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芦醇在制备治疗P2X<sub>3</sub>介导慢性痛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1351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白藜芦醇在制备治疗P2X<sub>3</sub>介导慢性痛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镇痛药物用途发明领域,尤其是涉及可用于防治疼痛的白藜芦醇在制备治疗P2&介导慢性痛疾病(如神经病理痛)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疼痛是大多数疾病具有的共同症状,是人类共有而个体差异很大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由于疼痛给人们造成极大痛苦,据2001年第二期《国际疼痛学会通迅》报道美国 106次国会通过一项决议,宣布从2001年元月一日起的十年为“疼痛控制和研究的十年” (Decade of Pain Control and Research)。由此说明各国对疼痛研究的重视。根据疼痛时程可将疼痛分为急性痛(生理性痛)和慢性痛(病理性痛)。由于慢性痛机理复杂,其治疗成为临床上的难题。神经病理痛是指由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所引起的慢性痛综合征,常常表现为自发性的疼痛,对机械、冷、热等伤害性剌激会产生痛觉过敏;对非伤害性剌激会产生触诱发痛、痛觉倒错和烧灼痛等神经病理性痛觉过敏。由于慢性痛的持续时间长,对人身心健康危害较大,其研究成为疼痛领域的热点和重点。嘌呤类物质三磷酸腺苷(ATP)作为重要的信使物质参与痛觉信息传递。嘌呤 (Purine)受体分为嘌呤1和嘌呤2 (Purine LPurine 2 ;P1,P2)受体,ATP及其类似物作用于P2受体。P2受体分为配体门控性离子通道型受体(P2X受体)和G蛋白偶联型受体(P2Y 受体)。P2X受体有七种亚型(P2X")。英国“自然”杂志报道ATP作用的P2&受体(P2X受体的一种亚型)特异性地在感觉传入的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 DRG)神经元克隆表达。背根神经节是初级感觉神经。疼痛、伤害性剌激使损伤细胞、应激细胞以及感觉神经末梢本身释放大量ATP,ATP及其作用的P2X受体涉及痛觉及伤害性信息在初级感觉神经元的传递,其中主要是同聚性P2&受体参与初级感觉神经元的痛觉及伤害性信息传递。基因敲除P2&受体的小鼠减小了对福尔马林致痛试验的两相反应。P2&受体介导神经病理痛的痛觉传递。神经病理痛剌激时,P2X3受体和P2X3mRNA表达增加,感觉神经元P2&受体介导 ATP激活的门控通道电流明显增强。应用P2&受体反义寡核苷酸及RNA干扰技术可使炎性痛大鼠模型背根神经节的P2&受体水平下调,进而明显减轻P2&受体激动剂α,β -meATP 和福尔马林所致的足底伤害性反应。这些发现为神经病理痛的发病机理提供了新的依据。 申请人:实验室以前的研究也显示烧伤可导致背根感觉神经元P2&受体表达增加。目前国外已有研究生产P2&受体拮抗剂(如R03)用于临床治疗疼痛的报道。目前化学药物镇痛仍是最主要的疼痛治疗手段,主要包括阿片类镇痛药、中枢作用的非阿片类镇痛药、作用于外周的抗炎镇痛药和复方抗炎镇痛药。但阿片类等镇痛药物的副作用如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嗜睡、尿潴留等发生率较高,而且长期应用易产生药物耐受与依赖以及突然停药导致的戒断综合征。消炎痛(Indometacin,吲哚美辛)为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炎等作用,其作用机理为通过对环氧酶的抑制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制止炎症组织痛觉神经冲动的形成,抑制炎性反应,包括抑制白细胞的趋化性及溶酶体酶的释放等。由于消炎痛有多种严重的副作用,影响其使用范围。因此,寻找以新的分
3子靶标为基础的镇痛药物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和面临的首要任务。白藜芦醇(Reseratrol,Res),化学名3,4,,5.三羟基二苯乙烯,属于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抗炎、免疫调节、抗菌抗病毒、抗衰老及雌激素样活性等。白藜芦醇具有顺式和反式两种结构,以反式结构占主导地位。白藜芦醇具有抗炎作用,可能具有抗伤害性反应和影响痛觉的作用,但目前尚无白藜芦醇直接具有镇痛作用的报道,临床上也无白藜芦醇通过镇痛作用机制进行疼痛治疗的报道。白藜芦醇的嘌呤\受体(P2&受体)特异性拮抗剂作用作为相关应用研究的药物制剂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白藜芦醇的第一个新用途,即白藜芦醇在制备治疗慢性痛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白藜芦醇的第二个新用途,即白藜芦醇在制备嘌呤 X3受体(P2X3受体)特异性拮抗剂的药物中的应用。白藜芦醇可减轻神经病理痛(慢性痛)行为反应。白藜芦醇在治疗慢性痛的作用机理为阻断P2&受体介导的疼痛信息传递,产生防治疼痛的作用。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以实验和结果来证明白藜芦醇的用途。一、材料和方法 1. 1动物和分组
雄性SD大鼠,220-250g,南昌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科学部提供。将大鼠随机分成5组, 每组12只。实验分组假手术组(sham组);白藜芦醇单独对照组(Control+Reseratrol, Control+RES 组);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组(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CCI 组);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白藜芦醇处理组(CCI + Reseratrol,CCI+RES组);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消炎痛处理组(CCI+hdocin,CCI+Indo组)。白藜芦醇注射液溶解于生理盐水,浓度为50 mg/ml。假手术组(sham)切开皮肤暴露坐骨神经,不结扎神经即缝合皮肤; 白藜芦醇单独对照组(Control+RES组)每天腹腔注射白藜芦醇注射液Gml/kg);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白藜芦醇处理组(CCI+RES组)CCI术后第1天开始每天腹腔注射白藜芦醇注射液Gml/kg)。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消炎痛处理组(CCI+hdo组)实验大鼠于术前半小时和术后每天腹腔注射消炎痛-g/kg/d,每天一次至实验结束。1.2药物与试剂
白藜芦醇(反式白藜芦醇),纯度98%以上,陕西森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硫喷妥钠,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50101);消炎痛片,广东华南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生产批号040801) ;SP试剂盒,原位杂交试剂盒及DAB试剂盒(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P2X3抗体购自美国CHEMIC0N INTERNATIONAL公司。1.3主要仪器
BME-403 Von Frey细丝(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BME-410C型全自动热痛刺激仪(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消毒纱布、手巾、棉签等,碘酒及75% 酒精,手术器械包剪刀、眼科小弯镊、血管钳、丝线、有齿镊、神经剥离子等。1. 4慢性神经病理痛模型制作
用硫喷妥钠麻醉大鼠(30mg/kg,腹腔注射),在无菌条件下于大鼠右大腿后外侧切开皮肤,钝性分离出坐骨神经,以4-0含铬肠线轻度结扎坐骨神经,共结扎4道,每个结之间间隔约1mm。结扎过程中可见坐骨神经被结扎处直径略减小,并伴有右后肢一过性抽动,并注意不要结扎太紧以至于完全阻断神经外周的血流。大鼠术后单笼饲养,分别于术前(Od)及术后1,3,5,7,9,11,14 d测量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测定时间恒定于每日10 00-14 00,室温维持在22士0.5 °C)。1. 5神经病理痛大鼠机械痛敏检测
用BME-403 Von Frey细丝(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测定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 MWT)。置大鼠于透明的有机玻璃箱 (22X 12X22cm3)中,有机玻璃箱底为1 X Icm2的铁丝网。术后大鼠放置于实验室饲养,测试前将大鼠放在有机玻璃箱中适应15 min。折力分别为0. 13,0.20,0.33,0.60,1.30, 3. 60,5. 00,7. 30,9. 90,20. lg,折力彡20. Ig时均记为20. Igo从最小折力开始,每根试验10次,直至出现缩足反射次数大于5 /10,即50%反应阈值(即引起10次试验中5次反应的值。重复三次,取其平均值)。每次刺激间隔时间至少大于15s,并待刺激引起的反应(如舔足、甩腿等)完全消失。1. 6神经病理痛大鼠热痛敏检测
将有机玻璃箱置于3mm厚的玻璃板上,用BME-410C型全自动热痛刺激仪(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照射大鼠足底。热辐射刺激仪照射大鼠足底至出现抬腿回避时间为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 TWL)。切断时间为30秒,以防止组织灼伤。1. 7大鼠背根神经节(DRG) P2&受体的表达
五组实验大鼠于术后第14天腹腔注射硫喷妥钠(30mg/kg)深麻醉,经升主动脉灌注 4%多聚甲醛(0. lmol/L PB,pH7. 4),分离出大鼠L4、L5段DRG,取出固定,放入4%多聚甲醛/0. ImPBS(含0. 1%DEPC)中固定2小时,用20%蔗糖脱水,在恒冷箱切片机上行冰冻切片,厚度为15 urn.放入4%的多聚甲醛中保存。每只大鼠的DRG切片隔5张取一张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DRG神经元细胞P2)(3受体的表达,DAB显色。与此同时对 DRG切片进行原位杂交测定P2&受体mRNA的表达,杂交前所用液体和器皿都经0. 1 %的 DEPC严格处理。冰冻切片在0. 05%的H2A室温下作用30分钟,以去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 胃蛋白酶消化1 一 2分钟,37 °(预杂交液中孵育2小时,弃去预杂交液,转入杂交液于水浴中37 °C过夜。次日,用梯度枸橼酸盐水(2XSSC,0. 5XSSC和0. 2XSSC)冲洗切片各15分钟。入37 °C封闭液30分钟,转入生物素化的地高辛中37 °C孵育30分钟,0.05%的PBS 冲洗15分钟,相继在SABC-POD和生物素化的过氧化物酶中各孵育30分钟,DAB显色。结果用图像分析系统软件(武汉天平影像技术有限公司,HMIAS-2000高清晰彩色医学图文分析系统)对P2&阳性神经元进行平均光密度值分析。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测定P2&受体mRNA的表达。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测定P2&受体蛋白的表达。1. 8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
_各组数据以X 士 Sem表示。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继以最小显著差法 (LSD)行两两比较。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P <0.05为差异有显著性。二、结果
白藜芦醇对P2&受体介导的神经病理痛作用的研究结果。
各组大鼠术后均未见肢体运动障碍和自残现象。1. 1行为学研究
1. 1. 1神经病理痛大鼠热痛敏检测白藜芦醇对CCI大鼠TWL的影响(每组n=6,数据用均数士 SEM表示)。坐骨神经被结扎4天后神经病理痛模型基本形成,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组(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和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白藜芦醇处理组(CCI+ Reseratrol,CCI+RES)的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 TffL)较假手术组(sham)、单独白藜芦醇组(Control +Reseratrol, Control+RES)和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消炎痛处理组(CCI+Indo)显著性下降(p<0.01),而sham组、 Control+RES组和CCI+hdo组之间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 05)。CCI+ RES组热缩足反射潜伏期与sham组和Control+RES组之间相比较仍下降(p<0. 05),但与CCI组之间比较显著性增加(P<0.01)。14d后,CCI+ RES热缩足反射潜伏期与sham组之间相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 05),而较CCI组增大(p<0. 01)。坐骨神经被结扎4d后,CCI+Indo组与CCI 组实验大鼠比较其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增大,有明显差异(P<0. 01),与sham组、Control+RES 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性(P>0. 05)。见图1。1. 1. 2神经病理痛大鼠机械痛敏检测
坐骨神经被结扎4d后神经病理痛模型基本形成,CCI组和CCI+ RES组与sham组、 Control+RES组和CCI+Indo组相比,其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 MWT)显著性下降(p<0. 01),而 sham 组、Control+RES 组和 CCI+hdo 组之间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坐骨神经被结扎7d后,虽CCI + RES组与sham组相比, 其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 MWT)仍低(p<0. 05),但较 CCI 组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 MWT)显著增加(p<0. 01 )。 CCI+Indo与CCI组实验大鼠比较其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增大,有明显差异(p<0. 01),与sham 组、Control+RES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性(p>0. 05)。见图2。1. 1. 3大鼠背根神经节(DRG) P2X3受体的表达变化
术后14d,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大鼠1^4丄5手术侧背根神经节(DRG)P2)(3受体的表达。每只大鼠背根神经fL4、L5段切片中隔5张取一张切片,用图像分析系统软件分析P2& 阳性神经元的灰度变化。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Sham组,Control+RES组,CCI+Indo组, CCI组,CCI+RES组大鼠手术侧L4/5段背根神经节(L4/5 DRG)P2X3受体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分别是 0. 200士0. 017(n=10) ,0. 198士0. 012(n=10) ,0. 224士 0. 008(n=10) ,0. 270士 0. 007(n=10),0. 200 士 0. 012(n=10)。统计学分析显示,CCI组实验大鼠背根神经节P2)(3 受体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Control+RES组,CCI+Indo组,CCI+RES组(ρ<0· 01); Sham组,Control+RES组,CCI+Indo组,CCI+RES组之间P2&受体蛋白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ρ>0· 05) ;CCI+RES组与CCI组相比L4/5 DRG P2X3受体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ρ <0. 01), CCI+Indo组与CCI组相比P2X3受体蛋白的表达下降(P <0. 05)。白藜芦醇(RES)对P2X3受体表达的抑制作用较消炎痛(Indo)明显。见图3。1.1.4大鼠背根神经节(DRG) P2X3受体mRNA的表达变化
原位杂交技术实验结果显示Sham组,Control+RES组,CCI+Indo组,CCI组, CCI+RES组大鼠手术侧L4/5段背根神经节(L4/5 DRG) P2X3受体mRNA的平均光密度值分别是 0. 411 士 0. 029(n=10),0. 397 士 0. 024(n=10),0. 454 士 0. 019 (n=10),0. 516 士0. 027(n=10),0. 396 士 0. 025(n=10)。统计学分析显示,CCI组实验大鼠背根神经节P2X3 受体 mRNA 的表达明显高于 Sham 组,Control+RES 组,CCMndo 组,CCI+RES 组(ρ<0· 01); Sham组,Control+RES组,CCI+Indo组之间P2&受体mRNA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 05); CCI+RES组与CCI组相比L4/5 DRG P2&受体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ρ <0. 01), CCI+Indo 组与CCI组相比P2&受体mRNA的表达下降(ρ <0.05)。白藜芦醇(RES)对P2&受体mRNA 表达的抑制作用较消炎痛(Indo)明显。见图4。1.1.5 RT-PCR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DRG) P2X3的mRNA表达变化
SD 大鼠(体重 200 士20g)随机分为 Siam 组,Control+RES 组,CCI+Indo 组,CCI 组, CCI+RES 组。引物设计选用β -actin作为内参,引物序列如下 Primer P2X3 (产物长度为 519bp)
S 5’ 一 CAACTTCAGGTTTGCCAAA 一 3’ A 5' - TGAACAGTGAGGGCCTAGAT 一 3' Primer β -actin (产物长度为 MObp) S 5' - TAAAGACCTCTATGCCAACACAGT 一 3' A 5' - CACGATGGAGGGGCCGGACTCATC 一 3'
采用凝胶成像系统读取目的电泳条带的斑点密度(平均光密度)扫描值,将P2&条带与其对应的β -actin条带的比值作为P2& mRNA表达的相对量。结果显示,原位杂交技术实验结果显示 Sham 组,Control+RES 组,CCI+Indo 组,CCI 组,CCI+RES 组 P2)(3 mRNA 表达相对量(经对应的 β-actin 标化后)分别为0. 515士0.047 (n=8)、0. 525士0. 055 (n=8)、 0.603士0.018 (n=8)、0. 763士0. 033 (n=8)和 0. 5 士0. 026 (n=8)。统计学分析显示,CCI 组实验大鼠背根神经节P2&受体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Control+RES组,CCI+Indo 组,CCI+RES组(p<0. OD5Sham组,Control+RES组之间P2&受体mRNA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ρ>0· 05) ;CCI+RES 组与 CCI 组相比 L4/5 DRG P2X3 受体 mRNA 的表达明显下降(ρ <0. 01), CCI+Indo组与CCI组相比P2X3受体mRNA的表达下降(ρ <0. 05)。白藜芦醇(RES)对P2X3 受体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较消炎痛(Indo)明显。见图5。1. 1. 6蛋白印迹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DRG)P2X3蛋白表达变化
蛋白印迹实验结果显示Sham组,Control+RES组,CCI+Indo组,CCI组,CCI+RES组大鼠手术侧L4/5段背根神经节(L4/5 DRG) P2X3受体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经对应的 β-actin 标化后)分别是 0. 759士 0. 012 (n=3),0. 805士 0.022 (n=3),0. 9833士 0.044 (η=3),1·473士 0. 084(η=3),0. 826士 0. 029 (η=3)。统计学分析显示,CCI 组实验大鼠背根神经节Ρ2)(3受体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Control+RES组,CCI+hdo组,CCI+RES 组(ρ<0· 01) ;Sham组,Control +RES组之间P2X3受体蛋白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 05); CCI+RES组与CCI组相比L4/5 DRG P2&受体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ρ <0. 01 ),CCI+Indo组与CCI组相比P2&受体蛋白的表达下降(ρ <0.05)。白藜芦醇(RES)对P2&受体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较消炎痛(Indo)明显。见图6。1. 1. 7
申请人实验室的研究发现了白藜芦醇可减轻神经病理痛大鼠的痛行为反应。非留体类抗炎镇痛药消炎痛处理组可明显减轻CCI模型大鼠的机械和热痛敏反应,但对CCI模型大鼠背根初级感觉神经细胞P2&受体表达的影响低于白藜芦醇处理组。根据白藜芦醇减小神经病理痛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P2&受体的表达的研究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减轻慢性疼痛的作用机理是阻断P2&受体介导的疼痛信息传递,具有防治疼痛的作用。此外,由于P2&嘌呤受体(P2X3受体)涉及体内许多生理功能和病理作用,探寻出新的P2&受体特异性拮抗剂,将极大地推动嘌呤信息系统在体内各种生理功能和病理作用的研究工作。


图1为白藜芦醇神经病理痛大鼠热痛敏的影响图,包括假手术组(Sham)、单独白藜芦醇组(Control+RES)、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组(CCI)、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 白藜芦醇处理组(CCI+RES)、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消炎痛处理组(CCI+Indo);
图2为白藜芦醇神经病理痛大鼠机械痛敏的影响图,包括假手术组(Sham)、单独白藜芦醇组(Control+RES)、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组(CCI)、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白藜芦醇处理组(CCI+RES)、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消炎痛处理组(CCI+Indo);
图3为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白藜芦醇对神经病理痛大鼠背根神经节P2&受体免疫反应性的影响图,包括假手术组(Sham),单独白藜芦醇组(Control+RES)、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组(CCI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白藜芦醇处理组(CCI+RES)、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消炎痛处理组(CCI+Indo);
图4为原位杂交技术实验观察白藜芦醇对神经病理痛大鼠背根神经节P2&受体mRNA 表达的影响图,包括假手术组(Sham)、单独白藜芦醇组(Control+RES)、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组(CCI)、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白藜芦醇处理组(CCI+RES)、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消炎痛处理组(CCI+Indo);
图5为RT-PCR检测白藜芦醇对神经病理痛大鼠背根神经节P2&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图,包括假手术组(Sham)、单独白藜芦醇组(Control+RES)、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组(CCI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白藜芦醇处理组(CCI+RES)、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消炎痛处理组(CCI+Indo);
图6为蛋白印迹技术观察白藜芦醇对神经病理痛大鼠背根神经节P2&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图,包括假手术组(Sham),单独白藜芦醇组(Control+RES)、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组(CCI)、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白藜芦醇处理组(CCI+RES)、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消炎痛处理组(CCI+Indo)。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
用本技术领域公知的方法,制成适用于慢性痛治疗的口服、注射或局部(如局敷)的白藜芦醇制剂。与非留体类抗炎镇痛药消炎痛处理组大鼠实验结果相比表明白藜芦醇是作用于P2)(3受体产生镇痛效应。相对于阿片类等镇痛药物的副作用大易产生药物耐受与依赖以及戒断综合征,消炎痛等抗炎镇痛药毒副作用大等不足之处,白藜芦醇毒副作用小,更利于其作为镇痛药物的开发应用。
实施例2
用本技术领域公知的方法,制成适用于涉及P2&受体拮抗剂用于P2)(3受体信号转导的科学研究的白藜芦醇制剂。通过该制剂的应用研究为白藜芦醇可能成为P2)(3受体介导疾病防治的药物提供前期基础。
权利要求
1.白藜芦醇在制备治疗慢性痛的药物中的应用。
2.白藜芦醇在制备嘌呤\受体(P2&受体)特异性拮抗剂的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白藜芦醇在制药领域中的新用途,即白藜芦醇在制备P2X3介导慢性痛(神经病理痛)药物中的应用。实验观察到白藜芦醇可抑制痛觉行为反应,进而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RT-PCR及蛋白印迹等技术观察到白藜芦醇可抑制神经病理痛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的mRNA和蛋白表达。实验证实白藜芦醇对慢性疼痛具有抑制作用的机理是拮抗初级感觉神经节P2X3受体介导的痛觉信息传递。本发明为防治慢性疼痛(神经病理痛)探明新方法,同时还表明白藜芦醇具有P2X3受体拮抗剂的作用,这将有助于白藜芦醇在制备嘌呤X3受体(P2X3受体)特异性拮抗剂的药物中的应用。
文档编号A61K31/05GK102389406SQ20111043104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1日
发明者刘双梅, 彭海英, 李桂林, 梁尚栋, 涂桂花, 谢金燕 申请人:南昌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