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瓶内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9592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药瓶内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品包装容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片剂、丸剂或胶囊剂包装的 药瓶内塞的改进
背景技术
药瓶是包装药品的常用容器。用于包装固体颗粒药品如片剂、丸剂或胶囊剂的药 瓶,一般包括瓶体、内塞和瓶盖。现在的药瓶大都选用不同材质的塑料进行制作,其中,药瓶 内塞一般为一个没有上盖的有底圆筒,且顶部设有用于防止药瓶内塞落入药瓶的薄沿,主 要起密闭作用。一般取用药品时,先旋开瓶盖,再取出药瓶内塞,倾斜药瓶,抖动手腕将药 片、药丸或胶囊倒入手中然后服用。但是,由于药瓶口一般较大而药品颗粒相对较小,因此, 倒药时药品数量不易控制,经常会倒出超出所需服用的数量,不得已须将已在手中的多余 药品倒回瓶中,这样的操作实际上已经污染了瓶中的药品。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发明了许多解决的方法,如ZL200720308733. 7采用了盖 顶设有透明块的瓶盖,但如此设计忽视了大多数药品须遮光保存的要求,不符合药品的包 装规范;而诸如 ZL200820128836. X、ZL95223236. 7、ZL89207850. 2、ZL91231003. 0 等采用的 技术方案,其结构都过于复杂,与目前广泛使用的药瓶盖差距较大,制作成本较高,生产企 业不愿采用,取药过程也比较复杂,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控制出药数量、使用简单、适用广泛、干净卫生 的药瓶内塞。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药瓶内塞,它包括圆筒 状的内塞本体,所述内塞本体的下端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进药口,所述内塞本体的上 端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出药口,所述进药口和出药口在垂直方向错开布置,且所述进 药口和出药口之间设有贯穿内塞本体的挡板。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药口与所述内塞本体的内腔之间设有进药孔;所述顶盖为透明盖板;所述顶盖的边缘设有伸出内塞本体外部的突出部;所述出药口上覆盖有密封膜;所述进药孔的形状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或者圆形、或者椭圆形、或者扇形。所述进药口的形状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或者圆形、或者椭圆形、或者扇形,所述 出药口的形状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或者圆形、或者椭圆形、或者扇形。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本实用新型的进药口和出药口在垂直方向错开布置, 且通过挡板使得内塞本体的内腔形成一个较长的C形通道,使得药粒从进药口进入到出药 口取出需要经过较长的路径和时间,从而可以方便地控制出药数量,避免一次倒出超出所需的药品数量,造成污染或浪费,具有使用方便,干净卫生的优点;进药口与内塞本体的内腔之间设有进药孔,从而可以避免一次性进入内塞本体的内腔中药颗粒的数量太多,从而 对倒出的药品颗粒的数量可以进行更好控制;顶盖采用透明盖板可以方便观察内塞本体的 内腔中药品颗粒的数量和状态,更加容易控制数量;进药孔、进药口和出药口的形状可以根 据药品颗粒的形状进行相应变化,可以更好控制相应形状的药品颗粒的倒出数量。此外, 本实用新型仅仅是对传统药瓶中的内塞结构进行了技术创新,未改变传统药瓶瓶身、内塞 和外盖的外形结构,因而药瓶的生产改动不大,因此,适用于药品生产企业现有的药品装瓶 工艺流程和装瓶设备,适应性广,无需改动即可平稳过渡到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生产线。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A1-A2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的B1-B2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药瓶内塞包括圆筒状的内塞本体3,内塞本 体3的下端设有底板2,底板2上设有进药口 6,内塞本体3的上端设有顶盖1,顶盖1上设 有出药口 8,进药口 6和出药口 8在垂直方向错开布置,且进药口 6和出药口 8之间设有贯 穿内塞本体3的挡板7。在本实施例中,挡板7使内塞本体3的内腔形成一个较长的C形通道,顶盖1的边 沿设有伸出内塞本体3外部的突出部10,可以防止药瓶内塞掉进药瓶中。进药口 6和出药 口 8的形状可根据需要制成正方形、或者长方形、或者圆形、或者椭圆形、或者扇形,本实施 例中进药口 6和出药口 8的形状均为与顶盖1同圆心的直角扇形,分别设于挡板7的两侧。如图4和图5所示,进药口 6与内塞本体3的内腔之间设有进药孔5,进药口 6与 内塞本体3的内腔之间的面上设有第一挡板4,通过第一挡板4来限制进药孔5的大小,此 外也可以讲进药孔5设于第一挡板4上。为了便于观察药品颗粒在内塞本体3的内腔中 的状态,顶盖1为透明盖板,可以采用透明塑料制成。为了保持药品内部的药品颗粒处于密 封状态,在出药口 8上覆盖有密封膜9,在使用的时候扯开密封膜9即可使用本实施例中的 药瓶内塞。进药孔5的形状可根据需要制成正方形、或者长方形、或者圆形、或者椭圆形、或 者扇形,本实施例中,进药孔5的形状为矩形。本实施例的药瓶内塞工作过程如下在需要取药的时候,首先侧倒药瓶,将药品颗 粒倒入进药口 6,然后转动药瓶,使药品颗粒从进药孔5进入内塞本体3的内腔中,继续转动 则药品颗粒一边继续从进药孔5进入内塞本体3的内腔中、一边会进入出药口 8,然后侧倒 药瓶即可取出需要数量的药品颗粒。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 上述实施例,任何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 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进行若干改进或 者润饰,例如改变挡板7的形状或者厚度,又或者内塞本体3形状改成方形,又或者内塞本体 3内再设置若干挡板等等,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当视为覆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药瓶内塞,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内塞本体(3),所述内塞本体(3)的下端设有底板(2),所述底板(2)上设有进药口(6),所述内塞本体(3)的上端设有顶盖(1),所述顶盖(1)上设有出药口(8),所述进药口(6)和出药口(8)在垂直方向错开布置,且所述进药口(6)和出药口(8)之间设有贯穿内塞本体(3)的挡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瓶内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药口(6)与所述内塞本体(3) 的内腔之间设有进药孔(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瓶内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为透明盖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瓶内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的边缘设有伸出内塞 本体⑶外部的突出部(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瓶内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药口(8)上覆盖有密封膜(9)。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药瓶内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药孔(5)的 形状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或者圆形、或者椭圆形、或者扇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瓶内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药口(6)的形状为正方形、 或者长方形、或者圆形、或者椭圆形、或者扇形,所述出药口(8)的形状为正方形、或者长方 形、或者圆形、或者椭圆形、或者扇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药瓶内塞,它包括内塞本体(3),所述内塞本体(3)的下端设有底板(2),所述底板(2)上设有进药口(6),所述内塞本体(3)的上端设有顶盖(1),所述顶盖(1)上设有出药口(8),所述进药口(6)和出药口(8)在垂直方向错开布置,且所述进药口(6)和出药口(8)之间设有贯穿内塞本体(3)的挡板(7)。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控制出药数量、使用简单、适用广泛、干净卫生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J1/03GK201755317SQ201020190350
公开日2011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2日
发明者任昉, 陈兆梅 申请人:任昉;陈兆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