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噪音耳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3627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噪音耳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防噪音耳套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耳套技术,尤其涉及防噪音的耳套技术。
技术背景[0002]现有技术的防噪声耳塞是直接塞到耳道内的,时间较长时人会感觉不舒服,甚至可能因为弓丨起耳道内细菌滋生而发痒;而通过连接件连接的戴在耳朵外部的耳套则通常设计为将连接件挂在头顶的位置来佩戴,这样侧卧时连接件会对头部产生压迫,也不适合在睡眠时使用。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防噪音的耳套装置,克服现有技术防噪音耳塞、耳套等在睡眠时佩戴不舒适的不足。[0004]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两个耳状的耳套以及连接两个耳套的弹性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是与两耳状耳套的后下方连接的。[000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耳套内侧设置有容纳耳朵的凹腔。[000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耳套是布料制成的,且其夹层内填充有消声棉。[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耳套装置的连接件与两耳状耳套的后下方连接,这样连接件的位置刚好能够处在脖子后上方的位置,而该位置在身体平躺时由于向上拱起,一般承受的压力较小;而耳套是布料制成,且其夹层内填充有消声棉,当侧卧时亦不会对头部产生明显的压迫,这就在实现耳套防噪声功能的前提下让使用者在佩戴耳套睡觉时可以随意的改变睡姿,耳套的部件不会对头部产生压迫而影响睡眠。


[0008]图1示意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0009]图2示意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结构状态。[0010]图3示意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连接件的位置状态。[0011]1 耳套;2 连接件;3 凹腔;4 消音棉。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一个详细的说明。[0013]根据图1,图2,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包括两个耳状的耳套1以及连接两个耳套1 的弹性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是与两耳状耳套1的后下方连接的;所述的耳套1内侧设置有容纳耳朵的凹腔3;所述的耳套1是布料制成的,且其夹层内填充有消声棉4。由于在睡眠时头部的活动幅度一般不会太大,故所述连接件2可使用弹性较好的塑料制作,厚度可取0. 3mm至1mm。连接件2外可设有布套,并可通过布套与耳套1连接。[0014]使用时,如图2和图3所示,将耳套1戴于耳朵上,并使连接件2贴紧脖子后上方部位,再稍微调整至感觉舒适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防噪音耳套,包括两个耳状的耳套(1)以及连接两个耳套(1)的弹性连接件 (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是与两耳状耳套(1)的后下方连接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噪音耳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耳套(1)内侧设置有容纳耳朵的凹腔(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噪音耳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耳套(1)是布料制成的,且其夹层内填充有消声棉(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噪音耳套,它包括两个耳状的耳套以及连接两个耳套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是与两耳状耳套的后下方连接的;所述的耳套内侧设置有容纳耳朵的凹腔;所述的耳套是布料制成,且其夹层内填充有消声棉。该实用新型的结构可在实现耳套防噪声功能的前提下让使用者在佩戴耳套睡觉时可以随意的改变睡姿,耳套的部件不会对头部产生压迫而影响睡眠,特别适合受噪声干扰难以入睡的人们使用。
文档编号A61F11/14GK202235914SQ20112036818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9日
发明者翁斌斌 申请人:翁斌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