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592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期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经期用卫生巾和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包括透液性的正面片材、不透液性的背面片材、以及介于两个片材之间配置且包含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收体。例如,在专利文献1 中记载了一种吸收性物品,其作为在吸收性物品内抑制因高吸收性树脂(吸水性聚合物) 的溶胀而产生的隆起的吸收性物品,其吸收体具有点在部,该点在部具备高吸收性树脂密集的密集层和在上下方向与该密集层邻接的空间层。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吸收性构造体,其具有第1层和按照相对面关系与其并列的第2层,在两层间具有吸水性聚合物实质上均勻分布的连续区域、和被该连续区域包围且实质上不包含吸水性聚合物的区域。根据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吸收性构造体, 因存在上述区域,可以确保吸水性聚合物能够溶胀的空间,能够有效地利用吸收性构造体的总流体容量。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吸收性树脂颗粒,其作为吸收性优异的吸收性树脂颗粒(吸水性聚合物),具有交联聚合物颗粒、凝集剂、水不溶性无机多孔质颗粒,保水量为35 50g/g,负荷下吸收量为18 25g/g。通过吸收性树脂颗粒,难以发生液体的通路被因吸收液体而溶胀的吸收性树脂颗粒所堵塞的所谓凝胶堵塞。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237382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表平11_503卯4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8-2479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专利文献1及2所记载的技术均有可能在吸水性聚合物密集的区域发生凝胶阻塞。因此,应用这些技术的经期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从肌肤接触面(吸收性物品朝向穿戴者的肌肤一侧的面)一侧向非肌肤接触面(与肌肤接触面一侧相反一侧的面)一侧的透液性差,在形成肌肤接触面的正面片材中容易发生液体残留,所排泄的体液接触肌肤的时间长,因此有可能给肌肤带来负担。此外,专利文献3所述的吸收性树脂颗粒对于防止凝胶堵塞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体压等规定压力作用的状态下,有可能发生凝胶堵塞。因此,对于使用专利文献3所述的吸收性树脂颗粒的吸收性物品而言,例如,如果该吸收性物品的穿戴者在坐下等时排泄体液,那么,体液就在发生凝胶堵塞的状态下被排泄,因此,体液难以从肌肤接触面一侧向非肌肤接触面一侧透过,特别是对于经血等高粘性液体的通液性差,有可能在正面片材中发生液体残留。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液性优良、不易发生肌肤接触面中的液体残留、干爽感优良的吸收性物品。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备正面片材、背面片材、以及介于两个片材之间配置且包含吸水性聚合物和纤维的吸收体,作为上述吸水性聚合物,包含溶胀凝胶的安息角为45°以下的吸水性聚合物,上述吸收体具有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在该区域中,上述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有率超过根据下述式算出的吸水性聚合物平均含有率。吸水性聚合物平均含有率(质量% )=(吸收体中所包含的全部吸水性聚合物的总质量/吸收体的总质量)X100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被排泄至肌肤接触面一侧的体液快速向非肌肤接触面一侧透过,不易发生正面片材中的液体残留,能够得到优良的干爽感。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经期用卫生巾的肌肤接触面一侧(正面片材一侧)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表示图1的I - I线截面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卫生巾所具备的吸收体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分布图形的平面示意图。图4是表示沿着图1所示的卫生巾所配备的吸收体的厚度方向的截面的一部分的截面示意图。图5(a)及图5(b)分别是放大图4的一部分的截面示意图。图6是图1所示的卫生巾所具备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的概略说明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分布图形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相当于的图3 的图。图8(a)、图8(b)及图8(c)分别是本发明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分布图形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3的图。图9是本发明的吸收体的其他制造方法的概略说明图。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的制造方法中所使用的制造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示意图。图11是表示按照图9所示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吸收体的截面的截面示意图。图12是溶胀凝胶的安息角的测定方法的说明图。图13是图1所示的卫生巾所具备的正面片材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图14是放大图13所示的正面片材的肌肤接触面一侧的一部分的平面示意图。图15是表示图14的III - III线截面的截面示意图。图16是从正面片材的肌肤接触面一侧看到的线状压花以及与该线状压花邻接的纤维并列起立部的显微镜照片。图17是表示沿着图1所示的卫生巾的厚度方向的截面的截面示意图。图18是表示各个划分区域或多种的划分区域具有黄金比例或白银比例的尺寸比例时的几个例子的示意图。图19是表示图13所示的正面片材的制造方法的概略说明图。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正面片材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根据其最佳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在图1及图2 中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卫生巾。本实施方式的经期用卫生巾 1(以下也称作卫生巾1),平视时呈一个方向上长的形状,其具备透液性的正面片材2、不透液性的背面片面3、以及介于两个片材2、3之间配置且包含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收体10。卫生巾1中,作为该吸水性聚合物,如后所述,包含溶胀凝胶的安息角为45°以下的吸水性聚合物。吸收体10平视时呈一个方向上长的形状,使其长度方向(在图1中,符号X所示的方向)与卫生巾1的长度方向一致,配置于卫生巾1的宽度方向(在图1中,符号Y所示的方向)的中央部。如图2所示,正面片材2覆盖吸收体10的整个肌肤接触面,背面片材3覆盖吸收体10的整个非肌肤接触面。在背面片材3的非肌肤接触面上涂布粘着剂,形成用来将卫生巾1固定在短裤等上的固定部(图中未示)。作为背面片材3,可以使用该技术领域中常用的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采用不透液性的薄膜片材构成,该不透液性的薄膜片材也可以具有水蒸气透过性。将在后面对表面片材2进行阐述。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长度方向”是沿着吸收性物品或其构成部件(吸收体等)的长边方向的方向,“宽度方向”是与该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另外,“肌肤接触面”是吸收性物品或其构成部件中穿戴吸收性物品时朝向穿戴者的肌肤一侧的面,“非肌肤接触面”是穿戴吸收性物品时朝向穿戴者的肌肤一侧的相反一侧的面。在卫生巾1的肌肤接触面(正面片材2 —侧)上,在其长度方向左右两个侧部形成向卫生巾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防漏槽4、4。防漏槽4通过将正面片材2和吸收体10 由压花等加压手段从正面片材2 —侧实施压密化及一体化后而形成。一对防漏槽4、4形成相对于卫生巾1的长度方向中心线大致对称的形状,且它们的前后端相互连结,这样,就形成整体封闭的形状。通过形成防漏槽4、4而阻止流向卫生巾宽度方向外侧的液体等,有效地防止从卫生巾1的侧部漏出(侧漏)。而且,防漏槽4、4 一直达到吸收体10的下部附近, 这一点在防止因吸收体10偏移而血液残留的方面出发而优选。在卫生巾1的周边部,在离开吸收体10的外侧的位置形成边缘密封部5。边缘密封部5是从正面片材2及背面片材3各自的吸收体10的周边部向外侧延伸的延伸部分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从提高和稳定密封部的柔软性以及湿润时的密封强度的观点出发,更为优选边缘密封部5通过在片材材料的规定部位配置热熔粘接剂等并进行热压花处理而形成。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在吸收体10及正面片材2具有主要特征。下面,依次对它们进行说明。[吸收体]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的吸收体10如图2所示,其具有叠层作为由纤维集合体构成的多个层的两片纤维片材11、12而成的叠层构造,粒状的吸水性聚合物夹置于该叠层构造中的层间中的至少一个层间(两片纤维片材11、12间)。在两片纤维片材11、12之间,可以是仅吸水性聚合物夹置于其间(以下,也将该方式称作方式A),也可以是吸水性聚合物和纤维夹置于其间(以下,也将该方式称作方式B)。其中,果没有特别的说明,在本发明的吸水性聚合物(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吸水性聚合物)中包含后述的溶胀凝胶的安息角为45° 以下的吸水性聚合物。吸收体10具有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有率超过根据下述公式算出的吸水性聚合物平均含有率的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13、和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有率少于该吸水性聚合物平均含有率或者不含有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水性聚合物低浓度区域14。此处,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有率根据下述公式算出。吸水性聚合物平均含有率(质量% )=(吸收体中所包含的全部吸水性聚合物的总质量/吸收体的总质量)X100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有率(质量% )=(该区域中所包含的全部吸水性聚合物的总质量/该区域的总质量)X100在上述方式A(仅吸水性聚合物夹置于叠层构造中的层间中的至少一个层间的方式)中,如果吸收体10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分布有如上所述的疏密,那么,所排泄的液体被暂时保持在吸水性聚合物低浓度区域14中,由此,吸收体10的吸液速度提高,并且,液体经由该区域14扩散,向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13交接液体,液体在该区域13中被固定。这样,所述方式A的吸收体10能够有效地利用其整体,液体的吸收效率优异。在所述方式B (吸水性聚合物和纤维夹置于叠层构造中的层间中的至少一个层间的方式)中,如果吸收体10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分布有如上所述的疏密,那么,1)在所排泄的液体是尿液等低粘性液体的情况下,主要利用由吸水性聚合物低浓度区域14中的纤维之间所形成的毛细管力的作用,吸收体10的吸液性及扩散性提高,2)在所排泄的液体是经血或软便等高粘性液体的情况下,吸水性聚合物低浓度区域14的纤维主要用作对于该高粘性液体的障壁,由此使液体的扩散性下降,有效地防止所谓的侧漏。上述方式B中的吸水性聚合物低浓度区域14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含量虽然相对少,但纤维含量相对多,因此,具有对于这种述液体的作用效果。此外,如果分别在所述方式A及B中,吸收体10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分布中有如上所述的疏密,那么,吸水性聚合物低浓度区域14与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13相比,其弹性率低,能够容易弯曲,因此,整个吸收体10变得柔软,穿戴过程中的不舒服感减少,并且,区域14柔软地弯曲,这样,不会在吸收体10中发生不规则的褶皱,能够表现稳定的吸收性能。吸收体的某个区域是否是含有浓度比上述吸水性聚合物平均浓度高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例如可以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考察。即,将吸收体分别沿着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五等分,将该吸收体划分成25个区域。然后,对于各个区域,利用上述公式算出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有率(质量%),如果该算出值比上述吸水性聚合物平均浓度(质量%)大,则将该区域作为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如果算出值比该吸水性聚合物平均浓度小,则将该区域作为吸水性聚合物低浓度区域。从使其切实地发挥上述的作用效果的观点出发,更优选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 13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有率与上述吸水性聚合物平均含有率之差为1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20质量%以上。从同样的观点出发,吸水性聚合物低浓度区域14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有率与上述吸水性聚合物平均含有率之差优选在与其相同的范围之内。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13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有率优选为该区域13的总质量的3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50 100质量%。如本实施方式所述,在将吸收体10用作经期用卫生巾的吸收体的情况下,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13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10g/m2以上,特别优选为10 200g/m2,尤其优选为15 100g/m2。此外,在将吸收体10用作失禁垫的吸收体的情况下,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13 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10 500g/m2,特别优选为15 350g/m2。在将吸收体10用作婴幼儿用的尿布吸收体的情况下,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13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50 500g/m2,特别优选为100 300g/m2。吸水性聚合物低浓度区域14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有率优选为该区域14的总质量的5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O 40质量%。另外,如本实施方式所述,在将吸收体10用作经期用卫生巾的吸收体的情况下,吸水性聚合物低浓度区域14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100g/m2以下,特别优选为O 50g/m2。此外,在将吸收体10用作失禁垫的吸收体的情况下,吸水性聚合物低浓度区域14 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10 200g/m2,特别优选为15 150g/m2。在将吸收体10用作婴幼儿用的尿布吸收体的情况下,吸水性聚合物低浓度区域14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O 200g/m2,特别优选为O 100g/m2。在图3中表示吸收体10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分布图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 所示,在平面视图中大致呈四边形形状的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13和同样在平面视图中大致呈四边形形状的吸水性聚合物低浓度区域14沿着吸收体10的长度方向X及宽度方向Y的两个方向交替地配置。另外,吸收体10的长度方向两个侧缘部10s、10s的整体形成吸水性聚合物低浓度区域14。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10中,在被其长度方向两个侧缘部10s、IOs所夹着的区域中,多个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13和多个吸水性聚合物低浓度区域14如图3所示按照在平面视图中形成的黑白相间的方格花纹的方式配置。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13在平面视图中的形状并非局限于图3所示的四边形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圆形形状、菱形、圆形、波状线等任意的形状,其在平面视图中的尺寸 (一个区域13的面积)优选为吸收体10的肌肤接触面(或者非肌肤接触面)的整个面积的1 60%,更优选为5 40%。另外,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13优选在单位区域中形成有多个小区域13的状态。此外,在吸收体10的平面视图中,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 13的总面积Sl和吸水性聚合物低浓度区域14的总面积S2之比(S1/S》优选为30/70 90/10,更优选为 40/60 80/20。在图4中模式地表示沿着吸收体10的厚度方向的截面的一部分。在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13中,如图4所示,多个吸水性聚合物的颗粒15相互重叠聚集。其中,在图 4中,为了便于说明,模式地表示了吸水性聚合物的颗粒15的分布状态,但是通常实际上在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13中,多个颗粒15沿着吸收体10的面方向以一定的面积且相互重叠地存在,并且沿着吸收体10的厚度方向也相互重叠地存在。此外,在图4中表示吸水性聚合物低浓度区域14中不存在颗粒15,但实际上,数量比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13少的颗粒15有时与该区域13中的颗粒15同样相互重叠地存在。在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13中,多个吸水性聚合物的颗粒在两点以上相互接触,且在该颗粒彼此的接点之间形成被该吸水性聚合物包围的空隙。图5(a)及图5(b)分别是表示形成于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13中的空隙的例子的截面示意图。在图5(a)所示的例子中,两粒吸水性聚合物颗粒15a、Mb在图5 (a)中的符号Cl及C2所示的两点相互接触,且在该颗粒15a、Mb彼此的接点C1、C2之间形成被吸水性聚合物15包围的空隙Si。 在图5(b)所示的例子中,三粒吸水性聚合物颗粒15c、15d、Me在图5(b)中的符号C1、C2、 C3所示的三点相互接触,且在该颗粒15c、15d、lk彼此的接点Cl、C2、C3之间形成被吸水性聚合物15包围的空隙S2。本发明的“被吸水性聚合物包围的空隙”并非局限于图5所示的方式,在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中存在各种方式的空隙。此外,在图5中表示了在被吸水性聚合物15包围的空隙S1、S2内不包含任何成分,但有时在该空隙内包含吸收体的形成材料(例如纤维、用于吸水性聚合物的表面处理的无机颗粒、未被固定而能够移动的状态下的吸水性聚合物的颗粒等)。吸收体10在吸液前的干燥状态下,在其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13中具有被该吸水性聚合物包围的空隙,这样就具有多个将液体暂时吸收的空间,且不易发生凝胶堵塞, 而且特别是经血等粘性高的液体不会堵塞邻接的吸水性聚合物的颗粒间的空隙。通过具备具有该优点的吸收体10的卫生巾1,具有以下效果1) 3)。效果1)吸收体10快速吸收排泄液且反复吸收性也良好,因此,卫生巾1的表面 (正面片材2的肌肤接触面)中的液体蔓延面积变小,表面的干爽感得到提高,并且液体向宽度方向的漏出得到抑制。效果2)因吸收性的提高,与过去相比,能够减少纸浆等的纤维成分的使用量,其结果是,实现吸收体10的薄型化,进而实现卫生巾1的薄型化,从而实现穿戴性的提高。效果3)由于在吸收体10中难以形成起因于吸水性聚合物的凝胶硬块,因此,吸收体10及具备该吸收体的卫生巾变得柔软,穿戴不适感减少,可以获得舒适的感觉。可以根据下述 < 被吸水性聚合物包围的空隙的尺寸的测定方法 > 来确认在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13中是否形成了上述的被吸水性聚合物包围的空隙。如果根据下述测定方法得到的空隙的尺寸Spore为400 μ m2以上,则可以说在该区域(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中形成了被吸水性聚合物包围的空隙。即,在本发明中,为了确认在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13中形成了被吸水性聚合物包围的空间(在两点以上的接点相互接触的吸水性聚合物的颗粒彼此的接点之间形成的空隙),仅仅根据在区域13中存在有空隙这一点还不够,根据下述测定方法所测定的空隙的尺寸必须为400 μ m2以上。从更确实地发挥上述效果的观点出发,空隙的尺寸Spore优选为1000 μ m2以上。<被吸水性聚合物包围的空隙的尺寸的测定方法>测定之前,作为前处理,将测定对象的干燥状态下的吸收体放在平台上,从其上方将24. 5kPa的负荷连续12小时作用在整个该吸收体上。通过该前处理,能够恢复吸收体的厚度,消除褶皱等的影响。对于前处理完毕的吸收体,根据上述的方法来确定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对被确定为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的三个区域实施以下的操作,测定该区域中的被吸水性聚合物包围的空隙的尺寸。其中,在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仅为一处或两处的情况下,将该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沿着长度方向和/或横向分成三等份,对各个部分实施以下的操作。通过以下的操作,分别得到三个区域(部分)各自的空隙的面积总和,算出它们的平均值,将其作为被吸水性聚合物包围的空隙的尺寸Spore。
使用显微镜(日本KEYENCE公司,VH-8000)将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的长度方向的切割面放大形成25倍的图像,然后对其分割、照相,获取图像数据。使用图像分析处理软件(Image-Pro plus,Media Cybernetics公司)处理由此得到的多个分割图像所构成的图像数据,对于各个分割图像,算出被吸水性聚合物包围的空隙(在两点以上的接点相互接触的吸水性聚合物的颗粒彼此的接点之间形成的空隙)的面积总和。接着,分别求出多个分割图像各自的空隙的面积总和。在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13中,被吸水性聚合物包围的空隙的尺寸Spore相对于吸水性聚合物所占的面积kap的比例(=(Spore/Ssap) X 100),从提高吸收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为3 50%的范围,更优选为5 30%的范围。其中,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13 中的吸水性聚合物所占的面积&即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求出。即,在上述〈被吸水性聚合物包围的空隙的尺寸的测定方法〉中,对于各个分割图像,算出吸水性聚合物所占的面积总和,将其作为该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中的吸水性聚合物所占的面积&即。为了表现在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13中形成被吸水性聚合物包围的空隙(即, 根据上述测定方法而得到的空隙的尺寸Spore为400 μ m2以上)的状态,作为吸水性聚合物,必须使用溶胀凝胶的安息角在特定范围内的材料。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吸水性聚合物进一步优选离心保持量、体积比重、加压下液体流速等规定的物性在特定范围内。将在后面对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吸水性聚合物的详细情况进行阐述。作为构成吸收体10的纤维片材11、12(由纤维集合体构成的层),可以使用包含纤维的片状物,例如可以列举纸、无纺布等。作为包含在纤维片材11、12中的纤维,可以适当使用在该技术领域中通常使用的材料。例如,可以列举针叶木纸浆、阔叶木纸浆等木材纸浆和竹、洋麻、稻草、葡蟠、黄瑞香、棉等非木材纸浆(以上是天然纤维);铜氨纤维、人造丝等再生纤维;醋酸纤维等半合成纤维、聚烯烃类、聚酰胺类、聚乙烯醇类、聚酯类等合成纤维;交联纸浆、丝光化纸浆等对天然纤维进行化学处理后得到的改性纸浆等,可以单独使用其中的一种或者混合使用两种以上。作为纤维片材11、12,特别优选包括纸浆纤维和亲水性比该纸浆纤维差的纤维 (以下也称作弱亲水性纤维)。该组成的纤维片材(以下也称作含弱亲水性纤维的片材)的体积(构成纤维间距离)高且密度低,具有厚度方向的透液性高且保水性低的特征,因此, 如果将该纤维片材用作吸收体的构成材料,则排泄液的吸收速度快,表面的干爽感提高。上述弱亲水性纤维是亲水性比纸浆纤维差的纤维。具体而言,根据下述 < 亲水性的评估方法 > 而得到的吸水量的斜率为0. 05克/秒以下的纤维是弱亲水性纤维。纸浆纤维(例如ΝΒΚΡ)的吸水量的斜率一般为0. 07 0. 09克/秒。<亲水性的评估方法>在圆筒形状且轴方向的两端为开放端的内径15mm的丙烯酸制的管中按照0. 05g/ cm3的密度填充纤维。将填充有纤维的丙烯酸制的管与电子天平(AND公司,GX-400)连结, 在装入容量300ml的烧杯中的200ml的试验液(用蓝色一号着色的生理食盐水)中,从该管的下端在该管的轴方向浸渍5mm的部分,使该管中的纤维吸收该试验液,监测各个规定时间的重量增加。在吸收量达到平衡之前,求出吸水量相对于浸渍后至30秒钟的时间的斜率。如果不是直线,则根据最小平方法求出近似线,将该近似线的斜率作为吸水量的斜率。该吸水量的斜率的值越大的纤维能够判断其亲水性越高。作为上述弱亲水性纤维,例如交联纸浆、丝光化纸浆等改性纸浆;在构造内具有亲水基团的合成纤维(例如,聚乙烯醇纤维、丙烯酸纤维、聚酯纤维等)的纤维表面附着有疏水性的微颗粒(例如疏水性二氧化硅和沸石、粘土等)和各种改性剂、烃油、酯油和有机硅油等各种油剂、脂肪酸和脂肪醇等,可以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或者混合使用两种以上。作为改性剂,例如可以列举记载于日本特开2008-29765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8-163499号公报、 日本特开2007-177072号公报等中的增厚剂。上述含弱亲水性纤维的片材中的弱亲水性纤维(除外使疏水性的微颗粒附着在纤维表面的纤维)的含量相对于该片材的总质量优选为20 95质量%,更优选为40 80 质量%。在使用使疏水性的微颗粒附着在纤维表面上的纤维作为弱亲水性纤维的情况下, 其含量相对于含弱亲水性纤维的片材的总质量优选为40 100质量%,更优选为60 100 质量%。此外,含弱亲水性纤维的片材中的纸浆纤维和弱亲水性纤维的含有质量比(纸浆纤维/弱亲水性纤维)优选为20/80 80/20,更优选为30/70 70/30。在纤维片材11、12中也可以包含纤维以外的其他成分,例如纸力增强剂、各种颗粒的固定剂、质地改良剂等。纤维片材11、12的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10 60g/m2,特别优选为15 40g/m2,此外,其厚度(无负荷下的厚度)优选为0. 15 0. 55mm,特别优选为 0. 2 0. 45mm。吸收体10的大致整体也可以用被覆片材(图中未示)覆盖。如果吸收体的大致整体用被覆片材覆盖,那么,对于提高吸收体的形状稳定性及操作性、以及防止吸水性聚合物的极端移动和脱落特别有效。被覆片材对吸收体的被覆方式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列举吸收体的上面(肌肤接触面)及左右两个侧面用被覆片材覆盖的方式;除了上述这些面以外,吸收体的下面(非肌肤接触面)用被覆片材覆盖的方式。在用被覆片材覆盖吸收体10的情况下,吸收体10和被覆片材之间可以根据规定的方法接合。通过将两者接合,用被覆片材覆盖的吸收体10整体的刚性增强,由此使操作性进一步改善。作为将吸收体和被覆片材之间接合的方法,例如,可以列举除了用粘接剂粘接和热熔接之外,通常在经期用卫生巾中所实施的压花处理(形成从被覆片材或正面片材2上至吸收体10的厚度方向的槽)。作为上述被覆片材,适当采用具有足以能够防止吸水性聚合物的脱落的强度,且不会妨碍所排泄的液体透过的材料的片材。作为被覆片材,例如使用亲水性的纤维片材、穿孔膜等,作为该亲水性的纤维片材,例如可以使用棉纸等纸和各种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纺粘-熔喷-纺粘无纺布、纺粘-熔喷-熔喷-纺粘无纺布、热合无纺布、针刺无纺布、水刺无纺布、气流成网无纺布、包含丙烯和人造丝等亲水性纤维的水刺无纺布等)。在这些无纺布中,可以根据需要实施亲水化处理和开孔处理,也可以形成缝隙,或者通过实施压花加工等而实施柔软加工。作为这些无纺布的构成纤维,可以列举单独使用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等热塑性树脂得到的纤维,或者使用其中多种树脂得到的复合纤维等。另外,在这些无纺布中,可以使人造丝、棉花、莱赛尔(Lyocell)、天丝棉(TENCEL)、醋酸纤维、 天然纸浆等亲水性纤维共存。例如可以按照以下的方法来制造吸收体10。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艺在纤维片材的连续体11’的一个面上按照规定图形散布吸水性聚合物15,然后在该一面上重叠其他的纤维片材的连续体12’。纤维片材的连续体11’、12’ 均是实质上没有凹凸的平坦的片材连续体,它们能够根据该种类的纤维片材的制造方法来制造,其制造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既可以是湿式法也可以是干式法。被直接散布吸水性聚合物15的连续体11’优选在该散布前处于含浸水的湿润状态。吸水性聚合物散布前的连续体11’的含水率优选为40 100质量%,更优选为50 80质量%。此外,在吸收体的制造过程中,可以使用市面上的水分传感器等来测定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水率,但是,因散布有吸水性聚合物的连续体本身含水等原因,一般情况下,在吸收体的制造过程中难以正确地测定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水率。因此,鉴于采用后述的 < 利用 Dff法测定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水速度的方法 > 而测定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水量,设定吸水性聚合物的散布位置、连续体11’和连续体12’汇合之前的距离、两个连续体汇合后的按压、 干燥工艺之前的距离、制造速度等,以使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水率成为最佳值。吸水性聚合物15的散布可以使用如图6所示的聚合物散布装置。聚合物散布装置配备有圆筒状的辊60,该圆筒状的辊60以使搬运过程中的连续体11’的一面的上方沿着圆周方向自如旋转的方式配置,且在该一面上散布吸水性聚合物15。在辊60的圆周面上形成有多个能够收纳吸水性聚合物15的凹部61。多个凹部61按照与最终得到的吸收体10 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分布图形(参照图3)对应的图形形成于辊60的圆周面上。吸水性聚合物15被暂时供给旋转的辊60的凹部61内后,在连续体11’的一个面上移动。在散布吸水性聚合物15的散布后,根据需要,在连续体11’的一个面上的吸水性聚合物15上散布水。在连续体11’上重叠纤维片材的连续体12’之前,散布在连续体11’ 上的吸水性聚合物15的含水率优选达到1 50质量%,特别优选达到5 20质量%。这样将散布有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水率调整为特定范围的原因在于,使吸水性聚合物溶胀,从而使吸水性聚合物彼此表现出适度的粘着性,这样,将吸水性聚合物置于规定位置并固定在纤维片材之间,并且,在其后的按压、干燥工艺中,也在吸水性聚合物之间形成并保持空隙。但是,如果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水率过高,那么,因过度的溶胀,有可能使干燥后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收性能下降,因此,含水率的上限优选按照上述的方式来设定。接着,以覆盖所散布的吸水性聚合物15的方式,在连续体11’上重叠处于干燥状态的其他纤维片材的连续体12’,根据需要进行按压,得到吸收体的连续体10’。从在连续体11’上散布吸水性聚合物15至使连续体12’重叠的时间(在使其重叠后按压的情况下, 从散布吸水性聚合物15后至按压的时间)优选为1 10秒,更优选为2 5秒。此外,在进行按压时,其按压力优选为2. 0 5. OkPa,更优选为3. 5 4. 5kPa。将由此获得的连续体10’切割成规定形状,从而得到吸收体10。本发明的吸收体并非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更改。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吸收体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于后述的其他实施方式,主要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构成部分,相同的构成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没有特别说明的构成部分可适当地参照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吸收体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分布图形并非局限于如图3所示的交错状的分布图形,例如,也可以采用入图7所示的条纹布纹的分布图形。图7所示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分布图形通过以下方式形成沿着吸收体10的长度方向X延伸的带状的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13、和同样沿着长度方向X延伸的带状的吸水性聚合物低浓度区域14沿着宽度方向Y交替地配置。在图8(a) 图8(c)中表示了吸水性聚合物的分布图形的其他例子。图8 (a)所示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分布图形通过以下方式形成使沿着吸收体10的长度方向X延伸的矩形形状的吸水性高浓度区域13的长度方向与吸收体10的长度方向X —致,配置在吸收体 10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图8(b)所示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分布图形通过以下方式形成多个菱形形状的吸水性聚合物低浓度区域14呈交错状配置,且在邻接的区域14、14间配置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13。在图8 (b)所示的分布图形中,区域13呈沿着分别与吸收体10的长度方向X及宽度方向Y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带状,菱形形状的区域14被该区域13所包围。对于图8(c)所示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分布图形,除了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13 中的吸水性聚合物浓度不均勻而在局部不同这一点之外,与图8(b)所示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分布图形相同。在图8(c)所示的分布图形中,相互交叉的带状的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13的重叠部13A与该区域13中的该重叠部13A以外的其他部分相比,吸水性聚合物的浓度增大。图8(c)所示的分布图形例如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按照形成多个向右斜上方 (或左斜上方)延伸的带状区域13的方式散布吸水性聚合物后,按照形成多个向左斜上方 (或右斜上方)延伸的带状区域13的方式散布吸水性聚合物。此外,作为按照存在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和吸水性聚合物低浓度区域的方式来散布吸水性聚合物的方法,除了使用能够按照上述的特定图形而散布的聚合物散布装置的方法之外,可以列举使用在表面具有凹凸的凹凸片材作为将吸水性聚合物直接散布在其上面的片材的方法。使用上述的聚合物散布装置的方法是,按照吸水性聚合物的分布有疏密方式,在实质上没有凹凸的平坦的片材上按照特定图形来散布吸水性聚合物的方法,但在使用凹凸片材的方法中,在吸水性聚合物被直接散布的片材的散布面上预先按照特定图形形成凹凸,因此,通过在该散布面整个区域上均勻地散布吸水性聚合物,就得到与该凹凸的图形对应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分布图形。作为凹凸片材,可以使用根据湿式抄纸法而获得的纸,由这种纸构成的凹凸片材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获得使用将在湿式抄纸中使用的抄纸网图形化的抄纸网,根据常规法制造的方法;或者抄造实质上没有凹凸的平坦的纸,在该纸上实施钢板压花加工等的方法等。此外,本发明的吸收体并非局限于如上述吸收体10那样的“具有通过叠层由纤维集合体构成的多个层而成的叠层构造,且吸水性聚合物夹置于该叠层构造中的层间中的至少一个层间”的吸收体,只要存在上述的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则也可以是吸水性聚合物和纤维的混合纤维堆积物(吸水性聚合物和纤维被均勻混合后的纤维堆积物)。在图9中表示由吸水性聚合物和纤维的混合纤维堆积物构成的吸收体的一例制造方法。本制造方法包括使包含纤维及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收体材料飞散,然后使其堆积在旋转鼓71的圆周面71a上的工艺。在由吸水性聚合物和纤维的混合纤维堆积物构成的吸收体中,作为该纤维,可以使用与纤维片材11、12中所包含在纤维同样的纤维。在图10中表示旋转鼓71的圆周面71a的一部分。在圆周面71a上形成多个在平面视图中呈四边形形状的凹部72。多个凹部72在规定方向按照规定间隔配置,且邻接的凹部72、72之间形成凸部73。凸部73形成格子状。在旋转鼓71的内部设有鼓风机等吸引设备(图中未示),用来将堆积在圆周面71a上的吸收体材料保持在该圆周面71a上。此外,在旋转鼓71的附近配置有投入机构(图中未示),能够利用真空的作用等向该旋转鼓71的圆周面71a高速地投入吸收体材料。作为投入机构,例如可以列举由螺旋加料器和其旋转驱动装置构成的设备。在本制造方法中,首先,将由纸等构成的被覆片材(覆盖吸收体的片材)的连续体 74供给沿着圆周方向旋转的旋转鼓71的圆周面71a上。供给圆周面71a上的连续体74通过旋转鼓71内的上述吸引设备而保持沿着圆周面71a的形状变形的状态。此外,在将连续体74供给圆周面71a上之前,利用涂布装置75,在连续体74中的吸收体材料的堆积面(与圆周面71a的相对向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涂布热熔接粘接剂等粘接剂。接着,利用上述投入机构,在连续体74的粘接剂涂布面上投入包含纤维及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收体材料,并使其堆积。所投入的吸收体材料进入被连续体74所覆盖的凹部72 内,并且在被连续体74覆盖的凸部73上堆积。连续体74最终被吸收体材料完全掩埋。这样,在旋转鼓71的圆周面71a上,通过被覆片材74的连续体,形成由吸水性聚合物和纤维的混合纤维堆积物构成的吸收体30的连续体。图11是沿着吸收体30的连续体的厚度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在吸收体30的连续体中,与凸部73对应的部分33相比于与凹部72对应的部分32,吸收体材料仅少了相当于凸部73的厚度的部分,因此,形成厚度薄的薄部33。与凹部72对应的部分32是厚度比薄部33厚的厚部32。在使用吸收体30时,厚部32主要用作吸液区域,薄部33主要用作压力吸收区域。其中,上述的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以及吸水性聚合物低浓度区域)的形成受到吸水性聚合物在被投入旋转鼓71中的吸收体材料中所占的比例等的影响,与吸收体的某个区域是厚还是薄无关。因此,例如有时厚部32及薄部33的任意一方是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有时两者都是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例如在图9所示的制造装置中,适当地调整从吸水性聚合物投入口(图中未示) 至旋转鼓71的距离、设置于该吸水性聚合物投入口和旋转鼓71之间的管道内的高度、旋转鼓71中的吸引压等,这样就能够控制吸收体30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分布。例如,从管道内的下部一侧投入吸水性聚合物,于是,在管道内纤维和吸水性聚合物的混合比发生变化,管道下侧变成吸水性聚合物浓度比管道上侧更高的混合状态。结果是,该部分比纸浆更早地叠层在旋转鼓71上,在吸引力更强的凹部72中存在大量的吸水性聚合物,结果是,与凹部 72对应的厚部32变成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接着,利用涂布装置75在另一被覆片材的连续体76的一面上涂布热熔接粘接剂等粘接剂,在吸收体30的连续体上,以使该粘接剂涂布面与该连续体相对向的方式将其重叠而形成一体,将其切割成规定的形状,这样就得到整体用被覆片材覆盖的由吸水性聚合物和纤维的混合纤维堆积物构成的吸收体30。吸收体30也具有与吸收体10同样的效果。本发明的吸收体,通过上述的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中的被吸水性聚合物包围的空隙等的作用,即使厚度变薄也具有非常好的吸液性,因此能够实现薄型化。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的吸收体能够形成在7g/cm2负荷下的厚度优选为0. 2 5mm、更优选为 0. 3 2. 5mm的薄型吸收体。特别是如上述的吸收体10那样的“具有通过叠层由纤维集合体构成的多个层而成的叠层构造,且吸水性聚合物夹置于该叠层构造中的层间中的至少一个层间的吸收体”是容易形成薄型的吸收体。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如上所述具备能够实现薄型化的吸收体,因此就能形成薄型。卫生巾1的厚度是1 10mm,特别是1 7mm,尤其是1. 5 5. 5mm,能够防止穿戴过程中的漏出且没有不适感,携带方便,因此是优选的厚度。这里所说的卫生巾的厚度是指7g/ cm2负荷下的卫生巾的厚度,按照下面的方法测定。〈厚度的测定方法〉使正面片材一侧朝上,将测定对象的产品(卫生巾)整体载置在平坦的地方,使其没有褶皱和弯曲。在配置有吸收体的区域的上面施加7g/cm2的负荷,测定此状态下的厚度。 厚度的测定使用厚度计 PEACOCK DIAL UPRIGHT GAUGES R5-C (OZAKI MFG. CO. LTD 制造)。 此时,在厚度计的顶端部和产品之间的测定部分配置板(厚度5mm左右的丙烯板),调整板的大小,使其负荷变成7g/cm2。板的形状是圆形或正方形。测定是在23士2°C、湿度50士5% 下进行的,在测定之前在相同的环境下将试样保存M小时以上后再进行测定。此外,本发明的吸收体在干燥状态及湿润状态下的柔软性都高。更具体而言,本发明的吸收体在干燥状态及湿润状态的任意一种状态下,“长度方向的弯曲刚性,,及“宽度方向的弯曲刚性”的至少任一方优选为10 50g,更优选为5 30g。吸收体的弯曲刚性按照以下的方法测定。〈弯曲刚性的测定方法〉弯曲刚性值可以使用手动测定器来测定。手动测定器的测定方法根据日本工业规格“JIS L-1096(—般织物试验方法)”。在刻有30mm宽的槽的支承台上,沿着与槽正交的方向配置切割成长度方向150mm、宽度方向IOOmm的吸收体。用厚度2mm的刀片按压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中央,用测压元件测定吸收体被按下8mm时的阻抗值(g)。作为测定装置,可以使用大荣科学仪器制造所生产的手感试验机(手动测定器)H0M-2型。测定是在23士2°C、 湿度50士5%下进行的,在测定前,在相同环境下保存吸收体M小时后再进行测定。将三点的平均值作为“干燥状态的长度方向的弯曲刚性”。另外,使切割成长度方向100mm、宽度方向150mm的吸收体旋转90°配置在测定装置中,除此之外,其余均按照与上述同样的步骤进行测定,将三点的平均值作为“干燥状态的宽度方向的弯曲刚性”。此外,将该吸收体浸渍在吸收体达到充分饱和的量的生理食盐水中30分钟后,用 KIMT0WEL纸巾反复按压该吸收体的表面,在没有液体回流的状态下,按照与上述同样的步骤,分别对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进行测定,分别将三点的平均值作为“湿润状态的长度方向的弯曲刚性”、“湿润状态的宽度方向的弯曲刚性”。在上述任意一种情况下,均按照使测定装置的刀片接触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的方式进行测定。此外,在长度方向、宽度方向上,在各个测定值处于偏差范围内的情况下, 判断在长度方向、宽度方向上刚性没有各向异性,将所有的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代表值。下面,对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吸水性聚合物进行说明。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吸水性聚合物的至少一部分优选为按照下述测定方法测得的溶胀凝胶的安息角为45°以下、优选为5 30°的吸水性聚合物。溶胀凝胶的安息角如图 12所示,其是使吸水性聚合物的溶胀凝胶90在水平面91b上落下并堆积而成的圆锥91的倾斜面91a与水平面91b所成的角度,是湿润状态的吸水性聚合物的流动性的指标。溶胀凝胶的安息角的值越小,能够判断吸水性聚合物湿润时的流动性越高。使用湿润时的流动性高的吸水性聚合物,对于在上述的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中形成被吸水性聚合物的颗粒包围的空隙非常有效。溶胀凝胶的安息角能够通过利用交联的保持量、可溶成分、形状、 表面处理等来调整。<溶胀凝胶的安息角的测定方法>将作为测定试样的0. 2g吸水性聚合物放入玻璃烧杯内,再在烧杯内注入使该吸水性聚合物溶胀的足量的生理食盐水,具体而言,是吸水性聚合物的饱和吸收量的5倍的生理食盐水,放置30分钟后得到溶胀凝胶90。然后,如图12所示,将所得到的溶胀凝胶90 填充在圆筒形状且轴方向的两端为开放端的内径15mm的丙烯酸制的管92中,按照管92的轴方向的下方一端(开放端)与具有能够向下方移动的水平面91b的升降台(AS ONE株式会社制造,实验室用升降台)的该水平面91b上接触的方式,用与升降台不同的其他的固定工具(图中未示)等将该管92固定。在管中的溶胀凝胶上载置重20g的砝码93,在此状态下保持5分钟。然后,操作升降台使水平面91b缓缓地下降,使所固定的管92与水平面 91b之间逐渐扩大,在砝码93加重下,使管92内的所有溶胀凝胶90流出至水平面91b上, 得到溶胀凝胶90堆积而成的圆锥91。此时,在该负荷下溶胀凝胶未流出的情况下,无法进行测定。测定该圆锥91的倾斜面91a和水平面91b所成的角度,将其测定值作为溶胀凝胶的安息角。具体而言,从其侧面一侧拍摄圆锥91,根据所得到的圆锥91的照片,用近似倾斜面91a的直线求出安息角。在23士2°C、湿度50士5%下进行五点测定(拍摄照片),将去掉最小值和最大值后的三点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溶胀凝胶的安息角)。此外,在称量吸水性聚合物之前,将试样在相同环境下保存M小时候后再进行测定。在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只要所包含的吸水性聚合物的至少一部分是溶胀凝胶的安息角为45°以下的吸水性聚合物即可,不需要吸收性物品(吸收体)中所包含的所有吸水性聚合物都是溶胀凝胶的安息角为45°以下的吸水性聚合物,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可以包括溶胀凝胶的安息角为45°以下的吸水性聚合物、和其他的一种以上的吸水性聚合物。在本发明涉及的吸收体中所包含的所有吸水性聚合物中,溶胀凝胶的安息角为45°以下的吸收性聚合物所占的比例优选为3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50质量%以上,最优选为 60 100质量%。特别是在上述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中,能够优选含有50质量%以上、 更优选含有70 100质量%的溶胀凝胶的安息角为45°以下的吸水性聚合物,但是,特别优选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中所包含的吸水性聚合物全部是溶胀凝胶的安息角为45° 以下的吸水性聚合物。在并用溶胀凝胶的安息角为45°以下的吸水性聚合物和其他的吸水性聚合物的情况下,例如,在一个方向上长的形状的吸收体中,在该吸收体的宽度方向中央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分布溶胀凝胶的安息角为45°以下的吸水性聚合物,在该吸收体的两个侧部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分布其他的吸水性聚合物。通过采用这样的两种吸水性聚合物的分布,例如,在吸收性物品是卫生巾的情况下,保持产品中央部的快速吸液性和表面干燥感,并且使产品侧部完全不会产生凝胶堵塞,排泄液浸透吸收体内,具有防止从产品端部漏出的效果。吸水性聚合物的不同界面是弯曲点,具有提高合身性的效果。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吸水性聚合物(包括溶胀凝胶的安息角为45°以下的吸水性聚合物。下文中,如没有特别说明则相同)根据Jis K 7223测得的离心保持量优选为5 25g/g,特别优选为7 20g/g。吸水性聚合物的离心保持量是与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水量 (吸水倍率)有关的特性,一般情况下,离心保持量的值大的吸水性聚合物,其吸水量大。但是,离心保持量的值大且吸水量大的吸水性聚合物由吸液所产生的膨胀率大,在含水状态下,凝胶强度低,因此,如果将这种吸水性聚合物用作吸收体的构成材料,那么,在上述的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中,有可能不会形成被吸水性聚合物包围的空隙。上述离心保持量按照以下的方法来测定。<离心保持量的测定方法>根据JIS K 7223(1996)来进行离心保持量的测定。将尼龙制纺织布(网目开孔 255,三力制作所销售,产品名称尼龙网,规格250 X网眼宽度X 30米)切割成宽10cm、长 40cm的长方形,然后在长度方向中央对折,将两端热密封后制成宽IOcm(内侧尺寸9cm)、长 20cm的尼龙袋。精确称量作为测定试样的吸水性聚合物1. 00g,均勻地放入所制成的尼龙袋的底部。将放有试样的尼龙袋浸渍在调温成25°C的生理食盐水(0.9质量%氯化钠水) 中。从开始浸渍经过30分钟后,从生理食盐水中取出尼龙袋,在垂直状态下悬挂一小时去除水分后,使用离心脱水器(K0KUSAN株式会社产生,型号H-130C特型)脱水。脱水条件为 143G(800rpm)下10分钟。脱水后,测定试样的质量,根据下式算出作为目的的离心保持量。 离心保持量(g/g) = (a’ -b-c)/c,式中的a’表示离心脱水后的试样以及尼龙袋的总质量 (g),b表示尼龙袋吸水前(干燥时)的质量(g),c表示试样吸水前(干燥时)的质量(g)。 测定进行五次(n = 5),去掉上下各一点的数值,将其余三点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测定是在23士2°C、湿度50士5%下进行的,且在测定之前在相同的环境下将试样保存对小时以上后再进行测定。包含上述离心保持量为5 25g/g的吸水性聚合物而构成的吸收体在含水状态下凝胶强度高,因此,在该吸收体的制造工艺中,即使在按压或者加热、压缩吸水性聚合物的情况下,或者在高浓度下混合吸水性聚合物的情况下,或者将吸水性聚合物配置为层状的情况下,吸水性聚合物的颗粒彼此也不太可能完全粘接,能够得到在上述的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中具有被吸水性聚合物的颗粒包围的空隙的构造。与之相反,对于现有的这种吸收体的大部分而言,为了使其具有高的吸液性能,采用提高吸收体中所包含的吸水性聚合物的最大吸收量的方法,因此,现有的吸收体中所包含的吸水性聚合物的上述离心保持量通常超过20g/g。这种吸收量高的吸水性聚合物特别是在含水状态下的凝胶强度低,此外,溶胀后的该吸水性聚合物的表面容易被水可塑化,因此,如果在吸收体的制造工艺中进行上述的按压等处理,则吸水性聚合物的颗粒彼此就会大致完全地粘接,由多个吸水性聚合物的颗粒形成的吸水性聚合物层变成不包含空隙的板状。这种板状的吸水性聚合物层特别是难以吸收血液这种粘性高的液体,在该吸水性聚合物层中液体被完全封堵,液体的吸入性有可能极度下降。吸水性聚合物的离心保持量的调整例如可以通过调整吸水性聚合物的表面交联度来进行。一般情况下,如果吸水性聚合物的表面交联度增高(实施表面交联处理),那么, 离心保持量(吸水倍率)就有下降的趋势。具体而言,例如,对根据现有的方法制造得到的表面交联处理过的吸水性聚合物再次实施表面交联处理(后交联处理),这样就能将离心保持量调整为上述范围。另外,无论有无表面交联处理,通过提高吸水性聚合物整体的交联度也能够调整离心保持量。此外,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吸水性聚合物的交联度(表面交联度或者吸水性聚合物整体的交联度)与通常的吸水性聚合物的交联度相比也是高度的交联度,为了实现这种高交联度,最好采用增加交联剂的量、提高反应温度或者延长反应时间等方法。此外,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吸水性聚合物的体积比重优选为0. 5 0. 8g/cm3,特别优选为0. 55 0. 7g/cm3。体积比重是吸水性聚合物颗粒的形状的指标,而且,也可以用作控制吸水速度、保持反复吸水性等吸水性聚合物的各项特性的指标。如果体积比重过小, 那么,吸水性聚合物的颗粒表面的凹凸变得明显,但是,例如通过吸水性聚合物的制造工艺中的加压处理等,该凹凸很容易被破坏而形成平坦面,因此,在最终得到的吸收体中的上述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中,有可能难以形成被上述的吸水性聚合物颗粒包围的空隙。而如果体积比重过大,那么,吸水性聚合物的颗粒表面的凹凸就会减少,并且容易最密集地填充,因此,有可能难以形成该空隙。体积比重在上述范围的吸水性聚合物在其颗粒的表面形成适当高度的凹凸,因此,在使该吸水性聚合物聚集而形成上述的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的情况下,容易在该区域中形成被吸水性聚合物的颗粒包围的空隙。体积比重可以通过在吸水性聚合物的交联反应中所使用的溶剂的sp值、聚合温度、交联剂的滴下时间(交联的速度和分布)、分散剂的种类和数量等来调整。体积比重按照以下的方法来测定。<体积比重的测定方法>根据JIS K6219-2 2005进行体积比重的测定。将测定对象吸水性聚合物从质量及体积已知的圆筒容器(直径IOOmm的不锈钢容器,容量1000ml)距上端50mm以下的高度向该容器的中心部注入。此时,将足量的吸水性聚合物注入圆筒容器内,使得所注入的吸水性聚合物在比圆筒容器的上端更上方的位置形成园锥。使用刮刀除去比圆筒容器的上端更上方的多余的吸水性聚合物,在此状态下测定该容器的质量,从其测定值中减去容器的质量,求出吸水性聚合物的质量,用其除以容器的体积,算出作为目的的体积比重。测定是在 23士2°C、湿度50士5%下进行的,且在测定之前在相同的环境下将试样保存M小时以上后再进行测定。此外,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吸水性聚合物优选以DW法测得的吸水速度为2 20ml/0. 3g · 30秒,特别优选为4 15ml/0. 3g · 30秒。以DW法测得的吸水速度用来表示吸水性聚合物吸取并吸收液体的行为,或者在相邻的吸水性聚合物的颗粒的间隙吸入液体的行为,用作制造时及吸液后的吸收体的形状保持性、特别是吸液后的吸收体的形状保持性的指标。如果吸水性聚合物以DW法测得的吸水速度过快(以DW法测得的吸水速度的值过大),那么,吸收体内的含水率就会过高,其结果是,制造吸收体时容易引起干燥不良,并且有可能无法形成上述的聚合物高浓度区域中的被吸水性聚合物的颗粒包围的空隙。另一方面,如果吸水性聚合物以DW法测得的吸水速度过慢(以DW法测得的吸水速度值过小), 那么,吸水性聚合物的粘接性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无法获得充分的层间粘接力,因加工流水线或者吸液后穿戴者的动作而引起吸收体层间剥离,吸水性聚合物有可能漏出到吸收体外。以DW法测得的吸水速度可以通过吸水性聚合物的形状、粒径、体积比重、交联度等来调整。以DW法测得的吸水速度按照以下的方法来测定。<利用DW法的吸水速度的测定方法>以DW法测得的吸水速度使用作为实施DW法的装置而一般熟知的装置(Demand Wettability Tester)。具体而言,在该装置中,将生理食盐水的液面设定为与聚合物散布台(将70πιπιΦ、No. 2滤纸放置在玻璃过滤器No. 1上的台)的表面相等的水位,在该聚合物散布台的表面上散布0. 3g的测定对象吸水性聚合物。将散布吸水性聚合物的时刻的吸水量设为0,测定30秒后的吸水量。该吸水量以表示生理食盐水的水位下降量的滴定管的刻度来测定。所得到的吸水量的值作为以DW法测得的吸水速度。测定是在23士2°C、湿度 50士5%下进行的,且在测定之前在相同的环境下将试样保存M小时以上后再进行测定。此外,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吸水性聚合物在2. OkPa的加压下的通液速度优选为 150ml/分钟以上,特别优选为200 2000ml/分钟,尤其优选为250 1500ml/分钟。这里,所谓2. OkPa的负荷,大致相当于穿戴吸收性物品时施加在吸收体上的压力。加压下通液速度可以用作吸收体中的液体的扩散、透过速度的指标。即,在经期用卫生巾和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中,尿和经血等排泄液经由形成肌肤接触面的正面片材进入位于其下方的吸收体内,在该吸收体内,暂时保持在例如纸浆等纤维材料成型的空间内,然后,由被该吸收体内的吸水性聚合物固定的所谓吸收机制吸收保持时,吸收性物品中的排泄液的吸收速度主要依赖于“吸水性聚合物固定液体的速度”以及“吸收体中的液体的扩散、透过速度”。 该“吸水性聚合物固定液体的速度”可以根据上述以DW法测得的吸水速度来评估,“吸收体中的液体的扩散、透过速度”可以根据加压下通液速度来评估。加压下通液速度慢(加压下通液速度的值小)的吸水性聚合物,特别是在液体的反复吸收中,很容易引起因凝胶堵塞所导致的吸收体中的液体的扩散受阻,因此,即使该吸水性聚合物本身的固定液体的速度 (以DW法测得的吸水速度)很快,使用该吸水性聚合物得到的吸收性物品中的吸液速度有可能不足而变慢。加压下通液速度可以通过交联的强度(内部交联、以及根据需要的表面交联)、形状、表面处理等来调整。上述加压下通液速度采用日本特开2003-235889号公报中记载的测定方法及测定装置来测定。具体而言,按照以下的步骤测定2. Oltfa下的加压下通液速度。测定是在 23士2°C、相对湿度50士5%下进行的,且在测定之前在相同的环境下将试样保存M小时以上后再进行测定。<加压下通液速度的测定方法>在IOOmL的玻璃烧杯中浸渍溶胀0. 32士0. 005g作为测定试样的吸水性聚合物所需的足量的生理食盐水(0. 9质量%氯化钠水),例如吸水性聚合物的饱和吸收量5倍以上的生理食盐水,并放置30分钟。另外,在垂直竖立的圆筒(内径25. 4mm)的开口部的下端, 准备配备有金属网(网目开孔15(^!11,株式会社三商销售的财0&)11111111烧结不锈钢过滤器 30SUQ、和带旋塞(内径2mm)的细管(内径4mm、长度8cm)的过滤圆筒管,在封闭旋塞的状态下在该圆筒管内投入含有溶胀的测定试样的上述烧杯的全部内容物。接着,将在顶端装有网目开孔150 μ m、直径25mm的金属网的直径2mm的圆柱棒插入过滤圆筒管内,以使该金属网和测定试样接触的方式,再在测定试样中载放施加2. Oltfa负荷的砝码。在此状态下放置1分钟后,打开旋塞使液体流出,测量过滤圆筒管内的液面从60mL的刻度线到达40mL的刻度线(即,20mL的液体通过)的时间(T1)(秒)。使用所测得的时间T1(秒),根据下式算出2. OkPa下的通液速度。其中,Ttl(秒)是在过滤管内不放入测定试剂,测量20ml生理食盐水通过金属网所需的时间得到的数值。通液速度(ml/分钟)=20 X 60/ (T1-T0)用圆筒内溶胀的吸水性聚合物层的厚度除以根据上述式所得到的数值,换算成每20mm的值,作为加压下通液速度。测定进行5次(n = 5),去掉上下各一点的值,将其余三点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此外,加压下通液速度的更详细的测定方法记载于日本特开
192003-235889号公报的W008]段落及W009]段落,测定装置记载于该公报的图1及图2中。另外,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吸水性聚合物的颗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200 600 μ m, 特别优选为250 450 μ m,尤其优选为250 400 μ m。使用平均粒径在该范围的吸水性聚合物的颗粒对于在上述的聚合物高浓度区域中形成被吸水性聚合物的颗粒包围的空隙方面非常有效。此外,如果吸收体中所包含的全部吸水性聚合物中,粒径不足250 μ m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含量不足20质量%,特别是不足15质量%,那么,在长时间穿戴时,液体的吸收时间就会缩短,并且不易发生侧漏,因此优选。另外,除了粒径不足250 μ m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之外,如果粒径不足150 μ m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含量不足5%质量,特别是不足3质量%,那么,就能够更加确实地发挥上述效果,因此优选。上述的“平均粒径”及“粒径不足250 μ m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含量”以及“粒径不足 150 μ m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含量”分别按照下述 < 粒径分布的测定方法 > 来测定。其中,正如由下述测定方法可知的那样,此处所说的“粒径不足250 μ m或者不足150 μ m的吸水性聚合物”并非局限于具有球状或者接近球状的粒状的形状的吸水性聚合物,吸水性聚合物的形状没有限制。〈粒径分布的测定方法〉将吸收体(吸收性物品)中所包含的全部的吸水性聚合物50g,使用JIS Z 8801 所规定的网目开孔850、600、500、355、300、250、150的标准筛(例如日本东京网屏(SCREEN) 公司生产的标准筛)及托盘,使用振筛器(例如,RETSCH公司生产,AS200型)进行筛分。 振筛条件是50Hz、振幅0. 5mm、振筛时间10分钟。测定进行三次,取其平均值作为筛上质量。 所得到的各个筛上质量除以50求出相对频率,画出粒度累积曲线。将相当于累积曲线的中央累积值(50%)的粒径作为平均粒径。筛分操作后,“粒径250 μ m以上的吸水性聚合物” 意指在网目开孔250的筛上的吸水性聚合物,“粒径不足250 μ m的吸水性聚合物”意指在网日开孔250的筛下的吸水性聚合物,即,在网目开孔150的筛上及其下面的托盘上的吸水性聚合物,“粒径不足150 μ m的吸水性聚合物”意指通过网目开孔150的筛子后处于托盘上的吸水性聚合物。进行三次筛分,将三次的平均值作为各筛上的质量。所得到的各筛上的质量作为其相对于总质量的质量百分率,算出各个粒径的存在比例。其中,测定是在23士2°C、 湿度50士5%下进行的,且在测定之前在相同的环境下将试样保存M小时以上后再进行测定。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吸水性聚合物的中和度优选为不足75摩尔%。特别是吸水性聚合物是丙烯酸交联聚合物时,其中和度优选为30 %以上且不足75摩尔%,特别优选为 50 %以上且不足75摩尔%。如果吸水性聚合物的中和度不足75摩尔%,那么,与该吸水性聚合物接触的排泄液的PH变为弱酸性,进而,通过该吸水性聚合物所具有的对于因尿分解而产生的氨及其他碱性成分的高中和能力,卫生巾内被保持为弱酸性区域或中性区域(PH 大概不足5 8),因此,万一发生液体回流导致排泄液附着在肌肤上,对肌肤的刺激也会减少。另外,通过这种吸水性聚合物的中和能力,能够抑制尿臭和腐烂臭味的发生。此外,如果吸水性聚合物的中和度不足75摩尔%,则抑制用于排泄液和卫生巾内的中和的平衡离子(例如钠和钾等)过剩,因此,不易发生起因于过剩的平衡离子的吸水性聚合物的离子凝聚所引起的溶胀受阻。此外,为了提高吸水速度和抑制体积密度,更适合使用容易控制吸水性聚合物颗粒的形状和粒径的反相悬浮聚合法。此时如果中和度低,那么, 丙烯酸单体就容易在作为反应场所的有机溶剂/水/表面活性剂混合溶液中分散,生产性得到提高,并且可实现物性的稳定性。中和度按照以下的方法来测定。〈中和度的测定方法〉首先,做出吸水性聚合物的主链聚合物的中和滴定曲线。例如,吸水性聚合物是丙烯酸交联聚合物时,该吸水性聚合物的主链聚合物是聚丙烯酸。下面,以吸水性聚合物是丙烯酸交联聚合物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向聚丙烯酸(和光纯药工业,平均分子量25万)的离子交换水溶液中适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使用PH测量仪测定该溶液的pH。此时,根据聚丙烯酸的分子量和所添加的氢氧化钠的摩尔数算出中和度,在横轴上标绘中和度,在纵轴上标绘PH,画出中和滴定曲线。在中和度50 100%的范围中进行。pH测量仪使用堀场制作所生产的PH离子测量仪D53,电极式6583。接着,将0. Ig吸水性聚合物投入20ml离子交换水中,搅拌10分钟后,测定该搅拌后的溶剂的pH,根据所得到的pH的值,使用上述中和滴定曲线算出目的中和度。测定是在23士2°C、湿度50士5%下进行的,且在测定之前在相同的环境下将试样保存M小时以上后再进行测定。此外,对于中和度的测定,也可以取代上述方法,通过元素分析确定吸水性聚合物中的钠量,根据下述的理论结构式(1)(适用于丙烯酸类的吸水性聚合物的理论结构式)算出目标中和度。另外,也可以取代上述方法,由采用根据Jis K0113-1997的方法所测定的值算出目标中和度。根据JIS K0113-1997的方法是使用0. 1当量氢氧化钠水溶液作为滴
定液进行电位差滴定,根据拐点法决定终点的方法。
权利要求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具备正面片材、背面片材、以及介于两个片材之间配置且包含吸水性聚合物和纤维的吸收体,所述吸水性聚合物包含溶胀凝胶的安息角为45°以下的吸水性聚合物,所述吸收体具有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在该区域中,所述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有率超过根据下述式算出的吸水性聚合物平均含有率,吸水性聚合物平均含有率(质量%)=(吸收体中所包含的全部吸水性聚合物的总质量/吸收体的总质量)X 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中,多个所述吸水性聚合物的颗粒在两点以上相互接触,且在该颗粒彼此的接点之间形成有被该吸水性聚合物包围的空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被所述吸水性聚合物包围的空隙的大小为400 μ m2以上。
4.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性聚合物根据JIS K 7223得到的离心保持量为5 25g/g。
5.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性聚合物在2. OkPa的加压下通液速度为150ml/分钟以上。
6.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性聚合物的中和度不足75摩尔%。
7.如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有率和所述吸水性聚合物平均含有率之差为10质量%以上。
8.如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体具有吸水性聚合物低浓度区域,该区域中,所述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有率比所述吸水性聚合物平均含有率少或者不含有吸水性聚合物,在所述吸收体的平面视图中,所述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的总面积和所述吸水性聚合物低浓度区域的总面积之比(前者/后者)为30/70 90/1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收体的平面视图中,沿着该吸收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带状的所述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和沿着该长度方向延伸的带状的所述吸水性聚合物低浓度区域在该吸收体的宽度方向交替地配置。
10.如权利要求1 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体具有叠层由纤维集合体所构成的多个层的叠层构造,所述吸水性聚合物夹置在该叠层构造中的层间中的至少一个层间。
11.如权利要求1 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片材在肌肤接触面一侧具有凹部和凸部,该凹部具有构成纤维被压接或粘接的接合部,在所述接合部的附近形成有纤维并列起立部,该纤维并列起立部中,构成纤维以该接合部为起点在远离该接合部的方向并列排列而立起来,在沿着与所述接合部和与该接合部邻接的非接合部的边界正交的方向的截面视图中, 所述纤维并列起立部中邻接的纤维间的距离向着该接合部去逐渐缩小。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面片材包含其长度通过加热而伸长的热伸长性纤维。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经期用卫生巾(1)具备正面片材(2)、背面片材(3)、以及介于两个片材(2)、(3)之间配置且包含吸水性聚合物和纤维的吸收体(10)。作为吸水性聚合物,包含溶胀凝胶的安息角为45°以下的吸水性聚合物,吸收体(10)具有吸水性聚合物高浓度区域(13),在该区域中,吸水性聚合物的含有率超过根据下述式算出的吸水性聚合物平均含有率。吸水性聚合物平均浓度(%)=(吸收体中所包含的全部吸水性聚合物的总质量/吸收体的总质量)×100。
文档编号A61F13/534GK102395344SQ20108001642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7日
发明者宫村猛史, 林由佳, 笠井孝夫 申请人:花王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