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5725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草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药领域,涉及一种中草药组合物,还涉及该中草药组合物的制剂以及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脾脏是淋巴系统中最大的器官,具有造血、滤血、清除衰老血细胞及参与免疫反应等功能,还能够帮助抵抗感染,因此脾称为人体的“后天之本”。胃是食物消化的场所,人的五脏六腑,四肢需要营养,都需要食物经胃消化后小肠才能吸收,因此胃称为人体的“水谷之海”。脾脏和胃是人体重要的器官,脾脏和胃的健康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同时能够防止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现在人们忙于工作,早上不吃早餐,中午和晚上暴饮暴食,易导致肠胃功能紊乱;感冒或身体不适未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使免疫系统超负荷运作,易导致免疫系统发生紊乱,特别是脾脏。中药对慢性疾病有很好的调理和治疗作用,还具有副作用小等优点。因此,急需一种中草药组合物,具有合理的中药配方,能够开胃健脾,增强人体免疫力,副作用小,能够治疗胃炎、胃窦炎、慢性胃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口臭、便秘、痔疮等脾胃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中草药组合物,配伍独特,原料来源广泛,具有开胃健脾,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中草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材组成黄芪30-60份、白术20-50份、防风 10-30份、大枣10-20份、党参10-40份、茯苓5_20份、山药10-25份、甘草3_10份、木香3_15 份、砂仁3-15份、肉豆蔻3-15份、白及5-20份、海螵蛸10-30份、黄连5_20份、山楂10-30 份、麦芽10-30份、陈皮10-30份、五香藤15-40份、马兰15-40份、莱菔子3_15份、鸡内金 10-40份和建曲5-40份。进一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材组成黄芪40份、白术30份、防风20份、大枣15 份、党参20份、茯苓10份、山药15份、甘草5份、木香5份、砂仁5份、肉豆蔻5份、白及10 份、海螵蛸15份、黄连15份、山楂20份、麦芽15份、陈皮20份、五香藤22份、马兰25份、 莱菔子5份、鸡内金15份和建曲10份。本发明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中草药组合物的制剂,该剂型有利于吸收,制备方法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利用所述中草药组合物制备的制剂。进一步,所述制剂为口服液。本发明目的之三在于提供所述制剂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易行,生产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按配比取海螵蛸,加水,浸泡,提取,过滤,分别收集药渣和水提液,备用;
B.按配比取黄芪、白术、防风、大枣、党参、茯苓、山药、甘草、白及、黄连、山楂、麦芽、陈皮、五香藤、马兰、莱菔子、鸡内金、木香和步骤A所得药渣,加水,浸泡,提取,分别收集药渣和水提液,备用;
C.按配比取砂仁、肉豆蔻、建曲和步骤B所得药渣,加水,浸泡,提取,收集水提液,然后与步骤A和步骤B所得水提液混合,即口服液;
进一步,所述步骤A为按配比取海螵蛸,加入相当于药物重量7-10倍的水,浸泡1-3小时,煎煮30-60分钟,分别收集药渣和水提液,备用;
所述步骤B为按配比取黄芪、白术、防风、大枣、党参、茯苓、山药、甘草、白及、黄连、山楂、麦芽、陈皮、五香藤、马兰、莱菔子、鸡内金、木香和步骤A所得药渣,加入相当于药物重量7-10倍的水,浸泡1-3小时,煎煮30-60分钟,分别收集药渣和水提液,备用;
所述步骤C为按配比取砂仁、肉豆蔻、建曲和步骤B所得药渣,加入水,浸泡1-3小时, 煎煮提取三次;第一次加水量相当于药物重量7-10倍,过滤,收集滤液,得第一次水提液; 第二次加水量相当于药物重量2-3倍,过滤,收集滤液,得第二次水提液;第三次加水量相当于药物重量1-2倍,过滤,收集滤液,得第三次水提液,合并三次水提液,然后与步骤A和步骤B所得水提液混合,得口服液。进一步,所述步骤A为按配比取海螵蛸,加入相当于药物重量8倍的水,浸泡1小时,煎煮60分钟,分别收集药渣和水提液,备用;
所述步骤B为按配比取黄芪、白术、防风、大枣、党参、茯苓、山药、甘草、白及、黄连、山楂、麦芽、陈皮、五香藤、马兰、莱菔子、鸡内金、木香和步骤A所得药渣,加入相当于药物重量8倍的水,浸泡2小时,煎煮45分钟,分别收集药渣和水提液,备用;
所述步骤C为按配比取砂仁、肉豆蔻、建曲和步骤B所得药渣,加入相当于药物重量8 倍的水,浸泡2. 5小时,煎煮20分钟,过滤,收集滤液,得第一次水提液;加入相当于药物重量2. 5倍的水,煎煮1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得第二次水提液;然后加入相于药物重量1. 5 倍的水,煎煮0. 5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得第三次水提液;合并三次水提液,然后与步骤A和步骤B所得水提液混合,得口服液。进一步,所述步骤A之前还包括步骤Al 按配比取黄芪、白术、防风、大枣、党参、茯苓、山药、甘草、木香、砂仁、肉豆蔻、白及、海螵蛸、黄连、山楂、麦芽、陈皮、五香藤、马兰、莱菔子、鸡内金和建曲粉碎成粗粉。本发明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中草药组合物的应用,治疗效果确切,见效快。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中草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脾胃病的药物中的应用。中医所述的脾胃病包括但不限于胃炎、慢性胃炎、结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肠炎、肠菌群失调、便秘、便血、痔疮、慢性腹泻、痢疾、胃出血、胃下垂、胃窦炎、胃痛、肠易激综合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口腔溃疡、口臭、食道炎、胃肠功能紊乱等。进一步,所述脾胃病为胃炎、胃窦炎、慢性胃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口臭、便秘和痔疮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草药组合物,配伍独特,原料来源广泛,具有开胃健脾,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效果,对胃炎、胃窦炎、慢性胃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口臭、便秘、痔疮等脾胃病具有很好的疗效,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本发明的中草药组合物或其提取物可以制成各种适用于临床治疗需要的制剂,例如口服液等;本发明还公开了由所述中草药组合物制得的口服液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各味药的功效如下
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膜荚黄芪的根,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印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苦、甘, 温,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防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 Schischk.的干燥根,味辛、甘,性微温,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的功效。大枣为鼠李科枣属植物枣Zizyphus jujuba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大枣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并可抑制癌细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Radix Codonopsis Pilosulae的根,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茯苓为真菌茯苓属Wolfiporia的干燥菌核。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和遗精白浊。山药为薯蓣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e干燥根茎,具有健脾益胃、助消化、滋肾益精、益肺止咳和降低血糖的功效。甘草为为双子叶植物豆科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Fisch的根及根茎,气微, 味甜,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木香为菊科植物云木香Saussurea costus的干燥根茎,主治胞胁胀满足,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痢疾后重。砂仁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的果实或种籽,主治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肉豆蔻为肉豆蔻科常绿乔木植物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 Houtt.的干燥种仁。辛,苦,温;归脾,胃,大肠经,可治虚泻冷痢、脘腹冷痛、呕吐等疾病。白及,又名白芨,为兰科白及 Bletilla striata (Thunb. ex A. Murray) Rchb. f■的球茎,主治收敛止血,消肿生肌。海螵蛸,又名乌侧骨,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k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e或金乌贼kpia esculenta Hoyle的内壳。味咸、涩,性温。归肝、肾经。具有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的功能。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楂Hawthorn的成熟果实。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的功效。用于肉食积滞、胃烷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麦芽为禾本科植物大麦Hordeum vulgare 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用于脾虚食少,乳汗郁积。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具有理气开胃,燥湿化痰,治脾胃病的功效,用于胸腹胀满,脾虚饮食减少、消化不良,以及恶心呕吐。五香藤为木兰科植物中间近缘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CTurcz.) Baill. 的全株,清热解毒,舒筋活血,消肿止痛。主治流感,毒蛇、狂犬咬伤,风湿麻木,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痈肿疮毒。马兰为菊科植物马兰Kalimeris indica (Linn. ) Sch.干燥的全株,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湿,消食和消积的功效。莱菔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的成熟种子。具有消食除胀, 降气化痰的功效。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鸡内金脊索动物门雉科动物家鸡fei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的干燥砂囊内壁,具有消食健胃,涩精止遗的功效。主治食积胀满,呕吐反胃,泻痢,疳积,消渴,遗溺, 喉痹乳蛾,牙疳口疮。建曲为麦粉、麸皮和多种药物混合后,经发酵而成的曲剂。具有健脾消食,理气化湿,解表功效。主治伤食胸痞,腹煮吐泻,痢疾,感冒头痛,小儿伤饥失饱。本发明使用的药物中,白及和海螵蛸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胃溃疡及胃酸过多, 五香藤、马兰、大枣、莱菔子和鸡内金复方具有补中益气、开胃健脾、平肝养血的功效,黄芪、 白术、防风、党参、茯苓、山药、甘草、木香、砂仁、肉豆蔻、白及、海螵蛸、黄连、山楂、麦芽、陈皮和建曲是中医里开胃健脾的常用药物,其营养成分丰富,长期服用能够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营养,调节新陈代谢,排除人体有害物质,增强人体免疫能力。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优选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实施例1 中草药组合物
称取各中药材重量配比为黄芪40份、白术30份、防风20份、大枣15份、党参20份、 茯苓10份、山药15份、甘草5份、木香5份、砂仁5份、肉豆蔻5份、白及10份、海螵蛸15 份、黄连15份、山楂20份、麦芽15份、陈皮20份、五香藤22份、马兰25份、莱菔子5份、鸡内金15份和建曲10份。中草药口服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l.将黄芪、白术、防风、大枣、党参、茯苓、山药、甘草、木香、砂仁、肉豆蔻、白及、海螵蛸、黄连、山楂、麦芽、陈皮、五香藤、马兰、莱菔子、鸡内金和建曲粉碎成粗粉。A. 按配比取海螵蛸粗粉,加入相当于药物重量6倍的水,浸泡40分钟;煎煮 60分钟,分别收集药渣和水提液,备用。B.按配比取黄芪、白术、防风、大枣、党参、茯苓、山药、甘草、白及、黄连、山
楂、麦芽、陈皮、五香藤、马兰、莱菔子、鸡内金、木香粗粉和步骤A所得药渣,加入相当于药物重量6倍的水,浸泡40分钟,煎煮60分钟,分别收集药渣和水提液,备用。C.按配比取砂仁、肉豆蔻、建曲粗粉和步骤B所得药渣,加入相当于药物重量6倍的水,浸泡40分钟,煎煮20分钟,过滤,收集滤液,得第一次水提液;加入相当于药物重量 2. 5倍的水,煎煮1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得第二次水提液;然后加入相于药物重量1. 5倍的水,煎煮0. 5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得第三次水提液;合并三次水提液,然后与步骤A和步骤B所得水提液混合,即得口服液。本实施例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实施例2 中草药组合物
称取各中药材重量配比为黄芪30份、白术20份、防风10份、大枣15份、党参10份、 茯苓5份、山药10份、甘草3份、木香3份、砂仁3份、肉豆蔻3份、白及5份、海螵蛸10份、 黄连5份、山楂10份、麦芽10份、陈皮10份、五香藤15份、马兰15份、莱菔子3份、鸡内金 10份和建曲5份。中草药口服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l.将黄芪、白术、防风、大枣、党参、茯苓、山药、甘草、木香、砂仁、肉豆蔻、白及、海螵蛸、黄连、山楂、麦芽、陈皮、五香藤、马兰、莱菔子、鸡内金和建曲粉碎成粗粉。A. 按配比取海螵蛸粗粉,加入相当于药物重量5倍的水,浸泡60分钟;煎煮50 分钟,分别收集药渣和水提液,备用。B.按配比取黄芪、白术、防风、大枣、党参、茯苓、山药、甘草、白及、黄连、山楂、麦芽、陈皮、五香藤、马兰、莱菔子、鸡内金、木香粗粉和步骤A所得药渣,加入相当于药物重量 5倍的水,浸泡60分钟,煎煮75分钟,分别收集药渣和水提液,备用。C.按配比取砂仁、肉豆蔻、建曲粗粉和步骤B所得药渣,加入相当于药物重量5倍的水,浸泡60分钟,煎煮25分钟,过滤,收集滤液,得第一次水提液;加入相当于药物重量2 倍的水,煎煮1. 5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得第二次水提液;然后加入相于药物重量1倍的水, 煎煮0. 5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得第三次水提液;合并三次水提液,然后与步骤A和步骤B 所得水提液混合,即得口服液。实施例3 中草药组合物
称取各中药材重量配比为黄芪60份、白术50份、防风30份、大枣20份、党参40份、 茯苓20份、山药25份、甘草10份、木香15份、砂仁15份、肉豆蔻15份、白及20份、海螵蛸 30份、黄连20份、山楂30份、麦芽30份、陈皮30份、五香藤40份、马兰40份、莱菔子15 份、鸡内金40份和建曲40份。中草药口服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l.将黄芪、白术、防风、大枣、党参、茯苓、山药、甘草、木香、砂仁、肉豆蔻、白及、海螵蛸、黄连、山楂、麦芽、陈皮、五香藤、马兰、莱菔子、鸡内金和建曲粉碎成粗粉。A.按配比取海螵蛸粗粉,加入相当于药物重量8倍的水,浸泡30分钟;煎煮75分钟,分别收集药渣和水提液,备用。B.按配比取黄芪、白术、防风、大枣、党参、茯苓、山药、甘草、白及、黄连、山楂、麦
芽、陈皮、五香藤、马兰、莱菔子、鸡内金、木香粗粉和步骤A所得药渣,加入相当于药物重量8倍的水,浸泡30分钟,煎煮50分钟,分别收集药渣和水提液,备用。C.按配比取砂仁、肉豆蔻、建曲粗粉和步骤B所得药渣,加入相当于药物重量8倍的水,浸泡30分钟,煎煮30分钟,过滤,收集滤液,得第一次水提液;加入相当于药物重量3 倍的水,煎煮1. 5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得第二次水提液;然后加入相于药物重量1倍的水, 煎煮1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得第二次水提液;合并三次水提液,然后与步骤A和步骤B所得水提液混合,即得口服液。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本发明的中草药组合物可以用水或醇等溶剂提取有效成分制得提取物。为了便于贮存和携带,服用方便,口感更好,本发明的中草药组合物或其提取物可以制成各种适用于临床治疗需要的制剂,在制剂中可加入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剂的方法为常规方法。例如,可以将中草药组合物中的各种中药材直接粉碎成细粉,制成散剂,或者加入粘合剂制成丸剂;可以将中草药组合物的提取物与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胶囊、片剂、颗粒剂等等。这些提取物和制剂与中草药组合物具有相同的治疗作用。利用本发明实施例1-3制备的中草药口服液治疗胃炎、胃窦炎、慢性胃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口臭、便秘、痔疮等脾胃病,成年人每日3次,1次服15-20mL,儿童服用量减半。以下是本发明的典型病例。病例1 刘某,男,65岁,患者腹胀不适,时有打嗝,乏力,消化不良,大便时有稀薄, 食辛辣之物即腹胀加重,食欲减退。临床诊断患有胃炎。服用本发明的中草药口服液,每日 3次,1次服15mL,服用1天后,患者自感腹胀减轻了,饭量增加,吃饭口感变佳;继续服用3 天后,腹胀完全消失,大便正常,诸症皆除,精神转佳。病例2 张某,男,49岁,患者腹胀不适,饮食减少,时长3个月,打嗝,消化不良,时有前额晕重,胃脘时有隐痛。临床诊断患有胃炎、消化不良。服用本发明的中草药口服液, 每日3次,1次服20mL,服用5天后,腹胀减轻,食量增加,前额晕重消失。病例3 夏某,女,44岁,患者胃脘不适胀满,不思饮食,消化不良,时有腹泻,便秘。 临床诊断患有胃炎。服用本发明的中草药口服液,每日3次,1次服15mL,服用10天后,食量增加,胃胀减轻,大便正常。后续服用10天,症状痊愈,恢复正常。病例4 张某,女,46岁,患者经常头晕乏力,胃脘不适,饮食少,不思食,胃脘时有隐痛,内外混合痔,时有大便稀薄,精神不佳,患病3年。临床诊断患有胃炎、痔疮。服用本发明的中草药口服液,每日3次,1次服15mL,连续服用10天后,诸症好转,食量恢复正常, 痔疮已不发或很少发,后又连续服用20天后,痊愈。病例5:周某,男,观岁,患者经常为腹胀不适,消化不良,饮食少,大便时有稀薄, 食辛辣之物即腹胀加重,食欲减退。临床诊断患有胃炎。服用本发明的中草药口服液,每日 3次,1次服15mL,服用1天后,患者自感腹胀减轻了,饭量增加,吃饭口感变佳;继续服用3 天后,腹胀完全消失,大便正常,痔疮疼痛减轻,诸症皆除,精神转佳。病例6:孙某,女,81岁,患者胃脘腹胀不适,食量减少,常服西药治疗胃炎的药物, 精神欠佳,长期胃痛,纳呆,气短,肠鸣,腹泻,消化不良。临床诊断患有慢性胃炎。服用本发明的中草药口服液,每日3次,1次服15mL,开始服用5天后,胃胀明显减轻,饮食增加,睡眠良好,肠鸣,腹胀症状消失,继续服用巩固治疗。病例7:李某,女,32岁,患者胃脘不适,时有刺痛,反复上腹不适或疼痛,腹胀消化不良,食欲欠佳,头晕乏力,精神萎靡。临床诊断患有慢性胃炎。服用本发明的中草药口服液,每日3次,1次服20mL,服用2天后,腹胀消失,时有轻微疼痛,饮食量增加,5天后,症状全部恢复正常,后又食用不消化食物,引起腹胀反复发作,巩固治疗20天后,诸症痊愈。病例8 吴某,女,67岁,患者不思饮食,精神欠佳,失眠耳鸯,精神抑郁,胡思乱想, 干活时大脑一片空白,身体消瘦,口淡无味,病程3个月。临床诊断患有慢性胃炎。服用本发明的中草药口服液,每日3次,1次服20mL,连续服用30天后,诸症痊愈,饮食正常,精神转佳,能正常工作。病例9:曾某,女,47岁,患者胃脘时灼热隐痛,胀痛,脾胃虚弱,嗳气则舒,口臭,食欲不振,疲倦乏力,呵欠频作,面色无华,身体消瘦,精神萎靡,无精打采。临床诊断患有慢性胃炎、口臭。服用本发明的中草药口服液,每日3次,1次服15-20mL,服用5天后,胃脘灼热, 胀痛减轻;但呵欠频作未减,口臭减轻,食量有所增加继续服用15天后,全部症状痊愈。病例10 张某,女,46岁,患者打嗝,上腹胀满,压痛,食欲欠佳,病程较长,反复上腹部不适,每因情智刺激或感冒时加重诱发,嗳气则舒,嘈杂,大便时溏,五心烦热,盗汗,口臭。临床诊断患有慢性胃炎、口臭。服用本发明的中草药口服液,每日3次,1次服20mL,服用5天后,上述症状恢复,食量正常,口臭减轻,服用30天后症状痊愈。病例11 黄某,男,78岁,患者反复上腹不适或疼痛,消化不良,上腹胀满,食生冷食物家中,大便时而稀薄不能多食,经常口臭。临床诊断患有慢性胃炎、肠胃功能紊乱、口臭。服用本发明的中草药口服液,每日3次,1次服15-20mL,服用10天后,口臭,肠胃功能全部恢复正常,食量恢复正常。病例12 赵某,女,81岁,患者身体消瘦,经常生病,食量减少,有内外痔疮,胃脘时有隐痛,不适,腹胀,痞闷不畅,头晕乏力,大便时有稀薄,时有便秘不畅。临床诊断患有慢性胃炎,痔疮。服用本发明的中草药口服液,每日3次,1次服10-20mL,服用3天后,食量增加, 痔疮疼痛减轻,胸腹空畅,大便稀薄,腹胀已减轻,服用10天后,所有症状恢复。病例13 吴某,女,70岁,患者胃脘部疼痛,近3个月来加剧,曾用西药治疗,效果不佳,疼痛靠右侧,胃脘部似有物,大便干燥,无暖气泛酸,舌质红,脉细弦,睡眠欠佳。临床诊断患有胃窦炎。服用本发明的中草药口服液,每日3次,1次服15-20mL,服用5天后,胃部疼痛减轻,大便已润,排气增多,自觉较前舒服,服用10天后,大便正常,食量恢复正常,睡眠欠佳,舌红,脉细带弦。病例14 肖某,男,35岁,患者上腹部饱胀,隐痛或剧痛,常呈周期性发作,伴有嗳气、反酸,精神欠佳。临床诊断患有胃窦炎。服用本发明的中草药口服液,每日3次,1次服 20mL,服用3天后,上腹部疼痛减轻,反酸症状减轻,继续服用20天后,上腹疼痛感消失,食量增加,上述症状痊愈。病例15 郑某,男,56岁,患者胃烧心特别厉害,寝食难安,情绪易波动,症状已持续半个多月,经常呕吐,纳差,身体消瘦。临床诊断患有胃窦炎。服用本发明的中草药口服液,每日3次,1次服20mL,连续服用30天后,诸症状消失,经检查胃窦炎治愈。病例16 明某,男,83岁,患者脑部手术后不思饮食,反应迟钝,全身乏力,嗜睡,精神萎靡,大便秘结,胸腹胀满不适。临床诊断其脾胃虚弱,免疫力低下,便秘。服用本发明的中草药口服液,每日3次,1次服30mL,服用3天后腹胀消失,食量增加,食之有味,后又减量服用每日3次,1次服10mL,精神转佳,免疫力增强。
病例17 莫某,女,14岁,患者胃脘灼热,背部灼热,小便短赤,饮食量少,腹胀,头晕乏力,便秘。临床诊断为脾胃虚弱,胃炎,便秘。服用本发明的中草药口服液,每日3次,1 次服20mL,服用2天后效果明显,大便湿润,食量增加,患者继续服用3天后症状痊愈,恢复正常。病例18 汪某,男,3个月,患者腹泻,吐乳,哭闹,呃逆,腹泻次数每天达10次以上, 吐乳5次以上。临床诊断为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服用本发明的中草药口服液,每日3次,1 次服3-5mL,服用2天后,腹泻好转,5天后痊愈。病例19 张某,女,56岁,身体消瘦,食欲不佳,不食油腻食物,饮食量极少,平时头晕,胃脘胀闷不适,无疼痛,呕吐,病程长达3年。临床诊断为脾胃虚弱。服用本发明的中草药口服液,每日3次,1次服15-20mL,服用5天后,自感饭量增加,食物有味,精神转佳,继续服用30天后停药至今,上述症状痊愈,未复发,食欲正常。病例20 胡某,女,37岁,患者身体免疫力低下,经常感冒,胃脘不适,不思饮食或食量极少。临床诊断为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服用本发明的中草药口服液,每日3次,1次服 15-20mL,服用30天后食量好转,精神好,睡觉香,抵抗力增加。病例21 庞某,男,37岁,患者腹胀不适,痞满。临床诊断为消化不良。服用本发明的中草药口服液,每日3次,1次服20mL,服用当天见效,腹胀消失,食量正常,服用5天后痊愈。病例22 龚某,女,四岁,患者饮食减少,时有头晕,食辛辣物,胃脘疼痛,腹胀,肠鸣,大便时有便秘,时间长达2两年。临床诊断患有肠胃紊乱,消化不良。服用本发明的中草药口服液,每日3次,1次服15-20mL,服用10天后诸症好转见效,食量增加,继续巩固10 天,肠胃功能正常,饮食正常,症状痊愈。病例23 娄某,男,6岁,患者不思饮食,腹中隐痛,发热,时有腹泻,腹胀。临床诊断患有消化不良。服用本发明的中草药口服液,每日3次,1次服10mL,服用1天后症状全部好转,后续服2天痊愈。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中草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材组成黄芪30-60份、白术 20-50份、防风10-30份、大枣10-20份、党参10-40份、茯苓5_20份、山药10-25份、甘草 3-10份、木香3-15份、砂仁3-15份、肉豆蔻3_15份、白及5_20份、海螵蛸10-30份、黄连 5-20份、山楂10-30份、麦芽10-30份、陈皮10-30份、五香藤15-40份、马兰15-40份、莱菔子3-15份、鸡内金10-40份和建曲5-4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草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材组成黄芪40份、白术30份、防风20份、大枣15份、党参20份、茯苓10份、山药15份、甘草5份、 木香5份、砂仁5份、肉豆蔻5份、白及10份、海螵蛸15份、黄连15份、山楂20份、麦芽15 份、陈皮20份、五香藤22份、马兰25份、莱菔子5份、鸡内金15份和建曲10份。
3.利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草药组合物制备的制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口服液。
5.权利要求4所述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A.按配比取海螵蛸,加水,浸泡,提取,过滤,分别收集药渣和水提液,备用;B.按配比取黄芪、白术、防风、大枣、党参、茯苓、山药、甘草、白及、黄连、山楂、麦芽、陈皮、五香藤、马兰、莱菔子、鸡内金、木香和步骤A所得药渣,加水,浸泡,提取,分别收集药渣和水提液,备用;C.按配比取砂仁、肉豆蔻、建曲和步骤B所得药渣,加水,浸泡,提取,收集水提液,然后与步骤A和步骤B所得水提液混合,即口服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为按配比取海螵蛸,加入相当于药物重量7-10倍的水,浸泡1-3小时,煎煮 30-60分钟,分别收集药渣和水提液,备用;所述步骤B为按配比取黄芪、白术、防风、大枣、党参、茯苓、山药、甘草、白及、黄连、山楂、麦芽、陈皮、五香藤、马兰、莱菔子、鸡内金、木香和步骤A所得药渣,加入相当于药物重量7-10倍的水,浸泡1-3小时,煎煮30-60分钟,分别收集药渣和水提液,备用;所述步骤C为按配比取砂仁、肉豆蔻、建曲和步骤B所得药渣,加入水,浸泡1-3小时, 煎煮提取三次;第一次加水量相当于药物重量7-10倍,过滤,收集滤液,得第一次水提液; 第二次加水量相当于药物重量2-3倍,过滤,收集滤液,得第二次水提液;第三次加水量相当于药物重量1-2倍,过滤,收集滤液,得第三次水提液,合并三次水提液,然后与步骤A和步骤B所得水提液混合,得口服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为按配比取海螵蛸,加入相当于药物重量8倍的水,浸泡1小时,煎煮60分钟,分别收集药渣和水提液,备用;所述步骤B为按配比取黄芪、白术、防风、大枣、党参、茯苓、山药、甘草、白及、黄连、山楂、麦芽、陈皮、五香藤、马兰、莱菔子、鸡内金、木香和步骤A所得药渣,加入相当于药物重量8倍的水,浸泡2小时,煎煮45分钟,分别收集药渣和水提液,备用;所述步骤C为按配比取砂仁、肉豆蔻、建曲和步骤B所得药渣,加入相当于药物重量8 倍的水,浸泡2. 5小时,煎煮20分钟,过滤,收集滤液,得第一次水提液;加入相当于药物重量2. 5倍的水,煎煮1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得第二次水提液;然后加入相于药物重量1. 5 倍的水,煎煮0. 5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得第三次水提液;合并三次水提液,然后与步骤A和步骤B所得水提液混合,得口服液。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之前还包括步骤 Al 将黄芪、白术、防风、大枣、党参、茯苓、山药、甘草、木香、砂仁、肉豆蔻、白及、海螵蛸、黄连、山楂、麦芽、陈皮、五香藤、马兰、莱菔子、鸡内金和建曲粉碎成粗粉。
9.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草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脾胃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脾胃病为胃炎、胃窦炎、慢性胃炎、 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口臭、便秘和痔疮中的至少一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草药组合物,由黄芪、白术、防丰、大枣、党参、茯苓、山药、甘草、木香、砂仁、肉豆蔻、白及、海螵蛸、黄连、山楂、麦芽、陈皮、五香藤、马兰、莱菔子、鸡内金和建曲组成,还公开了该中草药组合物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可用于制备治疗脾胃病如胃炎、胃窦炎、慢性胃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口臭、便秘和痔疮等的药物。
文档编号A61P9/14GK102441134SQ201110405899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8日
发明者张学忠 申请人:张学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