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塑料血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7053阅读:13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使用塑料血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袋,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塑料血袋。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作出以前,血袋要采用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血袋和血浆病毒灭活血袋两个部分;血液的采集、制备、分离、灭活不能在密闭管路中完成;而且,血袋、管路零散,易出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成本低,风险小,安全可靠的一次性使用塑料血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次性使用塑料血袋,其中,包括采血针、全血袋、白细胞滤盘、 滤白全血转移袋、血浆转移袋、亚甲蓝元件、红细胞保存液储存袋、亚甲蓝滤盘、血浆袋,所述全血袋分别通过管路与采血针、白细胞滤盘连接,白细胞滤盘通过管路与滤白全血转移袋连接,滤白全血转移袋分别通过管路与血浆转移袋、亚甲蓝元件、亚甲蓝滤盘连接,亚甲蓝元件与红细胞保存液储存袋连接,亚甲蓝滤盘与血浆袋连接。其中,所述白细胞滤盘两端并联有一根管路,所述亚甲蓝元件两端并联有一根管路,所述亚甲蓝滤盘两端并联有一根管路。由于采取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由原来两个包装、6个血转移袋减为5个袋;2、减少了转移袋制作成本;3、减少了 1个转移袋存在的污染风险;4、减少了产品两次包装、两次灭菌成本;5、避免了原双包装做血浆转移时须在百级净化间开放接驳,减少了职业暴露风险;6、减少了百级净化间空间与装备成本;7、减少了血浆二次污染几率;8、工作人员无需在百级净化间内操作与隔离;9、去除了原血浆病毒灭活血袋上的穿刺针,消除了对工作人员的针刺危险;10、减少了采血过程中各血袋、管路零散混乱以及造成损坏、污染等风险;11、降低零散的多个血袋、管路对献血者造成的疑虑与恐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采血针;2、全血袋;3、白细胞滤盘;4、滤白全血转移袋;5、血浆转移袋;6、亚甲蓝元件;7、红细胞保存液储存袋;8、亚甲蓝滤盘;9、血浆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次性使用塑料血袋,由采血针1、全血袋2、白细胞滤盘3、滤白全血转移袋4、血浆转移袋5、亚甲蓝元件6、红细胞保存液储存袋7、亚甲蓝滤盘 8、血浆袋9组成,其中,所述全血袋2分别管路与采血针1、白细胞滤盘3连接,白细胞滤盘 3通过管路与滤白全血转移袋4连接,滤白全血转移袋4分别通过管路与血浆转移袋5、亚甲蓝元件6、亚甲蓝滤盘8连接,亚甲蓝元件6与红细胞保存液储存袋7连接,亚甲蓝滤盘8 与血浆袋9连接。所述白细胞滤盘3两端并联有一根管路,所述亚甲蓝元件6两端并联有一根管路,所述亚甲蓝滤盘8两端并联有一根管路。亚甲蓝(Methylene blue),又称亚甲基蓝、次甲基蓝、次甲蓝、美蓝、品蓝、甲烯蓝、 瑞士蓝(Swiss blue),是一种芳香杂环化合物。被用作化学指示剂、染料、生物染色剂和药物使用。滤白全血转移袋4是经过白细胞滤盘3后的转移袋。本实用新型将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血袋与血浆病毒灭活血袋两部分设计为一体。本实用新型血液采集、制备、分离、灭活在密闭管路中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白细胞滤盘3、滤白全血转移袋4、血浆转移袋5、亚甲蓝元件6、红细胞保存液储存袋7、亚甲蓝滤盘8、血浆袋9进行独立小包装。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 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使用塑料血袋,其特征在于包括采血针、全血袋、白细胞滤盘、滤白全血转移袋、血浆转移袋、亚甲蓝元件、红细胞保存液储存袋、亚甲蓝滤盘、血浆袋,所述全血袋分别通过管路与采血针、白细胞滤盘连接,白细胞滤盘通过管路与滤白全血转移袋连接, 滤白全血转移袋分别通过管路与血浆转移袋、亚甲蓝元件、亚甲蓝滤盘连接,亚甲蓝元件与红细胞保存液储存袋连接,亚甲蓝滤盘与血浆袋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使用塑料血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白细胞滤盘两端并联有一根管路,所述亚甲蓝元件两端并联有一根管路,所述亚甲蓝滤盘两端并联有一根管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塑料血袋,其中,包括采血针、全血袋、白细胞滤盘、滤白全血转移袋、血浆转移袋、亚甲蓝元件、红细胞保存液储存袋、亚甲蓝滤盘、血浆袋,所述全血袋分别通过管路与采血针、白细胞滤盘连接,白细胞滤盘通过管路与滤白全血转移袋连接,滤白全血转移袋分别通过管路与血浆转移袋、亚甲蓝元件、亚甲蓝滤盘连接,亚甲蓝元件与红细胞保存液储存袋连接,亚甲蓝滤盘与血浆袋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成本低,风险小,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A61B5/15GK202146437SQ20112023593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6日
发明者张晓云, 朱淑艳, 焦方东, 王明才, 金丙坤 申请人:张晓云, 朱淑艳, 焦方东, 王明才, 金丙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