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上移功能的输尿管支架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5810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抗上移功能的输尿管支架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抗上移功能的输尿管支架引流管。
背景技术
目前泌尿外科常用的输尿管支架引流管俗称“双J管”,是连接肾盂和输尿管,有 多个侧孔,发挥疏通引流肾盂尿液到膀胱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应用的双J管通常用聚氨酯 制作,具有形状记忆功能,在自然状态下两末端弯曲形成弹性圈,分别用以置于肾盂和膀胱 起固定作用,中间为中空直管,管壁设有小孔,起内支架引流作用,亦即用其支撑输尿管,以 便于肾盂和输尿管的结石或尿液等顺管内外排入膀胱。先经过膀胱镜的操作腔置入导丝支撑的常规双J管,正常情况下,在导丝的支撑 和引导下进入肾盂,并从双J管内腔退出导丝后,双J管的两端部分恢复卷曲形,两端的弹 性圈分别勾住肾盂和膀胱,使得双J管不会发生移位。但是,由于环形卷曲部分可以伸直, 在输尿管蠕动幅度较大时候,卷曲部分伸直并可以移位通过输尿管口上移到输尿管上段腔 内,则在膀胱内无法看到双J管的尾端,无法通过膀胱镜拔出双J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于支撑、引流,防止位移的输尿管支架引流管一种具有抗上移功能的输尿管支架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整个管腔有均勻内径孔 道,其特征是引流管的一端形成可以弹性伸直的弹性圈,在引流管另一端形成且具有伸缩 记忆性可变形的蘑菇头样结构,在蘑菇头样结构的顶端连接有用于拉伸蘑菇头样结构使其 伸直且直径与弓I流管相同的合成导丝。所述引流管与其两端的弹性圈和蘑菇头样结构采用硅橡胶或聚氨酯高分子材料 一次成型制成。所述蘑菇头样结构在松弛状态下,其直径大于引流管的直径,其膨大端松弛 状态下与引流管之间形成近乎90°夹角。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消除了引流管上移的可能性,完全克服了由于传统双J管 上移而造成的需要使用输尿管镜甚至开放手术取出的缺陷,消除了一种双J管置入术的并 发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和蘑菇头样结构在正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和蘑菇头样结构在拉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引流管,2-弹性圈,3-蘑菇头样结构,4-合成导丝,5-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1中,一种具有抗上移功能的输尿管支架引流管,包括引流管1,整个管腔有均勻内径孔道,其特征是引流管1的一端形成可 以弹性伸直的弹性圈2,在引流管1另一端形成且具有伸缩记忆性可变形的蘑菇头样结构 3,在蘑菇头样结构3的顶端连接有用于拉伸蘑菇头样结构3使其伸直且直径与引流管1相 同的合成导丝4。所述引流管1与其两端的弹性圈2和蘑菇头样结构3采用硅橡胶或聚氨酯高分子 材料一次成型制成。所述蘑菇头样结构3在正常状态下的直径大于引流管1的直径,其膨大端与引流 管1之间形成90°夹角。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1.用弹性细金属导丝从引流管1的内孔5置入,将前端 弯头顶直(弯头形状变成直线);2.拉紧尾端合成导丝4,使得和蘑菇头样结构3结构变成扁平直线管状(如图3);3.借助膀胱镜将导丝支撑的引流管1从输尿管口沿着输尿管一直送达肾盂;4.退出金属芯支撑导丝后,引流管1前端自然形成弯头勾住肾盂,松开尾端的合 成导丝4后,蘑菇头样结构3恢复原形(如图2),由于蘑菇头样结构3的体积较大,而且“蘑 菇头“管壁部分与输尿管口部位的膀胱壁形成几乎直角,因此基本不可能滑入输尿管,实现 抗上移的效果。
权利要求一种具有抗上移功能的输尿管支架引流管,包括引流管(1),整个管腔有均匀内径孔道,其特征是引流管(1)的一端形成可以弹性伸直的弹性圈(2),在引流管(1)另一端形成且具有伸缩记忆性可变形的蘑菇头样结构(3),在蘑菇头样结构(3)的顶端连接有用于拉伸蘑菇头样结构(3)使其伸直且直径与引流管(1)相同的合成导丝(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上移功能的输尿管支架引流管,其特征是所述引流 管(1)与其两端的弹性圈(2)和蘑菇头样结构(3)采用硅橡胶或聚氨酯高分子材料一次成 型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上移功能的输尿管支架引流管,其特征是所述蘑菇 头样结构(3)在正常状态下的直径大于引流管(1)的直径,其膨大端与引流管(1)之间形 成90°夹角。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抗上移功能的输尿管支架引流管,包括引流管(1),整个管腔有均匀内径孔道,其特征是引流管(1)的一端形成可以弹性伸直的弹性圈(2),在引流管(1)另一端形成且具有伸缩记忆性可变形的蘑菇头样结构(3),在蘑菇头样结构(3)的顶端连接有用于拉伸蘑菇头样结构(3)使其伸直且直径与引流管(1)相同的合成导丝(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消除了引流管上移的可能性,完全克服了由于传统双J管上移而造成的需要使用输尿管镜甚至开放手术取出的缺陷,消除了一种双J管置入术的并发症。
文档编号A61L29/04GK201643330SQ20102013379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6日
发明者陈朝晖 申请人:陈朝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