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乙酰氨基酚—磷酰氮芥抗肿瘤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6663阅读:8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对乙酰氨基酚—磷酰氮芥抗肿瘤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对乙酰氨基鼢一碟酰氮芥抗肿瘤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涉及医药领域,一种对乙酰氨基酚-磷酰氮芥衍生物的抗肿瘤化合物。
氮芥是最早用于临床并取得突出疗效的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具有高度活泼的性质。由于氯乙基中氯原子容易脱去形成碳正离子,再进一步发生分子内成环反应,形成高度活泼的乙烯亚胺离子。氮芥可以和其他体内大分子的亲核基团发生反应,如蛋白质的羧基、 氨基、巯基、核酸的氨基和羟基、磷酸根等,进行烷基化修饰。氮芥容易与鸟嘌呤第7位氮共价结合,产生DNA的双链内的交叉联结或DNA的同链内不同碱基的交叉联结。
氮芥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作为抗肿瘤药物时选择性差,存在严重的副作用, 影响了临床的使用。所以设计低毒的氮芥类抗肿瘤药物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在氮原子上引入芳香基团形成芳香氮芥类药物,由于氮原子的孤对电子和苯环共轭,减弱了氮原子的碱性,较难形成环状亚乙基亚胺,通过失去氯原子形成碳正离子中间体发挥作用。
肿瘤患者通常伴随着剧烈的、持续的疼痛。癌症疼痛主要是由于癌组织的过度生长,压迫神经或者神经末梢造成。另外,癌组织感染、溃疡、坏死等也都会引起疼痛。对患者疼痛的控制有助于改善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对肿瘤患者疼痛的控制主要使用镇痛剂和辅助使用抗焦虑、抗忧郁等药物改善癌症其他症状,加强镇痛作用。其中非阿片类止痛药对乙酰胺基酚片被广泛使用。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发明一种芳香氮芥类药物,其分子内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结构, 其能够有效的降低毒性,在抗肿瘤的同时,产生对乙酰氨基酚类似的镇痛作用,增加适用范围。
本发明提出的乙酰氨基酚-磷酰氮芥衍生物结构如下
其结构特征为磷酰氮芥结合1-2个对乙酰氨基酚。
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两步反应,
第一步采用双二氯乙基胺盐酸盐(1)与P0C13(2)反应,制备磷酰氮芥(3);
第二步采用磷酰氮芥(3)与对乙酰氨基酚⑷反应,制备乙酰氨基酚-磷酰氮芥;
具体过程如下
背景技术
权利要求
1. 一类抗肿瘤化合物,具有如下的结构式,其结构特征为磷酰氮芥结合1-2个对乙酰氨基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白血病、肺癌、肝癌、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癌症患者镇痛药物中的应用。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两步反应,第一步采用双二氯乙基胺盐酸盐(1)与POCl3 (2)反应,制备磷酰氮芥二氯(3); 第二步采用磷酰氮芥二氯(3)与对乙酰氨基酚(4)反应,制备乙酰氨基酚一磷酰氮芥(5);具体过程如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双活性功能基团的氮芥类化合物,及其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应用。该化合物结构如下通过体外抗肿瘤实验发现,本发明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通过体外DNA交联实验发现其对质粒DNA有较好的交联作用,通过小鼠镇痛实验发现其有较好的镇痛效果。本发明合成步骤简单,抗肿瘤效果好,并且可能在体内模拟对乙酰氨基酚的镇痛作用,是一种具有双功能的抗肿瘤药物,具有极大的药用价值。
文档编号A61P35/02GK102532192SQ20111043404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2日
发明者宋尔群, 宋杨, 李效尧 申请人:西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