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麻疹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6118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麻疹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麻疹的药物。
背景技术
麻疹是由麻疹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临床以发热及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以冬春季为多见,常呈流行性。发明目的
本发明针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相对保障以及安全,剂量成分稳定、服用方便、疗效方便的治疗麻疹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按重量比):
十大功劳10 - 30银花10 - 30紫花前胡10 - 30山楂10 - 30犁头草10-30 麦冬30 - 50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即可。
更好的配方按重量比:
十大功劳20银花20紫花前胡20山楂20犁头草30麦冬40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即可。有益效果
十大功劳——补肝肾,养气血,祛风湿。用于肺痨咳嗽、劳伤失血、腰膝痿弱、风湿痹痛。银花——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紫花前胡一祛痰解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炎作用,及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代谢作用。山楂——山楂具有消积化滞、收敛止痢、活血化淤等功效。主治饮食积滞、胸膈痞满、疝气血淤闭经等症。麦冬一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犁头草一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急性结膜炎,咽喉炎,急性黄疸型肝炎,乳腺炎,痈市肿毒,化脓性骨髓炎,毒蛇咬伤。。麻疹-带状疱疹病毒,即人类疱疹病毒3型,呈球形颗粒,直径约15(T200nm,核心为双链DNA。该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在外界环境生活力较弱,不耐高温,不耐酸,在痂皮中不能存活。人类是该病毒的唯一宿主。中医认为是外感时邪病毒,实证宜泻不宜补,本发明体现了这一中医治疗原则。本发明祛风解表,清热解毒,疏肝解郁,透疹消疮等,服用方便、疗效方便的优点。病例:
欧阳成,女,5岁,右臂先出现红肿,三天出现小颗粒亮疱,第四天沿臂至颈出现红斑,月艮用本发明生药成分二钱,每日三次,服用7天后,亮疱由鼓变软,逐渐缩小至消失。莫非,男,4岁,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服用本发明每次1钱,一日三次,月艮用6天后,症状缓解,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
十大功劳10g银花10g紫花前胡10g山楂10g犁头草10g 麦冬30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即可。实施例二:
十大功劳30g银花30g紫花前胡30g山楂30g犁头草30g 麦冬50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即可。实施例三
十大功劳20g银花20g紫花前胡20 g山楂20g犁头草30g麦冬40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麻疹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按原料的重量比: 十大功劳10 - 30银花10 - 30紫花前胡10 - 30山楂10 - 30犁头草10-30 麦冬30 - 50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麻疹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原料按下列的重量比: 十大功劳20银花20紫花前胡20山楂20犁头草30麦冬40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即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麻疹的药物。麻疹是由麻疹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以冬春季为多见,常呈流行性。本发明将十大功劳、银花、紫花前胡、山楂、犁头草、麦冬、铧头草、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即可。本发明祛风解表,清热解毒,疏肝解郁,透疹消疮等,服用方便、疗效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K36/8968GK103156993SQ201110416849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4日
发明者尹天富 申请人:尹天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