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mda-7/IL-24去泛素化突变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基因工程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mda-7/IL-24突变体。本发明涉及利用 PCR定点突变技术,将mda-7/IL-24氨基酸序列中的第123位赖氨酸突变成精氨酸,使其失 去与泛素结合的功能,从而不被泛素一蛋白酶体系统降解。这种mda-7/IL-24突变体多肽 或其表达载体作用于肿瘤细胞,能使mda-7/IL-24高效、持续发挥抗肿瘤作用。利用这种 mda-7/IL-24能治疗各种肿瘤疾病。
背景技术:
( 一 )mda-7/IL-24 的发现与结构1995年Fisher等使用β -干扰素和蛋白激酶C活化剂Mezerin诱导人黑色素瘤 细胞HO-I,利用减数杂交技术从HO-I中鉴定并克隆出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7 (melanoma differentiation associated gene-7,mda_7),并发现mda_7对黑色素瘤细胞产生不可逆 的生长抑制并诱导其最终分化[1]。随后多家研究证实mda-7能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抑制增殖。2002年Caudell等根据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序列同源性、免疫活性,将mda-7 归为IL-10家族,并命名为IL-24[2]。mda-7/IL-24基因定位于1号染色体(lq32_41),由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组 成,编码由206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3 800的蛋白质,其中第63、69、78、119、 123、136、179、189、203、206位点是赖氨酸。mda-7/IL_24蛋白的N端有一个由49个氨基酸 组成的信号肽,与蛋白的翻译后加工和分泌有关;此外,mda-7/IL-24蛋白序列上3个N-糖 基化位点、3个蛋白激酶C位点、6个磷酸化位点[3’4]。2004年Chada报道mda-7/IL_24蛋白分子空间结构由A-F 6条α -螺旋链组成, 可能是由Cys59和Cysl07形成分子内二硫键的单体,也可能是由两条链Cys59形成分子间 二硫键的同源二聚体M。Chada等分析发现IL-10家族中的IL_10、IL_22和IL-26都有一 个短的D-E linker,其空间结构是二聚体;而IL-19有一个长的D-E linker,其空间结构是 单体。mda-7/IL-24的D-E linker比IL-19的还要长,所以推测mda-7/IL_24是单体蛋白。( 二)mda-7/IL-24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生长、诱导凋亡mda-7/IL-24蛋白的正常生理功能是调节免疫反应,主要在免疫系统相关组织,如 胸腺、脾、外周血单核细胞中表达[4]。然而研究发现,利用质粒或腺病毒载体将mda-7/IL-24 基因转入肿瘤细胞后,mda-7/IL-24基因表达能特异性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诱导凋 亡,而对正常细胞没有影响。此外,mda-7/IL-24蛋白还可以抑制肿瘤转移、抑制肿瘤血管 形成、发挥旁观者效应,以及和其他药物或治疗方式联合应用产生协同抗肿瘤效应。美国 Introgen Therapeutics公司研发的INGN241,即Ad-IL-24,治疗转移性黑素瘤I、II期临 床试验取得令人鼓舞的效果,现正进行治疗转移性黑素瘤的III期临床试验[7]。mda-7/IL-24 不仅可以特异性诱导黑色素瘤凋亡,而且几乎可以诱导所有的肿瘤细胞凋亡、抑制其生长, 如肺癌、乳腺癌、脑胶质瘤、肝癌、胰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1. mda-7/IL-24 与黑色素瘤
3
1996年Jiang等[8]研究证实,mda-7/IL-24质粒转染黑色素瘤细胞,能够 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且对正常细胞没有损害。Lebedeva等[9]应用腺病毒介导mda-7/ IL-24(Ad. mda-7)转染黑色素瘤细胞和正常黑色素细胞,发现能特异性作用于黑色素瘤 细胞,使其生长停滞在G2/M期并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没有影响。使用肿瘤特异性启动子 PEG-3 (progression-elevated gene-3)调控的携带 mda-7/IL_24 的条件增殖腺病毒(Ad. PEG-ElA-mda-7),对荷转移性黑色素瘤裸鼠瘤内注射,不仅可以完全消灭原发肿瘤,而且可 以根除远处的肿瘤[1°]。2. mda-7/IL-24 与肺癌 2000年Saeki等[11]用Ad. mda-7分别作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SCLC),包括p53 野生型细胞株A549、H460和p53突变型细胞株H1299及正常人肺纤维细胞,发现mda-7/ IL-24能特异性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诱导凋亡,对正常细胞没有影响。在p53野生型细胞 株中能上调P53蛋白及凋亡蛋白Bax和Bak表达,而在p53突变型细胞株中没有上调,说明 mda-7/IL-24抑制肺癌细胞生长不依赖p53。同时发现mda-7/IL_24能激活caspase_3和 caspase-9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由此可见mda-7/IL_24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诱导肺癌细胞凋 亡。Pataer等[12]发现Ad. mda-7和Geldanamycin (格尔德霉素)联合应用治疗肺癌,产生 协同抗肿瘤效果。Emdad等[13]联合应用Gefitinib (吉非替尼)和Ad. mda-7治疗NSCLC, 发现可以逆转肺癌细胞对Gefitinib的耐药性,产生协同抗肿瘤效果。Inoue等[14]联合使 用Bevacizumab (贝伐单抗)和Ad. mda-7对肺癌移植瘤裸鼠治疗,发现联合应用可以完全 消退小鼠体内的肿瘤。因此,Ad. mda-7联合化疗药物可能是一种较好的肺癌治疗策略。3. mda-7/IL-24 与乳腺癌Mhashilkar等[15]发现Ad. mda-7可使乳腺癌细胞β -连接素和ΡΙ3Κ信号传递 途径改变,引起细胞核及胞浆膜的β -连接素的重分布,导致T细胞因子/淋巴样增强因 子(TCF/LEF)转导活性下降;使ΡΙ3Κ途径上的成员(p85PI3K、FAK、ILK21、Akt和PLC-γ ) 表达下调。McKerzie等发现Trastuzumab和Ad. mda-7联合是通过β -catenin和Akt途 径来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应用Ad. mda-7与放疗或其他乳腺癌治疗药物,如Tamoxifen、 TaxoterejdriamyciruHerc印tin联合治疗乳腺癌,发现能够产生协同作用,增强对乳腺癌 细胞毒性和凋亡[16’17]。4. mda-7/IL-24 与胰腺癌胰腺癌进展快、死亡率高且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2001年Su等[18]应用 Ad. mda-7治疗胰腺癌,发现其不能抑制胰腺癌细胞的生长。因考虑到胰腺癌发生K-ras基 因的突变率约90 %,使用靶向K-ras的反义寡核苷酸联合Ad. mda-7可以诱导胰腺癌细胞凋 亡、抑制肿瘤生长。后来发现胰腺癌K-ras基因的突变可以阻碍mda-7/IL-24的mRNA翻译 成蛋白质,使用三氧化二砷等试剂提高活性氧簇水平,可以逆转这种蛋白翻译障碍,可以诱 导K-ras突变的胰腺癌细胞凋亡,抑制裸鼠体内的胰腺癌移植瘤生长[19’2°]。(三)mda-7/IL-24间接抗肿瘤作用mda-7/IL-24既能直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其生长,还能通过抑制肿瘤血管 形成、抑制肿瘤转移、发挥旁观者抗肿瘤效应间接抑制肿瘤生长。Saeki等[21]研究发现 Ad. mda-7在体外能抑制人血管内皮细胞分化,降低血管异生标志物⑶31表达,从而抑制裸 鼠肿瘤形成。Nishikawa等[22]研究发现,Ad. mda-7能抑制VEGF、bFGF和IL-8表达,从而抑
4制肿瘤血管的形成。Su等[23]将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P69与Ad. mda-7以及含有IL-20和 IL-22受体的前列腺癌细胞(DU-145)或胰腺癌细胞(BxPC_3)共同培养,发现mda-7能抑制 肿瘤细胞生长,从而证实mda-7/IL-24通过抗肿瘤旁观者效应抑制肿瘤细胞生长。Ramesh 等[24]通过体内外实验证实,mda-7/IL-24能抑制与肿瘤浸润和转移有关的分子PI3K/PKB、 FAK、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MMP-9的表达,实现抑制肺癌细胞浸润和迁移。(三)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介导的体内蛋白降解通路泛素一蛋白酶体途径是绝大部分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过程,在细胞周期、凋亡、代 谢调节、免疫应答、信号传递、转录控制、质量管理、应激反应、DNA复制及修复等生命活动中 起着关键的作用[25 28]。泛素是一种由76个氨基酸组成,能作为“标签”结合到其他蛋白上 的小分子蛋白质。泛素的C-末端为甘氨酸,此甘氨酸上的羧基与蛋白质底物的赖氨酸残基 侧链上的氨基基团形成异构肽键。泛素还含有多个赖氨酸残基,可作为内部受体,与其他泛 素分子C-末端的甘氨酸结合,形成一条长链。泛素化过程是泛素与蛋白质底物结合的化学过程。由泛素活化酶(El)、泛素载体 蛋白(E2)、泛素连接酶(E3)催化完成。①El催化泛素的C末端转移至El酶内的半胱氨 酸(Cys)残基的SH上;②活化的泛素通过转酰基作用进一步转移到泛素载体蛋白上特异的 半胱氨酸残基上,形成E2-Ub硫酯;E2-Ub硫酯提供泛素分子以供泛素C末端甘氨酸与底物 蛋白Lys残基的氨基形成共价键;③泛素可以直接从E2转移给底物蛋白形成Ub-蛋白复合 物,或底物蛋白首先与泛素连接酶结合,然后底物蛋白与E2转移的泛素结合。最终泛素_蛋 白复合物主要被26S的蛋白酶体所识别降解。泛素C末端水解酶可通过水解释放Ub以供再 一次循环利用_。1985年Hershko等证明,通过底物上一个赖氨酸残基就能形成多聚泛素 链,后面的泛素通过C-末端的甘氨酸残基与前一个泛素上特定赖氨酸残基连接形成长链。
目前阻断泛素一蛋白酶体通路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运用蛋白酶体抑制剂阻断已 泛素化的蛋白质降解,最理想的蛋白酶体特异性抑制剂不会影响细胞内其他丝氨酸或半胱 氨酸蛋白酶的活性,而且有些抑制剂还能够特异性的抑制蛋白酶体三个不同的活性位点 (“胰凝乳蛋白酶_样”活性位点、“胰蛋白酶_样”活性位点、“半胱天冬酶_样”活性位点) [3° 31]。MG132是最普遍使用的抑制剂,低浓度下(lumol/L)可抑制胰凝乳蛋白酶_样位点 活性,高浓度下(lOOumol/L)对另外两个活性位点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S-341是首个被 FDA批准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蛋白酶体抑制剂,nmol级的PS-341就能高度特异的抑制 胰凝乳蛋白酶-样位点活性[32]。但是由于细胞中的很多重要的调节蛋白均通过泛素-蛋 白酶体途径降解,使用蛋白酶体抑制剂会破坏体内生理性的蛋白泛素化修饰或降解。另一种是阻止底物蛋白的泛素化。这涉及到抑制蛋白酶体降解的上游途径,如抑 制E3连接酶,或抑制对降解底物进行磷酸化修饰的激酶。由于E3酶种类繁多,不同类型 的E3间缺乏序列同源性,各种E3组成相差很大,有的是单体蛋白,有的则是大的多亚基复 合体,因此抑制E3连接酶难度较大。虽然目前E3酶中某些结构域已被确定,这些结构域都 发挥着与E2结合的作用,但是这种特异性比E3对底物选择的特异性小很多。同时研究证 实,一些底物蛋白的翻译后修饰,会对E3-底物的结合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一些蛋白底 物的丝氨酸苏氨酸位点磷酸化后就被迅速降解,其原因已被证实是因为磷酸化后的底物与 E3结合的能力大大增强[33]。2008年Gopalan研究发现,IL-24是短半衰期蛋白,半衰期仅1. 8小时,如果IL-24蛋白不能快速有效的作用于肿瘤细胞,很快就被泛素一蛋白酶体系统降解M。鉴于以上 二种阻断泛素一蛋白酶体通路的方法均存在不足,因此我们认为通过突变使IL-24去泛素 化,减少其无效降解,极有可能增强IL-24抗肿瘤效果,并有可能应用于临床。已有研究 证实,对抗癌基因的去泛素化可以延长其半衰期,提高抗肿瘤效果。NakamUra[35]对抑癌基 因p53的C-末端372、373、381、382位4个赖氨酸残基位点分别用丙氨酸替代,结果发现 P53突变体蛋白不被泛素化和蛋白酶体降解。Sasaki[36]对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 剂p27kipl进行定点突变使其去泛素化,然后用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介导治疗胆管癌,发现 p27kipl去泛素化后,比野生型p27kipl抗肿瘤作用更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mda-7/IL-24突变体多肽。更加具体地说,本突变是定点突变,选 择对mda-7/IL-24—级结构中的10个赖氨酸位点分别进行突变,将其突变成精氨酸。构建 10个IL-24突变体质粒,并分别转染宫颈癌Hela细胞和肝癌!fepG2细胞后,Western blot 实验检测各个突变体在肿瘤细胞中IL-24蛋白表达水平,免疫沉淀-Western blot实验检 测泛素化IL-24蛋白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筛选出泛素结合位点。在实施例中,第123位 赖氨酸被确定为泛素结合位点,成功构建去泛素化突变体。一种mda-7/IL-24突变体,本发 明涉及mda-7/IL-24突变体或突变蛋白质,它增强野生型mda-7/IL_24 (wtmda-7/IL-24)在 肿瘤细胞的表达。具体地说,将野生型mda-7/IL-24序列第123位与泛素结合的赖氨酸突 变成精氨酸(R)。发生突变的mda-7/IL-24失去与泛素结合能力,从而抑制了泛素-蛋白酶 体降解介导的途径,在肿瘤细胞中表达增强。应明白,本文结合优选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叙述,上述说明以及下列实例仅 是用作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也就是说,凡通过对mda-7/IL-24的赖氨 酸定点突变,筛选泛素结合位点,构建去泛素化突变体均在本专利的范围。使用本发明治疗 各种肿瘤疾病等也均在本专利的范围。
图1是mda-7/IL-24的10个赖氨酸位点突变体的DNA测序图;图2是转染Hela细胞和HpeG2细胞的10个突变体表达的IL-24蛋白SDS-PAGE 电泳图;图3是转染两种肿瘤细胞的10个突变体的IL-24蛋白表达结果;图4是转染两种肿瘤细胞的10个突变体表达的泛素化IL-24蛋白SDS-PAGE电泳 图。(免疫沉淀实验用IL-24 —抗,Western-blot实验用泛素一抗);图5是转染两种肿瘤细胞的10个突变体的泛素化IL-24蛋白表达结果。(免疫沉 淀实验用IL-24 —抗,Western-blot实验用泛素一抗);图6是转染两种肿瘤细胞的10个突变体表达的泛素化IL-24蛋白SDS-PAGE电泳 图。(免疫沉淀实验用泛素一抗,Western-blot实验用IL-24 —抗);图7是转染两种肿瘤细胞的10个突变体的泛素化IL-24蛋白表达结果。(免疫沉 淀实验用泛素一抗,Western-blot实验用IL-24 —抗)。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优选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 制。也就是说,凡针对此位点的突变,构建去泛素化突变体,均在本发明的范围。使用本发 明治疗各种肿瘤疾病等也均在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 IL-24去泛素化突变体多肽的制备( 一 ) IL-24突变体的构建将IL-24 的。0嫩序列中第63、69、78、119、123、136、179、189、203、206位点的赖氨 酸突变成精氨酸。根据已知的IL-24的基因序列及引物设计原则设计并由Invitrogen生 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10对引物,Pal:GCCCTGCCAAGTGAGGGGGGTTGTTGTTCCCCAGPa2 :CGGGACGGTTCACTCCCCCCAACAACAAGGGGTCPblGGTTGTTCCCCAGAGACTGTGGGAAGCCTTCPb2 CCAACAAGGGGTCTCTGACACCCTTCGGAAGPel GCCTTCTGGGCTGTGAGAGACACTATGCAAGCPc2 CGGAAGACCCGACACTCTCTGTGATACGTTCGPdl:CCCTGCTGGAGTTCTACTTGAGAACTGTTTTCAAAAACTACCPd2 :GGGACGACCTCAAGATGAACTCTTGACAAAAGTTTTTGATGGPel:CTTGAAAACTGTTTTCAGAAACTACCACAATAGAACPe2 :GAACTTTTGACAAAAGTCTTTGATGGTGTTATCTTGPfl:GTCAGGACTCTGAGGTCATTCTCTACTCTGGCCPf2 :CAGTCCTGAGACTCCAGTAAGAGATGAGACCGGPgl:CCGGAGAGCATTCAGACAGTTGGACGTAGAAGCPg2 :GGCCTCTCGTAAGTCTGTCAACCTGCATCTTCGPhl:GAAGCAGCTCTGACCAGAGCCCTTGGGGAAGTGGPh2 :CTTCGTCGAGACTGGTCTCGGGAACCCCTTCACCPil CTGACCTGGATGCAGAGATTCTACAAGCTCTGPi2 GACTGGACCTACGTCTCTAAGATGTTCGAGACPjl:GCAGAAATTCTACAGGCTCTGAGGATCCACTAGTCCPj2 :CGTCTTTAAGATGTCCGAGACTCCTAGGTGATCAGG划线处为互补配对的精氨酸密码子以pcDNA3. 1 (+)_IL_24为模板,Pa jl分别为上游引物,对应的Pa j2为下游 引物,进行PCR反应,反应完毕后取5 μ 1反应产物,1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效果。加 2ul DpnI restriction enzyme进每个反应体系,混合后立即在37°C温箱中孵育15min以 消化亲代双螺旋DNA,获得10个突变体。从-80°C冰箱中取出制备好的DH5 α感受态菌,迅速置于冰上,融化2 5分钟, 轻弹管壁混勻;取DH5 α感受态菌100 μ 1加入2 μ 1反应产物,轻摇混勻,冰上放置30分 钟;42°C热冲击60秒;冰上放置2分钟;加入预热的LB培养基300 μ 1,37°C振荡培养1小 时;取100 μ 1涂布于LB/Kan+平板,将平板放于37°C温箱,倒置培养,过夜。从平板上挑取 单个菌落,放入已灭菌的装有5mlLB培养基(含氨苄青霉素)的血清瓶中,37°C,200rpm摇菌8小时。取菌液500ul加入已灭菌的装有500ul甘油LB的1. 5mlEP管中,送往上海英骏 (Invitrogen)公司测序。(图 1)( 二)Western blot 实验检测 pcDNA3. 1 (+)_IL_24 及 10 个 IL-24 突变体表达的 IL-24蛋白宫颈癌Hela细胞和肝癌!fepG2细胞转染的不同分为10个IL-24突变体、 pcDNA3. 1 (+)-IL-24及空白对照组。将500 μ IDNA-脂质体混合物加入6孔培养板中,放置于37°C,5% CO2培养箱中培 养。转染48h后,吸除六孔板中的培养基,PBS洗涤细胞两次;加入2ml PBS后刮下细胞,4°C、 5000g,离心5min后转移至1. 5mlEP管中;每个EP管加IOOul冷冻的RIPA Lysis Buffer, 在冰上吹打裂解,于4°C、12000rpm,离心5min ;离心后的裂解液转到另一新的1. 5mlEP管 中,从中取IOul稀释10倍测总蛋白浓度。将蛋白测定标准液及样品加入96孔板中,再加入BCA工作液,60°C反应15min后, 酶标仪测得OD值,应用软件得出相应的蛋白浓度;根据所测蛋白,计算等量蛋白所需样品 体积v = 400 μ g/c,按所需体积数转至新的EP管,用PBS补齐体积至120 μ 1,加入4X蛋 白处理液30 μ 1,沸水煮5min使蛋白变性。变性后的蛋白经12. 5% SDS-PAGE分离,所测蛋白以半干转法转移至NC膜上。电 泳条件为100V、20min,溴酚蓝跑过浓缩胶与分离胶的交界处后条件改为200V、40min,电泳 时间共约lh。转移后的NC膜浸入封闭液,平缓摇动4h后回收封闭液,然后加入新鲜配制的 1 500稀释的IL-24 —抗(rabbit antibody),平缓摇动30min后置于4°C冰箱过夜,次日 回收一抗。用洗涤buffer洗膜5minX 5次后加入1 10000稀释的辣根过氧化酶标记的 羊抗兔二抗,37°C平缓摇动2h,洗膜5minX5次,以新鲜配制HRP-DAB显色,水洗终止反应。 内参照选用β -actin,电泳及转膜条件同上,设定半干转条件为40mA、48min。结果以ImageJ软件分析处理,计算相对灰度值。第123位赖氨酸突变体的IL-24 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野生型pcDNA3. l(+)-IL-24组(P < 0. 05),其余9个突变体组与 pcDNA3. l(+)-IL-24组比较IL-24蛋白表达量无差别,表明123位赖氨酸突变后IL-24蛋白 表达增加,与IL-24蛋白不被泛素化降解有关,IL-24的第123位赖氨酸可能是其泛素化位 点。(图2、3)(三)免疫沉淀-Western blot 实验检测 pcDNA3· 1 (+) -IL-24 及 10 个 IL_24 突变 体表达的泛素化IL-24蛋白1.将HeLa和!fepG2细胞根据转染的不同分为10个IL-24突变体、 pcDNA3. l(+)-IL-24及空白对照组。转染、细胞裂解及蛋白浓度测定同前。每转移Iml细胞 裂解液进1. 5mlEP管需加入IOul泛素一抗,在4°C孵育Ih ;加入20ul A/G Plus-Agarose 珠子,在4°C摇床上摇一夜,吸附结合有泛素的蛋白质;收集复合物在4°C、2500rpm,5min离 心,小心吸除上清;用PBS洗4次沉淀物,每次均需离心;用20ul 2 X上样缓冲液将沉淀物 悬起,轻轻混勻;将上样样品煮5min,以游离抗原、抗体、珠子,2500rpm离心5min,取上清物 做Western blot实验,使用IL-24 —抗检测结合有泛素的IL-24蛋白。2.将HeLa和!fepG2细胞根据转染的不同分为10个IL-24突变体、 pcDNA3. 1 (+)-IL-24及空白对照组。细胞裂解液与IL-24 —抗共孵育,用A/G Plus-Agarose 珠子吸附结合有IL-24的蛋白质。接着进行Western blot实验,使用泛素一抗检测结合有泛素的IL-24蛋白。 3.结果以ImageJ分析处理,计算相对灰度值。第123位赖氨酸突变体的泛素 化IL-24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pcDNA3. 1 (+) -IL-24组(P < 0. 05),其余9个突变体组与 pcDNA3. 1⑴-IL-24组的泛素化IL-24蛋白表达量无差别,证实IL-24的第123位赖氨酸是 其泛素化位点,其突变体蛋白无法与泛素结合。(图4、5)
权利要求
一种mda 7/IL 24去泛素化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体是对mda 7/IL 24序列中的泛素结合位点进行突变,所述突变是点突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da-7/IL-24去泛素化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突变是将 mda-7/IL-24的α -螺旋链的C链上第123位的赖氨酸密码子突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mda-7/IL-24去泛素化突变体,其特征在于,第123位的赖氨酸密 码子被突变成精氨酸密码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mda-7/IL-24去泛素化突变体,其特征在于,被突变的第123位 赖氨酸是mda-7/IL-24的泛素结合位点。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mda-7/IL-24去泛素化突变体,其特征在于,该突变体蛋白不易 被泛素降解;或其表达载体转染肿瘤细胞后,在肿瘤细胞中表达的mda-7/IL-24蛋白不易 被泛素降解,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表达载体不仅包括各种质粒,也包括各种病毒和各种非 病毒载体。
6.一种mda-7/IL-24去泛素化突变体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该突变体蛋白或其表达载 体,单独用于或与其它药物组合用于治疗各种肿瘤疾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基因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mda-7/IL-24的结合泛素的赖氨酸位点突变体及其用途。本发明利用定点突变PCR技术,将mda-7/IL-24第63、69、78、119、123、136、179、189、203、206潜在的结合泛素位点的赖氨酸密码子突变成精氨酸密码子,并克隆到pcDNA3.1(+)质粒。将各突变体质粒转染宫颈癌Hela细胞和肝癌HepG2细胞后,分别检测mda-7/IL-24蛋白、泛素化mda-7/IL-24蛋白表达。结果表明mda-7/IL-24的第123位赖氨酸突变体表达的mda-7/IL-24蛋白量显著增加,泛素化IL-24蛋白量显著降低。证明mda-7/IL-24的第123位赖氨酸是泛素化位点,其表达质粒产生的mda-7/IL-24突变体不易被体内泛素降解,增强了mda-7/IL-24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
文档编号A61P35/00GK101935347SQ20101024410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7日
发明者刘俊杰, 张宝福, 徐海燕, 李连涛, 田卉, 裴冬生, 郑骏年 申请人:郑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