液为原液,作用时间为2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平均抑菌率为100%。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性能试验结果
注阴性对照组均无菌生长 四、结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 15979-2002,试验温度为20℃±1℃,试验重复3次。选洁牌抑菌液为原液,作用时间为2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平均抑菌率为100%。具有较强抑菌作用。
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报告 样品受理编号 辽消检(2009)第0169号第5页共5页 样品名称 选洁牌抑菌液(本实施例中药杀菌液) 收样日期2009年09月08日 检测项目 白色念珠菌抑菌试验检测完成日期2009年09月28日 一、器材 1.试验菌株名称、菌株号、提供单位和培养代数白色念珠菌(Candidaalbicans)ATCC10231(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第4代 2.抑菌剂或抑菌产品名称选洁牌抑菌液 3、其他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器材及有关情况。
二、方法 1.检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 15979-2002 2.检测条件 试验温度20℃±1℃ 3、检测依据中没有包括或需要特殊说明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问题 三、结果 试验温度为20℃±1℃,试验重复3次。选洁牌抑菌液原液,作用时间为2min,对白色念珠菌的平均抑菌率为100%。
对白色念珠菌抑菌试验结果
注阴性对照组均无菌生长 四、结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 15979-2002,试验温度为20℃±1℃,试验重复3次。选洁牌抑菌液原液,作用时间为2min,对白色念珠菌的平均抑菌率为100%。具有较强抑菌作用。
(以下空白) 实施例4 一种治疗皮肤癣、湿疹的中药杀菌液,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白鲜皮∶土荆皮、土茯苓∶地榆∶60度白酒=16∶7∶10∶13∶55。
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一种治疗皮肤癣、湿疹的中药杀菌液,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白鲜皮∶土荆皮、土茯苓∶地榆∶60度白酒=18∶9∶13∶14∶65。
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皮肤癣、湿疹的中药杀菌液,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白鲜皮∶土荆皮、土茯苓∶地榆∶60度白酒=15-20∶5-10∶8-15∶10-15∶50-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皮肤癣、湿疹的中药杀菌液,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白鲜皮∶土荆皮、土茯苓∶地榆∶60度白酒=18∶8∶12∶12∶60。
3.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皮肤癣、湿疹的中药杀菌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白鲜皮、土荆皮、土茯苓、地榆切成片;
②、按所述比例将切片后的药物浸泡于60度白酒内在20℃下浸泡7-15天取浸泡液。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皮肤癣、湿疹的中药杀菌液,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白鲜皮∶土荆皮、土茯苓∶地榆∶60度白酒=15-20∶5-10∶8-15∶10-15∶50-70。本发明一种治疗皮肤癣、湿疹的中药杀菌液是将白鲜皮、土荆皮、土茯苓、地榆切片浸泡在60度白酒内制成的,为外用制剂,大大减小了不良反应,直接用于患处加快吸收,使患者尽快脱离皮肤疾患。本发明区别于现有中草药复方制剂,通过实验及试验证实该产品无毒副作用,疗效短,见效快,作用明显,不复发,经济简便,比较现在临床治疗由真菌癣菌引起的皮肤疾病的内服药及外用方法有着本质的差异,从根本上解除病痛。
文档编号A61K36/88GK101732541SQ20101001011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4日
发明者王玉生 申请人:王玉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2年07月11日 22:43
    在哪里可以买到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