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心内科卧床病人用头部护理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头部护理盆,尤其涉及一种心内科卧床病人用头部护理盆, 具体适用于增强护理盆的高度可调性以及提高头部护理的舒适度。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心内科病人长期卧床,因此需要经常给病人的头部和身体进行清理,以避免在康复过程中病人出现皮肤病。相对于身体而言,头部长时间暴露在室内,因此需要更高的清洗频率,如果不经常清洗,将不利于心内科病人的治疗。但是目前给心内科病人进行头部清洗的护理盆都是普通的脸盆,清洗时,清理人员需要先用毛巾在脸盆里沾湿,然后才能给病人的头部进行清理,不仅操作困难,而且清洗效果不好。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586156U,授权公告日为2010年9月22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心内科卧床病人头部护理盆,属于医疗护理设备领域,其结构包括盆体和底座,盆体的下方设置有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的顶端与调节支架滑动连接,调节支架的顶端固定在盆体底部;盆体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开口,弧形开口的下方设置有背部靠板。虽然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但其采用的背部靠板的强度较低,使用时易折断,而且板状结构的靠板会给病人的背部以较大的压迫力,舒适度较低;而且,盆体的高度只能通过调节支架调节,调节范围比较大,精确度不高,因而其高度可调性较差;此外,该装置的底部为固定结构,不能移动,当护理时需要移动或护理完后需要移走装置时都十分不方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抗压能力较弱、舒适度较低、高度可调性较差、不易于移动的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抗压能力较强、舒适度较高、高度可调性较强、易于移动的心内科卧床病人用头部护理盆。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心内科卧床病人用头部护理盆,包括盆体、底座与支撑板,所述盆体的侧部设置有搁置口,盆体上位于搁置口下方的部位与支撑板相连接,盆体的底部与支撑调节杆相连接,支撑调节杆的另一端与底座相连接;所述支撑板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支撑板、中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上支撑板的一端与盆体的侧部相连接,另一端通过一号轴与中支撑板转动配合,中支撑板的另一端通过二号轴与下支撑板转动配合,下支撑板的另一端与吸盘相连接。所述上支撑板与中支撑板的外表面上都均勻设置有多个橡胶按摩头。所述上支撑板与中支撑板的外表面上都设置有六个橡胶按摩头。所述支撑调节杆包括上支撑杆、中支撑杆与下支撑杆,上支撑杆的一端与盆体的底部相连接,另一端与中支撑杆相连接,中支撑杆的另一端与下支撑杆相连接,下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底座相连接,底座的另一端与移动座相连接;所述中支撑杆为弹簧结构,下支撑杆与底座上下滑动配合,且在下支撑杆的侧部设置有调节按钮。[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心内科卧床病人用头部护理盆中的支撑板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支撑板、中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上支撑板的一端与盆体的侧部相连接,另一端通过一号轴与中支撑板转动配合,中支撑板的另一端通过二号轴与下支撑板转动配合,下支撑板的另一端与吸盘相连接,不使用时,上支撑板、中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为折叠状态,占用空间较小,使用时,先将折叠的上支撑板、中支撑板与下支撑板展开,然后调整上支撑板、中支撑板与下支撑板的位置,最后通过吸盘固定调整效果,此时的支撑板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在头部护理的过程中,不会被病人的体重压垮,此外,上支撑板、中支撑板上设置的橡胶按摩头还会降低支撑板对病人身体的压迫感,提高护理的舒适度。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抗压能力较强,而且舒适度较高。2、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心内科卧床病人用头部护理盆中的支撑调节杆包括上支撑杆、中支撑杆与下支撑杆,中支撑杆为弹簧结构,下支撑杆与底座上下滑动配合,且在下支撑杆的侧部设置有调节按钮,使用时,先观察中支撑杆的压缩状态,然后再通过调节按钮调整下支撑杆的高度,从而确定整个支撑调节杆的高度,可调性较强。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强的高度可调性。3、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心内科卧床病人用头部护理盆中的底座的另一端与移动座相连接,护理过程中或护理后,当需要移动护理盆时,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驱动移动座下部的轮子来移动护理盆,从而便于进行头部护理操作,相比较现有技术,十分方便。因此本实用新型易于移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盆体1,底座2,支撑板3,上支撑板31,中支撑板32,下支撑板33,搁置口 4, 支撑调节杆5,上支撑杆51,中支撑杆52,下支撑杆53,一号轴6,二号轴7,吸盘8,橡胶按摩头9,移动座10,调节按钮1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一种心内科卧床病人用头部护理盆,包括盆体1、底座2与支撑板3,所述盆体1的侧部设置有搁置口 4,盆体1上位于搁置口 4下方的部位与支撑板3相连接,盆体1的底部与支撑调节杆5相连接,支撑调节杆5的另一端与底座2相连接;所述支撑板3 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支撑板31、中支撑板32与下支撑板33,上支撑板31的一端与盆体1的侧部相连接,另一端通过一号轴6与中支撑板32转动配合,中支撑板32的另一端通过二号轴7与下支撑板33转动配合,下支撑板33的另一端与吸盘8相连接。该设计能够通过吸盘8与地面相连接的方式增强支撑板3的抗压能力,同时,支撑板3在不使用时也可以进行折叠,从而降低占用空间。优选上支撑板31与中支撑板32的外表面上都均勻设置有多个橡胶按摩头9。进一步优选上支撑板31与中支撑板32的外表面上都设置有六个橡胶按摩头9。该设计能提高护理时病人背部的舒适度。[0018]优选支撑调节杆5包括上支撑杆51、中支撑杆52与下支撑杆53,上支撑杆51的一端与盆体1的底部相连接,另一端与中支撑杆52相连接,中支撑杆52的另一端与下支撑杆53相连接,下支撑杆53的另一端与底座2相连接,底座2的另一端与移动座10相连接; 所述中支撑杆52为弹簧结构,下支撑杆53与底座2上下滑动配合,且在下支撑杆53的侧部设置有调节按钮11。该设计不仅可以通过调节按钮11进行粗调,而且可以通过弹簧结构的中支撑杆52进行即时微调,因而其高度可调性较强,此外,底座2底部设置的移动座10 能够增强本装置的移动性。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不仅抗压能力较强、舒适度较高,而且高度可调性较强、易于移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心内科卧床病人用头部护理盆,包括盆体(1)、底座(2)与支撑板(3),所述盆体(1)的侧部设置有搁置口 ,盆体(1)上位于搁置口(4)下方的部位与支撑板(3)相连接,盆体(1)的底部与支撑调节杆( 相连接,支撑调节杆( 的另一端与底座( 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C3)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支撑板(31)、中支撑板(3 与下支撑板(33),上支撑板(31)的一端与盆体(1)的侧部相连接,另一端通过一号轴(6)与中支撑板(3 转动配合,中支撑板(3 的另一端通过二号轴(7)与下支撑板(3 转动配合,下支撑板(33)的另一端与吸盘(8)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卧床病人用头部护理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31)与中支撑板(3 的外表面上都均勻设置有多个橡胶按摩头(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卧床病人用头部护理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31)与中支撑板(3 的外表面上都设置有六个橡胶按摩头(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卧床病人用头部护理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调节杆( 包括上支撑杆(51)、中支撑杆(5 与下支撑杆(53),上支撑杆(51)的一端与盆体(1)的底部相连接,另一端与中支撑杆(5 相连接,中支撑杆(5 的另一端与下支撑杆 (53)相连接,下支撑杆(5 的另一端与底座( 相连接,底座O)的另一端与移动座(10) 相连接;所述中支撑杆(5 为弹簧结构,下支撑杆(5 与底座( 上下滑动配合,且在下支撑杆(5 的侧部设置有调节按钮(11)。
专利摘要一种心内科卧床病人用头部护理盆,包括盆体、底座与支撑板,所述盆体的侧部设置有搁置口,盆体上位于搁置口下方的部位与支撑板相连接,支撑板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支撑板、中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上支撑板通过一号轴与中支撑板转动配合,中支撑板的另一端通过二号轴与下支撑板转动配合,下支撑板的另一端与吸盘相连接,上支撑板与中支撑板的外表面上都均匀设置有多个橡胶按摩头,支撑调节杆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支撑杆、中支撑杆与下支撑杆,下支撑杆经底座与移动座相连接,中支撑杆为弹簧结构,下支撑杆与底座上下滑动配合,且在下支撑杆的侧部设置有调节按钮。本设计不仅抗压能力较强、舒适度较高,而且高度可调性较强、易于移动。
文档编号A61G9/00GK202086715SQ201120183798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日
发明者高颖沛 申请人:高颖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