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外感发热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6396阅读:16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外感发热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外感发热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外感发热是指外感因素导致的病理性体温升高。外感发热在内科疾病的发病率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影响工作和生活,严重者可出现神昏谵语,抽搐惊厥,甚至危及生命。外感发热的表现形式较多,但体温升高、身热、面红、舌红、脉数等是其基本临床特征。外感发热起病急骤,多有2周左右的中度发热或高热,也有少数疾病是微热者。发热时间,短者几日即退,长者持续10余日或更长时间热势不解。最常伴见口干烦渴,尿少便秘,舌上少津等热伤津液之症。除发热外,必伴随有病变相关脏腑功能失调的症状,如咳嗽、胸痛、胁肋胀满、 便秘、泄泻、小便频急等。目前,临床上治疗外感发热的方法主要是服用退热药。而常用的退热药可分为3类非留体类抗炎退热药、类固醇抗炎退热药、中草药类清热解毒药。而退热药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最多的要数非留体类抗炎药,其对消化道、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及造血系统、呼吸系统等均存在着损害。中医药对外感发热有系统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中医认为外感发热是感受六淫、疫毒之邪,由口鼻皮毛人里,正邪相争,阴阳失调,阳盛则热的病证。外感发热以清热为治疗原则,根据病邪性质、病变脏腑、影响气血津液的不同,又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湿、通腑泻下、清泻脏腑、养阴益气等治法,以达清除邪热、调和脏腑之目标。依据中医理论,针对外感发热的发病机理,进行辩证的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西药治疗外感发热存在着副作用大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方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外感发热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外感发热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柴胡10-40份、半夏5-25份、黄芩5-25 份、人参5-20份、甘草3-10份、桑叶5-25份、菊花5_25份、金银花10-40份、连翘10-30份、 羌活5-20份、蔓荆子5-20份、藁本5-20份、胡黄连5_20份、青蒿5_25份。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外感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柴胡30份、半夏15份、黄芩15份、人参12份、甘草6份、桑叶15份、菊花15份、金银花30份、连翘20份、羌活10份、蔓荆子10份、藁本10份、胡黄连 12份、青蒿15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柴胡具有疏散退热、升阳舒肝的功效;半夏具有燥湿化痰,消痞散结的功
3效;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的功效; 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桑叶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 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的功效;菊花具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功效;羌活具有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的功效;蔓荆子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功效;藁本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的功效;胡黄连具有退虚热、消疳热、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青蒿具有清透虚热、 凉血除蒸、截疟的功效。本发明精选药物组方,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 具有协同作用,共奏清热解毒、清肺润燥、燥湿化痰、祛风散寒的功效,从而达到治疗外感发热的目的。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植物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 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6. 9%,治愈率72. 4%。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一种治疗外感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柴胡30g、半夏15g、黄芩15g、人参12g、甘草6g、桑叶15g、菊花15g、金银花30g、连翘20g、羌活10g、蔓荆子10g、藁本10g、胡黄连12g、青蒿15g。实施例2
一种治疗外感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柴胡40g、半夏10g、黄芩25g、人参10g、甘草3g、桑叶20g、菊花10g、金银花10g、连翘30g、羌活20g、蔓荆子15g、藁本20g、胡黄连10g、青蒿5g。实施例3
一种治疗外感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柴胡25g、半夏5g、黄芩20g、人参5g、甘草5g、桑叶10g、菊花25g、金银花25g、连翘10g、羌活15g、蔓荆子20g、藁本5g、胡黄连15g、青蒿25g。实施例4
一种治疗外感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柴胡log、半夏25g、黄芩5g、人参20g、甘草6g、桑叶5g、菊花20g、金银花40g、连翘15g、羌活12g、蔓荆子5g、藁本12g、胡黄连20g、青蒿10g。实施例5
一种治疗外感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柴胡20g、半夏20g、黄芩10g、人参15g、甘草10g、桑叶25g、菊花5g、金银花20g、连翘20g、羌活5g、蔓荆子12g、藁本15g、胡黄连5g、青蒿20g。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 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5厘米,进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钟;第二煎煮,水沸后煎煮15 20分钟。两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
一种治疗外感发热的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外感发热患者98例,其中男52例,女46例, 其年龄14 60岁。98例患者中,低热38例,中度热52例,高热8例。二、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年龄酌情增减。本中药组合物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三、疗效标准
(1)临床痊愈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异常理化指标恢复正常;
(2)显效体温恢复正常,主要症状消失,异常理化指标接近正常;
(3)有效体温较前下降,主要症状减轻,异常理化指标有所改善;
(4)无效;体温和症状无明显改善,症状如前。四、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2 10天后,痊愈71例,显效14例,有效 10例,无效3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五、典型病例 病例1
尹某,男,50岁。主诉发热恶寒、头痛、关节酸痛1天。病史洗澡感胃,头晕,轻度头痛,咽干,上肢关节酸痛,无咳嗽。没进行治疗,症状加重而就诊。症见头痛、项背发紧,全身关节肌肉酸痛,恶寒无汗,咽喉发干,舌苔薄黄,脉浮滑。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汤药2天,发热恶寒、咽痛、关节酸痛均已缓解,体温已降至正常,继续服药2天后,诸症状消失,治愈。病例2
李某,女,45岁。就诊主诉发热头痛,喉痛、咳嗽3天。病史受凉感冒,自感到周身发冷,白天体温37. 40C,晚上38. 40C,周身无力,轻度咽部于痛,伴咳嗽。症见见面红唇干,咽喉潮红,发热头胀,四肢酸楚,无汗,咽喉干痛,口渴喜饮,咳嗽咯痰黄粘不爽。舌红苔黄薄, 脉浮数。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汤药2天,发热稍退,咽喉干痛已解,咳嗽亦减,痰色微黄。继续服药5天,诸证均解,治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外感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柴胡10-40份、半夏5-25份、黄芩5-25份、人参5_20份、甘草3_10份、桑叶5_25份、菊花5-25份、金银花10-40份、连翘10-30份、羌活5_20份、蔓荆子5_20份、藁本5_20份、胡黄连5-20份、青蒿5-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外感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柴胡30份、半夏15份、黄芩15份、人参12份、甘草6份、桑叶15 份、菊花15份、金银花30份、连翘20份、羌活10份、蔓荆子10份、藁本10份、胡黄连12 份、青蒿15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外感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柴胡10-40份、半夏5-25份、黄芩5-25份、人参5-20份、甘草3-10份、桑叶5-25份、菊花5-25份、金银花10-40份、连翘10-30份、羌活5-20份、蔓荆子5-20份、藁本5-20份、胡黄连5-20份、青蒿5-25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解毒、清肺润燥、燥湿化痰、祛风散寒的功效,其治疗外感发热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组分药源广、配制简便、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6/8888GK102512552SQ201110425238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9日
发明者孙胜波 申请人:荣成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