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手指活动量控制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适当控制人体手指变形量的器具,尤其是一种手指活动量控制板。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拿杯子喝水,拿调羹、筷子吃饭,穿衣、脱鞋,解系衣扣,刷牙洗脸等等的简单动作,都需要人们用双手去完成,因此说,对于人类而言,手的作用至关重要。然而,临床中很多疾病都会导致手指瘫痪、手部肌肉挛缩乃至出现手指的畸形等。 例如患有脑卒中、脑性瘫痪、臂丛神经炎、帕金森综合症等疾病的患者,均可导致手指不同程度的瘫痪或畸形,其手部各小肌萎缩呈“鹰爪手”,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也给其精神上带来了许多痛苦。上述不同疾病的患者中,对于爪状畸形明显的,其环小指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不能在屈曲掌指关节的同时伸直指间关节;而对于食中指无爪状畸形或仅有轻微畸形的,患者的各手指不能内收外展,手内肌瘫痪,手的握力减少约50%,并失去手的灵活性。 因此,即便是完成上述生活所必需的简单动作,对于这类患者而言都是十分困难乃至痛苦的事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指活动量控制板,用于任何疾病导致手指变形的患者,使患者手指关节呈自然伸直稍屈状态,从而有效地防止患者手指肌肉的挛缩及手指关节的畸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种手指活动量控制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由硬质材料制成的板体;所述的板体上相对于人体手指自然分布的区域间隔设有若干对通槽,每对通槽内设有一可使人体手指相对定位的弹性指环。上述的手指活动量控制板,其中,所述的每对通槽其间距均与人体手指的粗细度相适配;所述的每对通槽其长度均与弹性指环的宽度相适配。所述的板体其外形呈手掌状。所述的手掌状板体呈五指自然分开式造型,该板体上沿每一手指长度方向的两侧间隔设有至少一对通槽。所述的手掌状板体呈食指至小指四指相对合拢并与大母指自然分开式造型;该板体上沿每一手指长度方向的两侧间隔设有至少一对通槽。所述的手掌状板体上相对于五个手指长度方向的两侧上、下间隔设有两对通槽, 每对通槽内均设有一可使人体手指相对定位的的弹性指环。所述的弹性指环为松紧带。[0017]所述松紧带的宽度约为15mm 25mm。所述的板体为矩形板。所述的板体为椭圆形板。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实用新型控制板在其板体上相对于人体手指自然分布的区域间隔设有若干对通槽,每对通槽内设有一弹性指环。该控制板上,相对于每个手指两侧的区域,可以设置一对通槽,亦可沿每个手指的长度方向上、下分别设置两对通槽,以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利用该控制板,当患者将其手指穿入至每个指环内时,即可使其手指得到相对的定位,同时也使手指的活动量受到一定的限制,这对于患有脑部疾病的患者其自身瘫痪肢体的锻炼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使手指关节呈自然伸直稍屈曲状态,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还可以有效的防止瘫痪肢体的萎缩,防止手指肌肉萎缩及手指关节畸形。2.本实用新型控制板的板体外形可以是呈手掌状的,包括五指自然分开式造型的、食指至小指相对合拢并与大拇指自然分开式造型的;此外,考虑到加工制作的难度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控制板的板体外形还可以是矩形或椭圆形等其他造型。3.本实用新型控制板上的弹性指环为具有一定宽度的松紧带,一方面,患者的手指穿入至由松紧带制作的弹性指环内会比较舒适;另一方面,弹性指环的制作、更换也比较方便。
通过以下实施例并结合其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其发明的目的、具体结构特征和优点。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指活动量控制板呈五指自然分开式其造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手指活动量控制板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通槽内穿设有弹性指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造型手指活动量控制板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控制板上的每对通槽内穿设有弹性指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控制板呈食指至小指四指相对合拢并与大母指自然分开式造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中控制板上的每对通槽内均穿设有弹性指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8中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1、图12是在图6、图8基础上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13、图14是在图6、图8基础上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15、图16是本实用新型控制板呈矩形造型的结构示意图;[0041]图17、图18是本实用新型控制板呈椭圆形造型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6呈矩形造型控制板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0图18呈椭圆形造型控制板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 图18,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手指活动量控制板,它包括一由硬质材料制成的板体1,该板体1上相对于人体手指自然分布的区域,间隔设有若干对通槽2,每对通槽2内设有一可使人体手指相对定位的弹性指环3。控制板1上,每对通槽2的间距均与人体手指的粗细度相适配;每对通槽2的长度均与弹性指环3的宽度相适配。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控制板其板体的外形可以呈手掌状造型。实施例1手掌状板体可以是如图1、2所示的呈五指自然分开式造型,该板体1上沿每一手指长度方向的两侧间隔设有一对通槽2,加工较为简单。实施例2手掌状板体可以是如图4、5所示的呈五指自然分开式造型,该板体1上沿每一手指长度方向的两侧间隔设有上下两对通槽2,每对通槽2内均设有一弹性指环3。与实施例 1相比,其定位效果更好。实施例3手掌状板体也可以是如图6 8所示的呈食指至小指四指相对合拢并与大母指自然分开式造型,该板体1上沿每一手指长度方向的两侧间隔设有可使人体手指相对定位的一对通槽2,且加工比较简单。实施例4手掌状板体也可以是如图13 14所示的呈食指至小指四指相对合拢并与大母指自然分开式造型,该板体1上沿每一手指长度方向的两侧间隔设有可使人体手指相对定位的上下两对通槽2。每对通槽2内均设有一弹性指环3。与实施例3相比,其定位效果更好。实施例5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如图11、12所示,手掌状板体1上在中指与无名指之间亦可设置一个相对较宽的通槽2 ‘,这样,套设在中指、无名指上的弹性指环均要从该通槽2 ‘ 中穿过;这种通槽2 ‘的设置与人体手指的自然分布也是相符的。通常情况下,当人体手指自然伸出时,中指与无名指之间的间距相对于其它手指的间距是要略小一些。实施例6本实用新型控制板的板体的外形还可以是其它不同的造型。如图15、16所示的矩形板1的造型。与图1、6等所示的手掌造型的控制板相比,其制作起来会更加简便。其使用状态如图19所示,图中,假想的人体手掌4的五个手指分别穿设在控制板1上与其相对应的弹性指环3中。与前述实施例相比,其加工更加容易。实施例7本实用新型控制板的板体的外形还可以是如图17、18所示椭圆形板1的造型。与图1、6等所示的手掌造型控制板相比,其制作起来会相对简便些。其使用状态如图20所示,图中,假想的人体手掌4的五个手指分别穿设在控制板1上与其相对应的弹性指环3中。同理,与前述实施例相比,其加工更加容易。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弹性指环3均是采用具有一定宽度的松紧带, 其宽度范围约为15mm 25mm。当每一手指长度方向的两侧间隔仅设有一对通槽时,所采用的松紧带其宽度约为 25mm。当每一手指长度方向的两侧间隔设有上、下两对通槽时,所采用的松紧带其宽度约为15mm。此外,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弹性指环3亦可采用医用橡胶手套等类似弹性材料制成。
权利要求1.一种手指活动量控制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由硬质材料制成的板体;所述的板体上相对于人体手指自然分布的区域间隔设有若干对通槽,每对通槽内设有一可使人体手指相对定位的弹性指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活动量控制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每对通槽其间距均与人体手指的粗细度相适配; 所述的每对通槽其长度均与弹性指环的宽度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指活动量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体其外形呈手掌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指活动量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掌状板体呈五指自然分开式造型,该板体上沿每一手指长度方向的两侧间隔设有至少一对通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指活动量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掌状板体呈食指至小指四指相对合拢并与大母指自然分开式造型;该板体上沿每一手指长度方向的两侧间隔设有至少一对通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手指活动量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掌状板体上相对于五个手指长度方向的两侧上、下间隔设有两对通槽,每对通槽内均设有一可使人体手指相对定位的的弹性指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指活动量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指环为松紧市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指活动量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带的宽度约为 15mm 25mm0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指活动量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体为矩形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指活动量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体为椭圆形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指活动量控制板,它包括一由硬质材料制成的板体,板体上相对于人体手指自然分布的区域间隔设有若干对通槽,每对通槽内设有一可使人体手指相对定位的弹性指环。每对通槽其间距均与人体手指的粗细度相适配。每对通槽其长度均与弹性指环的宽度相适配。板体的外形可以呈手掌状,包括呈五指自然分开式造型;还包括呈食指至小指四指相对合拢并与大拇指自然分开式造型;该板体上沿每一手指长度方向的两侧间隔设有至少一对通槽。板体外形还可以是矩形或椭圆形等其他造型。这将适用于任何疾病导致手指变形的患者,使患者手指关节呈自然伸直稍屈状态,从而有效地防止患者手指肌肉的挛缩及手指关节的畸形。
文档编号A61F5/10GK202060935SQ20112014608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0日
发明者冯林娟, 卢根娣, 吴林霞, 杨亚娟, 费才莲 申请人:上海长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