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月经不调是一种妇科常见病,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引起月经不调的原因有两大类一是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二是器质病变或药物等引起。近几年,由于生活习性、寒冷饮食、情绪刺激、嗜烟酒等原因均能造成年轻女性的月经失调,女性月经失调已经成为社会和医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西医治疗一般采用雌激素、孕激素单一或联合的周期治疗,这种人工周期疗法虽见效明显,但也只能解决暂时问题,并且激素对肝、胆、心血管、脑血管,以及凝血机制均有一定的副作用。
中医认为,月经失调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虚证,即“不荣则痛”,是由于气血虚弱或肝肾亏损造成的,宜注意调补,补气养血或滋补肝肾。二是实证,即“不通则痛”,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造成的,宜祛淤止痛。
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月经不调的发病机理,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雌激素、孕激素治疗月经不调效果不理想且具有副作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方便、药源广、成本低、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无副作用的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熟地10-40份、白芍5-25份、赤芍 5-25份、当归5-25份、白术5-20份、甘草3_10份、枳壳5_25份、陈皮5_25份、桃仁5_20 份、红花5-20份、郁金5-25份、益母草20-60份、茜草10-40份、鸡血藤10-40份、香附5_20 份、木香5-20份、党参5-25份、黄芪5-25份。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熟地30份、白芍15份、赤芍15份、当归15份、白术12 份、甘草6份、枳壳15份、陈皮15份、桃仁12份、红花12份、郁金15份、益母草50份、茜草 30份、鸡血藤30份、香附12份、木香12份、党参15份、黄芪15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熟地具有补血养阴、填精益髓的功效;白芍具有通顺血脉、养血柔肝、缓中敛汗的功效;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枳壳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陈皮具有理气健脾、调中利水、 燥湿化痰的功效;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的功效;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郁金具有行气化瘀、清心解郁的功效;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祛瘀利水的功效;茜草具有凉血止血、祛瘀通经的功效;鸡血藤具有补血活血、舒经通络的功效;香附具有舒肝理气、解郁调经的功效;木香具有行气止痛、调中导滞的功效;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黄芪具有益气固表、补肺健脾、敛汗固脱、驱风运毒的功效。本发明组合物中的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共奏补血活血、舒肝解郁、健脾益气、 祛瘀通经的功效,从而达到治疗月经不调的目的。
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5. 4%,治愈率达70. 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熟地30g、白芍15g、赤芍15g、当归15g、白术12g、甘草6g、枳壳15g、陈皮15g、桃仁12g、红花12g、郁金 15g、益母草50g、茜草30g、鸡血藤30g、香附12g、木香12g、党参15g、黄芪15g。
实施例2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熟地log、白芍10g、赤芍25g、当归5g、白术20g、甘草3g、枳壳25g、陈皮10g、桃仁15g、红花5g、郁金 25g、益母草60g、茜草10g、鸡血藤20g、香附10g、木香5g、党参25g、黄芪5g。
实施例3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熟地40g、白芍5g、赤芍10g、当归25g、白术5g、甘草10g、枳壳10g、陈皮5g、桃仁20g、红花10g、郁金 20g、益母草30g、茜草20g、鸡血藤25g、香附5g、木香20g、党参5g、黄芪25g。
实施例4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熟地20g、白芍25g、赤芍5g、当归10g、白术15g、甘草6g、枳壳5g、陈皮25g、桃仁10g、红花15g、郁金 10g、益母草40g、茜草40g、鸡血藤10g、香附20g、木香10g、党参20g、黄芪10g。
实施例5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熟地15g、白芍25g、赤芍12g、当归15g、白术10g、甘草5g、枳壳20g、陈皮12g、桃仁5g、红花20g、郁金 5g、益母草20g、茜草25g、鸡血藤40g、香附15g、木香15g、党参10g、黄芪20g。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 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8厘米,进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钟;第二煎煮,水沸后煎煮15 20分钟。两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
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65例,年龄21 44岁,其中21 30岁的43例,31 40岁的20例,40岁以上2例;月经期提前者12例,延后者25例,不定期者15例,月经量少者13例。
二、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及症状酌情增减。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七天为一疗程。
三、疗效标准(1)治愈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经期、经量均正常;(2)显效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经期、经量基本正常;(3)有效周期、经期、经量有所改善;(4)无效周期、经期、经量均无改变。
四、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3-6个疗程,治愈46例,显效12,有效4例, 无效3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
五、典型病例 病例1 柏某,38岁,已婚。就诊时自诉以往月经周期正常,量少,色红,此次月经40天未至,小腹隐痛,得热则减,畏寒肢冷。症见苔薄白,脉沉紧。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1个疗程后,以上症状减轻,月经来潮,连续观察半年,月经周期正常。
病例2 赖某,M岁。自诉月经量少2年。每次月经量少,颜色暗黑,爱生气,心情时常不好, 纳差,常感倦怠。症见舌红,苔厚腻,脉沉弦细滑。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1 个疗程后,饮食情况好转,月经尚未至,舌红苔厚,但腻苔不显,脉沉弦;续服1个疗程,月经来潮,月经量明显增多,颜色较前鲜艳,病情明显好转。
病例3 何某,30岁。自述每次月经提前八九日,淋漓不尽,平时白带较多,色白,腰痛,口味不佳。症见舌淡苔白腻,脉沉弦滑缓。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1个疗程后,白带明显减少,腰不痛,饮食较前好,月经距上次结束已有21日;续服1个疗程,月经已至4日, 较正常出血。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熟地10-40份、白芍5-25份、赤芍5-25份、当归5_25份、白术5_20份、甘草3_10份、 枳壳5-25份、陈皮5-25份、桃仁5-20份、红花5_20份、郁金5_25份、益母草20-60份、茜草10-40份、鸡血藤10-40份、香附5-20份、木香5_20份、党参5_25份、黄芪5_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熟地30份、白芍15份、赤芍15份、当归15份、白术12份、甘草6份、枳壳15份、陈皮15份、桃仁12份、红花12份、郁金15份、益母草50份、茜草30份、 鸡血藤30份、香附12份、木香12份、党参15份、黄芪15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熟地10-40份、白芍5-25份、赤芍5-25份、当归5-25份、白术5-20份、甘草3-10份、枳壳5-25份、陈皮5-25份、桃仁5-20份、红花5-20份、郁金5-25份、益母草20-60份、茜草10-40份、鸡血藤10-40份、香附5-20份、木香5-20份、党参5-25份、黄芪5-25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补血活血、舒肝解郁、健脾益气、祛瘀通经的功效,其治疗月经不调疗效显著,作用可靠,具有组分药源广、配制简便、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2512632SQ20111043772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3日
发明者柳晖 申请人:荣成市崖头美全口腔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