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压软质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3000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抗压软质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引流管,尤其是涉及一种抗压软质引流管。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引流管分两类,一类质软且细,患者适应良好,但容易被体腔壁(胸壁或腹壁)及其内脏器压扁,影响引流效果;另一类质硬且较粗,引流效果好,但患者痛苦大, 不易耐受。传统的引流管多由橡胶、塑料或硅胶制成,为了保证引流的通畅,引流管必须做得比较粗,而且必须有一定的硬度,以避免在通过体腔壁或被脏器挤压打折时被压扁,影响引流效果,这使得引流管所用材料不能太软同时管壁不能太薄。按照这一临床需求设计的引流管不仅粗而且较硬,转向顺应性及柔软度较差,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转向顺应性高、同时又不易被打折压扁的引流管。目前,利用螺旋状结构提高管道的抗压性已经不是新鲜技术,体外循环的心脏插管管道均属此类,但还没有找到将其应用于常规引流管的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压软质引流管。该引流管转向顺应性高、同时又不易被打折压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压软质引流管,它包括管头(1)、管体O)、管尾C3)和管芯;所述管体( 包括管壁和设置在管壁内侧和外侧之间的支撑结构0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02)是环形支撑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02)是螺旋状支撑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管壁上设置有刻度线以及与刻度线相对侧设置有标志线。进一步地,所述刻度线和标志线之间设置有侧孔03)。[0011]进一步地,所述管芯(4)的外径与管体O)的内径一致,在管头(1)与管体(2)相接处缩颈为与管头(1)的内径一致。进一步地,所述管芯的前端呈锥形。进一步地,所述管芯的末端设置有按压凸部。所述管壁是软质硅胶材料。所述支撑结构为硬质塑料环或钢丝或金属材料支撑结构。管壁由软质硅胶制成,内衬弹簧状塑料或金属材料支撑结构,前端有侧孔,带合金管芯。该引流管十分柔软,在承受体腔壁及脏器的挤压情况下仍能保持通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在引流管壁内增加了支撑结构,管腔承受侧面压力的能力大大加强,不易被压扁,使用时在承受体腔壁及脏器的挤压情况下仍能保持管腔的通畅。2、在保证引流效果的同时,增加了支撑结构的引流管的管壁可以采用软质硅胶制
3成,且管壁无须太厚,这样使得该引流管在体腔内的转向顺应性比常规使用的引流管好,能有效地缓解引流管给患者带来的不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管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管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管头和管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管体和管尾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管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管头;2-管体;3-管尾;4-管芯;21-管壁;22-支撑结构;23-侧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管体2的结构示意图。管体2包括管壁21、内衬于管壁21内的支撑结构22。管壁21的内外侧均为光滑结构,方便穿刺。支撑结构22为环形或螺旋形硬质塑料环或钢丝,螺距在2mm左右。结合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可以看出,该引流管由管头1、管体2、管尾3 和管芯4组成。管体2的一端与管头1相接,另一端与管尾3相接。管头1与管体2相接的部分位于管体2内,其外径与管体2的内径一致,以使得两者无缝隙、紧密连接,同时在管头1与管体2相接处便形成肩状结构;管头1突出管体2外的部分略呈锥形。管头1为硬质塑料环,以保证在操作中穿刺针芯不会穿出管头1造成误伤。管壁21外印有刻度线,刻度线总长度为30cm。在刻度线的对侧管壁印有纵形标志线,该标志线有X-线显影材料,方便医护人员观察引流管是否扭曲及其程度的同时,可在X-线下观察引流管在体内的位置。在管壁刻度线和标志线之间分布着2个或2个以上对称分布的侧孔23,其长轴与引流管一致,侧孔的大小约为1X0. 5cm。管尾3为硬塑料连接结构,一端与管体2相接,另一端略呈锥型,末端开放,可以和管径在一定范围内的其他体外引流袋/瓶等装置的连接管相接;该硬塑料连接结构可以是阶梯状结构,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含不同的梯形数量的阶梯状结构。管芯4贯穿管头1、管体2、管尾3。位于管体2内的管芯部分的外径与管体2的内径一致;位于管头1内的管芯部分的外径与管头1的内径一致;即,管芯4的外径与管体 2的内径一致,但在管头1与管体2相接处缩颈为与管头1的内径一致,这样使得管芯在管头1与管体2相接处与前述的位于该处的肩状结构相契合;这是管芯4推动引流管进入体腔的发力点。管芯4的前端尖锐呈锥形并突出管头1外约0. 5cm,以方便穿刺。管芯4的尾部为一按压凸部,呈纽扣状膨大,方便穿刺时固定发力。管芯4为铝合金材料制成。管芯整体长度比引流管长2cm左右,末端膨大部分与管尾的末端有约Icm的间距,以解决穿刺用力时硅胶管体的变形问题。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 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权利要求1.一种抗压软质引流管,它包括管头(1)、管体O)、管尾C3)和管芯;所述管体O) 包括管壁和设置在管壁内侧和外侧之间的支撑结构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压软质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02)是环形支撑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压软质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02)是螺旋状支撑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压软质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壁上设置有刻度线以及与刻度线相对侧设置有标志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压软质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线和标志线之间设置有侧孔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压软质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芯的外径与管体 (2)的内径一致,且在管头(1)与管体( 相接处缩颈为与管头(1)的内径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压软质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芯的前端呈锥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压软质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芯(4)的末端设置有按压凸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压软质引流管,它包括管头、管体、管尾和管芯,所述管体包括管壁和设置在管壁内的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在引流管壁内增加了支撑结构,管腔承受侧面压力的能力大大加强,不易被压扁,使用时在承受体腔壁及脏器的挤压情况下仍能保持管腔的通畅。在保证引流效果的同时,引流管的管壁采用软质硅胶制成,由于管壁内增加了支撑结构,故管壁无须太厚,这样使得该引流管在体腔内的转向顺应性比常规使用的引流管好,能有效地缓解引流管给患者带来的不适。
文档编号A61M25/00GK202219024SQ20112035832
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2日
发明者李捷 申请人:李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