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输液软袋的接口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9967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输液软袋的接口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制药设备领域,特指一种大输液软袋的接口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软袋接口通常有单船型接口、双硬管接口、双软管等,但在现有的软袋接口中,无论哪一种接口在制药生产过程中的灌药口与药品使用过程中的出药口是相同的(即共用一个口),因此在药品的生产过程中均需要在药液灌装完后利用加热熔合的方式将接口与接口盖焊合密封。这样存在如下问题1、在接口与接口盖焊接时容易出现过焊、虚焊、 焊偏、烧黑等不合格品,造成药液以及软袋的损耗;2、接口焊接时加热在接口正上方加热, 容易有氧化物或其他颗粒脱落到药液中影响产品质量;3、药品生产过程中接口与接口盖需要单独供给,需要两套单独的供给系统,使得软袋生产线结构十分复杂;4、出药口与混药口上接口盖打开十分不方便,不利于快速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操作更加简便、能够提高灌封成型后的产品质量、简化软袋生产线结构的大输液软袋的接口组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输液软袋的接口组件,包括接口主体以及设于接口主体上的出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主体上还设有用来对软袋进行药液灌装的灌药口,所述灌药口处设有灌药口管,所述灌药口管的一端设有热熔密封段;所述出药口处设有出药口管,所述出药口管上设有出药接口盖,所述出药接口盖的顶部设有保护膜,所述保护膜上设有伸出出药接口盖顶部外圆周的延伸段。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口主体上还设有混药口。所述灌药口位于混药口与出药口之间。所述混药口位于灌药口与出药口之间。所述出药口位于灌药口与混药口之间。 所述混药口处设有混药口管,所述混药口管上设有混药接口盖。所述混药接口盖的顶部设有第二保护膜,所述第二保护膜上设有伸出混药接口盖顶部外圆周的第二延伸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的大输液软袋的接口组件,在出药口管和/或混药口管的接口盖上增设保护膜,不仅能够起到一定保护盖体的作用,还能通过其延伸段,令使用者快速操作;2、本实用新型的大输液软袋的接口组件上设置独立的灌药口和灌药口管,该灌药口管上具有热熔密封段,当灌药结束后,直接通过热熔方式即可密封,进而解决了灌药后还得进行焊接的缺陷,不仅保证了药液的产品质量,还进一步提高了软袋成品的质量;3、本实用新型的大输液软袋的接口组件,由于采用了独立的灌药口管,并采用热熔密封方式,这样就能在软袋生产线上至少节约下一套复杂的供盖机构以及焊盖用定位机构等,进而降低生产线的复杂度,大大降低了其成本,方便调试和维护。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接口组件完成热压合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接口主体;2、灌药口 ;21、灌药口管;3、出药口 ;31、出药口管;32、出药接口盖; 33、出药口密封胶塞;34、保护膜;341、延伸段;4、混药口 ;41、混药口管;42、混药接口盖; 43、混药口密封胶塞;44、第二保护膜;441、第二延伸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 如图1 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大输液软袋的接口组件,包括接口主体1以及设于接口主体1上的出药口 3,接口主体1上还设有用来对软袋进行药液灌装的灌药口 2。灌药口 2处设有灌药口管21,灌药口管21的一端设有热熔密封段。该出药口 3处设有出药口管31,出药口管31上设有出药接口盖32和出药口密封胶塞33,出药接口盖32 的顶部设有保护膜34,保护膜34上设有伸出出药接口盖32顶部外圆周的延伸段341。该保护膜34可采用非PVC复合膜或复合铝箔,延伸段341则可以方便操作者快速、便捷地使用。其中,灌药口管21可使大输液软袋内腔与外界连通,灌装药液时将灌装头插入灌药口管21内进行灌装;参见图4,灌装完成后,通过热熔压合的方式将灌药口管21密封;为方便热熔压合,灌药口管21的壁厚设置较薄,一般应在0. 2mm至1. 2mm之间,本实施例中, 灌药口管21的壁厚为0.5mm。当然,灌药口管21的壁厚因材质的不同而不同。当技术达到较高水平时,灌药口管21的壁厚也可小于0. 2mm或大于1.2mm。实施例2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区别就在于 还进一步设置有混药口 4和混药口管41,用于进行混药作业。该混药口管41上设有混药接口盖42,混药接口盖42的顶部设有第二保护膜44,第二保护膜44上设有伸出混药接口盖 42顶部外圆周的第二延伸段441,该第二保护膜44也可采用非PVC复合膜或复合铝箔,第二延伸段441则可以方便操作者快速、便捷地使用。本实施例中,灌药口 2位于混药口 4和出药口 3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混药口 4设于灌药口 2与出药口 3之间,或者,还可以将出药口 3设置于灌药口 2与混药口 4之间。[0030]在灌药工位前,混药口管41和出药口管31上的接口盖已经焊接完毕,混药口管41 和出药口管31上设有与接口盖的外圆紧密配合的内孔,将密封胶塞压合在其中,起密封作用。本实施例中,接口主体1、灌药口管21、混药口管41以及出药口管31—体成型而成。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 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大输液软袋的接口组件,包括接口主体(1)以及设于接口主体(1)上的出药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主体(1)上还设有用来对软袋进行药液灌装的灌药口(2),所述灌药口(2)处设有灌药口管(21),所述灌药口管(21)的一端设有热熔密封段;所述出药口(3)处设有出药口管(31),所述出药口管(31)上设有出药接口盖(32),所述出药接口盖 (32)的顶部设有保护膜(34),所述保护膜(34)上设有伸出出药接口盖(32)顶部外圆周的延伸段(3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输液软袋的接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主体(1)上还设有混药口(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输液软袋的接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药口(2)位于混药口(4)与出药口(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输液软袋的接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药口(4)位于灌药口(2)与出药口(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输液软袋的接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药口(3)位于灌药口(2)与混药口(4)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输液软袋的接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药口(4)处设有混药口管(41),所述混药口管(41)上设有混药接口盖(42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输液软袋的接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药接口盖(42) 的顶部设有第二保护膜(44),所述第二保护膜(44)上设有伸出混药接口盖(42)顶部外圆周的第二延伸段(44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输液软袋的接口组件,包括接口主体以及设于接口主体上的出药口,接口主体上还设有用来对软袋进行药液灌装的灌药口,所述灌药口处设有灌药口管,所述灌药口管的一端设有热熔密封段;所述出药口处设有出药口管,所述出药口管上设有出药接口盖,所述出药接口盖的顶部设有保护膜,所述保护膜上设有伸出出药接口盖顶部外圆周的延伸段。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操作更加简便、能够提高灌封成型后的产品质量、简化软袋生产线结构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J1/10GK202069869SQ20112009764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6日
发明者刘振, 唐岳, 阳波, 霍本洪 申请人: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