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剔牙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0861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剔牙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齿清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剔牙器。
背景技术
目前剔牙最常用的是使用牙签,用牙签剔牙,会导致牙缝越来越大,而且容易伤到牙龈及牙齿的周边组织。为了达到保护牙齿及保持口腔卫生的目的,目前市面上出现一种剔牙器,这种剔牙器包括手柄、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和牙线,牙线固定安装在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之间。剔牙时,将剔牙器紧绷的牙线放入相邻两颗牙齿之间的牙缝中,手捏手柄,来回刮动, 清除挤入牙缝中的食物残渣或食物纤维。这种剔牙器解决了一般牙签所出现的上述问题, 但是这种剔牙器还存在如下缺陷当牙线卡在牙缝中时,难以取出;还有手柄、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构成的剔牙器主体无法重复使用,造成使用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剔牙器,这种剔牙器能够剔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防止蛀牙、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发生,在牙线卡住时容易取出剔牙器,并且剔牙器主体能够重复使用,节约使用成本。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剔牙器,包括手柄、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和牙线,第一接线柱设于手柄的前端,第二接线柱设于第一接线柱后方的手柄上,并且两者处于手柄的同一侧,其特征是 第一接线柱的下端设有第一卡线机构,第二接线柱的下端设有第二卡线机构,第二接线柱上还设有第一绕线机构,手柄上设有第二绕线机构;牙线依次通过第一卡线机构、第二卡线机构、第一绕线机构和第二绕线机构安装在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和手柄上。将手柄上设置第一接线柱的一端设为前端,手柄的另一端为后端;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与手柄相接的一端为上端,另一端为下端。使用时,将剔牙器紧绷的牙线放入相邻两颗牙齿之间的牙缝中,手捏手柄,来回刮动,清除挤入牙缝中的食物残渣或食物纤维,保持口腔卫生,防止蛀牙、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发生;当牙线被卡住时,解开牙线处于手柄上第二绕线机构的一端,并将牙线从第二接线柱上拆卸下来,这样牙线处于牙齿外侧的一端为自由端,只要拉动牙线处于牙齿内侧的另一端,就能够轻松将卡住的牙线取出,方便、实用;每次剔牙完毕,拆卸牙线后进行清洗,下次需要剔牙再装上牙线,轻松、方便,使得由手柄、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构成的剔牙器主体能够重复使用,节约使用成本。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其特征是还包括盖板,盖板的位置与第二绕线机构相应,盖板的下表面与手柄的外表面相匹配;盖板的一端铰接在手柄上,盖板另一端的下表面设有凸块,手柄的相应部位上设有与凸块相匹配的卡槽。通常情况下,凸块采用软塑材料制成,按压盖板的上端,将凸块挤入卡槽中,使得盖板紧贴在手柄的上表面上;盖板覆盖在第二绕线机构上面,使得手柄保持原有的平整性;盖板与手柄之间的紧密贴合夹住牙线,一方面使得牙线的自由端固定,不容易松脱,另一方面使得处于第一接线柱与第二接线柱之间的牙线紧绷程度更高,更方便清除挤入牙缝中的食物残渣或食物纤维。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卡线机构包括设于第一接线柱下端的第一缝隙,第一缝隙的宽度与牙线的直径相应;所述牙线的一端部具有线头, 线头的外径大于第一缝隙的宽度。第一卡线机构设为缝隙,配合具有线头的牙线,牙线处于缝隙中,牙线的线头卡在第一缝隙的前端就能够将牙线的一端固定,结构相当简单,方便卡线,特别适合老年人使用。上述牙线可以是已分切成一定长度的段状牙线,段状牙线的一端具有线头,段状牙线成批统一生产,成盒包装,无论生产或使用都相当方便;上述牙线也可以是卷状牙线,在牙线上按一定长度设置有线头,并在线头的一侧的牙线上设有撕裂口,使用时,只要解开卷状牙线,露出线头,轻轻一拉,卷状牙线就沿撕裂口断开,获得一段具有线头的牙线,其生产、使用也非常方便。第一卡线机构还可以是设置在第一接线柱下端的圆孔,圆孔的直径与牙线的直径相应,线头的外径大于圆孔的直径。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卡线机构包括设于第二接线柱下端的第二缝隙,第二缝隙的宽度与牙线的直径相应。第二卡线机构设为缝隙,只要将牙线的端部打结,牙线处于缝隙中,将牙线打结的部位卡在缝隙的前端就能够将牙线的一端固定,结构相当简单,方便卡线,特别适合老年人使用。第二卡线机构还可以是设置在第二接线柱下端的圆孔,圆孔的直径与牙线的直径相应。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绕线机构包括设于第二接线柱上并处于第二卡线机构上方的第一缺口,第一缺口由第一面和第二面构成,第一面和第二面相交于第二接线柱上,并且第一面和第二面均向第二接线柱下端倾斜。第一面和第二面均向第二接线柱下端倾斜,构成锐角,牙线在第一缺口处绕线至少一圈,第一缺口的锐角端部紧紧卡住牙线,确保第一接线柱与第二接线柱之间的牙线处于紧绷状态,这样的第一绕线机构的结构简单,便于绕线及拆卸。第一绕线机构还可以包括在第二接线柱上设置凹槽,以及在凹槽中设置楔形凸块,楔形凸块较尖的一端与凹槽连接,楔形凸块的另一端与第二接线柱的侧面持平。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绕线机构包括设于手柄上的第二缺口,第二缺口由第三面和第四面构成,第三面和第四面相交于手柄上,并且第三面和第四面均向手柄后端倾斜。第三面和第四面均向手柄后端倾斜,构成锐角,牙线在第二缺口处绕线至少一圈,第二缺口的锐角端部紧紧卡住牙线,进一步确保第一接线柱与第二接线柱之间的牙线处于紧绷状态,这样的第二绕线机构的结构简单,便于绕线及拆卸。第二绕线机构还可以包括在手柄上设置凹槽,在凹槽中设置楔形凸块,楔形凸块较尖的一端与凹槽连接,楔形凸块的另一端与手柄的侧面持平。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优点是当牙线被卡住时,只要拉动牙线处于牙齿内侧的另一端,就能够轻松将卡住的牙线取出,方便、实用;由手柄、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构成的剔牙器主体能够重复使用,节约使用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沿A-A的剖面图;[0016]图3是图1沿B-B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这种剔牙器包括手柄1、第一接线柱2、第二接线柱3、牙线4和盖板 5 ;第一接线2柱设于手柄1的前端,第二接线柱3设于第一接线柱2后方的手柄1上,并且两者处于手柄1的同一侧;第一接线柱2的下端设有第一卡线机构,第二接线柱3的下端设有第二卡线机构,第二接线柱3上还设有第一绕线机构,手柄1上设有第二绕线机构;牙线 4为段状,牙线4的一端具有线头;牙线4依次通过第一卡线机构、第二卡线机构、第一绕线机构和第二绕线机构安装在第一接线柱2、第二接线柱3和手柄1上;盖板5的位置与第二绕线机构相应,盖板5的下表面与手柄1的外表面相匹配;盖板5的一端铰接在手柄1上, 盖板5另一端的下表面设有凸块6,手柄1的相应部位上设有与凸块6相匹配的卡槽7。如图2所示,第一卡线机构包括设于第一接线柱2下端的第一缝隙8,第一缝隙8 的宽度与牙线4的直径相应,牙线4的线头的外径大于第一缝隙8的宽度,牙线4的线头卡在第一缝隙8的前端。如图3所示,第二卡线机构包括设于第二接线柱3下端的第二缝隙9,第二缝隙9 的宽度与牙线4的直径相应。第一绕线机构包括设于第二接线柱3上并处于第二卡线机构上方的第一缺口 10, 第一缺口 10由第一面11和第二面12构成,第一面11和第二面12相交于第二接线柱3上, 并且第一面11和第二面12均向第二接线柱3下端倾斜。第二绕线机构包括设于手柄1上的第二缺口 13,第二缺口 13由第三面14和第四面15构成,第三面14和第四面15相交于手柄1上,并且第三面14和第四面15均向手柄 1后端倾斜。牙线4的线头卡于第一缝隙8的前端,牙线4依次绕过第一缝隙8、第二缝隙9,在第一缺口 10处绕线,并顺着手柄1的延伸走线,在第二缺口 13处绕线,使牙线4处于紧绷状态,按下盖板5,使盖板5紧贴在手柄1上,盖板5和手柄1的外表面夹紧牙线4的自由端。使用时,将剔牙器紧绷的牙线4放入相邻两颗牙齿之间的牙缝中,手捏手柄1,来回刮动,清除挤入牙缝中的食物残渣或食物纤维,保持口腔卫生,防止蛀牙、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发生;当牙线4被卡住时,掀开盖板5,解开牙线4处于手柄1上第二缺口 13处的牙线自由端,并将牙线4从第二接线柱3上拆卸下来,这样牙线4处于牙齿外侧的一端为自由端, 只要拉动牙线4处于牙齿内侧的另一端,就能够轻松将卡住的牙线4取出,方便、实用;每次剔牙完毕,拆卸牙线4后进行清洗,下次需要剔牙再装上牙线4,轻松、方便,使得由手柄1、 第一接线柱2和第二接线柱3构成的剔牙器主体能够重复使用,节约使用成本。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卡线机构还可以是设置在第一接线柱下端的圆孔,圆孔的直径与牙线的直径相应,线头的外径大于圆孔的直径。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二卡线机构还可以是设置在第二接线柱下端的圆孔,圆孔的直径与牙线的直径相应。如图4所示,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绕线机构还可以包括在第二接线柱上设置凹槽,以及在凹槽中设置楔形凸块,楔形凸块较尖的一端与凹槽连接,楔形凸块的另一端与第二接线柱的侧面持平。 如图4所示,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二绕线机构还可以包括在手柄上设置凹槽,在凹槽中设置楔形凸块,楔形凸块较尖的一端与凹槽连接,楔形凸块的另一端与手柄的侧面持平。
权利要求1.一种剔牙器,包括手柄、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和牙线,第一接线柱设于手柄的前端,第二接线柱设于第一接线柱后方的手柄上,并且两者处于手柄的同一侧,其特征是第一接线柱的下端设有第一卡线机构,第二接线柱的下端设有第二卡线机构,第二接线柱上还设有第一绕线机构,手柄上设有第二绕线机构;牙线依次通过第一卡线机构、第二卡线机构、第一绕线机构和第二绕线机构安装在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和手柄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剔牙器,其特征是还包括盖板,盖板的位置与第二绕线机构相应,盖板的下表面与手柄的外表面相匹配;盖板的一端铰接在手柄上,盖板另一端的下表面设有凸块,手柄的相应部位上设有与凸块相匹配的卡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剔牙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卡线机构包括设于第一接线柱下端的第一缝隙,第一缝隙的宽度与牙线的直径相应;所述牙线的一端部具有线头,线头的外径大于第一缝隙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剔牙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卡线机构包括设于第二接线柱下端的第二缝隙,第二缝隙的宽度与牙线的直径相应。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剔牙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绕线机构包括设于第二接线柱上并处于第二卡线机构上方的第一缺口,第一缺口由第一面和第二面构成,第一面和第二面相交于第二接线柱上,并且第一面和第二面均向第二接线柱下端倾斜。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剔牙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绕线机构包括设于手柄上的第二缺口,第二缺口由第三面和第四面构成,第三面和第四面相交于手柄上,并且第三面和第四面均向手柄后端倾斜。
专利摘要一种剔牙器,包括手柄、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和牙线,第一接线柱设于手柄的前端,第二接线柱设于第一接线柱后方的手柄上,并且两者处于手柄的同一侧,其特征是第一接线柱的下端设有第一卡线机构,第二接线柱的下端设有第二卡线机构,第二接线柱上还设有第一绕线机构,手柄上设有第二绕线机构;牙线依次通过第一卡线机构、第二卡线机构、第一绕线机构和第二绕线机构安装在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和手柄上。这种剔牙器能够剔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防止蛀牙、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发生,在牙线卡住时容易取出剔牙器,并且剔牙器主体能够重复使用,节约使用成本。
文档编号A61C15/04GK202184810SQ201120317038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7日
发明者曾小芳, 郭佩兰, 黄文正 申请人: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