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66681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中成药制剂。
背景技术
糖尿病性冠心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它在糖尿病的基础上出现冠心病,既有一般冠心病的共性,也有其作为糖尿病并发证的特殊性,它既不同于糖尿病,也与非糖尿病冠心病有所不同,属祖国医学“消渴”、“胸痹”范畴。糖尿病性冠心病与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相比常起病比较早,血管病变包括大血管和微小血管病变,病情严重复杂,进展较快且症状不典型,易发生心肌梗死,常表现为无痛性心肌梗死,梗死面积比较大,穿壁梗死多,病情多比较严重,预后比较差,病死率较高。糖尿病性冠心病人往往伴有心脏自主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可以造成病人心律失常,还可以引起心脏肥厚,心脏功能衰竭。由于神经病变,患者对于疼痛不敏感,使冠心病的诊断延迟。它不仅给病人带来长期的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因此有效的防治本病已成为当今医学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糖尿病性冠心病发病机制涉及面广,除一般冠心病因素外、尚有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等,是糖尿病者较非糖尿病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增高及发病年龄明显提早的病理基础。以往的治疗多从糖尿病和冠心病两个方面治疗,忽视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中成药也局限于冠心病和糖尿病的治疗,缺乏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的药物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显著、使用方便、安全无毒、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中成药制剂。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中药制剂,它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而成 黄芪25-35%,生地15-25%,水蛭5_15%,三七5_15%, 鸡血藤10_20%,红藤
10-20%ο本发明的最佳重量百分比是
黄芪30%,生地20%,水蛭10%,三七10%,鸡血藤15%,红藤15%。本发明的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中药制剂是一种胶囊剂。所述的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取水蛭、三七,粉碎成细粉;
b、取黄芪、生地、鸡血藤及红藤,加药量的6倍水量煎煮2小时,煎好取出煎液备用;再次加药量的5倍水量煎煮1. 5小时,煎好取出煎液备用;再次加药量的5倍水量煎煮1小时,煎好取出煎液备用;然后合并三次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温度为70°C相对密度为1. 20 KG/M3的稠膏,低温真空干燥成干膏状,粉碎成细粉;C、将步骤a、b中的药物混勻,过80目筛,加适量糊精,混勻,喷以70%的乙醇溶液制软材,制粒,低温60°C干燥,整粒,装入胶囊,即得。本发明药物制剂的服用方法为每次3粒,日服3次。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的胶囊在糖尿病性冠心病治法上有所突破。针对目前生活方式、饮食结构、 环境的变化,提出糖尿病性冠心病的病理基础中不仅存在瘀血还存在热毒,在病因病机上相互影响,“虚"、“热”、“瘀”、“毒’’贯穿糖尿病性冠心病的整个病理过程,是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主要病理机制。因此,在传统临床治疗基础上,清热解毒是一重要的治法。2.以往对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多从糖尿病和冠心病两个方面治疗,忽视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中成药也局限于冠心病和糖尿病的治疗,缺乏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的药物制剂。本发明的胶囊强调全身的整体性联系,达到针对多个病理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的整体调节,疗效进一步明显提高。尤其对于病程长、病情较为顽固的患者相对更有优势。临床疗效
临床应用本发明的胶囊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150例,并与达美康对照,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分布一致(P>0. 05),具有可比性。诊断参照WHO糖尿病、冠心病诊断标准,疗效判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验组150例,糖尿病显效52例,有效69例,无效29 例,总有效率80. 67%。心电图心肌缺血显效44例,有效75例,无效31例,总有效率79. 33%, 优于对照组。本发明的胶囊对糖尿病性冠心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功效可以改善心肌缺血,提高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代谢;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及C反应蛋白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干预炎症反应过程。 本发明的胶囊未发现明显副作用。消渴和胸痹两者虽然属于不同类型的疾病,但二者关系密切,胸痹与消渴合病,两者在病机上存在以消渴病机为基础的转化规律。传统认为消渴病病机为阴虚燥热,消渴迁延同久,阴虚燥热内炽,炼液成痰,痰阻经络,津少血瘀,瘀阻心脉发为胸痹;或气虚无力行血,胸阳不运,血停为瘀,阻滞心脉发为胸痹;糖尿病并发症中医辨证多以气阴两虚兼有血瘀者最为多见。治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主。目前随着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环境的变化, 由于恣嗜膏梁、烟酒成癖、食成太过。化为膏脂,内郁生热成毒,毒热浊腐浸于血脉,心络闭塞,不通则痛。或压力过大,肝郁气滞,气郁化火;或素体阴虚火旺,灼耗阴液,加之吸烟、饮酒、多食肥甘厚味而生热毒,或痰瘀化热久而蕴毒,毒邪内壅,气血不畅,气滞血瘀,痹阻心脉发为心痛。糖尿病性冠心病的病理基础中不仅存在瘀血还存在热毒,在病因病机上相互影响,“虚"、“热”、“瘀”、“毒’’贯穿糖尿病性冠心病的整个病理过程,是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主要病理机制。因此,在传统临床上基础上,清热解毒是一重要的治法。本发明的胶囊方用黄芪黄芪补中益气、通调血脉,生地滋阴清热生津,润泽心肺,三七、水蛭、鸡血藤活血化瘀, 养血通经,红藤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诸药合用,补气而不滞气、滋阴而不粘腻、祛瘀而不伤正,补通升运兼施、心肺脾胃并调,发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功效。本发明的胶囊中黄芪具有扩张血管、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微循环、促进血管生成、降低血糖作用。并可降低自由基生成,促进自由基清除、抑制免疫炎症作用。生地有一定的强心、利尿、 降低血糖等作用。鸡血藤具有降血脂、抗栓、调节免疫等作用。三七粉能明显扩张血管,减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加强和改善冠脉微循环,增加营养性心肌血流量、减少心肌的耗氧量作用。水蛭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栓的作用,可降低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红藤有直接扩张冠状动脉、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抗凝、抗炎等作用。下面为几例典型病例
李某,男,63岁,糖尿病病史9年,1年前因劳累出现以心前区疼痛,每次持续数分钟,休息后缓解,伴心慌,胸闷,口服消心痛效果不佳。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涩。空腹血糖 8. 7mmol / L,屎糖(++),血胰岛素 26. 4mU / L,甘油三酯 3. 04mmol / L,胆固醇 5. 8mmol / L.心电图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T II、TlII、TavF、TV2 V4倒置。诊断糖尿病性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塞,劳累性心绞痛。给予本发明的胶囊,每日3粒,日服3次口服。20 天后,诸症消失,能进行日常活动,舌脉正常。复查复查血糖7. Ommol / L,尿糖(一), 甘油三酯1.68 mmol / L,胆固醇5. 3 mmol / L,心电图TII、TV2低直立,余倒置,T波明显变浅。徐某,男,49岁,7年前体检发现血糖高。1年前出现阵发胸闷胸痛,每次持续数分钟,休息后缓解。患者形体肥胖,体重86kg,舌质红、苔薄黄,脉弦。实验室检查血糖8. 6 mmol / L。尿糖(+),心电图STV4 V6压低0. 05mv, TV3 V5倒置。诊断糖尿病性冠心病,心绞痛。给予本发明的胶囊,每日3粒,日服3次口服,5天后,诸症明显减轻消失,17天诸症消失,能进行日常活动,复查复查血糖7.2mmol / L,尿糖(一),心电图好转。窦某,男,46岁,既往有高血压病11年,糖尿病病史5年。间断发作性胸闷、胸痛半年,加重伴头晕、乏力一月余。做心电图示下壁、广泛前壁缺血型改变,诊断糖尿病性冠心病。口服本发明的胶囊,每日3粒,日服3次。5天后患者诉胸闷、胸痛减轻,但活动后仍有疼痛感觉,头晕有所缓解,查体清晨血压135/85mmHg,空腹血糖8. 3mmol/L, 11天后, 诸症消失,能进行日常活动。查体清晨血压130/80mmHg,空腹血糖7. Ommol/L, 12导联心电图示下壁T波低平。吕某,女,65岁,糖尿病病史5年。半月前因情绪波动出现阵发性心前区疼痛、心悸、胸闷,舌暗红苔薄黄,脉细弱。实验室检查血糖9. 2 mmol / L。尿糖(+),做心电图检查,前壁缺血型改变,双源CT:前降支中段、回旋支40 50%狭窄,诊断糖尿病性冠心病。给予本发明的胶囊,每日3粒,日服3次口服。半月后诸症消失,能进行日常活动, 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空腹血糖5.8mmol/l,12导联心电图好转。李某,女,58岁,3年前体检发现血糖高。2个月前出现阵发胸闷胸痛,心慌,每次持续十多分钟,休息后缓解。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实验室检查血糖8. 1 mmol / L。尿糖(“),心电图STV4 V5压低0. 05mv, TV3 V5倒置。双源CT 前降支、右冠30 50% 狭窄,诊断糖尿病性冠心病。口服本发明的胶囊,每日3粒,日服3次。8天后,诸症明显减轻,20天诸症消失,能进行日常活动,复查复查血糖6. 3mmol / L,尿糖(一),心电图好转。


图是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胶囊是由原料药黄芪、生地、水蛭、三七、鸡血藤、红藤六味药按照下述重量百分比配制而成
黄芪30%,生地20%,水蛭10%,三七10%,鸡血藤15%,红藤15%。如图所示的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取水蛭、三七,粉碎成细粉;
b、取黄芪、生地、鸡血藤及红藤,加药量的6倍水量煎煮2小时,煎好取出煎液备用;再次加药量的5倍水量煎煮1. 5小时,煎好取出煎液备用;再次加药量的5倍水量煎煮1小时,煎好取出煎液备用;然后合并三次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温度为70°C相对密度为1. 20 KG/M3的稠膏,低温真空干燥成干膏状,粉碎成细粉;
C、将步骤a、b中的药物混勻,过80目筛,加适量糊精,混勻,喷以70%的乙醇溶液制软材,制粒,低温60°C干燥,整粒,装入胶囊,即得。本发明药物制剂的服用方法为每次3粒,日服3次。实施例2 本发明的胶囊是由原料药黄芪、生地、水蛭、三七、鸡血藤、红藤六味药按照下述重量百分比配制而成
黄芪35%,生地15%,水蛭5%,三七5%,鸡血藤20%,红藤20%。如图所示的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取水蛭、三七,粉碎成细粉;
b、取黄芪、生地、鸡血藤及红藤,加药量的6倍水量煎煮2小时,煎好取出煎液备用;再次加药量的5倍水量煎煮1. 5小时,煎好取出煎液备用;再次加药量的5倍水量煎煮1小时,煎好取出煎液备用;然后合并三次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温度为70°C相对密度为1. 20 KG/M3的稠膏,低温真空干燥成干膏状,粉碎成细粉;
C、将步骤a、b中的药物混勻,过80目筛,加适量糊精,混勻,喷以70%的乙醇溶液制软材,制粒,低温60°C干燥,整粒,装入胶囊,即得。本发明药物制剂的服用方法为每次3粒,日服3次。实施例3:本发明的胶囊是由原料药黄芪、生地、水蛭、三七、鸡血藤、红藤六味药按照下述重量百分比配制而成
黄芪25%,生地15%,水蛭15%,三七15%,鸡血藤15%,红藤15%。如图所示的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取水蛭、三七,粉碎成细粉;
b、取黄芪、生地、鸡血藤及红藤,加药量的6倍水量煎煮2小时,煎好取出煎液备用;再次加药量的5倍水量煎煮1. 5小时,煎好取出煎液备用;再次加药量的5倍水量煎煮1小时,煎好取出煎液备用;然后合并三次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温度为70°C相对密度为1. 20 KG/M3的稠膏,低温真空干燥成干膏状,粉碎成细粉;
C、将步骤a、b中的药物混勻,过80目筛,加适量糊精,混勻,喷以70%的乙醇溶液制软材,制粒,低温60°C干燥,整粒,装入胶囊,即得。本发明药物制剂的服用方法为每次3粒,日服3次。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它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而成黄芪25-35%,生地15-25%,水蛭5_15%,三七5_15%, 鸡血藤10_20%,红藤10-20%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它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而成黄芪30%,生地20%,水蛭10%,三七10%,鸡血藤15%,红藤15%。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它是一种胶囊剂。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a、取水蛭、三七,粉碎成细粉;b、取黄芪、生地、鸡血藤及红藤,加药量的6倍水量煎煮2小时,煎好取出煎液备用;再次加药量的5倍水量煎煮1. 5小时,煎好取出煎液备用;再次加药量的5倍水量煎煮1小时,煎好取出煎液备用;然后合并三次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温度为70°C相对密度为1. 20 KG/M3的稠膏,低温真空干燥成干膏状,粉碎成细粉;C、将步骤a、b中的药物混勻,过80目筛,加适量糊精,混勻,喷以70%的乙醇溶液制软材,制粒,低温60°C干燥,整粒,装入胶囊,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中药制剂,它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而成黄芪25-35%,生地15-25%,水蛭5-15%,三七5-15%, 鸡血藤10-20%,红藤10-20%。本发明的胶囊在糖尿病性冠心病治法上有所突破。针对目前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环境的变化,提出糖尿病性冠心病的病理基础中不仅存在瘀血还存在热毒,在病因病机上相互影响,“虚"、“热”、“瘀”、“毒”贯穿糖尿病性冠心病的整个病理过程,是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主要病理机制。因此,在传统临床治疗基础上,清热解毒是一重要的治法。本发明的胶囊强调全身的整体性联系,达到针对多个病理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的整体调节,疗效进一步明显提高。尤其对于病程长、病情较为顽固的患者相对更有优势。
文档编号A61K36/804GK102258622SQ20111025419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1日
发明者吕久省, 吕靖中, 朱明军, 杜廷海, 程江涛 申请人:杜廷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