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牵引防旋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5167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牵引防旋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学临床矫正鞋,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改善下肢功能,防止下肢过度内外旋和压疮,并能纠正下肢长度的多功能牵引防旋鞋。
背景技术
髋关节周围有丰富的肌肉,其外旋肌群较内旋肌群数量多,外旋肌群力量强。因此,正常人体平卧休息位时,髋关节处于轻度外旋位-30° )。当髋关节周围组织异常,尤其是股骨端骨折时,髋关节囊和髂股韧带失去其内轴的完整性,紧张度消失,加上髋关节内外旋肌力的不平衡,患侧下肢处于外旋位畸形-65° ),骨折断端易产生移位, 使肢体短缩,不利于骨折的复位和愈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外旋时也易造成髋关节的脱位。在股骨头坏死、髋白发育不良、股骨头置换术、人工全髋置换术、切开复位固定术、加压钢板固定术、髓内针固定术、刮除植骨术等髋部病变患者术后均需注意下肢过度外旋问题。在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等患者术前也需要行皮套牵引来纠正肢体长度和防止下肢过度外旋。为防止髋关节的外旋,目前最常用的办法是穿浅帮“T”字鞋。浅帮“T”字鞋是在普通浅帮鞋鞋底平足跟外钉一木板,木板与鞋底垂直,形成一“T”字。然而,临床应用中, 当穿上浅帮“T”字鞋时,由于患肢自然外旋,特别是在股骨颈骨折时外旋更加明显,小足趾、 足跟局部受鞋帮压力最大,长时间受鞋的压迫后易产生压疮,不易愈合。由于外旋力量较大,鞋帮较浅,患侧足部也易于脱出鞋外,达不到防旋的作用。同时,由于床褥的良好可压性及外旋肌的作用,浅帮“T”字鞋内侧伸出鞋底边的木板往往抬离床面,起不到任何作用;相反,此部分伸出的木板还易于同健侧足部经常发生摩擦,造成健足皮肤擦伤、疼痛等不适。 日常护理时,患者穿“T”字鞋后翻身、轻度活动时需要将鞋子取下,也增加了护理工作量。为了纠正肢体短缩,临床上常单独用皮套牵引下肢,以皮套包裹大腿中段至踝部上方来对抗牵引力。但是现行的皮套牵引法透气性差、皮肤不易护理及容易挫伤皮肤导致皮下瘀血等。因矫形鞋和牵引皮套各自的特点,临床中往往少见联合应用,在衔接设计上也不能适应联合应用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以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改善下肢功能,防止下肢过度内外旋和压疮,并能纠正下肢长度的多功能牵引防旋鞋,它包括鞋底和鞋帮,所述鞋底的底表面的后跟处设置有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一与其可拆卸连接的长条状防旋臂,防旋臂的长度方向与鞋底的长度一致时,防旋臂的顶端不超出鞋底底表面;当防旋臂的长度方向与鞋底的长度方向不一致时,所述防旋臂的顶端伸出鞋底底表面。所述防旋臂的底端设置有一中心定位体,防旋臂的中端设置一滑动定位体,所述固定板的下侧形成有一个与所述中心定位体配合动作的中心定位孔,所述固定板的中心定
32/3页
位孔的周围间隔形成有数个可分别与滑动定位体配合动作的滑动定位孔。所述中心定位孔位于固定板下侧中心位置,滑动定位孔在以中心定位孔为圆心的圆周上,以零度角为起点,以Π /12的弧长等间距分布。所述鞋底和鞋帮上分别形成有数个透气孔。所述鞋帮内侧的脚跟和内脚趾与鞋帮接触的位置分别设有软垫。 所述鞋帮的前端呈开口设置。所述鞋帮上设置有数个尼龙折扣。所述鞋帮上设置有数个活动扣。所述防旋臂的底端形成有牵引钩。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牵引防旋鞋通过中心定位体、中心定位孔、滑动定位体和滑动定位孔将防旋臂安装在鞋底底部,通过防旋臂伸出鞋底部分支撑床体或者其它物件,实现脚部的矫形,防止下肢过度内外旋;另外,由于固定板上以中心定位孔为圆心的圆周上分布有数个滑动定位孔,且当防旋臂的长度与鞋底的长度方向一致时,防旋臂不会伸出鞋底,使得防旋臂的角度可调,使其可以适用不同的场合,同时也便于当不用鞋的时候,可以将防旋臂收到鞋底底部,避免挫伤他人,减少摆放空间;还有,本实用新型在鞋帮内侧的脚跟和脚趾与鞋帮接触的位置分别设有软垫,不但舒适度更高,还可以保护使用者的脚部,防止压疮;再有,鞋帮上设置有数个尼龙折扣或者活动扣,不但方便穿戴,而且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于不同脚型,以及脚部大小不同的人群,通用性更好;最后,防旋臂的底端形成有牵引钩,通过牵引钩悬挂一定重量的重物,便于使用者在休息时候的脚部位置的定型和下肢长度的纠正。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牵引防旋鞋的整体结构的仰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牵引防旋鞋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方向以图1为标准。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牵引防旋鞋包括鞋底11和鞋帮12,所述鞋底11的底表面的后跟处设置有一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上设置有一与其可拆卸连接的长条状防旋臂3,防旋臂3的长度方向与鞋底11的长度一致时,防旋臂3的顶端不超出鞋底 11底表面;当防旋臂3的长度方向与鞋底11的长度方向不一致时,所述防旋臂3的顶端伸出鞋底11底表面。所述防旋臂3的底端设置有一中心定位体31,防旋臂3的中端设置一滑动定位体32,所述固定板2的下侧形成有一个与所述中心定位体31配合动作的中心定位孔 21,所述固定板2的中心定位孔21的周围间隔形成有数个可分别与滑动定位体32配合动作的滑动定位孔22。所述中心定位孔21位于固定板2下侧中心位置,滑动定位孔22在以中心定位孔21为圆心的圆周上,以零度角为起点,以Π /12的弧长等间距分布。这样,通过中心定位体31、中心定位孔21、滑动定位体32和滑动定位孔22将防旋臂3安装在鞋底11 底部的固定板2之上,通过防旋臂3伸出鞋底部分支撑床体或者其它物件,实现脚部的矫
4形,防止下肢过度内外旋,由于固定板2上以中心定位孔21为圆心的圆周上分布有数个滑动定位孔22,且当防旋臂3的长度与鞋底11的长度方向一致时,防旋臂3不会伸出鞋底,不但使得防旋臂3的角度可调,使其可以适用不同的场合,同时也便于当不用鞋的时候,可以将防旋臂3收到鞋底底部,避免挫伤他人,减少摆放空间。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2和防旋臂3最好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中心定位体31和滑动定位体32采用螺杆,中心定位孔21 和滑动定位孔22内部分别形成与之对应的螺纹。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所述鞋底11和鞋帮12上分别形成有数个透气孔13,这样便于在天气炎热或者气温比较高的时候使用,还可以在所述鞋帮12的前端呈开口设置,鞋帮 12内侧的脚跟和内脚趾(第一脚趾)与鞋帮12接触的位置分别设有软垫14,这样不但穿起来舒适度更高,还可以保护使用者的脚部,防止压疮。另外,还可以在鞋帮12上设置有数个尼龙折扣15或者活动扣16,通过尼龙折扣15或者活动扣16实现加压固定,同时可允许鞋体空间弹性化,使其适用于更多的脚型。再有,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所述防旋臂3的底端形成一个牵引钩,通过牵引钩悬挂一定重量的重物,便于使用者在休息时候的脚部位置的定型和下肢长度的纠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结构改动,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牵引防旋鞋,它包括鞋底(11)和鞋帮(12),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11) 的底表面的后跟处设置有一固定板O),所述固定板( 上设置有一与其可拆卸连接的长条状防旋臂(3),防旋臂(3)的长度方向与鞋底(11)的长度一致时,防旋臂(3)的顶端不超出鞋底(11)底表面;当防旋臂(3)的长度方向与鞋底(11)的长度方向不一致时,所述防旋臂(3)的顶端伸出鞋底(11)底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牵引防旋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旋臂(3)的底端设置有一中心定位体(31),防旋臂(3)的中端设置一滑动定位体(32),所述固定板O)的下侧形成有一个与所述中心定位体(31)配合动作的中心定位孔(21),所述固定板( 的中心定位孔的周围间隔形成有数个可分别与滑动定位体(3 配合动作的滑动定位孔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牵引防旋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定位孔位于固定板( 下侧中心位置,滑动定位孔0 在以中心定位孔为圆心的圆周上,以零度角为起点,以Π /12的弧长等间距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牵引防旋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11)和鞋帮(12) 上分别形成有数个透气孔(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牵引防旋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帮(12)内侧的脚跟和内脚趾与鞋帮(1 接触的位置分别设有软垫(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牵引防旋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帮(12)的前端呈开口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牵引防旋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帮(12)上设置有数个尼龙折扣(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牵引防旋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帮(12)上设置有数个活动扣(1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牵引防旋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旋臂(3)的底端形成有牵引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改善下肢功能,防止下肢过度内外旋和压疮,并能纠正下肢长度的多功能牵引防旋鞋,它包括鞋底和鞋帮,鞋底的底表面后跟处设置有一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长条状防旋臂,防旋臂底端形成有牵引钩,当防旋臂的长度方向与鞋底的长度方向不一致时,防旋臂的顶端伸出鞋底表面,防旋臂的底端设置有中心定位体,防旋臂的中端设置滑动定位体,固定板下侧形成有与中心定位体配合动作的中心定位孔,固定板的中心定位孔的周围间隔形成有数个可分别与滑动定位体配合动作的滑动定位孔,鞋底和鞋帮上分别形成有数个透气孔,鞋帮内侧脚跟和内脚趾与鞋帮接触的位置分别设有软垫,鞋帮的前端呈开口设置,鞋帮上设置有数个尼龙折扣或活动扣。
文档编号A61F5/05GK202313847SQ20112039777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8日
发明者吕燃, 蔡坚雄, 陈红云 申请人:吕燃, 广东省中医院, 蔡坚雄, 陈红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